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唇部组织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外科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梦栋(综述) 李军(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唇部是颜面部重要的美学器官和生理器官,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和肿瘤等众多因素均可导致唇部组织缺损。目前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众多,但部分术式需要行二期断蒂和修整,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带来了多重负担。本文就近年来唇部... 唇部是颜面部重要的美学器官和生理器官,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和肿瘤等众多因素均可导致唇部组织缺损。目前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众多,但部分术式需要行二期断蒂和修整,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带来了多重负担。本文就近年来唇部组织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手术方式、技术改良和进展,适应证及优缺点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皮瓣 一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术直播辅助PBL教学法在皮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许美凤 蔡维霞 +6 位作者 刘艳 张德武 程传涛 周俊 肖生祥 曾维惠 耿松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901-904,共4页
临床诊疗能力的学习培养,对于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研究生往往需要担负繁重的课题研究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在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临床诊疗能力的学习培养,对于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研究生往往需要担负繁重的课题研究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在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改进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其临床能力。病因的多样性和创伤的复杂性是皮肤外科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术前评估、随访和治疗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将智能手术直播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有效提高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外科 PBL 智能手术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毛母质癌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鹏 韩军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毛母质癌(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皮肤附属器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发病人群通常为30岁以下或60~70岁中老年人群,呈双峰分布。其临床表现与某些皮肤肿瘤较为相似,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PC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免疫组化染色,例如β-连... 毛母质癌(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皮肤附属器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发病人群通常为30岁以下或60~70岁中老年人群,呈双峰分布。其临床表现与某些皮肤肿瘤较为相似,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PC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免疫组化染色,例如β-连环蛋白(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1 (LEF-1)、尾源性转录因子2 (CDX2)、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样结构域家族A成员1蛋白(PhLDA1)、CD10、CD56等有助于鉴别诊断。PC局部侵袭性强,最常见区域淋巴结转移;扩大切除原发病灶仍是PC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围绕PC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癌 组织病理学 分子遗传学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VSD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猛 贺西京 +4 位作者 谢松涛 侯宏义 赵炜 王莎 易朝晖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67-2369,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所收治的8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所收治的8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VSD修复创面,对照组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常规换药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伤口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皮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为(8.64±1.36)次,住院时间为(16.45±3.62)d,住院费用为(5429±241)元,对照组换药次数为(12.42±4.25)次,住院时间为(25.31±4.27)d,住院费用为(6 528±227)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创面感染,1例皮瓣坏死,感染率为4.7%,对照组8例发生创面感染,5例皮瓣坏死,感染率为30.2%,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1±2.1)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4±3.6)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VSD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可以有效控制组织感染,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部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宋佳仪 朱靓 +2 位作者 罗玉明 杨琪瑛 李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745-750,共6页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7月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换药中心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7月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换药中心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rhGM-CSF凝胶换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PRP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8% (P 2/w,较对照组0.26 ± 0.06 cm2/w快(P P P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M-CSF)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lower extremity ulcer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venous lower extremity ulcers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Dressing Cen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Burn and Dermatology Surgery of Xijing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3 to Jul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hGM-CSF gel dressing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used PRP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1.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8.8%) (P 2/w, which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26 ± 0.06 cm2/w) (P P P < 0.05). Conclusion: PRP combined with rhGM-CSF gel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venous ulcers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can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 静脉性溃疡 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修复生物3D打印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6
6
作者 连伟龙 连芩 +4 位作者 焦天 何晓宁 赵明 胡大海 万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共18页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屏障功能、免疫应答、防止水分流失和排泄废物等重要作用。大面积的严重皮肤损伤患者会由于缺乏充足的可移植皮肤而死亡。生物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可移植皮肤的制造提供了解决办法。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屏障功能、免疫应答、防止水分流失和排泄废物等重要作用。大面积的严重皮肤损伤患者会由于缺乏充足的可移植皮肤而死亡。生物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可移植皮肤的制造提供了解决办法。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化制造功能性的皮肤替代品,有望解决移植皮肤短缺的困难。本文简述了皮肤创伤修复原理,比较了用于皮肤修复的生物材料墨水、细胞和主要的生物3D打印技术,分析了光电技术在3D打印皮肤上的应用潜力,并总结了生物3D打印技术在皮肤修复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光电技术在生物3D打印中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皮肤 生物墨水 细胞 光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与炎性细胞因子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邱荣 雷可 +2 位作者 李艳 陈芊凝 石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与正常皮肤(NS)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HS组织及余留的NS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验证HS组织的特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PCR(RT-qPCR)检... 