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晏贤春 曹秀丽 +2 位作者 卜歆 韩骅 梁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17,122,共4页
从解决“Dll4胞外区重组蛋白是否能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基于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孤立地讲授和实施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不同,该教学法通过解决科学问题,将DNA提取、PC... 从解决“Dll4胞外区重组蛋白是否能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基于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孤立地讲授和实施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不同,该教学法通过解决科学问题,将DNA提取、PCR、核酸电泳、胶回收等多种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有机整合,一方面强化实验技术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知识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翻转课堂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实验内容,提升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曹秀丽 郑敏化 +2 位作者 秦鸿雁 梁亮 韩骅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基础课程和临床学科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医学遗传学的理论课程相对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设计一些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基础课程和临床学科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医学遗传学的理论课程相对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设计一些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空军军医大学既往开设的遗传学实验课形式上相对陈旧、枯燥,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也有限。通过改革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旭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0-766,共7页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纽带。传统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其理论概念抽象、逻辑性强与学习难度较高等教学难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枯燥、自主性薄弱和效...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纽带。传统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其理论概念抽象、逻辑性强与学习难度较高等教学难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枯燥、自主性薄弱和效率不高的消极状态。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高等医学教育正逐渐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混合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技能、习惯、态度及社交能力等的养成均大有裨益。本文对“混合式”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开展现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混合式”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核心理念、课程目标、实践应用、潜在问题与优化建议,以期为“混合式”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研究和深入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混合式”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变式在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案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亮 范洁怡 +5 位作者 梁世倩 胡昳旸 赵俊龙 郑敏化 王涛 秦鸿雁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变式的教学模式在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心血管遗传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21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O-PIRTAS翻转... 目的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变式的教学模式在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心血管遗传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21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O-PIRTAS翻转课堂变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和研讨的形式开展教学任务,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测试成绩,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评价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认为O-PIRTAS翻转课堂变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并且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P<0.05,P<0.01)。研究组学员课堂测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军医大学实际教学情境,开展的O-PIRTAS翻转课堂变式的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方面效果显著。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时间分配、汇报方案、讨论环节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IRTAS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遗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红细胞岛在红系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琳茹 白健 +2 位作者 魏调霞 冯蕾 秦鸿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6-941,共6页
