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星级企业”
1
作者 徐志刚 《电工材料》 CAS 2009年第1期52-52,共1页
2008年2月17日,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2008年度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星级企业”。据悉,此次开发区共有10家企业被评为四星级企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金材料 企业 星级 温州 股份 经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挤压在银合金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童意平 刘立强 +1 位作者 颜小芳 柏小平 《电工材料》 CAS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阐述了正、反向挤压工艺的特点。通过两种挤压工艺试验的对比,显示了反向挤压法在银合金挤压中的优越性及其推广应用的趋势,同时反向挤压工艺对提高银合金材料挤压制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正向挤压 反向挤压 银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内氧化法AgCdO(17)触点材料组织改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承东 缪仁梁 +3 位作者 万岱 刘立强 柏小平 翁桅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6期9-12,共4页
为研究Ag Cd合金的加工工艺对内氧化后的Ag Cd O触点材料组织的影响,改善高Cd含量的Ag Cd O触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了Ag Cd O(17)触点材料。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的Ag Cd O触点较常规工艺具有组织均匀、复银界... 为研究Ag Cd合金的加工工艺对内氧化后的Ag Cd O触点材料组织的影响,改善高Cd含量的Ag Cd O触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了Ag Cd O(17)触点材料。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的Ag Cd O触点较常规工艺具有组织均匀、复银界面良好的特点。这两种工艺加工触点材料组织变化源于其加工原理和组织形成机理存在着差异:常规工艺热轧发生动态再结晶,组织均匀细小,易冷轧细化和内氧化粗化;新工艺组织由大量粗大的退火孪晶组成,不易冷轧细化,内氧化过程中长大也缓慢。此外,新工艺中的退火处理分散了内氧化前与氧逆扩散富集于复银界面处的Cd原子,从而使Ag Cd O触点获得了良好的复银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DO 触点材料 内氧化 组织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组元对银基触头材料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素华 王珩 +1 位作者 刘立强 李国伟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1期3-6,共4页
采用预氧化法工艺制备AgCdO(10)、AgSnO2(10)、AgZnO(10)三种电触头材料,在19 V、20 A直流感性负载下通过自主开发的模拟电性能试验机进行试验,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X测量分析试验前后质量变化、试验后表面形貌与微区成分。结果表明... 采用预氧化法工艺制备AgCdO(10)、AgSnO2(10)、AgZnO(10)三种电触头材料,在19 V、20 A直流感性负载下通过自主开发的模拟电性能试验机进行试验,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X测量分析试验前后质量变化、试验后表面形貌与微区成分。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AgSnO2(10)的致密度、硬度、电阻率最高,电磨损、燃弧能量、熔焊力、烧损面积最小,抗电弧侵蚀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电触头材料 表面形貌 电弧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专家聚首福达纵论低压电器触头材料应用发展前景
5
《电工材料》 CAS 2008年第4期50-50,共1页
日前,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通用低压电器分会和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低压断路器触头材料应用研讨会”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达工业园召开。
关键词 材料应用 低压电器 发展前景 触头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专家 低压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达合金:坚守细分领域“创”第一
6
作者 《经贸实践》 2020年第8期37-37,共1页
坚守制造主业,深耕细分领域,持续研发创新,不断优化升级工艺装备和产品结构,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专业领域稳居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地位。
关键词 行业领先地位 细分领域 研发创新 工艺装备 优化升级 主业 坚守 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条件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美琪 张秀芳 +3 位作者 金扬灯 杨昌麟 颜小芳 柏小平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9-12,18,共5页
采用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锌含量(8%~12%)的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并对其机械物理性能、金相组织、电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锌含量的增加,线材的电阻率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减小,其硬度和抗拉强度也有增大的趋势。在2... 采用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锌含量(8%~12%)的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并对其机械物理性能、金相组织、电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锌含量的增加,线材的电阻率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减小,其硬度和抗拉强度也有增大的趋势。在20 A以内小电流条件下进行电寿命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锌含量的增加,电寿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交流条件下,AgZnO(8)具有较好的综合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继电器 AGZNO 电接触材料 性能 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合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春萍 易丹青 +2 位作者 许灿辉 周孑民 瓮桅 《电工材料》 CAS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综述了银基电触头材料、银钎料、抗变色银合金和银基电子浆料的种类、制备工艺、合金元素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四类银合金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银基电触头材料 银钎料 抗变色银合金 银基电子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AgSnO_2(6.32)Sb_2O_3(3.69)触头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春萍 王鸿宇 +2 位作者 翁桅 周孑民 易丹青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4期7-11,共5页
