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防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楠 麻婧 +1 位作者 钱美睿 吴开春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4期304-306,311,共4页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调节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在促进或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肠道微生物为出发点,综述了粪菌...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调节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在促进或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肠道微生物为出发点,综述了粪菌移植和益生菌2种直接调控肠道微生物的方式,以及肠道微生物对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为肿瘤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表观遗传修饰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抑制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莹莹 刘惊涛 +5 位作者 雷志杰 张海萍 邰千慧 崔巍 吴开春 惠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血管生成 GX1二聚体 GX1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周铖 孙鹏飞 +2 位作者 尹继瑶 王阳阳 肖海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病情的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常规内科抗炎治疗容易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该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f...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病情的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常规内科抗炎治疗容易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该病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IBD的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5年来FMT的方法学改进、肠功能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对FMT研究中的难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道菌群组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铖 孙鹏飞 +4 位作者 解昕轶 王阳阳 司海龙 杨林 肖海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86-1390,1402,共6页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消化科最常用的处方药,其使用量正逐年增加,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近年来各种不良反应相继被报道。其中多...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消化科最常用的处方药,其使用量正逐年增加,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近年来各种不良反应相继被报道。其中多项研究表明,PPI的使用将造成胃肠道菌群的紊乱,并与肠道感染风险升高呈正相关。本文就PPI与胃肠道菌群的关系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肠道菌群 幽门螺杆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感染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娇娇 闫克敏(综述) 肖海娟(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2-667,共6页
膜联蛋白A3(ANXA3)是膜联蛋白(Annexin)超家族中非常重要且研究较少的一员。既往研究表明,Annexin A3参与了多种细胞过程,但对其功能的研究尚有不足。研究证实Annexin A3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侵... 膜联蛋白A3(ANXA3)是膜联蛋白(Annexin)超家族中非常重要且研究较少的一员。既往研究表明,Annexin A3参与了多种细胞过程,但对其功能的研究尚有不足。研究证实Annexin A3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侵袭及抗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恶性肿瘤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文章就Annexin A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 A3 恶性肿瘤 转移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预警及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坤 韩渭丽 +2 位作者 高先春 闫君雅 聂勇战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每年新发胃癌占癌症新发病例的5.7%,其中40%以上在我国[1]。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而中晚...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每年新发胃癌占癌症新发病例的5.7%,其中40%以上在我国[1]。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而中晚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30%左右[2]。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长期较低,亟需建立有效的标志物体系和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方法以预警胃癌的发生,提高胃癌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警 早期诊断 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应用于胃癌诊治的热点及难点 被引量:3
7
作者 聂勇战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1期1261-1262,F0002,共3页
虽然世界范围内胃癌整体发病率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据全球恶性肿瘤的第3位,中国是世界胃癌第一大国。2020年全世界新发胃癌病例超过109万人,其中约77万人死于胃癌,而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数约占世界的40%,且以进展期... 虽然世界范围内胃癌整体发病率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占据全球恶性肿瘤的第3位,中国是世界胃癌第一大国。2020年全世界新发胃癌病例超过109万人,其中约77万人死于胃癌,而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数约占世界的40%,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1]。过去20年,随着胃镜检查的推广和民众筛查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检出比例呈现升高趋势,但远低于日本与韩国的50%以上水平,仅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生物标志物 预警、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hnRNPA2B1在多种肿瘤高表达并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家瑶 赵晓迪 +1 位作者 卢瑗瑗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探究hnRNPA2B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在胃癌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应用单因素COX回归...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探究hnRNPA2B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在胃癌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究hnRNPA2B1在泛癌中的预后价值;探究hnRNPA2B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hnRNPA2B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组织芯片中,hnRNPA2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nRNPA2B1与7种肿瘤的预后显著相关,且hnRNPA2B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hnRNPA2B1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的免疫细胞浸润呈正相关。hnRNPA2B1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TMB、MSI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m^(6)A识别蛋白hnRNPA2B1在泛癌中普遍高表达,并且与较差的预后相关。hnRNPA2B1与多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 泛癌 预后 组学分析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淋巴结构在恶性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宁 高先春 +1 位作者 姚瑞荣 聂勇战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s)可发生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病理情况下,反映了非淋巴组织内的淋巴样新生,其功能和结构类似于淋巴结,在产生和调节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强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s)可发生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病理情况下,反映了非淋巴组织内的淋巴样新生,其功能和结构类似于淋巴结,在产生和调节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强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TLSs与大多数实体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显著相关,且TLSs可评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多项动物学实验证实,通过靶向肿瘤组织中TLSs形成和成熟,可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效能,有效抑制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因此,本文将就TLSs的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功能特点以及在肿瘤患者预后和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 治疗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R和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及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淼 孙妮娜 +5 位作者 刘彩芳 倪阵 韩川 张剑 袁挺 时永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967-972,共6页