成红细胞岛(EBI)是成红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结构,由成红细胞围绕一个中央巨噬细胞组成。其中巨噬细胞在介导EBI形成以及成红细胞增殖分化、脱核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二者之间黏附分子表达异常将导致多... 成红细胞岛(EBI)是成红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结构,由成红细胞围绕一个中央巨噬细胞组成。其中巨噬细胞在介导EBI形成以及成红细胞增殖分化、脱核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二者之间黏附分子表达异常将导致多种红系疾病的发生。提示靶向EBI中的中央巨噬细胞有望成为治疗红系疾病的新策略。文章归纳总结了EBI的结构功能、巨噬细胞和成红细胞相互作用以及EBI内中央巨噬细胞在红系疾病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为临床治疗红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红细胞岛 红系发生 中央巨噬细胞 黏附分子 红系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Ttyh1在神经发育及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梁雅楠 曹永策 +3 位作者 曹秀丽 凌茂桓 王建斌 郑敏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跨膜蛋白Ttyh1是Tweety家族蛋白成员,在从低等生物到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生物中高度保守,且在胚胎发育及成体中具有较为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模式。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人类TTYH1蛋白的生物学结构以二聚体膜蛋白的形式存在,包含5个跨膜... 跨膜蛋白Ttyh1是Tweety家族蛋白成员,在从低等生物到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生物中高度保守,且在胚胎发育及成体中具有较为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模式。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人类TTYH1蛋白的生物学结构以二聚体膜蛋白的形式存在,包含5个跨膜结构域。体外及体内研究证实了Ttyh1在胚胎期神经干细胞及成体神经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维持神经干细胞特性,调控其静息激活转换。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表明,Ttyh1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定植和转移,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与预后。上述研究揭示出Ttyh1蛋白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并提示这一分子在激活干细胞潜能和抑制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亟待下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yh1基因 tweety基因家族 神经系统发育 肿瘤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发育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细胞通讯分析
7
作者 刘遇安 刘妍 +1 位作者 杨柳 郑超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278-1283,共6页
目的使用成骨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发育调控关键转录因子和细胞通讯。方法对GEO数据库中成骨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集进行降维、聚类、注释,对注释好的成骨细胞亚群使用pySCENIC软件包,分析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和调控活性,使用二值化函数bin... 目的使用成骨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发育调控关键转录因子和细胞通讯。方法对GEO数据库中成骨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集进行降维、聚类、注释,对注释好的成骨细胞亚群使用pySCENIC软件包,分析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和调控活性,使用二值化函数binarize获得二元调控子活性评分,分别鉴定成骨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特征性转录因子和不同分化阶段的驱动转录因子;使用CellCall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中预测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细胞通信网络,根据配体受体对及转录因子的表达,预测不同成熟分化阶段的成骨细胞亚群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强度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终末分化的骨细胞C6亚群通过SOST/DKK1旁分泌作用于C3亚群,进而使得C3亚群Wnt信号受到抑制、Tcf7l2转录活性降低;同时,C3-C4、C4-C4间通过细胞接触激活Notch信号通路、激活下游转录因子Rbpj,进而对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成熟分化进行精细的调节。结论成骨细胞向骨细胞发育过程受到配受体转录因子介导的Wnt和Notch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骨细胞 单细胞测序 转录因子 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昳旸 丰帆 +5 位作者 梁世倩 赵俊龙 王涛 王亮 曹秀丽 秦鸿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3期644-648,共5页
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医疗方式和医疗行为的巨大变革。“新医科”是适应当前科技产业革命和教学模式发展下的对医学教育体系和理念的重塑。在其引领下,针对医学遗传学授课内容陈旧、教学理念滞后、考核方... 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医疗方式和医疗行为的巨大变革。“新医科”是适应当前科技产业革命和教学模式发展下的对医学教育体系和理念的重塑。在其引领下,针对医学遗传学授课内容陈旧、教学理念滞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基于学科交叉的“医学遗传学+X”教学内容重构,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拓展学科深度和广度,提升科研技能和思维;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多维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于现代信息科技条件下的能够为国家需求服务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影响
9
作者 曹秀丽 高春辰 +3 位作者 冯蕾 赵俊龙 胡昳旸 秦鸿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9期1967-1970,共4页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领域中迅猛发展的前沿学科,主要探讨人类遗传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旨在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医学遗传学领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因而对医学遗传学的课程教学...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领域中迅猛发展的前沿学科,主要探讨人类遗传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旨在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医学遗传学领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因而对医学遗传学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医学遗传学的课程教学提供资源和帮助,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走向课堂内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工智能教学发展缓慢,二是人工智能无法赋能教学活动复杂的情感能力,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易出现人机关系危机,四是人工智能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活动中易出现伦理问题。若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活动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改进这些问题。同时也要意识到,教师和学生依然是教学的主体,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遗传学 人机关系 人工智能伦理
