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数字量传递的飞行器结构装配技术研究
1
作者 项国辉 程元 +1 位作者 罗赛南 方树言 《教练机》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提高飞行器结构生产装配效率,提出了全机零部件全数字量传递装配设计理念。运用数字量传递技术开展飞行器舱段互换性设计,并采用精细有限元仿真技术对结构装配细节承载性能进行分析,论证了数字量传递技术在主承力结构装配设计中的可... 为提高飞行器结构生产装配效率,提出了全机零部件全数字量传递装配设计理念。运用数字量传递技术开展飞行器舱段互换性设计,并采用精细有限元仿真技术对结构装配细节承载性能进行分析,论证了数字量传递技术在主承力结构装配设计中的可行性。对采用数字量传递技术设计的飞行器舱段开展对接、静力及耐久振动工程试验,验证了数字量传递技术在飞行器全机零部件装配设计中的适用性,解决了飞行器大规模快速响应生产面临的装配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大规模生产 数字量传递 装配设计 主承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滑迫降模拟试飞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义乾 秦俊生 徐王强 《教练机》 2020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文对某型飞机的空滑迫降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提出了模拟空滑"空滑比"的计算方法,开展了模拟空滑迫降飞行试验,通过与无动力空滑最佳空滑比的对比,对某型飞机模拟空滑迫降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滑迫降 空滑比 模拟空滑迫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空中支援末端协同要素研究
3
作者 涂卫军 邹庆 丁舸争 《教练机》 2023年第3期52-56,59,共6页
基于美军联合出版物JP3-09.3条令,将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实施流程归纳为从飞机报到至攻击结束总共10项细分流程。通过作战实施流程,对协同过程中涉及的两大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及支援飞机的发展历史及职责。最后对我国... 基于美军联合出版物JP3-09.3条令,将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实施流程归纳为从飞机报到至攻击结束总共10项细分流程。通过作战实施流程,对协同过程中涉及的两大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及支援飞机的发展历史及职责。最后对我国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给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空中支援流程 JP3-09.3条令 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 支援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武器装备IETM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孙春春 涂卫军 +1 位作者 安卫东 李新武 《教练机》 2022年第4期53-57,共5页
从用户实际任务需求出发,开展功能需求分析,研发了一套具有多项拓展功能的IETM,在标准实时校验、三维轻量化模型跨平台显示、可视化数学公式编辑与显示等技术方面有很大突破。该项目IETM可有效提高用户对装备知识的学习效率,通过装备保... 从用户实际任务需求出发,开展功能需求分析,研发了一套具有多项拓展功能的IETM,在标准实时校验、三维轻量化模型跨平台显示、可视化数学公式编辑与显示等技术方面有很大突破。该项目IETM可有效提高用户对装备知识的学习效率,通过装备保障功能模块提高装备使用维护工作效率,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装备健康状况,为武器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TM 实时校验 三维轻量化模型 使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在空中驱离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峻 冷智辉 +1 位作者 许磊 邹庆 《教练机》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基于空中驱离的特点开展研究,提出采用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开创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新型空中驱离方式。该方式可达到"伤害性不高,驱离效能极强"的效果,是传统空中驱离方式的有效... 基于空中驱离的特点开展研究,提出采用某型飞机挂载烟雾干扰吊舱,开创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新型空中驱离方式。该方式可达到"伤害性不高,驱离效能极强"的效果,是传统空中驱离方式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练机 烟雾干扰吊舱 空中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6
作者 刘纯 张峻 +1 位作者 崔泽晨 吴家锋 《教练机》 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实施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在这次战役中,形成了我军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的雏形。本文主要对我军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战概念,一江山岛战役的主要作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过程...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实施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在这次战役中,形成了我军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的雏形。