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线粒体为中心的调控网络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甜甜 亓秉超 +1 位作者 陈亮 李妍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线粒体是参与细胞基本功能的多功能细胞器,参与包括能量产生、活性氧生成、钙稳态、细胞存活和凋亡等过程,线粒体充当细胞中的信号枢纽,通过信号通路和直接接触位点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从而在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现综合线粒... 线粒体是参与细胞基本功能的多功能细胞器,参与包括能量产生、活性氧生成、钙稳态、细胞存活和凋亡等过程,线粒体充当细胞中的信号枢纽,通过信号通路和直接接触位点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从而在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现综合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信号通路的传导过程及调控机制,阐述以线粒体为中心的调控网络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机制,以及以线粒体为中心的调控网络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内质网 细胞核 脂滴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钱妮 党晶艺 +3 位作者 李妍 秦超师 韩泽奇 牛晓琳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探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85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实习生和规培生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取了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 目的通过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探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85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实习生和规培生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取了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两组均选择《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为此次教学活动的主题。采用随堂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两组的学习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考试成绩显著低于试验组(75.6±8.2 vs.81.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医学教育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方业贤 徐悦蓉 +2 位作者 王润泽 张明明 张薇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生物学进程,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就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生物学进程,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就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今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心血管疾病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模拟技术助力心血管疾病教学模式创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菲菲 宋蕊 +2 位作者 石苗茜 石建 孙艳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随着现代模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为心血管学临床教学的创新带来生机,模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教学辅助技术,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文章通过对现代模拟技术特征及优势分析,归纳出几种前瞻性并适宜推广... 随着现代模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为心血管学临床教学的创新带来生机,模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教学辅助技术,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文章通过对现代模拟技术特征及优势分析,归纳出几种前瞻性并适宜推广的心血管疾病教学创新模式,并探讨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现代模拟技术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基质血管组分移植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赵然 赵杰琼 +2 位作者 胡健强 亓秉超 李妍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 探究脂肪组织基质血管组分(SVF)静脉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治疗作用。方法 胶原酶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SVF,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0.3×10^(6 )SVF/kg(治疗组1)、缺血再灌注... 目的 探究脂肪组织基质血管组分(SVF)静脉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治疗作用。方法 胶原酶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SVF,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0.3×10^(6 )SVF/kg(治疗组1)、缺血再灌注+1×10^(6 )SVF/kg(治疗组2)、缺血再灌注+5×10^(6 )SVF/kg(治疗组3)和缺血再灌注+10×10^(6 )SVF/kg(治疗组4),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构建MIRI模型。采用小动物心动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TTC染色评估大鼠心肌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评估大鼠心肌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评估大鼠心肌组织中CD3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增加,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CD31表达减少,TGF-β1表达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VF治疗组大鼠心脏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D31表达明显增加,TGF-β1表达减少(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静脉移植SVF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心肌组织血管再生,抑制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基质血管组分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纤维化 细胞凋亡 血管增生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肥大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文杰 罗文平 +1 位作者 席荣 牛晓琳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心脏维持收缩功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能量代谢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心脏能量代谢重构大多从能量供应角度考虑,然而心脏肥大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结果并不局限于能量供应不足,中间产物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同样重要。从能量代谢... 心脏维持收缩功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能量代谢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心脏能量代谢重构大多从能量供应角度考虑,然而心脏肥大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结果并不局限于能量供应不足,中间产物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同样重要。从能量代谢角度研究则可能为心脏肥大挖掘一些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首先概述了心脏肥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变化,再对近几年关于能量代谢中间产物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肥大 能量代谢 代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糖尿病心肌梗死后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
7
作者 杨雪 蒲思颖 +6 位作者 赵美娜 梁琦 耿静 郭栋 王瑛 胡朗 李妍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对糖尿病小鼠心肌梗死(MI)后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db/db)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SAL给药组(50、100、200 mg/kg),每组6只,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对糖尿病小鼠心肌梗死(MI)后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db/db)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SAL给药组(50、100、200 mg/kg),每组6只,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MI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对小鼠心脏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此外,运用HE染色技术对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进行检测。