原文传递
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丹 姜一弘 +4 位作者 王定川 王微 陈旭 王涛 林志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2-756,共5页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包括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调控、染色质重塑)也参与调节疾病的发生。我们主要总结了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AI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炎症性疾病 表观遗传 固有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瀚 张津豪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2,共8页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仙桃学术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CALN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价...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神经元钙蛋白1(CALN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仙桃学术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CALN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价其预后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临床诊断效能,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CALN1在胶质瘤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探讨CALN1 mRNA与胶质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中CALN1表达显著降低,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负相关。与对照组比,CALN1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型和染色体1p/19q共缺失胶质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ALN1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整体存活率、疾病相关存活率和无进展间隔期显著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CALN1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GSEA基因富集结果提示CALN1表达水平与有丝分裂和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负相关。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ALN1低表达组中2型辅助T(Th2)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胶质瘤中CALN1表达水平与预后正相关,其表达异常降低可导致具有促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浸润。CALN1可作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胶质瘤 神经元钙蛋白1(CALN1) 免疫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致病基因PLA2G6突变分析
12
作者 常世雪 李翠 +4 位作者 杨溪玲 甄帅 赵明刚 李旭 赵乐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AD)PLA2G6基因突变的致病特点,丰富INAD的基因突变谱,为INAD相关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先证者的家系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三人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可能的致病突... 目的探讨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AD)PLA2G6基因突变的致病特点,丰富INAD的基因突变谱,为INAD相关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先证者的家系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三人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突变位点的致病性进行预测,最后通过羊水穿刺检查为孕妇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先证者为PLA2G6基因c.1A>G(p.M1?)和c.2242G>A(p.A748T)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为c.1A>G(p.M1?)杂合突变携带者,母亲为c.2242G>A(p.A748T)杂合突变携带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评级相关指南,c.1A>G(p.M1?)为致病性突变,c.2242G>A(p.A748T)为意义未明突变。产前诊断胎儿为c.1A>G(p.M1?)杂合突变携带者,现该孕妇已足月顺产一男活婴,产后随访7个多月生长状况良好。结论PLA2G6基因c.1A>G(p.M1?)和c.2242G>A(p.A748T)复合杂合突变为该先证者患INAD的遗传病因,其中c.2242G>A(p.A748T)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这扩大了INAD的基因突变图谱,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为该家系提供了精准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 PLA2G6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在炎症相关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徐雨菲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4-838,共5页
经典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发挥促炎作用实现抗肿瘤免疫,但是通过改造CAR的结构设计也可以使其有类似M2的抗炎功能,从而治疗炎症性疾病。目前靶向M1型小胶质细胞的CAR-M疗法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炎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抑郁症。随着... 经典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发挥促炎作用实现抗肿瘤免疫,但是通过改造CAR的结构设计也可以使其有类似M2的抗炎功能,从而治疗炎症性疾病。目前靶向M1型小胶质细胞的CAR-M疗法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炎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抑郁症。随着关于CAR-M抗炎作用的研究不断发展,CAR-M细胞疗法为治疗炎症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 抑郁症 炎症 治疗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TREM2慢病毒载体
14
作者 魏莉 邵思佳 +2 位作者 芶恺琳 高春辰 秦鸿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09-616,共8页
