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p53/p21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董为人 李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5-157,共3页
一氧化氮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p53/p21的表达董为人李进综述李福山审校关键词一氧化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中图号R730.2R341一氧化氮——一种致DNA损伤的基因毒物1.1一氧化氮的来源及生理、病理作用〔1,2〕198... 一氧化氮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中p53/p21的表达董为人李进综述李福山审校关键词一氧化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中图号R730.2R341一氧化氮——一种致DNA损伤的基因毒物1.1一氧化氮的来源及生理、病理作用〔1,2〕1980年Furchgot和Zawad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细胞凋亡 DNA损伤 基因表达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细胞内信号 被引量:15
2
作者 戴云 张兵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近年来颇受重视。同细胞的其它生物学现象(如增殖、分化、恶性转化)一样,诱导凋亡的细胞外刺激必须通过细胞内信号的传递,而激发自主死亡程序,最终导致细胞...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近年来颇受重视。同细胞的其它生物学现象(如增殖、分化、恶性转化)一样,诱导凋亡的细胞外刺激必须通过细胞内信号的传递,而激发自主死亡程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内信号 钙离子 CAMP P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肿瘤细胞p21^(wafl/cipl)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为人 李进 李福山 《河北医学》 CAS 1997年第6期89-90,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肿瘤细胞p21^(wafl/cipl)(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董为人,李进综述李福山审校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a)为活化的巨...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肿瘤细胞p21^(wafl/cipl)(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董为人,李进综述李福山审校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a)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其多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细胞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T淋巴细胞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雪梅 李进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4期294-299,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和斑块中大量处于激活状态的T淋巴细胞通过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及生成细胞因子。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T淋巴细胞 病理 疾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与癌症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汉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86-591,共6页
许多恶性肿瘤染色体畸变时 ,位于 11q13的CCND1基因扩增和过量表达。例如副甲状腺瘤的倒位、B细胞恶性肿瘤的易位、头颈鳞癌和乳腺癌的基因扩增、卵巢癌和结直肠癌不扩增基因的过量表达、两种肺癌和两种食道癌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等。CC... 许多恶性肿瘤染色体畸变时 ,位于 11q13的CCND1基因扩增和过量表达。例如副甲状腺瘤的倒位、B细胞恶性肿瘤的易位、头颈鳞癌和乳腺癌的基因扩增、卵巢癌和结直肠癌不扩增基因的过量表达、两种肺癌和两种食道癌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等。CCND1基因编码细胞周期素D1是候选的多能癌基因 ,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1 癌症 染色体畸变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结构和生物功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汉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5年第5期239-243,共5页
p53具有抑癌和致癌的两种作用,关键在于生物功能得失。野生型p53限制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相关能与病毒癌蛋白结合,抑制转化细胞和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肿瘤细胞的p53基因点突变、缺失、重排或插入。突变型P53基因与其它癌... p53具有抑癌和致癌的两种作用,关键在于生物功能得失。野生型p53限制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相关能与病毒癌蛋白结合,抑制转化细胞和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肿瘤细胞的p53基因点突变、缺失、重排或插入。突变型P53基因与其它癌基因合作转化细胞,而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 基因突变 致癌基因 癌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田雪梅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期11-14,共4页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导致DNA在核小体间断裂,同时发生了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射线、化学药物等刺激因素都可激发细胞凋亡.细胞凋...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导致DNA在核小体间断裂,同时发生了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射线、化学药物等刺激因素都可激发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系统成熟以及维持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数目恒定与生长平衡,乃至机体衰老诸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也发现了细胞凋亡,且以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和巨噬细胞为主,血管壁中膜层的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向内膜迁移及过度增殖是AS和再狭窄共同的病理特征.增殖了的VSMC,有些摄取脂质,转变为泡沫细胞,有些合成胶原等细胞外间质,参与AS损伤向脂质损伤、纤维斑块的转变.阻止或减弱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一直是人们设法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领域的广泛展开,也促进了As中细胞凋亡的研究.同时,使得对As病理发展有了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 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抑制实验小鼠的肿瘤诱发
8
