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认知频谱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迟文升 袁亶 肖宗豪 《电子技术应用》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了使通信用户频谱接入更为有效,增强在时域和空间域的频谱利用灵活性,首先介绍采用最速下降法进行学习的BP神经网络过程,并对BP神经网络的频谱预测算法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对一段时期内的电磁频谱状态的学习训练,调节参数使算法模型建... 为了使通信用户频谱接入更为有效,增强在时域和空间域的频谱利用灵活性,首先介绍采用最速下降法进行学习的BP神经网络过程,并对BP神经网络的频谱预测算法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对一段时期内的电磁频谱状态的学习训练,调节参数使算法模型建立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之间的认知关系,进而改变BP神经网络算法自身的结构,优化权值与阈值,最终使得频谱预测数据准确性更接近于实际值,预测误差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频谱状态 频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RNN下的航迹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杰 王刚 +2 位作者 姚小强 宋亚飞 郑康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58-61,88,共5页
飞机航迹拟合的模型建立一直是作战智能体训练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作战多智能体在仿真训练中的航迹拟合精确度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强化循环神经网络与三次样条插值的训练策略。以飞机的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为参... 飞机航迹拟合的模型建立一直是作战智能体训练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作战多智能体在仿真训练中的航迹拟合精确度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强化循环神经网络与三次样条插值的训练策略。以飞机的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为参考对象,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算法,通过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强化深度学习训练来降低误差,对航迹进行拟合。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和最终工程实践的对比证明,该方法相比已有的航迹仿真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相同背景下,其航迹长度下降近10个百分点,准确性也较同领域算法高出5%以上,能有效解决作战智能体在模拟训练中减小航迹与实际作战误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拟合 改进循环网络 三次样条插值 作战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协同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章磊 胡慧姿 韩小妹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演变历程,构建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变迁逻辑框架,据此剖析了其制度变迁的内外源性因素,提出集体行动者在推动制度变迁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链接形... 以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演变历程,构建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制度变迁逻辑框架,据此剖析了其制度变迁的内外源性因素,提出集体行动者在推动制度变迁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链接形成密切协同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协同的形成机制、实现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四个机制,并从激发融合动力、打破路径依赖、优化市场环境和促进协同创新来加强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科研生产 军民融合 制度变迁 协同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军特种飞机保障设备军民一体化发展途径综述
4
作者 胡慧姿 张诤敏 辛安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A01期6-11,共6页
军民融合战略深入发展的同时,也给空军特种飞机保障创造了新的机遇。以空军特种飞机保障设备为分析对象,在阐述美空军航空保障设备军民一体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军航空保障设备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为指向... 军民融合战略深入发展的同时,也给空军特种飞机保障创造了新的机遇。以空军特种飞机保障设备为分析对象,在阐述美空军航空保障设备军民一体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军航空保障设备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为指向,从国情军情、供应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保障模式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空军特种飞机保障设备军民一体化发展途径,可为空军特种飞机保障设备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战略 保障设备 特种飞机 军民一体化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雷达的极化平滑降维酉ESPRIT算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晨 陶建锋 郑桂妹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23,共8页
相干目标的波达方向估计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获得更好的相干信号角度估计精度,并提高算法可实现性,在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极化平滑降维酉旋转不变性参数估计算法。首先通过降维矩阵对接收信号数据进... 相干目标的波达方向估计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获得更好的相干信号角度估计精度,并提高算法可实现性,在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极化平滑降维酉旋转不变性参数估计算法。首先通过降维矩阵对接收信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利用降维后的接收数据构造中心复共轭对称矩阵,再构建适当的酉矩阵对其进行实值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极化平滑解相干处理,最后构造出实值旋转不变性方程估计目标的波达方向。相比于常规的极化平滑旋转不变性参数估计算法,本文所提极化平滑降维酉旋转不变性参数估计算法的相干信号角度估计精度更高、更利于工程实现。第5节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波达方向估计 极化平滑 酉旋转不变性参数估计算法 相干信号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WaveNet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全航 张强 +2 位作者 邵思羽 牛天林 杨新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98-3103,共6页
