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阳 高杨 +2 位作者 曹莉莉 乔亚 孟金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VATS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VATS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胸外科围术期FT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护理不仅能改善VATS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负性情绪,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电视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护理对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贠俊茹 陈德凤 +1 位作者 刘勇世 王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护理对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后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渐进式护理对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后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护理能够逐步有效改善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护理 胸外科 肿瘤 化疗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冯征 周勇安 +2 位作者 张天意 程少毅 尹逊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及围术期疼痛情况、应激反应、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21±0.47)分和(2.47±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2±0.53)分和(2.61±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Adr、Cor水平分别为(101.94±12.83)ng/L和(276.84±31.05)nmol/L,低于对照组的(108.15±14.72)ng/L和(308.91±35.2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40.91±6.93)pg/ml和(55.62±8.6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5.85±8.12)pg/ml和(61.98±10.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分别为4.75±0.74和0.95±0.17,均低于对照组的5.16±0.89和1.06±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相比,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可减轻围术期疼痛,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腺瘤 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波 李晓平 +5 位作者 闫小龙 王文辰 李磊 张亮 李明江 张卫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4例原发性肺大疱继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中心... 目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4例原发性肺大疱继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CVC组)和28 F聚氯乙烯引流管组(28 F组)各97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胸腔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CVC组住院时间[(3.4±1.1)d vs.(5.9±1.7)d]、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4.7±0.7)h vs.(11.5±2.5)h]、带管时间[(34.9±5.4)h vs.(72.3±9.8)h]较28 F组时间短,疼痛评分(3.1±1.4 vs. 7.0±2.5)、引流管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00%vs. 93.8%)较28 F组低(均P<0.05);2组肺感染(1.0%vs.3.1%)、皮下气肿(4.1%vs.2.1%)、持续漏气(1.0%vs. 3.1%)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效果优于传统胸腔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胸腔镜 肺大疱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M分级系统肺癌胸腔镜肺主要手术并发症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6
5
作者 兰轲 周健 +2 位作者 郭海华 倪云峰 杨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8-846,共9页
背景与目的并发症是肺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肺癌胸腔镜手术普及率逐年增高,但肺癌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模型尚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库的支持。本研究采用TM&M(Thoracic Mortality and Morbidity)分级系统全面描... 背景与目的并发症是肺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肺癌胸腔镜手术普及率逐年增高,但肺癌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模型尚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库的支持。本研究采用TM&M(Thoracic Mortality and Morbidity)分级系统全面描绘我中心胸腔镜肺癌手术术后并发症,并建立和验证并发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中心2007年1月-2018年12月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仅纳入Ⅰ期-Ⅲ期肺癌行胸腔镜肺主要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登记严格采用TM&M分级系统。将患者按照手术时期分为两组:前期组(2007年-2012年)和后期组(2013年-2018年),以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基线数据进行匹配;匹配后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并发症的预测模型,Bootstrap法内抽样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研究共纳入2,881例肺癌患者,平均年龄(61.0±10.1)岁,其中发生主要并发症180例(6.2%)。匹配后的1,268例患者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95%CI:1.02-1.06,P<0.001)、手术时期(OR=0.62,95%CI:0.49-0.79,P<0.001)、病理类型(OR=1.73,95%CI:1.24-2.41,P=0.001)、术中出血量(OR=1.001,95%CI:1.000-1.003,P=0.03)、清扫淋巴结数目(OR=1.022,95%CI:1.00-1.04,P=0.005)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其纳入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提示该模型区分度较好(C-指数为0.699),1,000次重复Bootstrap内部抽样验证C-指数为0.68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良好。结论TM&M并发症分级系统可全面准确地报告胸腔镜肺癌外科的术后并发症。年龄、手术时期、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是胸腔镜肺癌手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并发症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朱喜明 谢念林 党海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NSCLC患者69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段切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n=33)与叶切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36),观察两组手术效... 