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PD-L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在复发或转移性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睿 闵婕 +1 位作者 李俊强 苏海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669-2674,共6页
妇科肿瘤是威胁全世界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复发和转移性妇科肿瘤的治疗效果仍然很差。近年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及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突出表现,为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初步探索了PD-1/PD-L1抑制剂联... 妇科肿瘤是威胁全世界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复发和转移性妇科肿瘤的治疗效果仍然很差。近年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及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突出表现,为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初步探索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概述了现阶段联合治疗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现况,以期为之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PD-1/PD-L1抑制剂 仑伐替尼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1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肿瘤进程的影响
2
作者 王凯瑞 刘冬 +1 位作者 杨光 杨静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543-1549,共7页
目的探究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恶性进程的影响。方法TIMER数据库用于分析泛癌中COL1A1基因表达情况;UCSC Xena数据库用于分析LUAD中COL1A1基因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用于分析C... 目的探究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恶性进程的影响。方法TIMER数据库用于分析泛癌中COL1A1基因表达情况;UCSC Xena数据库用于分析LUAD中COL1A1基因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用于分析COL1A1表达与LUAD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用于检测LUAD组织和细胞中COL1A1 mRNA水平;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TUNEL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用于检测LUAD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用于检测COL1A1的蛋白表达。结果COL1A1在16种癌组织中表达上调。COL1A1在LUAD患者的肿瘤样本中高表达(P<0.001),COL1A1高表达与LUAD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较差显著相关(P<0.001)。与si-NC比较,COL1A1敲除在体外抑制了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论COL1A1在LUAD中高表达,并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COL1A1可能是治疗LUAD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OL1A1 增殖 凋亡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结合蛋白家族成员在肿瘤中作用新进展
3
作者 赵燕晴 杨杰 +1 位作者 廖成功 孔令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4687-4692,共6页
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公共数据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相关基因被发现。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s,SYTs)是一类在突触小泡和嗜铬细胞颗粒中丰富存在的膜蛋白,其进化高度保守。由一个短的N-末端序列、一个可变连接结构域、一个跨膜... 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公共数据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相关基因被发现。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s,SYTs)是一类在突触小泡和嗜铬细胞颗粒中丰富存在的膜蛋白,其进化高度保守。由一个短的N-末端序列、一个可变连接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两个C2结构域组成。SYT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被发现存在17种亚型,它们分布广泛且功能复杂。有研究表明SYTs在调节钙依赖的膜融合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家族成员还与激素分泌或神经递质释放相关。此外,有研究结果证实SYTs可以作为胞吐作用的钙离子感受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SYTs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下调SYTs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腹腔注射siSYT的小鼠腹膜结节的生长受到抑制,存活时间延长。因此,SYTs被认为是一类致癌基因,其有望成为多种癌症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该文概述了最近报道的关于SYTs家族成员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并突出已经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结合蛋白 肿瘤 癌基因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与挑战
4
作者 廖成功 张贺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其在全部肺癌病例中约占13%~15%。初治SCLC患者虽然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生存率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相继成功,SCLC进入了免疫...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其在全部肺癌病例中约占13%~15%。初治SCLC患者虽然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生存率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相继成功,SCLC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同时,免疫治疗在局限期SCLC中也取得了初步成功。SCLC的免疫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免疫治疗整体上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缺乏有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对复发/难治性SCLC缺少治疗手段,SCLC免疫治疗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回顾国内外SCLC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不同类型的免疫治疗药物、生物标志物及新型免疫治疗靶点,探讨SCLC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及对患者Hepcidin、TFR2水平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单宇鹏 张婕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和转铁蛋白受体2(TFR2)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EPO治疗,... 目的: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和转铁蛋白受体2(TFR2)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EPO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维血胶囊治疗。对照两组临床疗效、Hepcidin和TFR2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明显升高,研究组各指标分别为(4.27±0.74)×10^12/L、(91.25±10.02)g/L和(314.5±13.76)g/L,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且更趋于正常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epcidin、TFR2、铁幼素(HJV)和膜铁转运蛋白(FPN)均明显改变,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分别为(2.03±1.25)ng/ml、(6.95±1.33)ng/ml、(0.91±0.40)ng/ml和(2.21±0.68)ng/ml,其变化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4.64%(P<0.05)。