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准确预测轴承剩余寿命,提出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与改进WaveNet组合的寿命预测模型。为克服未优化的递归网络在预测训练过程中易出现梯度消失问题,该模型引入了WaveNet时序网络结构。针对原始WaveNet结构不适用滚动轴... 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准确预测轴承剩余寿命,提出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与改进WaveNet组合的寿命预测模型。为克服未优化的递归网络在预测训练过程中易出现梯度消失问题,该模型引入了WaveNet时序网络结构。针对原始WaveNet结构不适用滚动轴承振动数据情况,将WaveNet结构改进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于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利用二维卷积网络提取一维振动序列的特征,随后特征输入WaveNet并进行滚动轴承的预测寿命。改进模型相比于深度循环网络计算效率更高、结果更准确,相比于原始CNN-WaveNet-O模型预测结果更准确。相比于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改进方法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1.04%,评分函数降低了1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WaveNet网络 滚动轴承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结构改进与性能仿真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青荣 舒涛 +2 位作者 丁日显 薛新鹏 刘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4,18,共7页
电磁轨道炮是电磁发射器主要研究的类型,传统轨道炮与增强型轨道炮都存在着轨道烧蚀、电枢受力不均、电流过度集中等问题。文中针对当前轨道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型轨道炮结构,运用建模理论推导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传统轨... 电磁轨道炮是电磁发射器主要研究的类型,传统轨道炮与增强型轨道炮都存在着轨道烧蚀、电枢受力不均、电流过度集中等问题。文中针对当前轨道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型轨道炮结构,运用建模理论推导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传统轨道炮、平面增强型轨道炮和层叠增强型轨道炮、改进型轨道炮基本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轨道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电磁推力大、电流分布均匀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器 增强型轨道炮 改进型轨道炮 电磁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威胁下的无人机自主避障航迹规划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畅 谢文俊 +2 位作者 张鹏 郭庆 高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无人作战力量和不可或缺的民用设备,现已渐渐融入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航迹规划是保障无人机顺利完成既定任务的核心环节.为解决规划空间存在诸多静态和动态威胁的实时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无人作战力量和不可或缺的民用设备,现已渐渐融入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航迹规划是保障无人机顺利完成既定任务的核心环节.为解决规划空间存在诸多静态和动态威胁的实时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的无人机自主避障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将航迹规划模型构建为单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根据无人机简化运动学模型和约束条件,采用滚动优化策略生成最优航迹序列;然后对最优航迹序列之间的航迹再一次采用滚动优化策略产生子序列,综合考虑威胁和飞行约束,利用负梯度下降法搜索航路点,采用遗传算法对子序列进行规划;最后经反复滚动迭代优化可得近似全局最优航迹,同时利用贝塞尔曲线对航迹进行处理,使其表征实际的飞行航迹.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良好的威胁规避能力并能规划出一条光滑航迹;与全局规划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收敛时间,实时性更强,能够快速、鲁棒地收敛到近似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滚动时域 航迹规划 贝塞尔曲线 威胁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SIMM算法的高超声速再入滑翔目标跟踪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楚晗 李炯 +1 位作者 雷虎民 王华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3-421,共9页
针对跟踪高超声速目标的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中存在模型数量过多,模型之间竞争导致滤波精度降低的问题,在自适应网格交互式多模型(AGI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AVSIMM)算法跟踪高超声速再入滑翔目标。根... 针对跟踪高超声速目标的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中存在模型数量过多,模型之间竞争导致滤波精度降低的问题,在自适应网格交互式多模型(AGI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AVSIMM)算法跟踪高超声速再入滑翔目标。根据高超声速无动力再入滑翔目标当前机动状态的角速度参数,在自适应调整当前时刻模型集中参数的同时,针对AGIMM算法运动学模型的单一性,设计了具有多种跟踪滤波运动学模型的AVSIMM算法,通过模型集参数与算法结构的双重自适应调整实现了对目标高精度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AGIMM算法相比,所设计的AVSIMM算法不仅对结构和参数都具有更强的自适应性,同时提高了高超目标的跟踪精度和跟踪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目标跟踪 滤波 自适应变结构交互式多模型(AVSIMM) 自适应网格交互式多模型 (AGIMM)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与边拉普拉斯矩阵的多智能体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杰 岳韶华 +2 位作者 王刚 刘家义 姚小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3-262,共10页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的交互模型存在效率低、局部冲突消解困难、缺少实际应用场景等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设计了多主多从的交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挥控制流程中指控方与参与方之间的交互博弈问题。首先通过对Stackelber...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的交互模型存在效率低、局部冲突消解困难、缺少实际应用场景等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设计了多主多从的交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挥控制流程中指控方与参与方之间的交互博弈问题。首先通过对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优化与多属性决策,设计出多主多从Stackelberg博弈的多智能体系统,并利用半正定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化正则性,引入一个正则Riccati方程来对Stackelberg博弈下的闭环解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基于图论相关知识建立基于边拉普拉斯矩阵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以降低复杂问题的求解难度;最后经过数值推导仿真与实验分析,从多个角度验证了模型的高效性与强鲁棒性,证明了所提模型的真实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多主多从 STACKELBERG博弈 闭环解 边拉普拉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的多路径流量调度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奕 李建华 陈玉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0,14,共6页