目的构建TREM2不同截断体的慢病毒治疗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条件下对AML12肝细胞的影响,为后续靶向巨噬细胞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慢病毒包装的方式建立TREM2或可溶性TREM2(sTREM2)稳定转染AML12肝细胞系... 目的构建TREM2不同截断体的慢病毒治疗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条件下对AML12肝细胞的影响,为后续靶向巨噬细胞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慢病毒包装的方式建立TREM2或可溶性TREM2(sTREM2)稳定转染AML12肝细胞系,利用qRT-PCR技术、Western blotting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TREM2或sTREM2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M2或sTREM2对体外NAFLD条件下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对静息态下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转染细胞系中TREM2和sTREM2 mRNA水平明显升高,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提示成功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在体外NAFLD条件下,过表达TREM2可减轻AML12肝细胞的凋亡和脂质沉积(P<0.05)。静息态下,过表达TREM2或sTREM2均使得G1期细胞数目比例减少(P<0.05),S期细胞数目比例增多(P<0.01),而体外NAFLD条件均使得S期细胞数目比例减少(P<0.01),G2期细胞数目比例增多(P<0.01)。结论肝细胞中TREM2的过表达可减少肝细胞凋亡和脂质沉积,进而保护肝细胞在NAFLD条件下免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ML12肝细胞 TREM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应答中去泛素化酶圆柱瘤蛋白相互作用分子筛选和验证
15
作者 杨羽淇 安冬洁 +1 位作者 何飞 秦鸿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目的筛选炎症应答中与去泛素化酶圆柱瘤蛋白(CYLD)相互作用分子,探究并验证CYLD和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节的桥梁蛋白14-3-3家族分子之间是否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飞行质谱筛选可能与CYLD相互作用分子,在不... 目的筛选炎症应答中与去泛素化酶圆柱瘤蛋白(CYLD)相互作用分子,探究并验证CYLD和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节的桥梁蛋白14-3-3家族分子之间是否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飞行质谱筛选可能与CYLD相互作用分子,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诱导骨髓原代巨噬细胞向M1和M2极化,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CYLD及可能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14-3-3在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果CYLD抗体可以捕获14-3-3蛋白全部的7种亚型(β、γ、ε、η、ζ、δ、θ),提示CYLD很可能与14-3-3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选取质谱结果中得到特异性肽段最多的3种14-3-3亚型γ、ε、η(14-3-3γ/ε/η),检测结果显示在M0、M1、M2型巨噬细胞中CYLD和14-3-3γ/ε/η均有表达。构建了Myc-CYLD和Flag-14-3-3γ/ε/η真核过表达载体,用Flag抗体成功沉淀出CYLD蛋白,Co-IP结果提示CYLD和14-3-3γ/ε/η三种亚型均存在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YLD和14-3-3在巨噬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现象。结论巨噬细胞炎症应答中CYLD和14-3-3γ/ε/η三种亚型可能存在物理上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圆柱瘤蛋白 14-3-3亚型 炎症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巨噬细胞回输治疗小鼠肝癌的研究
16
作者 卢羿同 杨嘉蒙 +2 位作者 魏调霞 赵俊龙 秦鸿雁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49-755,共7页
目的研究回输M1型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对原位肝肿瘤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①分离野生小鼠的骨髓细胞并体外诱导成BMDMs(即M0型巨噬细胞),在IFN-γ+LPS诱导下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通过肝内接种Luciferase-Hepa1-6细胞建立原位... 目的研究回输M1型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对原位肝肿瘤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①分离野生小鼠的骨髓细胞并体外诱导成BMDMs(即M0型巨噬细胞),在IFN-γ+LPS诱导下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通过肝内接种Luciferase-Hepa1-6细胞建立原位小鼠肝癌模型。在接种肿瘤7 d后,经尾静脉回输PBS(对照组)、M0型和M1型巨噬细胞,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肿瘤的生长状态。接种21 d后,分离并观察肝脏肿瘤大小及称取质量,确定回输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小鼠肝脏肿瘤进展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脏肿瘤癌旁组织内巨噬细胞亚群变化。②分离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M0型和M1型巨噬细胞后经尾静脉回输至肝癌小鼠体内,利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回输1、3、7 d后肝脏内GFP阳性的BMDMs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回输M0型和M1型BMDMs均促进了肝肿瘤的生长(P<0.05)。回输M0型或M1型BMDMs后,癌旁组织中枯否细胞增多,骨髓单核来源的炎性巨噬细胞增多(P<0.05)。经尾静脉回输1×10^(6)个M0型或M1型GFP+BMDMs,1 d后约3×10^(3)个细胞驻留于肝脏中,并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减少。结论回输M1型巨噬细胞并未能达到治疗肝肿瘤的目的,反而促进肝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巨噬细胞 细胞治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超重力负荷对小鼠神经发生及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作用分析
17
作者 王建斌 梁雅楠 +1 位作者 曹秀丽 郑敏化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25-633,共9页
目的分析短期超重力负荷对于小鼠大脑神经发生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 G超重力离心组(9 G组)和15 G超重力离心组(15 G组),每组8只。实验组小鼠分别在9 G和15 G离心力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每日15 m... 目的分析短期超重力负荷对于小鼠大脑神经发生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 G超重力离心组(9 G组)和15 G超重力离心组(15 G组),每组8只。实验组小鼠分别在9 G和15 G离心力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每日15 min,为期3周。而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水迷宫、八臂迷宫、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分析,比较小鼠的空间学习和工作记忆、焦虑水平和运动功能的组间差异,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小鼠大脑侧脑室下带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带的神经发生表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9 G组和15 G组小鼠在离心处理后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三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和9 G组相比,15 G组小鼠脑冠状切面侧脑室面积显著减小(P<0.01),15 G组小鼠侧脑室CD24^(+)的室管膜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三组小鼠侧脑室下带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带的神经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短期超重力负荷对于小鼠的神经发生、空间学习和工作记忆、焦虑水平和运动功能无显著影响,提示短期超重力环境作用(如短期飞行训练)后生物体大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态维持能力,尚能应对这种短暂的重力环境变化;另一方面,15 G组小鼠侧脑室截面积显著减小且室管膜细胞数目减少,提示高强度或长期的超重力负荷可能经由脑室缺陷损害大脑的结构和高级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负荷 神经发生 空间工作记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BAP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发生发展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8