目的: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尾型同源盒2(caudal type homeobox 2,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XR和CDX2在30例慢性胃炎、50例I... 目的: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尾型同源盒2(caudal type homeobox 2,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XR和CDX2在30例慢性胃炎、50例IM、6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间FXR和CDX2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肠化生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FXR和CD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IM和胃癌组织中FXR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8.0%和38.3%,较慢性胃炎组织(13.3%)均显著增高(P<0.05)。与IM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FXR表达显著下降(P=0.040)。FXR高表达与IM患者肠化生程度较重(中重度)相关(P=0.025)。FXR高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较好(中高分化)相关(P=0.003)。IM和胃癌组织中CDX2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6.0%和26.7%,较慢性胃炎组织(6.7%)均显著增高(P<0.05)。与IM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DX2表达显著下降(P=0.035)。CDX2高表达与IM患者肠化生程度较重(中重度)相关(P=0.004)。CDX2高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较好(中高分化)相关(P<0.001)。FXR和CDX2表达在慢性胃炎、IM、胃癌组织中均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FXR和CDX2在IM和胃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且显著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IM和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 尾型同源盒2(CDX2)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CDX2/HNF4α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妮娜 刘彩芳 +7 位作者 石淼 张剑 韩川 袁挺 倪阵 陆文全 陈升 时永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475-4480,共6页
胃癌的发生是由正常胃黏膜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胃癌发生的多阶段渐进性过程。其中肠化生是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证实,在肠化生及胃癌的发生过程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RY related HMG box-2,... 胃癌的发生是由正常胃黏膜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胃癌发生的多阶段渐进性过程。其中肠化生是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证实,在肠化生及胃癌的发生过程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RY related HMG box-2,SOX2)、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audal 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2,CDX2)和肝细胞核因子(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HNF)4α均有参与,而且3个分子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本文对目前SOX2、CDX2和HNF4α与胃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2 CDX2 HNF4α 肠化生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基于欧洲共识和中国共识 被引量:26
12
作者 万健 吴开春 《胃肠病学》 201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治疗难度大。近年国内外发布了诸多关于UC诊治的共识意见。本文在欧洲共识和中国共识的基础上就UC的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G9a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厚雷 赵昕辉 +6 位作者 刘俊 张翔 贺奋飞 张瑞 李纪鹏 杨安钢 吴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并观察G9a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G9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选用人胃癌细胞... 目的:探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并观察G9a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G9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选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G9a蛋白表达水平,以G9a抑制剂BIX01294处理胃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G9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其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1)。BIX01294能使胃癌细胞体积缩小、细胞间连接消失,甚至细胞皱缩、变圆、脱落等。BIX01294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集落形成和胃癌细胞的增殖(均P<0.05),同时促进胃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G9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水平表达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抑制G9a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GC-7901细胞 MKN-45细胞 甲基转移酶 G9a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CDX2/HNF4α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妮娜 韩川 +1 位作者 倪阵 时永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资料显示,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2位[1]。结直肠癌发病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是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第3位,...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资料显示,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2位[1]。结直肠癌发病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是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2]。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1.60%,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 肝细胞核因子4Α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因子3(TCF3)在肝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维博 柳耀 +3 位作者 陈捷 乔晨阳 夏丽敏 吴开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CF3)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CF3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公共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CF3在肝癌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分析TCF...