针对数据中心大象流碰撞频繁、链路拥塞严重和负载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多路径流量调度算法。算法结合网络拓扑结构多路径特点和软件定义网络全局视图优势,首先通过sFlow控制器进行大小流检测;然后采用K短路径算法在最... 针对数据中心大象流碰撞频繁、链路拥塞严重和负载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多路径流量调度算法。算法结合网络拓扑结构多路径特点和软件定义网络全局视图优势,首先通过sFlow控制器进行大小流检测;然后采用K短路径算法在最短路径的基础上增加非最短路径,并计算路径库中的各路径关键度,选取关键度较小的路径作为待选路径,降低调度算法开销;最后根据大小流特点,分别设置蚁群算法中的链路传输代价和信息素更新方式,通过计算最佳路径数和分配权重实现多路径流量调度。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类型流量模式下,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平均网络对分带宽,降低了最大链路利用率,减少了传输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流量调度 大象流 老鼠流 蚁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差动刹车纠偏过程的 STAMP/STPA 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炳琪 胡剑波 +1 位作者 刘畅 李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防止飞机在全电差动刹车纠偏过程中发生危险或事故,将该过程的安全问题视为一个控制问题,从控制的角度开展STAMP/STPA安全性分析.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及过程(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STAMP)建立考虑人机... 为防止飞机在全电差动刹车纠偏过程中发生危险或事故,将该过程的安全问题视为一个控制问题,从控制的角度开展STAMP/STPA安全性分析.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及过程(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STAMP)建立考虑人机协调的飞机全电差动刹车系统STAMP模型,确定整个差动刹车系统的控制反馈关系;然后,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对差动刹车纠偏过程进行安全性分析,确定系统级事故和危险,识别潜在风险和不安全控制行为(unsafe control action,UCA),从控制、反馈和协调3个方面对不安全控制行为进行定性致因分析;最后,建立飞机地面滑跑模型,对纠偏过程中出现的部分不安全控制行为(UCA1、UCA2和UCA5)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1°初始偏航角或1 m/s持续侧风的情况下未提供差动刹车动作,飞机在5 s后会偏出跑道;在1°初始偏航角(无侧风)情况下发生差动刹车动作延迟,延迟大于5 s时飞机会偏出跑道.仿真结果从定量角度对飞机全电差动刹车纠偏过程提出了安全约束,并验证了STAMP/STPA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调 差动刹车系统 控制反馈关系 不安全控制行为 安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及在目标识别中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兵兵 李进 +1 位作者 王毅 陈玉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6,62,共9页
针对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在反映问题时存在不完全性以及统计特性单一的缺陷,将粒计算中多粒度空间描述问题的思想与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因不同粒空间呈现统计特性不同,给出具有一般... 针对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在反映问题时存在不完全性以及统计特性单一的缺陷,将粒计算中多粒度空间描述问题的思想与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因不同粒空间呈现统计特性不同,给出具有一般性的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的定义。根据正域及负域不变的原则定义了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的属性约简。基于Bayes最小风险理论对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定。将乐观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应用于弹道导弹目标识别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三支决策 直觉模糊三支决策 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 Bayes决策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像目标识别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宝岱 张秦 +1 位作者 李瑶 李宇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7-262,共6页
传统图像目标识别模型通常使用结构复杂、层数更深的神经网络以提升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准确率,但该类模型存在对计算机算力要求过高、占用内存较大、无法部署在手机等小型计算机上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ConcatNet,采用... 传统图像目标识别模型通常使用结构复杂、层数更深的神经网络以提升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准确率,但该类模型存在对计算机算力要求过高、占用内存较大、无法部署在手机等小型计算机上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ConcatNet,采用特征拼接的方式,通过多支路并行将通道注意力机制与深度可分离卷积相结合,在增强有效特征权重的基础上,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复杂度,实现网络的轻量化。在网络输出阶段,采用先筛选再混洗的方式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利用全局平均池化和全局随机池化提取中间特征图的信息,其中全局平均池化可以较好地保留背景信息,全局随机池化按概率值选取特征,具有较强的泛化性,两者相结合能够减少信息的丢失。在CIFAR-10、CIFAR-100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MobileNetV2等轻量化神经网络相比,ConcatNet网络在保持Top-1和Top-5精度相当的情况下,将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均降低了约50%,极大降低了对承载设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通道注意力 深度可分离卷积 通道混洗 特征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间指针的启发式脉冲交错任务调度方法
15
作者 明乐 周峰 +1 位作者 顾竞豪 丁日显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中时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时间指针的启发式脉冲交错任务调度方法。该方法从整个调度时间轴出发,为时间指针所指向的时刻选择最适合在此刻执行的任务,从而避免了空余时间的浪费,保证了相控阵雷... 针对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中时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时间指针的启发式脉冲交错任务调度方法。该方法从整个调度时间轴出发,为时间指针所指向的时刻选择最适合在此刻执行的任务,从而避免了空余时间的浪费,保证了相控阵雷达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和能量资源内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在时间指针的基础上,引入启发式脉冲交错技术,充分利用雷达任务的等待期来交错完成其他任务的发射期或接收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时间指针和脉冲交错算法,本文算法提高了任务调度成功率和时间利用率,有效提升了相控阵雷达的整体调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时间指针 脉冲交错 时间利用率 调度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