本文主要对我军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战概念,一江山岛战役的主要作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空中支援 一江山岛战役 空地协同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放载荷对某型飞机起落架安装结构耐久性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斌 马林 +1 位作者 黄晓霞 朱亲强 《教练机》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某型飞机起落架安装接头裂纹问题频发,通过对比耐久性分析中载荷谱是否考虑起落架收放载荷作用,发现该型飞机收放载荷引起的接头损伤占据较高的比例,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起落架 收放载荷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无人机横滚姿态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戴良军 陈炜军 +1 位作者 李智军 徐彬彬 《教练机》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以无人机横滚姿态为控制对象,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为输入,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对PID参数的在线自动整定,并且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建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复合控制系统将PI... 本文以无人机横滚姿态为控制对象,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为输入,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对PID参数的在线自动整定,并且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建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复合控制系统将PID控制的简便性与模糊控制的鲁棒性融为一体,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控制效果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参数自整定 SIMULINK仿真 横滚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
9
作者 项国辉 李彩虹 +1 位作者 朱璇 廖国中 《教练机》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及千分尺等,研究淬火装夹方式、淬火油槽的搅拌方式及回火夹具的使用等对板类零件变形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放和竖放其变形方式和变形量有所不同,垂直吊挂为板类零件控制变形的最佳淬火装夹方式;对于... 利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及千分尺等,研究淬火装夹方式、淬火油槽的搅拌方式及回火夹具的使用等对板类零件变形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放和竖放其变形方式和变形量有所不同,垂直吊挂为板类零件控制变形的最佳淬火装夹方式;对于较薄零件,在淬火入油瞬间减小搅拌速率能够降低淬火变形量,且不影响硬度值;回火时选用合适的夹具能够有效地降低变形量,根据夹具厚度及零件叠加厚度,合理延长回火时间,金相组织和硬度均能满足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控制变形 回火 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集成式大飞机蒙皮在机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兵飞 杨文军 +5 位作者 郝小忠 张延晶 马玮 刘彤 方瑞 温建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0-456,共7页
大飞机蒙皮装夹后呈现较大变形,按照理论程序直接加工将导致零件报废,在机测量获取蒙皮曲面实际形状是零件加工合格的重要保证,而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效率低,影响零件制造周期。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蒙皮多源集成式在机测量方法(Multi-sour... 大飞机蒙皮装夹后呈现较大变形,按照理论程序直接加工将导致零件报废,在机测量获取蒙皮曲面实际形状是零件加工合格的重要保证,而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效率低,影响零件制造周期。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蒙皮多源集成式在机测量方法(Multi-source integrated on-line measurement,MSIM)。该方法首先通过大型蒙皮在机激光扫描硬件集成,实现大型蒙皮在机快速扫描,然后以高精度的接触式测量数据为基准,建立了多源测量数据间的残差逼近模型,进而通过加权集成生成高精度蒙皮实际型面。实验证明,该方法生成的大型蒙皮实际曲面比相关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满足了大飞机蒙皮高精高效在机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蒙皮 激光扫描 在机检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峻 万民天 邹天嘉 《自动化应用》 2021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决军用无人机平台对图像识别的破解需求和其平台自身特殊的特点,对军用无人智能图像识别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叙述;对在无人机平台实现图像识别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并探索航空数据集的对精度的影响;对与无人机识别平台进行了叙述;对... 为了解决军用无人机平台对图像识别的破解需求和其平台自身特殊的特点,对军用无人智能图像识别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叙述;对在无人机平台实现图像识别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并探索航空数据集的对精度的影响;对与无人机识别平台进行了叙述;对于无人机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军事领域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发动机前罩圈铆钉头裂纹和脱落故障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龙园 张斌 +1 位作者 付细能 张向前 《教练机》 2020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某型飞机发动机前罩圈铆钉头裂纹和脱落故障现象,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故障原因,通过加大铆钉直径和加厚蒙皮,并经理论分析、工艺改装验证和空中飞行验证,发动机前罩圈铆钉脱落故障得到解决。
