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验案三则
1
作者 张欧会 任中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421-423,共3页
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好发[1]。表现为足跟两侧或足跟下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久行及久立后疼痛加剧,晨起活动后疼痛可稍缓解。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足底跖腱膜损伤,跟垫病变、神经性跟痛、跟骨病... 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好发[1]。表现为足跟两侧或足跟下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久行及久立后疼痛加剧,晨起活动后疼痛可稍缓解。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足底跖腱膜损伤,跟垫病变、神经性跟痛、跟骨病变等原因相关,其中跖腱膜炎和跟骨骨刺是跟痛症最常见的致病因素[2-3]。笔者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男性患病率 跟骨骨刺 熏洗治疗 足跟痛 骨病变 跖腱膜炎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血形成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中华 李江涛 郑志永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形成与术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探讨减少或杜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方法和措施。方法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43例(60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皮下瘀血情况包括位置、面...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形成与术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探讨减少或杜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方法和措施。方法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43例(60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皮下瘀血情况包括位置、面积、发生时间,以及隐性失血量(红细胞)做观察统计。将研究对象分为单膝和双膝两组分别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3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瘀血37例,发生率86.0%;60个膝关节中术后发生皮下瘀血51个膝关节,发生率85.0%;每侧肢体皮下瘀血的面积,最大为18%,平均为(12.89±3.54)%;皮下瘀血都发生在术侧下肢且多集中在切口周围(5例,9.8%)、腘窝处(16例,31.4%)、小腿及足踝后外侧(15例,29.4%)、大腿后内侧(15例,29.4%)四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未发生皮下瘀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形成面积与术后隐性失血量呈正相关。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发生以及皮下瘀血的面积取决于进入组织间隙及淤积停留在关节腔内的血液即隐性失血的有无和多少,而其又与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术后切口的血液引流量密切相关,尽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术后合理使用引流管充分引流是减少皮下瘀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皮下瘀血 隐性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苏丹 郭运岭 张拓 《四川中医》 2018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干预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和膏药外敷。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干预治疗,配合穴位按摩和膏药外敷。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显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健康状况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降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升高(P<0.05);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炎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心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较低(P<0.05),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较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能够提高膝关节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健康状况,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膝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塞来昔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转化生长因子β_(1)、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傅聪 郭运岭 +2 位作者 佟成成 李蕊 王雷 《河北中医》 2023年第9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观察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 目的观察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以下简称为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P-3、ET-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GF-β_(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33/3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7/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塞来昔布可提高KOA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和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穴位弹拨疗法 牵引术 针刀疗法 塞来昔布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涛 刘纯利 +1 位作者 任中华 闫伟彤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855-2858,共4页
胸椎小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胸背部疼痛和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闷、心悸等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内脏器官的相关症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电子产品不断走进人们的生... 胸椎小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胸背部疼痛和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闷、心悸等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内脏器官的相关症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电子产品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长时间保持不协调、不规范的姿势操作电子产品,使背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牵拉状态,胸椎结构不稳而导致胸椎关节突关节发生错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近几年,随着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此通过文献检索,从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对中西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希望能对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综述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