目的:研究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与正常皮肤(NS)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HS组织及余留的NS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验证HS组织的特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HS组织中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织比较,HS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目、胞外基质蛋白水平、炎性分子TLR4、p65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水平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LR4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MCP-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S组织中TLR4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NS,TLR4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性,表明炎症是引起HS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正常皮肤 TOLL样受体4 炎性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真皮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任文青 栾琪 +4 位作者 张飞娟 安庆 杨倩倩 龚晓晶 王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方法:QCC小组组员确定此研究主题,对科室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现状进行调查,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术中低体温问题预防流程进行改进。对比...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方法:QCC小组组员确定此研究主题,对科室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现状进行调查,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术中低体温问题预防流程进行改进。对比QCC干预前后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与QCC活动干预前比,QCC活动良性干预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活动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大面积烧伤 植皮修复 低体温 护理干预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整形外科修复 被引量:8
9
作者 侯宏义 王璐旭 +2 位作者 谢松涛 胡大海 董必锋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应用整形外科方法修复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7年9月,因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在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病例,行创面准备,换药,清创,VSD负压吸引,皮瓣移... 目的探讨在应用整形外科方法修复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7年9月,因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在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病例,行创面准备,换药,清创,VSD负压吸引,皮瓣移植覆盖及抗感染等一些列综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成活,钛网外露创面得到良好的修复。结论皮瓣移植等一系列综合治疗,修复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外露 创面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严重烧伤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梦凡 王玲 古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目的:通过“烙印天使”微信公众平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其对严重烧伤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等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定期随访,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通过“烙印天使”微信公众平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其对严重烧伤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等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定期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烙印天使”微信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利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烙印天使”微信公众平台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微信公众平台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金 杨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12月收治的20例患儿为常规组,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9例患儿为全程综合保温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前、术中体温、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和出血量、...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12月收治的20例患儿为常规组,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9例患儿为全程综合保温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前、术中体温、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寒战发生率和苏醒时间以及2周后创面愈合率。结果:全程综合保温组术前、术中体温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13.878,P<0.05);两周后创面愈合率优于常规组(t=10.04,P<0.001)。结论: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可减少低体温发生,缩短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寒战发生率,提高创面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综合保温措施 小儿 大面积烧伤 清创植皮 手术 低体温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显微外科培训提高住院医师技能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军涛 李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33-35,共3页
显微外科是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治疗方法,如何提高住院医师显微外科实践能力是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尚缺乏标准化的显微外科教学方法,因此建立规范的显微外科教学模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外科是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治疗方法,如何提高住院医师显微外科实践能力是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尚缺乏标准化的显微外科教学方法,因此建立规范的显微外科教学模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充分总结烧伤与皮肤外科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教学对象,进行显微外科相关课程的培训和手术操作训练,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住院医师修复重建临床技能及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创伤 显微外科 修复重建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临床疗效研究
13
作者 石雪芹 胡大海 +6 位作者 王耘川 谢松涛 韩军涛 何亭 张万福 刘梦栋 赵海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烧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异种脱细胞基质覆盖创面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烧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异种脱细胞基质覆盖创面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含量,创面疼痛NRS评分,瘢痕增生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率。结果:(1)治疗组细菌含量呈逐渐递增、平稳、下降趋势;而同一时间段内,对照组持续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组疼痛从中度疼痛递减至轻度疼痛,而对照组持续中度疼痛;两组第6、9、12天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可显著降低创面细菌含量、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瘢痕增生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治疗 表皮细胞种植 异种脱细胞基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C57BL/6J烧伤脓毒症小鼠的效果
14
作者 刘洋 白晓智 +2 位作者 李小强 陈子阅 何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C57BL/6J烧伤脓毒症小鼠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300只,建立烧伤脓毒症小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80只烧伤脓毒症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只。实验组创面处理并采用VSD...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C57BL/6J烧伤脓毒症小鼠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300只,建立烧伤脓毒症小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80只烧伤脓毒症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只。实验组创面处理并采用VSD治疗,接负压治疗仪,调节负压为-120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仅创面处理,每隔24 h更换敷料一次。统计两组创面细菌荧光强度,创面皮肤血流量情况,白介素(IL)-1β、IL-1、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观察7 d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创面荧光强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 h后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显著升高(P <0.05),实验组荧光强度降低(P <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经治疗第1、2天有所降低,第3、5、7天后陆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实验组治疗第1、2、3、5、7天小鼠背部创面血流量逐渐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经治疗,实验组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IL-10含量变化不明显(均P> 0.05)。