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赵宇健 田圳坤 曹新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行综合护理对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路径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以及实验组(采用围手...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行综合护理对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路径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以及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路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比较心率(HR)、收缩压(S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围手术期应激指标,并比较组间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SBP、HR、RPP、并发症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 综合护理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魏希乐 胡雪慧 +4 位作者 宋汉歌 张美霞 程光 罗恒 王德盛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预防军队医院住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患者318例和医护人员40例,2021年1-6月实施常规治护模式(患者158例);2021年7-12月实施QCC活动治...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预防军队医院住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患者318例和医护人员40例,2021年1-6月实施常规治护模式(患者158例);2021年7-12月实施QCC活动治护模式(患者160例)。比较QCC活动前后医护人员、患者(或)家属的DVT预防认知情况、医护人员预防患者下肢DVT措施实施情况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与QCC活动前比较,QCC活动后医护人员的DVT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预防措施评分升高(P<0.05)。QCC活动后患者DVT预防措施总落实率为94.14%,与QCC活动前(46.20%)比较升高(P<0.05)。QCC活动后DVT发生率为0.62%,与QCC活动前(5.06%)比较降低(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可以提高军队医护人员、患者(或)家属的DVT预防认知能力,提高医护人员预防DVT措施的落实率,降低患者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军队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沛 史艳茹 +1 位作者 陈晓华 胡雪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阶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与实践效果.方法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建立护理管理小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疫区人力调配、医院发热门诊调配、应急梯队人力储备、病区人力资源调整方案,分析防...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阶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与实践效果.方法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建立护理管理小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疫区人力调配、医院发热门诊调配、应急梯队人力储备、病区人力资源调整方案,分析防控过程中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及实践效果.结果 在该方案的指导下,医院根据工作需求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完成了2次快速集结任务.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为抗疫工作储备了充足护理人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了紧急调配效率和队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 护理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血泡样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
4
作者 王娟 霍军丽 +5 位作者 郝佩 李永平 王佩 王珍珍 鲁传豪 解文静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技术在血泡样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总结初步经验.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血泡样脑动脉瘤68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技术在血泡样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总结初步经验.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血泡样脑动脉瘤68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按照ERAS和传统方案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住院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ERAS组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30 d的GOS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ERAS护理技术初步应用于血泡样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在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未来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对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泡样动脉瘤 快速康复外科 介入栓塞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护理领域机器学习算法应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晨梦 姚洁 +1 位作者 胡雪慧 闫沛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10期98-104,共7页
目的:了解2011年―2021年国内外机器学习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旨在为该领域深入开展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 目的:了解2011年―2021年国内外机器学习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旨在为该领域深入开展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5992篇有效文献,发文量呈不断上涨趋势,文献最高被引频次为58次,高频关键词有“nurse”(护士)、“prevalence”(患病率)、“risk factor”(危险因素)等;突现关键词有“satisfaction”(满意度)、“cost”(成本)、“readmission”(再入院)等。结论: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统计工具,为护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新模式和新经验,我国科研人员在保证科研产出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跨地区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同时注重跨学科协同创新护理人才的培养,切实推进我国护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机器学习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娟 张美霞 +4 位作者 郝佩 胡蕾 李永平 邱文娟 崔苗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720-722,共3页
目的总结新型血管重建式介入手术治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确切的颈动脉压迫试验和用药护理,稳妥的术中抗凝和应急预案处... 目的总结新型血管重建式介入手术治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确切的颈动脉压迫试验和用药护理,稳妥的术中抗凝和应急预案处理,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以及规律的出院指导等。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或缓解。手术时间(4.0±0.7)h,住院时间(7.8±0.8)d。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例,1例术后20 h肢体轻瘫,头颅核磁证实脑梗塞,治疗后肌力恢复;1例术后1周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后痊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准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术后观察是新型血管重建式介入手术治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护理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教育在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希乐 马静 +3 位作者 张美霞 罗恒 霍军丽 曾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6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入职护士172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名。观察组接受同伴教育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培训。比较...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入职护士172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名。观察组接受同伴教育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培训。比较两组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专业自我概念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耳穴埋豆、刮痧、拔罐、疱病清疮贴敷法、中药热熨敷、穴位敷贴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领导能力、技能娴熟度、灵活性、满意度、沟通交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中医护理培训 同伴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初探
8
作者 马锦华 胡雪慧 +4 位作者 闫沛 程乔 刘云云 朱琦霞 陈晓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92,共3页