目的:研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NSCLC患者69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段切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n=33)与叶切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36),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段切组中,13例患者肿瘤位于左肺,10例患者肿瘤位于右肺;叶切组中,16例患者肿瘤位于左肺,20例患者肿瘤位于右肺。病理检查提示,两组病理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全切组患者以微浸润性腺癌为主,叶切组以浸润性腺癌为主,两组病理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纵膈淋巴结清扫站数及纵膈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段切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胸腔引流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短于叶切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 Rank检验提示,两组3年生存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能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术后残腔小,能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利于老年NSCLC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且远期疗效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老年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仁拴 陈家宽 李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9-10,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5、10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5、10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心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10天的CRP水平、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 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 0. 05)。2组患者手术后肺炎和脓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心律失常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 疗效 并发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与疼痛介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冯征 周勇安 +2 位作者 张天意 程少毅 尹逊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 目的研究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 d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2(PGE_(2))、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与围手术期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疼痛介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aO_(2)、丙二醛、PGE_(2)、SP、NPY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aCO_(2)、SOD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PaO_(2)、SOD水平为(83.52±10.86)mmHg、(41.15±6.63)U/mL,高于对照组[(76.19±12.27)mmHg、(36.91±5.37)U/mL],PaCO_(2)、丙二醛为(40.48±8.41)mmHg、(7.69±2.11)nmol/L,低于对照组[(45.97±9.73)mmHg、(9.76±3.08)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GE_(2)、SP、NRY水平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38±21.26)pg/mL、(1.50±0.27)μg/mL、(119.34±13.11)pg/mL、(26.49±7.57)mL、(128.44±26.75)mL、2.22%,低于对照组[(203.63±25.34)pg/mL、(1.92±0.43)μg/mL、(142.09±15.67)pg/mL、(45.52±10.16)mL、(207.03±41.58)mL、17.78%],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为(55.62±8.52)min、(2.71±0.24)d、(3.11±0.35)d,均短于对照组[(63.11±10.16)min、(4.11±0.46)d、(4.91±0.56)d],术后6 h、1 d、2 d、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优于三孔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与疼痛介质分泌,减少手术创伤、疼痛程度及并发症,促使其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全肌肉分离 单孔胸腔镜 氧化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勇世 王娟 +3 位作者 马海浪 徐月亮 王小平 李岩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释放情况。结果两组MVV...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释放情况。结果两组MVV、FEV、FEV1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VC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两组IL-6、IL-8、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车强 汪林宝 +1 位作者 王孝彬 王律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3期2424-2426,243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4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4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和观察组(采取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 S)评分均明显多于观察组(P <0.0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0.00%(P <0.01)。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88.57%(P <0.01)。结论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NSC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年生存率,是治疗老年早期NSCLC的重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 亚肺叶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肺复张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苏醒期低氧血症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征 周勇安 程少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肺复张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苏醒期低氧血症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100例,依据并发症预防方法分为手法肺复张组、常规机... 目的探讨手法肺复张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苏醒期低氧血症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100例,依据并发症预防方法分为手法肺复张组、常规机械通气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SpO_(2))、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苏醒期低氧血症、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配合度、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手法肺复张组患者的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分别为(107.16±10.88)、(110.84±9.04)、(88.00±9.23)min,均明显短于常规机械通气组[(113.44±10.66)、(121.87±9.95)、(96.50±9.