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内皮细胞选择素(E-selectin)、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同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小鼠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相较于对照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更高,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更严重,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NO水平降低(均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vWF、PECAM-1、E-selectin、ROS、IL-1β、IL-6、TNF-α表达均升高(均P<0.01),VEGF、VEGFR2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激性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SAL不同剂量给药组可明显改善上述变化。结论SAL通过抑制炎症进程,恢复血管内皮损伤功能,调控VEGF/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心脏功能,发挥糖尿病小鼠MI后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丹参多酚酸盐 心肌梗死 内皮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锦 孙闯 +1 位作者 邹青 薛玉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CMEC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抑制剂组(高糖+XMD8-92)。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 目的 观察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CMEC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抑制剂组(高糖+XMD8-92)。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5, ERK5)水平及ERK5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迁移能力及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ERK5水平明显升高( P <0.05)。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高糖可促进CMEC凋亡,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高糖促进ERK5的磷酸化从而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磷酸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计数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席荣 樊星星 牛晓琳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受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AMI过程中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早期的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外,一些外周血细胞的比值在AMI患...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受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AMI过程中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早期的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外,一些外周血细胞的比值在AMI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各种外周血细胞计数指标在AMI相关疾病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外周血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近端优化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刘浩 李栋栋 +4 位作者 高春城 戴慧苗 马文帅 郭万刚 李飞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球囊近端优化技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叉嵴近段支架使支架形态更加贴合原血管解剖结构,从而显著改善了支架形态和贴壁,增加了临床获益。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该术式对术者有着非常高的技术要求,球囊的选择和定位不当均可导致手术失... 球囊近端优化技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叉嵴近段支架使支架形态更加贴合原血管解剖结构,从而显著改善了支架形态和贴壁,增加了临床获益。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该术式对术者有着非常高的技术要求,球囊的选择和定位不当均可导致手术失败和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次在实践中不断演化出基于该技术的多种联合术式,如rePOT技术、POKI技术和PBED技术等。因目前针对这些技术的大型临床研究较少,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还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回顾球囊近端优化技术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做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近端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chman FLX封堵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祎洁 王永利 陈蕊蕊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6-471,491,共7页
左心耳封堵手术已经成为口服抗凝药物禁忌症或者不能长期耐受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尽管左心耳封堵手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全身栓塞、封堵器脱落)和术后随访封堵器相关血栓,... 左心耳封堵手术已经成为口服抗凝药物禁忌症或者不能长期耐受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尽管左心耳封堵手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住院期间并发症(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全身栓塞、封堵器脱落)和术后随访封堵器相关血栓,器械残余漏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目前临床常用的左心耳封堵器主要有Watchman2.5^(TM)和Amplatzer Amulet两种。受限于封堵器本身结构设计,对于少数左心耳解剖结构复杂的患者,现有封堵器应用受限。Watchman FLX是新一代的左心耳封堵器,对比Watchman 2.5^(TM)有很多结构上的优化,在保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器械封堵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本文将对Watchman FLX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chman FLX 左心耳封堵 非瓣膜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生物瓣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振宇 方伟 +4 位作者 任何 胡健强 马文帅 王秋和 李妍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介入手段,得益于材料技术的进步与操作经验的积累,TAVR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患者,并逐渐向年轻、低风险患者拓展。生物瓣作为TAVR的核心材料,其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手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介入手段,得益于材料技术的进步与操作经验的积累,TAVR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患者,并逐渐向年轻、低风险患者拓展。生物瓣作为TAVR的核心材料,其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生物瓣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预防和减轻生物瓣功能障碍、提高生物瓣的耐久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生物瓣功能障碍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13
作者 郭蕊 郭晓岚 +3 位作者 王黎红 席小立 薛凯 陈蕊蕊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51-558,共8页
目的荟萃分析左心耳封堵术(LAAC)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ingle-antiplatelet therapy,SAPT)高出血风险或不耐受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取... 目的荟萃分析左心耳封堵术(LAAC)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ingle-antiplatelet therapy,SAPT)高出血风险或不耐受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进行文献检索,主题词检索时采用扩展检索组配全部副主题词,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交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名研究者协助判断。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入2012年1月1日~2023年4月1日对比LAAC术后DAPT与SAPT抗栓治疗的临床研究。研究观察终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a stroke,IS),大出血以及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DRT)。本研究共纳入18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3637例患者,其中DAPT组2479例,DES组1158例。结果DAPT组IS发生率有低于SAPT组的趋势(2.5%vs.3.3%,OR:0.75,95%CI:0.40~1.42,P=0.380,I^(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PT组大出血发生率有高于SAPT组的趋势(5.4%vs.4.3%,OR:0.91,95%CI:0.46~1.79,P=0.790,I^(2)=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除异质性来源Vignali-2023研究后,高质量文献亚组,DAPT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SAPT组(6.5%vs.2.3%,OR:2.64,95%CI:1.23~5.68,P=0.010,I^(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与SAPT组DRT发生率相近(2.5%vs.2.7%,OR:0.68,95%CI:0.42~1.12,P=0.130,I^(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出血风险或无法耐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NVAF患者,LAAC术后DAPT与SAPT预防IS与DRT事件同样有效,SAPT大出血发生率低于DAP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缺血性脑卒中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单药抗血小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14