目的拟构建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阅读法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结果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07;Ⅰ、Ⅱ级指标的Kendall’s W协调... 目的拟构建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阅读法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结果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07;Ⅰ、Ⅱ级指标的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45和0.42(P<0.001)。初步确立了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培养指标体系,包含Ⅰ级指标4个、Ⅱ级指标24个。结论参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较好,其代表性和意见协调性较高,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各级医院制定护理岗位文职人员初级晋中级综合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职护士 初级晋中级 培养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管理理念在综合医院外勤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惠娜 胡雪慧 +2 位作者 史艳茹 陈晓华 张美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172-174,190,共4页
目的探讨磁性管理理念在综合医院外勤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综合医院外勤中心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外勤中心常规管理,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磁性管理理念。比较磁性管理理念实施前、后外勤人员离职率和临床科室对外... 目的探讨磁性管理理念在综合医院外勤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综合医院外勤中心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外勤中心常规管理,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磁性管理理念。比较磁性管理理念实施前、后外勤人员离职率和临床科室对外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磁性管理理念实施后,外勤人员离职率降低至2.04%;磁性管理理念实施后,临床科室对外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96.78±3.12)分,高于实施前的(92.16±2.08)分(P<0.05)。结论磁性管理理念应用于综合医院外勤中心管理中,可明显降低人员的离职率,提高临床科室对外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管理理念 外勤人员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王佩 曹宝花 +3 位作者 王青 张翠芬 李欣 张银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SLE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和36条目简明健康...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SLE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和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二元应对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96例SLE患者,其二元应对可划分为“低积极二元应对型”(20.3%)、“中等二元应对-稳定型”(39.2%)和“高二元应对-高共同应对型”(40.5%)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疲惫程度、患病年限、有无睡眠障碍是SLE患者二元应对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二元应对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3种二元应对剖面类别患者中,低积极二元应对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最低。结论SLE患者的二元应对状况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临床中可根据不同剖面类别的特征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低二元应对水平与SLE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显著相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疲惫程度高、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积极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元应对 生活质量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技术在我国脑卒中失能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张佳宇 任鑫 +2 位作者 陈希 郭小兰 张美霞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2期141-145,152,共6页
脑卒中后患者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移动健康技术可及性高、覆盖人群广,可打破地域限制,节约医疗资源,是患者居家康复和延续性护理的重要实现手段。本文对移动健康技术在脑卒中失能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实现... 脑卒中后患者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移动健康技术可及性高、覆盖人群广,可打破地域限制,节约医疗资源,是患者居家康复和延续性护理的重要实现手段。本文对移动健康技术在脑卒中失能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实现手段、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并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康复 移动健康 自我管理 虚拟现实 体感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养结合在脑卒中失能老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任鑫 张佳宇 张美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21-623,共3页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失能老人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为改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状,国家力行开展医养结合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性康复工程,加强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本文就医养结合在...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失能老人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为改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状,国家力行开展医养结合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性康复工程,加强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本文就医养结合在脑卒中失能老人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脑卒中失能老人的康复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医养结合 失能 康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医融合模式下军事训练伤的护理干预探析
13
作者 王瑞亮 赵健 +3 位作者 王新川 杨照 董洁 惠娜 《联勤军事医学》 202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军队新一轮改革和备战打仗要求的不断深化,战斗力维护与生成是当前军事医学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军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主要集中于运动系统损伤,其防治策略仍不完善。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体... 近年来,随着军队新一轮改革和备战打仗要求的不断深化,战斗力维护与生成是当前军事医学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军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主要集中于运动系统损伤,其防治策略仍不完善。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体医融合”理念,指出了体育与医学两大学科在各方面深度融合后处方化,通过运动锻炼方式来促进健康维护和伤病防治策略。体医融合下的运动干预为军事训练伤后运动功能维护与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护理干预是体医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已发挥出了显著优势。因此,逐步完善和推广体医融合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于军事训练伤的防治以及部队战斗力的维护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体医融合 运动干预 护理干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进 张美霞 +2 位作者 闫沛 程乔 李建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50-2460,共11页
背景:研究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丙肝感染、免疫抑制药物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是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危险因素对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尚存争议。目的:荟萃分析近10年来影响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 背景:研究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丙肝感染、免疫抑制药物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是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危险因素对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尚存争议。目的:荟萃分析近10年来影响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与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 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到2018年5月,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Newcastle-OttawaScal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 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提取影响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21个研究被纳入,纳入研究的总病例数为8 206例,其中1 489例发生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总发病率为18.15%;②经过荟萃分析,共有7个因素对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50岁、供肾来源;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体质量指数≥25 kg/m^2、急性排斥反应、使用他克莫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囊肾;③不能确定是否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④结果提示,年龄> 50岁、供肾来源、体质量指数≥25 kg/m^2、急性排斥反应、使用他克莫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囊肾7个因素是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家族史尚不能确定是否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新发糖尿病 多囊肾 供肾来源 急性排斥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他克莫司 META分析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鑫 张佳宇 +1 位作者 刘艳梅 张美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1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中...