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CF3)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CF3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公共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CF3在肝癌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分析TCF3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TCF3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构建TCF3上调、下调稳转细胞系,采用Transwell^(TM)实验检测TCF3对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裸鼠肝脏原位移植瘤转移实验探究TCF3对肝癌细胞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TCF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且TCF3 mRNA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降低密切相关;在120例肝癌组织中,TCF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TCF3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而术后复发率显著增高;体外Transwell^(TM)实验表明,上调PLC/PRF/5肝癌细胞中TCF3的表达水平能促进其侵袭迁移能力,而下调HCCLM3细胞中TCF3的表达水平则能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裸鼠肝脏原位移植瘤转移实验表明,上调TCF3能促进PLC/PRF/5细胞的体内转移,下调TCF3则减弱HCCLM3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结论TCF3在肝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TCF3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CF3能够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因子3(TCF3) 肝细胞肝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NA AP003469.2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丹秀 何阳菘 +7 位作者 程浩 庞茂桂 叶小妮 安广洲 周云 卢瑗瑗 赵晓迪 王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关键的增强子RNA(enhancer RNA,eRNA),探究其作为HCC预后分子和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检索下载33种癌症类型的...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关键的增强子RNA(enhancer RNA,eRNA),探究其作为HCC预后分子和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检索下载33种癌症类型的基因表达RNA-seq配置文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HCC患者生存相关的eRNA和靶基因。评估目的eRNA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以研究目的eRNA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在HCC细胞株Hep 3B中分别构建AP003469.2和靶基因酪氨酸/色氨酸羟化酶激活蛋白ζ(tyrosine and tryptophan hydroxylase activators zeta,YWHAZ)功能缺失细胞模型,定量实时PCR检测AP003469.2敲低后对YWHAZ表达的影响。应用体外增殖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探究AP003469.2和YWHAZ敲低对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在泛癌中验证目的eRNA在其他癌种中的预后潜能。结果在HCC中,AP003469.2和靶基因YWHAZ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AP003469.2的表达在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AJCC分期和T分期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P003469.2与参与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中性粒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骨架蛋白重构、细胞伪足和细胞黏附等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和调控通路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AP003469.2可能通过中性粒细胞细胞陷阱和细胞伪足调控HCC的发生和发展。定量实时PCR实验证实AP003469.2对靶基因YWHAZ转录的促进作用(P<0.05)。CCK-8和transwell实验表明,AP003469.2和YWHAZ敲低均可抑制HCC细胞株Hep 3B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结论AP003469.2可能是HCC中的关键eRNA,有潜力成为HCC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增强子RNA AP003469.2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肠-肝轴理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新型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铖 张佳铭 +3 位作者 郭礼 司海龙 肖海娟 杨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6-1649,共4页
原发性肝癌的潜在病因繁多且起病隐匿,病情的进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一直是作为肝癌常规的非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16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微生物组学的不断深入研究,... 原发性肝癌的潜在病因繁多且起病隐匿,病情的进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一直是作为肝癌常规的非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16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微生物组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肝脏与口腔、肠道菌群的联系逐渐明确,口腔与肠道的菌群调控为该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口-肠-肝轴的微生物理论基础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生物群 益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统计思想在临床诊断思维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加强 王睿 张文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71-74,共4页
临床诊断思维是在收集和分析诊断线索基础上形成诊断决策的过程。在传统的诊断学教学中往往重视诊断证据的收集,而忽视了诊断证据分析以及诊断决策形成的培训。从认知的角度讲诊断分析和决策涉及复杂的神经心理活动和经验的积累,往往具... 临床诊断思维是在收集和分析诊断线索基础上形成诊断决策的过程。在传统的诊断学教学中往往重视诊断证据的收集,而忽视了诊断证据分析以及诊断决策形成的培训。从认知的角度讲诊断分析和决策涉及复杂的神经心理活动和经验的积累,往往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诊断教学中加入证据分析和诊断决策形成的理论教学对于提高诊断思维培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贝叶斯统计思想在诊断分析和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思维 贝叶斯定理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靶向SOX2增强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挺 韩川 +3 位作者 孙妮娜 刘彩芳 石淼 时永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3361-3364,共4页
目的:探讨miR-21在胃癌细胞系中对SOX2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在胃癌细胞系AZ-521、AGS中通过转染miR-21mimic或者miR-21antagomir构建miR-21过表达和低表达模型,RT-qPCR检测转染效果,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OX2... 目的:探讨miR-21在胃癌细胞系中对SOX2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在胃癌细胞系AZ-521、AGS中通过转染miR-21mimic或者miR-21antagomir构建miR-21过表达和低表达模型,RT-qPCR检测转染效果,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OX2在转染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构建miR-2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工具细胞HEK293T中检验miR-21是否通过直接结合SOX2的3′-UTR区域来对其实现调控。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miR-21及SOX2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21直接结合于SOX2的3′-UTR区域来抑制SOX2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迁移实验发现上调miR-21或者下调SOX2都能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结论:miR-21可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SOX2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SOX2 胃癌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昕辉 杨万里 +4 位作者 张浩萌 武赫 韩晓刚 孟庆杰 吕勇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101-4107,共7页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利用Ualcan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数据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筛选其共表达基因;对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明确EZH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通路;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与EZH2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EZH2的甲基化程度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差异不明显。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乳腺癌分期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核碱基的调节、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细胞周期、DNA复制、M/G1期转化、M期、有丝分裂前中期、ATM通路等生物学通路。此外,EZH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EZH2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结论: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ZH2在乳腺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ZH2 TCGA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