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学林 郑万祥 +2 位作者 郭凡 苏醒 王福利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9年西京医院收治的40例马蹄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组、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9年西京医院收治的40例马蹄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组、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结石、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一期清石率、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右侧结石、结石大小、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二次手术、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时间、清石率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较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清石率较单一微通道经皮肾镜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马蹄肾 肾下盏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圈输尿管支架管与双J输尿管支架管临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学林 郑万祥 +2 位作者 王春艳 苏醒 王福利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输尿管支架管临床应用及带管期间相关症状。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8年至2019年经输尿管硬镜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置管情况、带管期间相关症状如肉眼血尿、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目的比较两种输尿管支架管临床应用及带管期间相关症状。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8年至2019年经输尿管硬镜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置管情况、带管期间相关症状如肉眼血尿、腰部或下腹部疼痛、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状、尿失禁、膀胱端附管结石、支架管移位等指标。结果216例患者中,术中置入双线圈输尿管支架管97例,术中置入双J输尿管支架管119例。两组患者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疼痛、支架管下移、膀胱端附管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膀胱刺激症状、女性尿失禁、支架管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线圈输尿管支架管膀胱刺激症状和上移明显减少,但尿失禁增多,尤其是女性患者。结论两种支架管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圈输尿管支架 双J输尿管支架 症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尿道异物的急诊处理
3
作者 高学林 郑万祥 +1 位作者 苏醒 王福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异物的急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我院急诊治疗的7例男性尿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7例尿道异物患者中,玻璃试管2例,直线缝针3例,实心塑料棒1例,温度计1例。异物远端位于前尿道6例,位于后尿道1...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异物的急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我院急诊治疗的7例男性尿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7例尿道异物患者中,玻璃试管2例,直线缝针3例,实心塑料棒1例,温度计1例。异物远端位于前尿道6例,位于后尿道1例。徒手取出2例,膀胱镜下取出4例,开放手术取出1例。徒手取出异物患者术后即刻离院,膀胱镜下取出异物患者在急诊留观室观察2 h后离院。膀胱切开取出异物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未行膀胱造瘘,术后10 d拔除尿管出院。随访1~3个月,平均随访(1.6±0.7)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男性尿道异物,应根据异物位置、材质、数量、置入时间等选择恰当的取出方法,解除尿道损伤和梗阻,取出过程中避免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尿道异物 急诊 尿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氧环境暴露下睾丸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生殖毒性机制
4
作者 吉运华 王林猛 +4 位作者 姚振 谭啸 郭煦妍 侯皓中 张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7,共11页
目的 绘制低压低氧环境暴露下睾丸组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并进行支持细胞多样性分析,以期为开展生殖毒性机制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取健康雄性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和低压低氧组(n=10)。其中对照组于正常环境... 目的 绘制低压低氧环境暴露下睾丸组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并进行支持细胞多样性分析,以期为开展生殖毒性机制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取健康雄性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和低压低氧组(n=10)。其中对照组于正常环境下饲养,低压低氧组暴露于低压缺氧环境(压强=14 kPa,氧含量=14.5%)。6周后,取两组小鼠睾丸组织,采用Singleron Matrix^(TM)单细胞平台与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技术获取转录组图谱并进行聚类、拟时序轨迹分析、功能分析、转录因子和细胞通讯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睾丸组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其包含6个样本,总计约49 027个细胞,覆盖11种细胞类型。通过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将支持细胞聚类为4个亚群。其中亚群3可能对缺氧刺激更为敏感,通过影响PTN表达水平、调控精母细胞的细胞周期,以减少低压低氧所引发的生殖细胞功能损伤,PTN-PTPR通路可能为支持细胞对精原细胞发挥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调控节点;亚群4可通过KITLG-KIT信号通路在低压低氧环境暴露后调节精原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精子发育。结论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揭示了支持细胞在低压低氧暴露中的分子基础和调控讯号,从单细胞层面深入探究了低压低氧环境刺激所引发的生殖毒性机制,为后续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低氧 支持细胞 精子形成 细胞通讯 单细胞转录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菁 王玉珍 +6 位作者 李丽娜 郭亚焕 史玉民 焦咪 段炼 阎丽 王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对养正消积胶囊重要的4个组分进行分析,筛选有效化合物及与肺腺癌相关基因,并对作用通路进行预测;使...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对养正消积胶囊重要的4个组分进行分析,筛选有效化合物及与肺腺癌相关基因,并对作用通路进行预测;使用DMSO法对养正消积胶囊成分进行提取后标记为DME25,取对数生长期肺腺癌A549细胞,依据不同DME25浓度分为空白对照组、DME25高(1∶200)、中(1∶1000)、低浓度组(1∶5000)。经药物干预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E25低、中、高浓度组中A549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能力减弱,凋亡率均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549细胞经DME25干预24 h后,自噬标志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促进LC3I向ILC3II转化(P<0.01)。与对照组对比,经DME25干预的各组A549细胞中的p-PI3K、p-AKT及p-mTOR蛋白含量均降低,加入PI3K激活剂740Y-P后,p-PI3K、p-AKT、p-mTOR表达均增多且Beclin-1、LC3II/LC3I的比值降低。