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1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中高质量文献,且无明显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信。研究文献共涉及6590例患者,DVT发生率为20%(95%CI:0.15~0.25)。亚组分析显示,男性DVT发生率为16%(95%CI:0.10~0.21),女性DVT发生率为18%(95%CI:0.13~0.23)。2005—2013年DVT发生率为13%(95%CI:0.04~0.21),2014—2019年DVT发生率为23%(95%CI:0.16~0.29)。60~69岁DVT发生率为13%(95%CI:0.04~0.21),70~79岁DVT发生率14%(95%CI:0.07~0.21),80~89岁DVT发生率为14%(95%CI:0.06~0.22),≥90岁DVT发生率为22%(95%CI:0.09~0.36)。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高,且meta分析结果受高龄、研究类型、研究样本量和病例随访时间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早期预防和治疗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膜瘤病人术前睡眠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娟 郝佩 +4 位作者 胡蕾 崔苗苗 戴舒惠 王珍珍 张美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膜瘤病人术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老年(≥65岁)脑膜瘤病人71例,按照病人手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判断睡眠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膜瘤病人术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老年(≥65岁)脑膜瘤病人71例,按照病人手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判断睡眠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老年脑膜瘤病人睡眠障碍(SD)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1例老年脑膜瘤病人中,SD组34例(47.9%),睡眠良好组37例(52.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病人BMI、锻炼情况、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卡式评分(KPS)、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评分、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A、HADS-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RS、HADS-A、MFI-20评分以及低KPS评分是影响老年脑膜瘤病人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D是老年脑膜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状之一,影响S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身体功能状态、焦虑、疼痛及疲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睡眠障碍 老年人 自我报告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K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林 赵静雅 +2 位作者 杨世明 惠娜 崔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Kell血型抗K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 目的分析Kell血型抗K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进行抗体筛选、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以排除自身的抗体干扰。结果患者血标本抗体筛选阳性,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Kell血型抗K抗体,抗体类型为IgG型,抗体效价为1∶16。结论抗K抗体为IgG型抗体,可引起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不合 抗体筛选 特异性鉴定 Kell血型 抗K抗体 IGG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多部门合作的病区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艾 张娜 +8 位作者 徐敏宁 唐晓雅 卫攀 赵笑非 金鑫 刘阿妮 张阳阳 张静 蒋玮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多部门合作的病区管理模式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18日-25日特殊单元(门急诊及儿科门急诊、传染科)病区管理及普... 目的探讨"互联网+"多部门合作的病区管理模式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18日-25日特殊单元(门急诊及儿科门急诊、传染科)病区管理及普通单元病区管理为对照组,单元检查采用疫情期间专项检查安排表手动填写报送,检查10次。2月10日-25日特殊单元病区管理及普通单元病区管理为观察组,所有病区管理通过健康码扫描进行绿码、红码、黄码3个颜色动态分类管理后,单元检查采用"互联网+"疫情期间专项检查安排表网络填报传输,检查10次。结果观察组普通单元及特殊单元检查表格上报平均用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检查人员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通过"互联网+"多部门合作模式的病区管理,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管理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时间,且便利了护理人员的相互交流,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者人员的满意度,可在临床管理实践中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病区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H37在鼻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静 林伟 +3 位作者 解文静 许凤琴 温晴晴 边莉萍 《西部医学》 2020年第9期1259-1264,1271,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水解酶37(UCH37)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UCH37对鼻咽鳞状细胞癌5-8F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转染UCH37NC的细胞设为UCH37NC组,转染UCH37siRNA的细胞设为UCH37siRNA组。采用实时定量聚...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水解酶37(UCH37)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UCH37对鼻咽鳞状细胞癌5-8F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转染UCH37NC的细胞设为UCH37NC组,转染UCH37siRNA的细胞设为UCH37siRNA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正常鼻咽上皮(NPE)和鼻咽鳞状细胞癌(NPC)组织及细胞中UCH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5-8F细胞中UCH37的表达;应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沉默UCH37对5-8F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UCH37对5-8F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细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UCH37对5-8F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WB)和qRT-PCR检测UCH37度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UCH37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及细胞(P<0.05)。UCH37表达与鼻咽鳞状细胞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应用siRNA沉默5-8F细胞中UCH37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MMP-2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结论UCH37在鼻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是鼻咽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潜在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鳞状细胞癌 UCH37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项云 赵静 +4 位作者 马锦华 沈玉婷 程乔 闫佳佳 胡雪慧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70-73,共4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脾肾亏虚、脑髓失充有关,其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病”的范畴,治疗以补肾填精、健脾益髓为主,且中医护理技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型,归...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脾肾亏虚、脑髓失充有关,其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病”的范畴,治疗以补肾填精、健脾益髓为主,且中医护理技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型,归纳了中医护理技术〔包括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针灸、推拿疗法、耳穴疗法)、中医传统功法、中医情志调摄及其联合〕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现况,指出了当前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特色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卒中后认知障碍 中医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