作者 陈汉源 杜世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299-301,共3页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显示,许多人体癌症是由环境中致癌剂诱发的,其中食物因素在肿瘤病因中至关重要,说明这些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 实验小鼠 肿瘤病 流行病学调查 致癌剂 肺瘤 化学预防 小鼠体重 小鼠肺 小鼠肿瘤 雌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EGF活化STAT_1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与P21诱导
9
作者 董为人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李进 郭坤元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7期22-23,共2页
STAT(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蛋白在对EGF和IFN—γ的反应中可被条件激活。STAT活化与EGF和IFN—γ引起的细胞生长抑制相关。活化的STAT蛋白特异识别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抑制物P21^(wafl/cipl/... STAT(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蛋白在对EGF和IFN—γ的反应中可被条件激活。STAT活化与EGF和IFN—γ引起的细胞生长抑制相关。活化的STAT蛋白特异识别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抑制物P21^(wafl/cipl/sdil)基因启动子中保守的STAT反应元件,调节P21 mRNA的转录;STAT缺陷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无反应,而转染STAT_1α后IFN—γ对细胞的抑制效应恢复。STAT_1蛋白为IFN—γ诱导的细胞生长阻滞所必需。STAT信号转导途径似乎通过诱导P21而负调节细胞周期运行。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耶鲁大学的Chin及其同事在该领域的杰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干扰素Γ STAT P2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血红蛋白及其血压调节的一氧化氮机制
10
作者 董为人 李福山 《医学综述》 1997年第5期209-211,共3页
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氧载体以取代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早已成为许多工业、大学中心以及军事团体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备平、战时急救,尤其是大批输血之需,与常规输血存在的缺陷如需耗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血液污染,因可储存时... 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氧载体以取代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早已成为许多工业、大学中心以及军事团体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备平、战时急救,尤其是大批输血之需,与常规输血存在的缺陷如需耗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血液污染,因可储存时间短而出现血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以及血源困难、价格昂贵等相比,血液代用品载氧溶液具有许多潜在的优点,可克服常规输血的大部分缺点.可大量生产、长期储存、快速输入而毋需交叉配型,且免受病毒及其它感染源的污染,目前已发展到临床试验阶段.但这是一个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其中除一些关键性的化学或生物学技术外,尚存在许多诸如载氧效率、毒性等问题;最新研究发现,无细胞血红蛋白(cell—free hemoglobin,CFH)输注可引起血管张力增加,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血红蛋白 血压调节 机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抑制新内膜形成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
11
作者 董为人 李进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6年第4期338-343,共6页
一氧化氮(NO)为由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的NO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和分子氧而合成的一种自由基气体,在血管结构中调节全身内环境,可舒张血管,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调节白细胞的活化。... 一氧化氮(NO)为由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的NO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和分子氧而合成的一种自由基气体,在血管结构中调节全身内环境,可舒张血管,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调节白细胞的活化。最新的研究表明,NO尚可抑制血管损伤诱导的新内膜形成(NIF),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在NIF中有重要作用。作者就NO对NIF过程中VSMCs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抑制作用 内膜形成 血管平滑肌 细胞活性 NO合成酶 内皮细胞
全文增补中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凋亡
12
作者 田雪梅 李进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本文对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作综述。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 病理学 核酸片断
全文增补中
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综合治疗脑血管病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为人 肖应庆 程洁銮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58,共3页
脑血管病(CVD)为危险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尚无特异的临床疗法。我们应用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疗法(ILIB)治疗3447例CVD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尚伴有某些... 脑血管病(CVD)为危险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尚无特异的临床疗法。我们应用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疗法(ILIB)治疗3447例CVD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尚伴有某些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包括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及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膜稳定性,纠正脂代谢异常,并具有抗氧化和解毒效应。另外,ILIB尚可刺激免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照射效应 脑血管疾病 血管内激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和ras癌基因共整合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汉源 陆荣华 +6 位作者 余焱林 徐国江 曾位森 傅江南 谢卫兵 蒋霞 罗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2-55,共4页