作者 戴慧苗 李栋栋 +3 位作者 高春城 刘浩 韩靖 郭万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264-270,共7页
无导线起搏器作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新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Micra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其应用消除了与传统经静脉起搏导线和皮下囊袋相关并发症,减少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引发的血... 无导线起搏器作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新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Micra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其应用消除了与传统经静脉起搏导线和皮下囊袋相关并发症,减少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引发的血胸、气胸等相关并发症,但其使用存在较高的心包积液/穿孔风险。对于高危及特殊人群,无导线起搏器同样展现出了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此外,与传统的经静脉起搏器相比,亦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现就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进展、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优势、与多种起搏方式的联合应用、挑战与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As a rising star in the field of bradycardia treatment, leadless pacemaker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been tested in clinical trials. Among the leadless pacemakers, Micra is currently the only one used domestically. Its application eliminate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venous pacing leads and subcutaneous pockets, and reduced the risk of hemothorax, pneumothorax, and oth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by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However, there is a higher risk of pericardial effusion/perfor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a. For high-risk and 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 leadless pacemakers have also showed demonstrabl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venous pacemaker, leadless pacemakers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is article combines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studies, advantages, combined applications with various pacing methods,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of 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器 传统经静脉起搏器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与多种起搏方式的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尚宾 陶建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1-044,共4页
冠心病心衰后期康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1月,结束于2023.12,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确诊为冠心病心衰的患者,纳入的数量为110例,以随机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 冠心病心衰后期康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1月,结束于2023.12,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确诊为冠心病心衰的患者,纳入的数量为110例,以随机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5例,分别行一般护理模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未见差异(P>0.05);试验组上述指标护理后改善更为显著(P<0.05);对比中,试验组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衰给予有效的康复手段干预十分必要,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且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衰 早期康复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欢筱 秦海红 +1 位作者 尹姣 吴学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5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11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11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心脏康复干预。干预2周后观察患者心理症状、心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AMI患者护理中行心脏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症状改善效果,促进心脏功能获得更好的改善,有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手术 心脏康复 心脏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江红 冯品 +1 位作者 张薇 党晶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8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夜间睡眠血压最低值及晨峰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夜间睡眠血压最低值及晨峰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发挥2种药物的协同作用,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晨峰血压 老年患者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心肌指标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8
作者 耿倩雯 胡健强 +3 位作者 张东伟 张薇 王海燕 任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探析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探析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各40例冠心病患者与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CTnI、Myo、hs-CRP、CK-MB、PT、APTT、TT、Fib各指标。结果:AMI组、UA组、SA组和健康对照组CTnI、Myo、CK-MB及hs-CRP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MI组的Myo、CK-MB及hs-CRP水平均高于UA组、SA组和健康对照组,UA组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S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的PT、APTT、TT值均低于UA组、SA组及健康组,而Fib高于UA组、SA组及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组PT、APTT、TT值均低于UA组、SA组及健康组,而Fib高于SA组及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的PT、APTT、TT及Fi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标志物与凝血功能指标参与患者病变过程,可联合应用于诊断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功能 心肌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围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承营 魏婷 +1 位作者 潘敏 曾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节律控制是房颤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既往药物维持节律控制的有效性较低。目前以环肺静脉隔离为基础的房颤射频消融术成为主要方案,所以房颤患者围术期的规范化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近5年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护... 节律控制是房颤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既往药物维持节律控制的有效性较低。目前以环肺静脉隔离为基础的房颤射频消融术成为主要方案,所以房颤患者围术期的规范化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近5年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护理的相关资料,探讨保证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围术期护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射频消融术 节律控制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薛淑敏 王娟 +1 位作者 尹姣 刘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究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 目的 探究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健康行为遵医率、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管理评分及疾病掌握度。结果 观察组正确用药、科学饮食、良好习惯、坚持锻炼、按时复查各健康行为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GSES评分和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公众号健康宣教 认知行为 健康行为 自我效能 疾病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