从第2天开始,实验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VSD治疗C57BL/6J烧伤脓毒症小鼠,可降低创面细菌含量,改善血液供应,降低脓毒症的全身炎性反应水平,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脓毒症 C57BL/6J小鼠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通道在重度烧伤大鼠冠状动脉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侯宏义 袁宗 +2 位作者 蔡维霞 谢松涛 胡大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早期大鼠冠状动脉组织内BK通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组)、烧伤组(burn组)、药物组(NS1619组)。采用大鼠95℃热水浴18s,制成烧伤面积占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烧伤模型。伤后12h分...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早期大鼠冠状动脉组织内BK通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组)、烧伤组(burn组)、药物组(NS1619组)。采用大鼠95℃热水浴18s,制成烧伤面积占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烧伤模型。伤后12h分别取各组大鼠冠脉及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冠脉组织中BK通道α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burn组大鼠血清中LDH、CK-MB含量分别为(1793±54)、(2434±79)显著高于sham组(343±42)、(498±62)(P<0.01);(2)burn组大鼠冠脉组织中BK通道α亚基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量显著低于sham组(P<0.05);(3)NS1619组大鼠血清中LDH、CK-MB含量分别为(459±68)、(813±84),较burn组(1793±54)、(2434±79)显著降低(P<0.01)。结论:BK通道在重度烧伤后可能通过调控冠状动脉的活动性,参与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 冠状动脉 @电压依赖的钙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部队人员冷损伤预防与诊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鹏 李煜 +1 位作者 韩军涛 王洪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079-1084,共6页
冷损伤是指机体暴露于低温、潮湿或大风等环境中,身体热量迅速流失而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损伤。我国寒区地处国防战略重地,具有气候寒冷、氧气稀薄、风力强劲等环境特点,冷损伤急救与防护是寒区卫勤保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寒区部队人员冷... 冷损伤是指机体暴露于低温、潮湿或大风等环境中,身体热量迅速流失而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损伤。我国寒区地处国防战略重地,具有气候寒冷、氧气稀薄、风力强劲等环境特点,冷损伤急救与防护是寒区卫勤保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寒区部队人员冷损伤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判定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旨在深化部队卫生人员对冷损伤发生发展及救治的认识,提升寒区冷损伤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损伤 寒区 冻伤 军事健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慢性创面中的表达与作用研究
17
作者 王奕潇 王子昊 +1 位作者 杨云舒 官浩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慢性创面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创面1例与普通急性创面1例,取术中切除的创缘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先将皮肤组织固定、石蜡包埋与切片,而后进行H... 目的探索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慢性创面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创面1例与普通急性创面1例,取术中切除的创缘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先将皮肤组织固定、石蜡包埋与切片,而后进行HE染色和细胞焦亡关键分子Caspase-1与Gasdermin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空白组、双硫仑组、高糖组与高糖+双硫仑组,Transwell实验检测高糖或/与双硫仑处理对HUVEC迁移影响。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急性非糖尿病创缘组织轻度角化增厚,真皮层局部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较为疏松且规则有序;糖尿病慢性创缘皮肤表皮层显著增厚,真皮层中可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增多,胶原纤维排列致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细胞焦亡相关分子Caspase-1与Gasdermin D在糖尿病慢性创缘中高表达且主要高表达于真皮层血管及其周围;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高糖显著抑制HUVEC迁移(P<0.01),而30μmol/L双硫仑共处理能够显著恢复高糖所诱导的HUVEC迁移抑制效应(P<0.01),提示抗焦亡抑制剂双硫仑能够显著促进HUVEC迁移。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慢性创面中显著激活,抗血管内皮焦亡可能成为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化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创面 细胞焦亡 慢性创面 双硫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帅 申昌军 +2 位作者 王路旭 侯宏义 谢松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ADSCs,并构建过表达SIRT1的ADSCs。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ADSCs,并构建过表达SIRT1的ADSCs。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将SIRT1过表达、空载体腺病毒修饰的ADSCs经尾静脉移植。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AST、ALT、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肝脏组织TGF-β1、CollⅠ、α-SMA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过表达SIRT1的ADSCs可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改善肝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高SIRT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SIRT1 间质干细胞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活化SIRT1拮抗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昌军 张帅 +2 位作者 李浩鹏 侯辰 陈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活性变化及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活性变化及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建模后姜黄素治疗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姜黄素悬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6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情况;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IRT1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Ⅰ)mRNA表达,及Cleaved-caspase3、Coll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中ALT、AST、IL-6、TNF-α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而治疗组血清ALT、AST、IL-6、TNF-α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细胞中SIRT1的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IRT1的酶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中TGF-β1、α-SMA的mRNA表达及CollⅠ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Cleaved-caspase3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TGF-β1、α-SMA的mRNA表达及CollⅠ表达量低于模型组,Cleaved-caspase3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姜黄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活性,减轻炎性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拮抗肝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纤维化 姜黄素 炎性反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鲁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琴 窦芳 +4 位作者 胡冬梅 李韦韦 王明明 张伟 赵先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22-2426,共5页
目的:总结新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鲁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研究进展,为鲁格列净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SGLT2抑制剂""鲁格列净""糖尿病""SGLT2 inhibitor"&q... 目的:总结新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鲁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研究进展,为鲁格列净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SGLT2抑制剂""鲁格列净""糖尿病""SGLT2 inhibitor""Luseogliflozin""Diabetes"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PubMed、Elsevier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鲁格列净的作用机制、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鲁格列净是一种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其作用机制独立于β细胞外的非胰岛素依赖性口服降糖药物,是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临床上,鲁格列净无论单药治疗还是联合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均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同时还有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改善脂质代谢和尿酸代谢的作用。该药的不良反应较轻、持续时间短暂,主要有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β_2微球尿蛋白升高等;单用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可一定程度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水平,但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鲁格列净 SGLT2抑制剂 药动学 药效学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