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能是通过下调A549细胞中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促进细胞自噬,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肺腺癌细胞 凋亡 自噬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20例报告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帅军 杨波 +4 位作者 张龙龙 郑万祥 王延柱 杨晓剑 袁建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年第5期300-301,共2页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阴茎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等。淋巴转移是阴茎癌主要的转移途径,而腹股沟淋巴结是转移的首站,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手术治疗阴茎癌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治疗 阴茎癌 随访分析 腹腔镜 转移途径 以手术为主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细胞癌混合性肾癌26例诊治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帅军 李智斌 +6 位作者 杨波 刘克普 阮东丽 张龙龙 张更 杨晓剑 袁建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ncer,C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混合性肾癌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7年我科收治的26例CRCC与PRCC混合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及预...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ncer,C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混合性肾癌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7年我科收治的26例CRCC与PRCC混合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及预后随访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经B超、CT检查明确诊断,18例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病理证实均为CRCC与PRCC的混合性肾癌。术后给予个体化治疗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59.93个月,3年生存率83%,5年生存率73%。结论临床上CRCC与PRCC混合性肾癌少见,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术后治疗应个体化。患者的预后主要受临床和病理分期的影响,术后个体化治疗和随访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混合性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10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帅军 张龙龙 +6 位作者 张斌 杨波 田春娟 王延柱 孟平 杨晓剑 袁建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第2期68-70,75,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3例为左侧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术前行左肾...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3例为左侧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术前行左肾动脉栓塞术,7例为右侧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其中1例术前下腔静脉造影提示下腔静脉闭塞。10例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术后随访3~18个月,靶向药物治疗8例,2例未予特殊治疗。结论肾肿瘤根治性切除+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及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腔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菁 王佳 +5 位作者 王玉珍 李丽娜 郭亚焕 焦咪 段炼 阎丽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408-415,共8页
目的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肺腺癌转移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网(OMIM)和Genecard数据库、STRING软件检索复方苦参注射液所含的2种成分苦参与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对... 目的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肺腺癌转移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网(OMIM)和Genecard数据库、STRING软件检索复方苦参注射液所含的2种成分苦参与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标,及其与肺腺癌重合的潜在靶基因、治疗肺腺癌的作用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知其潜在作用机制。②通过MTT比色法、Transwell、细胞划痕、流式细胞术等体外实验检测苦参注射液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p)-PI3K、p-AKT、p-mTOR的表达。结果①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于肺腺癌共包含2味中药、58种有效活性成分、127个靶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②体外实验证实复发苦参注射液对肺腺癌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可减弱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细胞凋亡率,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该通路的促癌作用。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大豆抗毒素、芸豆球蛋白、甘草素、刺芒柄花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TP53、MAPK3、AKT1、JUN、TNF等靶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肺腺癌的转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学林 王春艳 +2 位作者 郑万祥 惠强 王福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12-14,共3页
分析我院2017—2018年收治的5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的诊疗过程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提示对于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迟缓患者,需注意排除HH,避免漏诊导致患者终身遗憾,且戈那瑞林对HH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戈那瑞林 第二性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报告
11
作者 王国辉 金凤 +5 位作者 荆玉明 韩世超 戚若晨 马帅军 张更 秦卫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798-799,共2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约占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9%[1],临床上多见于胃肠道组织,发生于膀胱的MALT淋巴瘤非常罕见,占所有膀胱肿瘤不足1%[2]。我们诊治了1例原发性膀胱M...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约占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9%[1],临床上多见于胃肠道组织,发生于膀胱的MALT淋巴瘤非常罕见,占所有膀胱肿瘤不足1%[2]。我们诊治了1例原发性膀胱MALT淋巴瘤的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3月”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穿刺病理 经尿道膀胱黏膜活检术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治疗探讨
12