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肺复张组患者的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48.00%),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肺复张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机械通气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肺复张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为(92.75±4.45)次/min、(72.75±4.41)mmHg,明显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97.45±3.84)次/min、(75.02±4.15)mmHg],氧合指数为(635.26±7.52)mmHg,明显高于常规机械通气组[(629.52±6.2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肺复张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常规机械通气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机械通气相比,手法肺复张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苏醒期低氧血症预防中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患者配合度和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苏醒期低氧血症 肺部并发症 手法肺复张 常规机械通气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规范护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机体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荣 李小飞 +5 位作者 姜涛 乔卫茹 孙冰 孙兴华 鲁园园 高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开胸术患者应用疼痛规范护理对术后疼痛控制、机体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心胸外科收治的120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施予常规护... 目的观察开胸术患者应用疼痛规范护理对术后疼痛控制、机体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心胸外科收治的120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予疼痛规范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2h,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7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R、RR及MAP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规范护理能有效减轻开胸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疼痛规范护理 疼痛程度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流域地形图2.0原理、技术规范及临床应用胸外科专家共识(2024版)
13
作者 钟文昭 杨帆 +22 位作者 胡坚 谭锋维 杨学宁 蒲强 蒋伟 赵德平 李鹤成 闫小龙 谭黎杰 范军强 乔贵宾 聂强 康明强 吴卫兵 张昊 李志刚 陈梓豪 高树庚 吴一龙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以及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亚厘米级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如何在避免过度治疗和延误诊断的前提下,科学管理这些结节已成为临床的重要课题。其中肿瘤实性成分占比<0.25、以磨玻璃影为主的肺结节尤为值得关... 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以及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亚厘米级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如何在避免过度治疗和延误诊断的前提下,科学管理这些结节已成为临床的重要课题。其中肿瘤实性成分占比<0.25、以磨玻璃影为主的肺结节尤为值得关注。这一人群的治疗难点在于,如何在术中实现精准、完整切除结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流域地形图”是一项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新技术。该方法利用常规剂量CT平扫的Dicom数据,结合微观(22~24级)毛细血管网络解剖分水岭特征,通过特定纹理和形态生成高精度仿真肺亚段的自然分割平面。该技术在肺表面形成荧光流域边界,与实际肺解剖结构高度拟合。通过分析结节与流域边界的毗邻关系,可实现结节的实时、可视化精准定位。这一创新性技术为术中肺结节定位与切除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共识由国内四大学会牵头,联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与共识,经过多轮磋商、讨论和投票最终形成。主要内容涵盖了“流域地形图”技术的理论基础、适应证、操作流程、手术规划细节及术后评估标准,旨在为目前正在或计划开展荧光镜下流域分析法肺结节切除术的临床同行提供科学指导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流域地形图 三维重建 人工智能 吲哚菁绿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构建和外部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菅利华 赵阿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构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将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730例肺癌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511)、验证组(n=219)。统计术后3 d内训练组、验证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比较发... 目的:构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将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730例肺癌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511)、验证组(n=219)。统计术后3 d内训练组、验证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比较发生、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在训练组中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肺部感染Lasso-logistic回归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验证组中对Lasso-logistic回归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本研究730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7.81%,训练组、验证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42%、18.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组、验证组中,发生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CD14(sCD14)、CD4^(+)/CD8^(+)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以年龄、COPD、机械通气时间、CRP、PCT、SAA、HMGB1、sCD14、CD4^(+)/CD8^(+)作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因素,可使模型性能优良且影响因素最少;根据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出的9个预测因素构建肺部感染Lasso-logistic回归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外部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CI:0.818~0.984),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83%、97.26%,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且该模型预测肺部感染的校准度良好,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其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筛查出的相关预测因素构建肺部感染Lasso-logistic回归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良好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型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驱动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卓琛 田丰 魏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40-13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为年轻患者中最常见的NSCLC病理类型,其致癌基因改变(genomic alterations,GAs)和临床特征研究较少。随着肺癌个体化治疗观念的提出,其群体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对青年肺腺癌进行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本文就青年肺腺癌患者的发病趋势、病理特征和驱动基因突变等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肺腺癌 病理特征 驱动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及靶向治疗