作者 李玉芳 林志烽 +5 位作者 项瑛 戚菲 韩飞舟 钱忠立 王涛 陈旭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11,33,共6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1相关蛋白1(breast/ov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associated protein 1,BAP1)对人源恶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BAP1作为恶性胶质瘤临床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目的探索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1相关蛋白1(breast/ov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associated protein 1,BAP1)对人源恶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BAP1作为恶性胶质瘤临床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子数据集GSE4290,GSE90598,分析BAP1在正常组织及胶质瘤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AP1对恶性胶质瘤的早期诊断价值;选取自主收集的非配对28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原发灶组织、5例颅脑外伤患者内减压术切除的非瘤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AP1的表达水平;利用靶向BAP1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瞬时转染U251细胞系,进一步检测其干涉效率;基于流式细胞仪分析BAP1下调的U251细胞系,其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BAP1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脑组织(GSE4290:1209±18.49 vs 1476±53.90;GSE90598:5.19±0.10 vs 5.65±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5,2.267,均P<0.05)。ROC曲线显示,BAP1可高效区分恶性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GSE4290:AUC=0.78;GSE90598:AUC=0.75,均P<0.05)。临床标本结果显示,BAP1在恶性胶质瘤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瘤脑组织(0.27±0.04 vs 1.06±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2,P<0.001)。在U251细胞系中下调BAP1的表达,其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由17.59%分别增至27.21%(siBAP1-1)和25.79%(siBAP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76,6.642,均P<0.01),而细胞凋亡水平则有所下降,由10.17%分别降至2.70%(siBAP-1)和3.00%(siBAP-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1,9.428,均P<0.01)。结论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BAP1能够通过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周期快速进展并促进其凋亡,进而发挥肿瘤抑癌基因的功能,可作为潜在的恶性胶质瘤临床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1相关蛋白1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邵方泽 梁世倩 秦鸿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569,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多采用补充多巴胺的药物治疗或抑制部分核团功能的手术治疗来实现疾病的对症治疗,但两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多采用补充多巴胺的药物治疗或抑制部分核团功能的手术治疗来实现疾病的对症治疗,但两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小胶质细胞活化是PD进展中导致神经炎性反应的关键诱因,能否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功能状态来调节PD的进展成为近年来PD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从小胶质细胞的起源和生理功能、小胶质细胞在PD进展中的作用以及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PD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单核细胞 神经变性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天择 陈旭 +4 位作者 王微 席文锦 霍毅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732,共6页
目的研究参与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修饰(m^6A)的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并以1μg/mL脂多糖(LPS)刺激0、2、4、6 h,检测METTL3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的针对小鼠METTL... 目的研究参与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修饰(m^6A)的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并以1μg/mL脂多糖(LPS)刺激0、2、4、6 h,检测METTL3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的针对小鼠METTL3的小干扰RNA(siRNA)敲低METTL3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效率;利用siRNA下调METTL3表达48 h后,以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磷酸化p65蛋白水平。结果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METTL3的表达上调,设计合成的METTL3 siRNA能有效敲低METTL3的水平。敲低METTL3后,巨噬细胞LPS刺激诱导表达的IL-6、IL-12、TNF-α和IL-1β显著降低,同时伴有NF-κВ信号通路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METTL3通过激活NF-κВ信号通路促进LPS刺激的巨噬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转移酶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 巨噬细胞 NF-κ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