作者 高学林 马继 +7 位作者 臧传五 郑万祥 徐志成 惠强 郭凡 苏醒 王福利 秦卫军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收治的1例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术后随访情况,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在热缺血+冷缺血14h^18h后,... 目的探讨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收治的1例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术后随访情况,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阴囊及双侧睾丸离断伤患者在热缺血+冷缺血14h^18h后,在显微镜下行双侧睾丸动脉(各2支)、双侧精索内静脉(各4支)和双侧输精管(各1支)吻合术,阴囊原位缝合。术后2d复查B超显示,左侧睾丸可见血流信号,右侧睾丸未见血流信号。术后7d行超声造影显示,右侧睾丸无灌注,左侧睾丸灌注正常,大部分阴囊皮下软组织开始显影,右侧阴囊局部未见造影剂灌注。术后21d行右侧睾丸切除+右侧阴囊坏死组织清创术。结论显微镜下行双侧睾丸再植术是治疗双侧睾丸离断伤最有效的方法,至少单侧睾丸再植成功是维持男性生育和男性体症的基础。而再植阴囊的存活是保证睾丸低温环境生精的必要条件,否则将给患者带来终身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离断伤 双侧睾丸离断伤 显微镜下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平滑肌瘤12例回顾性分析
13
作者 王国辉 马帅军 +5 位作者 金凤 荆玉明 韩士超 戚若晨 张更 秦卫军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年第4期210-212,218,共4页
目的总结肾脏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并根据肿瘤最大径分为肿瘤≤4 cm组(5... 目的总结肾脏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并根据肿瘤最大径分为肿瘤≤4 cm组(5例)和肿瘤>4 cm组(7例),比较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25~71岁,其中8例为体检发现,4例因腰背部疼痛或酸胀不适症状而发现。1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前有11患者肾脏增强CT提示恶性可能性大,1例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脏平滑肌瘤。术后平均随访(58.0±46.1)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另外,肿瘤≤4 cm组与肿瘤>4 cm组相比,在年龄、性别、BMI、临床症状、肿瘤位置(左、右侧肾脏)、手术方式、增强CT结果、术前血红蛋白、Ki-67、SMA、Desmin、H-cald及术后是否复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平滑肌瘤临床上罕见,术前容易误诊,其诊断的金标准仍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且肿瘤最大径>4 cm对于手术方式及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平滑肌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分析
14
作者 王国辉 金凤 +4 位作者 张小燕 韩士超 戚若晨 马帅军 秦卫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阿兹夫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26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肾移植术后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阿兹夫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26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肾移植术后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5例(病例1~5)患者给予阿兹夫定单药治疗后,4例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较治疗前下降;4例(病例6~9)患者给予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单药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NLR较治疗前降低;5例(病例10~14)先给予阿兹夫定治疗1周后,发现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降低,胸部CT提示感染范围增大,停用阿兹夫定,改为口服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较前升高,胸部CT提示病灶范围缩小。所有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1例患者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1例患者因脑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8例患者肌酐值较基线水平升高,4例患者肌酐值位于基线水平或以下。结论对于继发COVID-19肾移植受者,可口服阿兹夫定或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若经阿兹夫定治疗效果不佳,可停用后改为口服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受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阿兹夫定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1a期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学林 郑万祥 +5 位作者 苏醒 马帅军 张龙龙 王福利 杨晓剑 袁建林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联合腔内B超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整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23例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cT1a期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同期机器人辅...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联合腔内B超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整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23例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cT1a期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同期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1a期外生型肾肿瘤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情况、术后观察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山评分(Z=313.00,P=0.024)、手术时间(Z=182.00,P<0.001)、热缺血时间(t=5.04,P<0.001)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中转肾切术例数、切缘阳性率、术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伤口引流管带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中,成功切除22例,中转肾根治性切除1例。在中位随访9个月(四分位间距:6~12月)后,患者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腔内B超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安全可行,其中术中B超定位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后腹腔入路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腔内B超
原文传递
穿刺减压联合润滑剂治疗金属环致3级阴茎嵌顿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学林 王春艳 +4 位作者 王福利 惠强 岳俊涛 武国军 袁建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930-932,共3页
病例1患者,男,23岁,未婚,工地工人。因“阴茎异物嵌顿6h”于2016年5月21日来我院急诊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观看视频后自慰,将工地螺帽套人阴茎体,勃起射精后螺帽无法取出来急诊就诊。专科检查:阴茎成年型,长约14 cm,于阴茎体可见一六角螺... 病例1患者,男,23岁,未婚,工地工人。因“阴茎异物嵌顿6h”于2016年5月21日来我院急诊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观看视频后自慰,将工地螺帽套人阴茎体,勃起射精后螺帽无法取出来急诊就诊。专科检查:阴茎成年型,长约14 cm,于阴茎体可见一六角螺帽,大小已不详,嵌顿远端皮肤成紫褐色,肿胀明显,周长约12 cm,龟头敏感度及皮温降低,排尿困难,尿线细。按Balt等〜阴茎绞窄分级为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环 阴茎嵌顿 穿刺减压 润滑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