研究和对照组均出现血压上升、低热、困乏和恶心呕吐现象,总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12.4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维血胶囊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epcidin和TFR2水平,同时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维血胶囊 人重组促红素 肿瘤相关性贫血 HEPCIDIN TFR2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燕东 王成 +1 位作者 樊晴伶 张义灵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3166-3169,共4页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实证患者选取蟾酥注射液,虚症患者选取黄芪注射液。7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恶心程度、呕吐程度、呕吐持续时间、毒副反应总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为0度者62.5%、1度者25.0%、2度者7.5%、3度者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5.0%、40.0%、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呕吐持续时间为(4.3±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5±3.9)d,毒副反应总控制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可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化疗 足三里穴位注射 5-羟色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薛炜 邱建新 +1 位作者 桑楠 张志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行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3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术后复发情况,...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行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3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并比较不同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总生存期为(22.04±1.26)月,随访结束后复发24例,复发率18.18%。临床分期高、多发肿瘤、低分化及再发为导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性,而临床分期高、多发肿瘤、低分化及再发为导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c-3p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文龙 巫姜 +4 位作者 孟庆杰 叶骉飞 李南林 凌瑞 陈江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检测miR-34c-3p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68例TNBC... 目的:检测miR-34c-3p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68例TNBC患者作为实验组(A组),以同期就诊的7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miR-34c-3p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M2型TAM的表达; 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miR-34c-3p的表达与乳腺癌M2型TAM及血清IL-1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组miR-34c-3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84±0. 08、1. 29±0. 71,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B组比较,A组M2型TAM(CD68+CD163+)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 <0. 05)。A组血清IL-10的表达[(19. 69±4. 93) pg/ml]较B组[(17. 26±3. 51) pg/m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BC组织中miR-34c-3p的表达与M2型TAM比例及血清IL-10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0. 508,r=-0. 656,P <0. 05)。结论:TNBC组织中miR-34c-3p的表达下调,M2型TAM比例及血清IL-10表达均显著升高,促进TNB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c-3p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白介素-10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榕林 马珮翔 +4 位作者 花蕾 杨成 郭永东 李俊强 苏海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8期50-53,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累积诱导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肿瘤的发生及进展过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调控肿瘤进展,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既往研究提示...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累积诱导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肿瘤的发生及进展过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调控肿瘤进展,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既往研究提示铁死亡通过影响肿瘤免疫浸润淋巴细胞功能影响肿瘤进展。本综述介绍了铁死亡发生机制,并总结铁死亡在肿瘤免疫细胞中的调节功能,旨在为增敏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进展 发病机制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15在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炼 庞海林 +2 位作者 陈文娟 曹培培 张贺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74-677,共4页
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死于肿瘤转移所造成的并发症而非原发灶,在我国,居民防癌意识不强,大量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肿瘤的晚期阶段,因此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持续升高。肿瘤常转移到骨组织,一旦发生骨转移,SREs等并发症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死于肿瘤转移所造成的并发症而非原发灶,在我国,居民防癌意识不强,大量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肿瘤的晚期阶段,因此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持续升高。肿瘤常转移到骨组织,一旦发生骨转移,SREs等并发症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现阶段对于肿瘤骨转移的诊疗水平却十分有限,其相关机制更是知之甚少。GDF15在肿瘤中的作用被我们逐渐认识,而它同时又在包括骨转移在内的几种骨相关疾病中被报道,因此GDF15极有可能在肿瘤骨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对GDF15在肿瘤骨转移及相关疾病中的争议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肿瘤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蓉 侯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临...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临终关怀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HAMA和HAMD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护理后上述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加强临终关怀护理的实施,有助于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能够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心理疏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医疗救治流程管理模式及实践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蕾 辛涛 +4 位作者 李璟 张薇 马宁强 李盼盼 王临旭 《医学争鸣》 CAS 2022年第S01期97-100,103,共5页