分别采用内氧化-粉末热挤压工艺和内氧化-热锻工艺制备了AgSnO2(6.32)Sb2O3(3.69)触头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AgSnO2(6.32)Sb2O3(3.69)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粉末热挤压工艺制备的AgSnO2(6.32)Sb2O3(3.69)材料组织分布... 分别采用内氧化-粉末热挤压工艺和内氧化-热锻工艺制备了AgSnO2(6.32)Sb2O3(3.69)触头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AgSnO2(6.32)Sb2O3(3.69)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粉末热挤压工艺制备的AgSnO2(6.32)Sb2O3(3.69)材料组织分布的均匀性及其相对密度、硬度和导电率均优于内氧化-热锻工艺相同组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内氧化 粉末热挤压 热锻 AgSnO2(6 32)Sb2O3(3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及其在电接触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春萍 王鸿宇 +4 位作者 翁桅 李素华 周孑民 易丹青 徐国富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电子探针是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分析仪器。为了使材料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电子探针的分析功能和利用电子探针进行材料的研究与分析,本文介绍了JXA-8230型电子探针工作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电子... 电子探针是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分析仪器。为了使材料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电子探针的分析功能和利用电子探针进行材料的研究与分析,本文介绍了JXA-8230型电子探针工作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电子探针对AgNi触头材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和元素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AgNi触头中除了含有Ag和Ni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C和W元素,其中W元素主要分布在Ni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工作原理 电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头材料及环境气氛对高压直流触头接触电阻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轩 廖园 +3 位作者 焦琳 柏小平 冯如信 李震彪 《电工材料》 CAS 2019年第6期16-19,共4页
触头接触电阻是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环境气氛与触头材料均会对接触电阻造成较大影响。在DC 200~500 V/40~150 A条件下,研究了CuW50、CuW60、AgW60和Cu等4种触头材料在N2、CO2等6种环境气氛中的接触电阻。结果表明:6种气氛... 触头接触电阻是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环境气氛与触头材料均会对接触电阻造成较大影响。在DC 200~500 V/40~150 A条件下,研究了CuW50、CuW60、AgW60和Cu等4种触头材料在N2、CO2等6种环境气氛中的接触电阻。结果表明:6种气氛中O2接触电阻最大,Air次之,0.5CO2+0.5Ar基本最小。混合气体Air中的接触电阻多呈"中间效应";材料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比气氛弱,4种材料在6种气氛中的接触电阻没有表现出共性的大小顺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材料 气氛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头材料及环境气氛对高压直流触头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文轩 廖园 +3 位作者 焦琳 柏小平 冯如信 李震彪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年第4期9-14,25,共7页
基于触头抗侵蚀能力是影响高压直流继电器电寿命的重要因素,抗侵蚀能力会受继电器环境气氛和触头材料的影响,在DC 200~500 V/40~150 A条件下,对CuW50、CuW60、AgW60和Cu共4种触头开展了N_2、CO_2等6种环境气氛的电侵蚀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触头抗侵蚀能力是影响高压直流继电器电寿命的重要因素,抗侵蚀能力会受继电器环境气氛和触头材料的影响,在DC 200~500 V/40~150 A条件下,对CuW50、CuW60、AgW60和Cu共4种触头开展了N_2、CO_2等6种环境气氛的电侵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氛中的侵蚀量有明显差别,O_2中侵蚀量最大;在多数气氛中触头主要表现为阳极减重、阴极增重;在试验材料中AgW60的侵蚀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继电器 触头 气氛 材料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器用电触头材料 被引量:28
13
作者 柏小平 林万焕 张明江 《电工材料》 CAS 2007年第3期12-16,共5页
电触头是低压电器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器运行的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低压电器产品中常用电触头材料的特性、制造工艺及其应用领域。给出了低压电器产品设计时选用电触头材料的建议。
关键词 低压电器 电触头材料 特性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Mo电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继峰 李国伟 +3 位作者 刘立强 颜小芳 李素华 柏小平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3,共3页
本文分别采用液相烧结和熔渗工艺制备了AgMo50电接触材料,主要研究了两种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电阻率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Archimede法测量样品的密度,用双电桥法测量样品的电阻率,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 本文分别采用液相烧结和熔渗工艺制备了AgMo50电接触材料,主要研究了两种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电阻率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Archimede法测量样品的密度,用双电桥法测量样品的电阻率,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渗工艺制备的AgMo50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均要优于液相烧结制备的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渗 液相烧结 孔隙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W电触头材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珩 李素华 +3 位作者 刘立强 柏小平 翁桅 李国伟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5期11-17,23,共8页