关键词 发动机前罩圈铆钉 铆钉头裂纹 铆钉头脱落 压力交变 发动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结构湿态铆接对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丽 项国辉 +1 位作者 陈博毅 郑舰 《教练机》 2023年第2期36-38,64,共4页
应用了复合材料结构胶钉混合连接胶粘剂湿态铆接的方法,规划了胶粘剂不同固化状态下铆接的界面剪切强度性能试验。对比原胶粘剂完全固化状态后再铆接的传统方法,湿态铆接剪切强度有一定提升,且可降低制造成本30%以上,缩短制造周期约50%... 应用了复合材料结构胶钉混合连接胶粘剂湿态铆接的方法,规划了胶粘剂不同固化状态下铆接的界面剪切强度性能试验。对比原胶粘剂完全固化状态后再铆接的传统方法,湿态铆接剪切强度有一定提升,且可降低制造成本30%以上,缩短制造周期约50%,为后续同类结构在其他产品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混合连接 湿态铆接 胶粘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器在飞机传感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岚 马林 +1 位作者 黄子露 汪琦 《教练机》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采用小扰动法建立了某型飞机的状态空间线性化模型,对该线性模型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器的建模,同时,搭建了三种软故障模拟器生成模块,建立了一组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故障检测,并通过仿真平台予以验证。
关键词 传感器软故障 卡尔曼滤波器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号整流罩钣金零件成形工艺优化研究
15
作者 刘平 拓建峰 +1 位作者 魏莹 张延晶 《教练机》 2023年第3期49-51,共3页
通过分析某型号复杂整流蒙皮机构及其成形工艺特点,研究了拉形工艺参数以及拉形工装结构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改善了零件表面质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对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提高了零件生产效率,可以推广应用于复杂整流蒙皮的制... 通过分析某型号复杂整流蒙皮机构及其成形工艺特点,研究了拉形工艺参数以及拉形工装结构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改善了零件表面质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对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提高了零件生产效率,可以推广应用于复杂整流蒙皮的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形成形 落压成形 拉形系数 工装强度 工艺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着陆偏航问题分析研究
16
作者 祝贞凤 《教练机》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飞机刹车系统是飞机的重要子系统,在飞机的起飞着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某型飞机着陆偏航问题,建立故障树,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刹车系统 着陆偏航 故障树 航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进气道加强箍裂纹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
17
作者 陈里根 许磊 +1 位作者 段凌泽 黄晓霞 《教练机》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针对某型飞机进气道加强箍裂纹故障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力学分析、外场检查情况和零件设计制造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通过对零件薄弱部位进行加强,降低应力水平,解决了进气道加强箍裂纹故障问题。
关键词 进气道 加强箍 裂纹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接嘴零件柔性加工工艺研究
18
作者 罗赛南 方树言 +1 位作者 邓云发 宋洁 《教练机》 2023年第2期60-64,共5页
针对管接嘴零件中三通管的装夹方案所带来的变形、切削力带来的误差以及三通管加工过程中的离心力进行分析,为管接嘴类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三通管 切削力 夹紧力 离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多叠层结构铆接裂纹分析与改进
19
作者 许磊 张延晶 +1 位作者 肖鸿 曾天 《教练机》 2023年第4期47-51,共5页
针对某型飞机框板框缘、隔板、蒙皮、带板等多叠层结构铆接后框板框缘裂纹问题,从强度、理化性能、装配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裂纹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修理和改进方案,完善了工艺控制措施。
关键词 多叠层 裂纹 间隙 强迫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压技术在变截面舱体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涂卫军 邬亨贵 +2 位作者 罗兵 朱照阳 谢子文 《教练机》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旋压工艺因其成形的薄壁筒形件具有成形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回转体零件的生产制造,特别适用于飞行器变截面舱体的制造。本文采用热处理、热补偿等方法,保障舱体成品的材料力... 旋压工艺因其成形的薄壁筒形件具有成形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回转体零件的生产制造,特别适用于飞行器变截面舱体的制造。本文采用热处理、热补偿等方法,保障舱体成品的材料力学性能、结构品质满足设计要求,为旋压工艺在飞行器变截面舱体制造上的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压技术 普通旋压 变截面 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