16
作者 徐欣瑶 赵丽娜 +5 位作者 卢佳煜 张旭旭 郑春龙 李家贺 李玮 卢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0-1555,共6页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复发率高及预后较差等特点。食管癌的进展与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TME...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复发率高及预后较差等特点。食管癌的进展与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TME的关键部分,在癌细胞分泌物、细胞接触信号、机械应力和生理应力等作用下,被募集并重编程,从而表现出异质性。目前,CAFs的异质性提示需要开发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方法,以克服肿瘤微环境中的复杂性和治疗抵抗。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对CAFs异质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临床上的治疗优势。通过识别和功能性地操纵特定的CAF亚群,可以设计出新的治疗策略。为了阐明食管癌中CAFs的复杂性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AFs的起源、异质性以及其作为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异质性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17
作者 秦嘉沛 卢迪 +6 位作者 李涛 翟今朝 白怡冰 王安 周鑫 马志强 胡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24-831,共8页
背景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亚型。既往研究已经揭示了肺鳞状细胞癌中多种基因和通路的改变。然而,针对肺鳞状细胞癌的靶向治疗迄今未成功,且治疗方案有限。因此,寻找新的靶点以改善肺鳞... 背景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亚型。既往研究已经揭示了肺鳞状细胞癌中多种基因和通路的改变。然而,针对肺鳞状细胞癌的靶向治疗迄今未成功,且治疗方案有限。因此,寻找新的靶点以改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至关重要。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 deacetylase 11,HDAC1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LUS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的LUSC患者,收集LUSC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样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组织中HDAC11表达。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HDAC11表达与LUS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关系。使用GEPIA 2数据库中LUSC资料进一步验证HDAC11基因与生存及预后的联系,并对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7例LUSC患者,病理组织分析发现HDAC11在LUS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至2022年11月1日,50例患者死亡,中位OS为2.4年。高表达HDAC11的LUSC患者中位生存期更短[1.9(95%CI:1.7~3.3)年vs 3.2(95%CI:2.7~4.0)年],Cox回归分析显示HDAC11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关联因素(HR=2.275,95%CI:1.256~4.120,P=0.007)。来源于GEPIA 2数据库LUSC病例的生存分析也证实了HDAC11表达与患者OS(HR=1.709,95%CI:1.525~1.956)关联。此外,在GEPIA 2数据库中本课题组识别了与HDAC11表达相似的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细胞迁移、运输等生理过程,并与STAT3、MDM2等癌基因存在显著关联,提示HDAC11可能通过调控这些基因影响肿瘤发生。结论HDAC11的高表达与LUS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有望成为LUSC患者全新的治疗靶点和疗效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 肺鳞癌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宝东 叶欣 +17 位作者 范卫君 李晓光 冯威建 卢强 毛宇 林征宇 李鲁 庄一平 倪旭东 沈加林 傅毅立 韩建军 李忱瑞 柳晨 杨武威 苏志勇 吴志远 刘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8,共13页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 8 2.5万(男性124.2万,女性58.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专家 影像引导 世界卫生组织 肺部 恶性肿瘤 死亡构成比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建忠 赵锋 +8 位作者 张晋 马跃峰 姜建涛 张潍 孙良璋 赵雯 邢鑫 靖利 李少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病因及不同就诊时间食管破裂的最佳诊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医院胸外科44例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食管异物2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外伤5例,医源性2例;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行保守治疗。手术采用I期缝合24例;胸膜粘... 目的探索不同病因及不同就诊时间食管破裂的最佳诊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医院胸外科44例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食管异物2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外伤5例,医源性2例;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行保守治疗。手术采用I期缝合24例;胸膜粘连松解术+纵隔切开引流术+抗感染治疗13例;内镜取出+纵隔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6例,营养支持+抗感染1例。结果手术患者治愈34例,1例死于纵隔感染,1例死于胸腔内出血;保守治疗治愈6例,1例死于纵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纵隔感染和胸腔出血。结论食管破裂的主要原因是食管异物,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大部分食管破裂可以避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食管破裂治疗的关键;及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死亡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破裂 病因 诊断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龙奇 李小飞 +19 位作者 傅剑华 赵松 李印 毛友生 柳硕岩 于振涛 谭黎杰 李辉 韩泳涛 陈椿 康明强 胡坚 李志刚 李鹤成 张仁泉 徐世东 张临友 蔡开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9,共9页
外科手术是食管鳞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随访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复发转移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本共识旨在完善我国的食管鳞癌术后随访方案,为规范随访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术后随访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