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上海暴发后,方舱医院在阻止疫情蔓延扩散、落实“应收尽收”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武汉方舱医院的管理模式,通过明确定位、合理布局、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做好支撑保障... 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上海暴发后,方舱医院在阻止疫情蔓延扩散、落实“应收尽收”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武汉方舱医院的管理模式,通过明确定位、合理布局、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做好支撑保障等举措,有效完成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的收治任务。本文系统总结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流程,并分析管理流程中的难点,就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治体系提出建议,供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方舱医院 流程管理 医疗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
13
作者 刘鑫佳 王凯瑞 +2 位作者 杨光 杨静 张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circSHKBP1)、SRY-box转录因子3(SOX3)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根据化疗疗效... 目的研究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circSHKBP1)、SRY-box转录因子3(SOX3)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化疗敏感亚组64例和化疗抵抗亚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水平;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P=65.118/<0.001、51.471/<0.001)。肿瘤分期Ⅳ期、低分化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肿瘤分期ⅢB期、高中分化的患者(circSHKBP1:t/P=37.283/<0.001、31.545/<0.001;SOX3:t/P=19.169/<0.001、26.334/<0.001)。化疗抵抗亚组肿瘤分期Ⅳ期百分比,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化疗敏感亚组(t/P=10.037/0.002,48.609/<0.001,26.775/<0.001)。肿瘤分期Ⅳ期及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高表达是影响晚期胃癌化疗抵抗的危险因素[OR(95%CI)=1.594(1.252~2.028),1.306(1.144~1.492),1.603(1.190~2.160)]。circSHKBP1、SOX3 mRNA及二者联合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844、0.851、0.92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745/<0.001、4.310/<0.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升高,且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化疗疗效有关,两者联合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晚期 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 SRY-box转录因子3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作用
14
作者 钱志鑫 李俊强 +1 位作者 宋扬 苏海川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究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1(RUFY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作用。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等,探究RUFY1在胰腺癌中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关系。采用免... 目的探究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1(RUFY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作用。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等,探究RUFY1在胰腺癌中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对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中RUFY1蛋白表达水平。在胰腺癌细胞系中敲低RUFY1,并通过肿瘤成球、CCK-8、克隆形成实验验证RUFY1在胰腺癌细胞系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联合CTRP和PRISM等数据库探究RUFY1与部分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公共数据库发现,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肿瘤组织中RUFY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RUFY1的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相较于癌旁组织,RUFY1蛋白表达水平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升高。肿瘤成球、CCK-8、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RUFY1敲低会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功能(P<0.01)。由CTRP和PRISM数据库分析得出,低RUFY1表达的患者对PD318088(P<0.01)、RITA(P<0.01)、selumetinib(P<0.05)、AZD8931(P<0.01)等药物更加敏感。结论RUFY1 mRNA及蛋白水平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升高,RUFY1的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敲低RUFY1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RUFY1有望成为用来预测临床用药治疗敏感性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1 胰腺癌 药物敏感性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烯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3 位作者 王倩 李京涛 魏海梁 单宇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4,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6-姜烯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15 d后分为模型组,6-姜烯酚... 目的:观察6-姜烯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15 d后分为模型组,6-姜烯酚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姜烯酚组采用6-姜烯酚100 m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100 mg/(kg·d)灌胃,给药20 d后处死,观察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结肠上皮细胞Hes-1、Math-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Math-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Math-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柳氮磺吡啶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Notch-1、Hes-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ath-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6-姜烯酚能够抑制Notch通路的过度活化,调节结肠上皮吸收细胞系和分泌细胞系之间分化的平衡,修复受损结肠粘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6-姜烯酚 结肠上皮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肺鳞癌亚组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秦叔逵 程颖 +14 位作者 罗林华 李进 石建华 陈振东 刘巍 黄诚 张贺龙 欧阳学农 伍钢 刘文超 郭其森 梁军 于浩 孙旭 周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肺鳞癌亚组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初治III...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肺鳞癌亚组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初治IIIB/IV期肺鳞癌患者的数据,包括TL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洛铂30 mg/m^2静滴,d2)和TC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卡铂AUC=5静滴,d2),两方案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最多治疗6个周期。根据RECIST 1.1版标准和NCI CTC 3.0版标准,分别评估客观疗效和不良事件(AE)。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13家研究中心共入组122例肺鳞癌患者,其中TL组58例,TC组64例。有效性指标中,TL组和TC组肺鳞癌患者的中位PFS、中位OS、ORR和DCR分别为5.13个月和4.73个月(P=0.0669),14.53个月和12.17个月(P=0.6735),37.04%和34.92%(P=0.8484),81.48%和76.19%(P=0.5079)。安全性方面,TL组和TC组AE总体发生率和3、4级AE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100.00%(P=0.0447),60.71%和78.13%(P=0.0467)。生活质量方面,TL组EQ-VAS指标在化疗第4、5、6周期,肺癌问卷13总分在化疗第6周期和LCSS平均症状负担指数在化疗第2、4周期优于TC组(P<0.05)。结论TL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与TC方案的疗效基本相当,但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可能较优。因此,含洛铂的TL方案可以作为国人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替代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化学治疗 洛铂 卡铂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与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3 位作者 郑旭锐 史捷 李京涛 单宇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8-1170,共3页