MMTV-H3-c-myc和MMTV-v-Ha-ras癌基因DNA混合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出生后断奶健康小鼠95R(♀55,♂40)。经过斑点杂交显示myc正反应小鼠17只(♀12,♂5),ras正反应小鼠12只(♀7,♂5)... MMTV-H3-c-myc和MMTV-v-Ha-ras癌基因DNA混合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出生后断奶健康小鼠95R(♀55,♂40)。经过斑点杂交显示myc正反应小鼠17只(♀12,♂5),ras正反应小鼠12只(♀7,♂5)。在全部25只癌基因正反应小鼠中,有4只为myc+ras双重正反应,均为雌性。继续进行Soutnern印迹分析,确认myc正反应小鼠为“建成者”转基因小鼠。许多转基因小鼠发生各种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小鼠 MYC基因 RAS基因 癌基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春露 陈建庭 +3 位作者 邓凡 唐焕章 谭小云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链基因 酵母 表达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周血血小板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旭波 刘伊丽 +4 位作者 李进 戴云 侯玉清 白亚军 向月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395-396,共2页
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研究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用静脉血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vWF、GMP-140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之... 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研究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用静脉血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vWF、GMP-140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之明显增高(P<0.01),冠心病组中心血、外周静脉血血小板膜vWF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冠心病血小桥活化程度较高。另外,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自身外周静脉血高(P<0.05)。表明冠心病人中心血血小板活化状态高于外周静脉血,而风心病患者无明显血小板活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中心血 外周血 血小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核碱性蛋白转化与精子畸形及不明原因流产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位森 卢光琇 卢惠霖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8-454,共7页
本文探讨了精子核碱性蛋白转化与精子畸形及不明原因流产的关系。对8例有二次以上不明原因早期流产妇女的配偶(流产组)及10个正常生育力的男性(对照组)作精子形态学检查,抽提精子核碱性蛋白,在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aci... 本文探讨了精子核碱性蛋白转化与精子畸形及不明原因流产的关系。对8例有二次以上不明原因早期流产妇女的配偶(流产组)及10个正常生育力的男性(对照组)作精子形态学检查,抽提精子核碱性蛋白,在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acid-ureaPAGE)中电泳,测定组蛋白(H),中间型碱性蛋白(IBP)及鱼精蛋白(HP1~3)各区带的相对含量,以(HP1~3)占总碱性蛋白(TBP)的百分比表示碱性蛋白转化率。实验结果为:(1)碱性蛋白转化率与精子畸形率成直线负相关关系(r=-0.759P<0.01);(2)流产组精子核碱性蛋白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IBP/TBP则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子核碱性蛋白转化障碍致中间型碱性蛋白(IBP)及组蛋白(H)在精子染色质中残留过多,是引起精子头部畸形的原因之一,且与不明原因流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核碱性蛋白 精子畸形 不明原因流产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戒断综合征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为人 肖应庆 +1 位作者 程洁銮 李传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辐射效应 海洛因 戒断综合征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的心血管树保护效应及其一氧化氮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为人 李福山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7年第2期81-85,共5页
绝经前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同龄男性,但在绝经后稳定上升,补充雌激素可降低发病率,提示雌激素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均显示,雌激素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树,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减小... 绝经前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同龄男性,但在绝经后稳定上升,补充雌激素可降低发病率,提示雌激素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均显示,雌激素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树,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减小血管张力、改善血流动力学、抗氧化、保护内皮、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而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些效应与一氧化氮的心血管效应相似,提示雌激素可能部分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而产生其心血管树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支架临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为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冠脉内支架是临床上预防PTCA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但金属支架固有的血栓形成原性和对血管壁组织的永久性刺激可导致院内心脏事件(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急诊冠脉搭桥术、出血并发症、假动脉瘤形成甚至穿孔等)和再狭窄。为解决上述问题,... 冠脉内支架是临床上预防PTCA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但金属支架固有的血栓形成原性和对血管壁组织的永久性刺激可导致院内心脏事件(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急诊冠脉搭桥术、出血并发症、假动脉瘤形成甚至穿孔等)和再狭窄。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指出,血管内支架联合靶向药物传输离子照射或基因治疗(直接靶基因转移、反义寡核苛酸等)、基因修饰的内皮细胞种植支架、生物可吸收缓释药物支架材料、临时性金属支架及点特异性药物输送系统的研制为临床冠脉内支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PTCA 冠状动脉形术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