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聚合体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露 翟启明 +3 位作者 张青 刘安琪 刘文佳 金钫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聚合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聚合体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68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SHED聚合体治疗组(SHED)和UCMSCs聚合体治疗组(UCMSCs)。... 目的:探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聚合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聚合体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68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SHED聚合体治疗组(SHED)和UCMSCs聚合体治疗组(UCMSCs)。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通过特殊的细胞培养获得。之后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分别被移植到脊髓损伤区进行治疗。术后1至8周每周用BBB评分来评定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第1、3和8周分别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微丝蛋白(NF)和人特异性细胞核抗体(HuNu)的表达。结果:SHED组和UCMSCs组的BBB评分均有改善(P <0.05),且SHED组的改善更显著(P <0.05)。SHED组和UCMSCs组的MEP和SEP都能被诱发出来。与SCI组相比,SHED组和UCMSCs组的GFAP表达被下调,但NF表达被上调。GFAP和NF与HuNu的共染几乎都没有共定位现象。结论: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均可用于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聚合体 脊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黏膜浅表性血管黏液瘤1例
2
作者 任晓娟 杨再永 +4 位作者 黄碧坤 陈双民 高媛 商玲 刘宁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SA)是一种不常见的、含有黏液软组织间质的良性肿瘤,一般位置浅表、无侵袭性、易复发,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本文报道2019年9月15日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例SA患者,经过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等,疗...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SA)是一种不常见的、含有黏液软组织间质的良性肿瘤,一般位置浅表、无侵袭性、易复发,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本文报道2019年9月15日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例SA患者,经过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等,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 血管黏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luR5参与小鼠睡眠剥夺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锁 蔡国洪 +2 位作者 朱媛媛 武胜昔 段建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睡眠剥夺抗抑郁作用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小鼠伴发负性情绪的动物模型,利用旷场和高架十字实验评估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利用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睡眠剥夺抗抑郁作用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小鼠伴发负性情绪的动物模型,利用旷场和高架十字实验评估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利用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利用von-Frey方法检测小鼠的机械痛敏行为;采用温和处理的方法对有抑郁样行为小鼠进行睡眠剥夺,并评估睡眠剥夺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NI模型及睡眠剥夺后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内mGluR5表达量的变化;进一步对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元mGluR5敲除的小鼠进行睡眠剥夺前后的行为学检测。结果:SNI模型小鼠40 d后出现焦虑样行为,60 d左右出现抑郁样行为,睡眠剥夺可明显缓解其抑郁样行为,但是对焦虑样行为和机械痛敏无影响;抑郁情绪及睡眠剥夺对mPFC内mGluR5表达水平无影响,但PV^+神经元mGluR5敲除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且睡眠剥夺对其抑郁样行为无缓解作用。结论:睡眠剥夺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痛伴发的抑郁样行为,PV^+神经元的mGluR5在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和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效果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抗抑郁 内侧前额叶皮层 MGLUR5 PV^+神经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手术在头颈肿瘤切除及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闫志伟 李欢 +6 位作者 杨子桧 孙杨 杨向明 王维戚 杨新杰 杨耀武 魏建华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第12期1123-1130,共8页
目的:探讨导航手术在头颈肿瘤切除及重建中的实用性及价值。方法:选择历年接受导航辅助头颈部肿瘤切除及修复的10例病例,所有病例均利用Brainlab导航系统行术前规划,术中配准引导术者对肿瘤进行优化的专业处理,包括减少入路损伤、加速... 目的:探讨导航手术在头颈肿瘤切除及重建中的实用性及价值。方法:选择历年接受导航辅助头颈部肿瘤切除及修复的10例病例,所有病例均利用Brainlab导航系统行术前规划,术中配准引导术者对肿瘤进行优化的专业处理,包括减少入路损伤、加速术区定位及明晰切除范围等。术后对切缘、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主观评价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颅底肿瘤组切缘阳性率仅3.3%;骨纤维异常增殖组手术范围标准客观明确,术后患者均对组织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感到满意;骨瓣修复组导航辅助移植骨精确就位,可同期义齿种植并成功恢复咬合,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导航手术可定位头颈部肿瘤位置、边界及邻近的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显著提高肿瘤手术的精准性,减少损伤,降低相关的并发症,确保手术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头颈部肿瘤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安全
原文传递
神经-骨偶联机制促进骨关节退行性病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滋彬(综述) 万千千 +2 位作者 覃文聘 牛丽娜 焦凯(审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骨组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改建,骨改建失衡会导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包括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等。针对骨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相关细胞的功能改变,却很少关注骨微环境中外周神经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 骨组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改建,骨改建失衡会导致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包括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等。针对骨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相关细胞的功能改变,却很少关注骨微环境中外周神经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骨和神经间的信号交流在骨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外周神经可通过分泌多种神经递质作用于各种骨细胞或骨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等,从而促进骨关节退行性变;又如病变的骨细胞也可通过分泌各种轴突导向因子或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激活骨源性疼痛及骨异常改建等的发生。本文围绕两种骨退行性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神经-骨偶联机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退行性疾病 神经 偶联机制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