肺肠合治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的肺和大肠属于功能概念,包涵西医学的"肺"和"大肠",两脏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两者之间应当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相关... 肺肠合治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的肺和大肠属于功能概念,包涵西医学的"肺"和"大肠",两脏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两者之间应当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文献研究表明,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既参与支气管哮喘(肺病)的发病,又在功能性便秘(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VIP和AQP3既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靶点,又是通肠泻下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靶点,这一结果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是肺与大肠之间相互联系的物质基础。本文以该通路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肺肠合治法对该通路的影响,以期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肠合治法 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老年亚组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叔逵 程颖 +14 位作者 罗林华 李进 石建华 陈振东 刘巍 黄诚 张贺龙 欧阳学农 伍钢 刘文超 郭其森 梁军 于浩 孙旭 周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37,共6页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60...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60岁以上NSCLC患者数据,包括TL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洛铂30 mg/m^2静滴,d2)和TC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卡铂AUC=5静滴,d2)。两方案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最多治疗6个周期。根据RECIST 1.1版标准和NCI CTC 3.0版标准分别评估客观疗效和不良事件(AE)。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全国13家中心,入组60岁以上患者共123例,其中TL组59例和TC组64例。有效性指标中,TL组和TC组的中位PFS均为5.50个月,但是两组75%PFS分别为11.93个月和7.60个月;大概7个月后两组的PFS曲线开始明显分开。两组PFS的HR=0.604(95%CI:0.380~0.958,P=0.0304)。TL组和TC组的ORR、DCR和中位OS分别为32.73%和43.75%(P=0.2593),85.45%和81.25%(P=0.6270),14.43个月和13.87个月(P=0.7770)。安全性方面,TL和TC组AE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1.38%和100.00%(P=0.0221),3、4级AE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3.79%和84.38%(P=0.0122),56.90%和82.81%(P=0.0026)。生活质量方面,TL组EQ-VAS评分第2、3、4、6个周期指标均优于TC组(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与TC方案相比,TL方案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更好。因此,含洛铂的TL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化学治疗 洛铂 卡铂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仑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智 孙艺波 +5 位作者 柏强善 李俊强 袁利娟 阴继凯 韩伟光 王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研究双硫仑对胰腺癌细胞MIAPaCa-2、PANC-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MIAPaCa-2和PANC-1,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4、8、12、16、20、24、32μg/ml)双硫仑处理24 h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 目的:研究双硫仑对胰腺癌细胞MIAPaCa-2、PANC-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MIAPaCa-2和PANC-1,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4、8、12、16、20、24、32μg/ml)双硫仑处理24 h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双硫仑处理组为实验组,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双硫仑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4、8、12、16、20、24、32μg/ml)双硫仑处理组的胰腺癌细胞活力均低于0μg/ml双硫仑的对照组;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双硫仑处理组MIAPaCa-2、PANC-1细胞划痕面积改变率(S%)明显低于对应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双硫仑处理组MIAPaCa-2、PANC-1穿膜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应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双硫仑处理组MIAPaCa-2、PANC-1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少于对应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硫仑可以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MIAPaCa-2和PANC-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胰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70乙酰化修饰介导曲古霉素A(TSA)促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瑾 刘新利 +4 位作者 车玲 陈明 吴漫 马晨珂 赵冠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Ku70乙酰化修饰介导曲古霉素A(TSA)促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浓度梯度TSA处理。MTT法观察TSA对细胞的IC 50和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SA对结肠... 目的:探讨Ku70乙酰化修饰介导曲古霉素A(TSA)促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浓度梯度TSA处理。MTT法观察TSA对细胞的IC 50和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Ku70、acetyl-Ku70蛋白水平及胞内分布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TSA可浓度依赖性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活力且其IC 50值分别为1.023μmol/L和1.076μmol/L(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SA可显著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acetyl-Ku70的蛋白水平并促进其核转入(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TSA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P<0.05);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A可明显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TSA可能通过增强Ku70乙酰化并促进其核转入,发挥促凋亡作用,为以Ku70翻译后修饰调控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曲古霉素A(TSA) 乙酰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