CuW电触头材料密度大、膨胀系数小,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本文回顾了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历史,从制备工艺和优化改性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uW电接触材料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 CuW电触头材料密度大、膨胀系数小,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本文回顾了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历史,从制备工艺和优化改性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uW电接触材料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最后提出了CuW电接触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触头材料 烧结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积AgNi(10)电触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光临 颜小芳 +1 位作者 李国伟 李艳 《电工材料》 CAS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积工艺制备AgNi(10)粉末,经烧结、挤压、拉拔加工成线材,并与机械混粉、烧结、挤压制备的AgNi(10)线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共沉积工艺不仅能有效地解决Ni颗粒的团聚,还能使Ni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银基体中,因而提高了... 采用化学共沉积工艺制备AgNi(10)粉末,经烧结、挤压、拉拔加工成线材,并与机械混粉、烧结、挤压制备的AgNi(10)线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共沉积工艺不仅能有效地解决Ni颗粒的团聚,还能使Ni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银基体中,因而提高了AgNi(10)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i(10) 共沉积 电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继电器用AgNi触头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昌麟 张秀芳 +2 位作者 颜小芳 柏小平 张明江 《电工材料》 CAS 2021年第3期9-14,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AgNi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镍含量、初始镍颗粒尺寸、添加物对AgNi触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团聚镍颗粒尺寸增大,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AgNi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镍含量、初始镍颗粒尺寸、添加物对AgNi触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团聚镍颗粒尺寸增大,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及熔焊力;镍颗粒细化可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缩短材料的燃弧时间、降低燃弧能量并较少熔焊力;微量高熔点添加物对力学性能影响甚微,但可改善纵向镍颗粒分布,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并减少熔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继电器 触点材料 AGNI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法制备AgSnO_2电触头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继峰 刘立强 +3 位作者 郑宁 李素华 柏小平 翁桅 《电工材料》 CAS 2012年第2期25-27,32,共4页
为了解决采用合金内氧化工艺难以氧化透较厚产品的问题,采用粉末冶金、内氧化和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AgSnO2电触头材料,研究了初压密度对材料制备过程的影响以及热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金粉末压制烧结、内氧化和热... 为了解决采用合金内氧化工艺难以氧化透较厚产品的问题,采用粉末冶金、内氧化和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AgSnO2电触头材料,研究了初压密度对材料制备过程的影响以及热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金粉末压制烧结、内氧化和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可以生产出性能良好的AgSnO2电触头材料;经过热压后,氧化物颗粒细小并均匀分布在银基体上;最终产品的密度达到9.89g/cm3,电阻率小于2.8μ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内氧化 热压 AGSNO2电触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调交流接触器用AgNi触点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颜小芳 柏小平 +2 位作者 刘立强 李素华 万岱 《电工材料》 CAS 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
介绍了空调交流接触器用AgNi触点材料,比较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类型添加物的AgNi触点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烧损量、燃弧能量以及熔焊力等。结果表明,对于额定电流大、电寿命要求高的空调接触器用AgNi触点材料,其最佳Ni含量为15%左右;添... 介绍了空调交流接触器用AgNi触点材料,比较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类型添加物的AgNi触点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烧损量、燃弧能量以及熔焊力等。结果表明,对于额定电流大、电寿命要求高的空调接触器用AgNi触点材料,其最佳Ni含量为15%左右;添加微量脆性物质能改善AgNi触点材料的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I 空调接触器 触点材料 燃弧能量 熔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i电触头材料制备工艺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珩 李素华 +3 位作者 翁桅 柏小平 刘立强 李国伟 《电工材料》 CAS 2013年第4期7-10,共4页
综述了AgNi电触头材料的四种制备工艺,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材料的研究重点:控制材料的微观组织,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改进大电流下材料的抗熔焊性。
关键词 AGNI 电触头材料 微观组织 粉末冶金 抗熔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