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18例医院在职人员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军 苏运辉 +2 位作者 刘文星 徐丽梅 吴一平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1期993-995,共3页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波 刘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8期925-9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探讨如何降低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对67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且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病例以非呼吸系统... 目的:通过对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探讨如何降低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对67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且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病例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易漏诊及误诊,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复杂,治疗棘手,死亡率高。结论:对有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及时行X线及痰培养检查,对发热患者行血培养检查,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 痰培养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丽翠 段霞 《新疆医学》 2018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框架制定的...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框架制定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面对疾病的积极态度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在研究实施前,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疾病的态度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实施前(P>0.05),但研究组的优化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肺积极态度要高于对照组并高于研究前(P>0.05),对照组研究前后对疾病的态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 冠心病 疾病认知程度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力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华 《北方药学》 2011年第7期108-109,共2页
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力应从领导决策层、护理管理层、医院文化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理管理 执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少见类型二例报告
5
作者 韩仁成 关云屏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55-55,共1页
过敏性紫癜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混合型以及有神经症状的脑型,有呼吸道表现的肺型等少见类型.本文2例,1例为混合型紫癜合并脑型紫癜,1例为混合型紫癜合并肺型紫癜.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单纯皮肤型 脑型 神经症状 肾型 关节型 合型 毛细血管壁 果酱样大便 抗过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巯丙磺钠治疗毒鼠强中毒12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硕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93-693,共1页
1998年8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毒鼠强中毒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4~72岁,中位年龄43岁,均在起病2小时内入院.其中8例有明确的鼠药接触史;4例为不明原因抽搐、呕吐、精神异常,甚至昏迷入院,当中2例进食丝瓜1小时后发病,详细询问其家... 1998年8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毒鼠强中毒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4~72岁,中位年龄43岁,均在起病2小时内入院.其中8例有明确的鼠药接触史;4例为不明原因抽搐、呕吐、精神异常,甚至昏迷入院,当中2例进食丝瓜1小时后发病,详细询问其家属,回忆起患者所食丝瓜的瓜地曾埋过死老鼠,其余2例原因不明.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损症状:轻则头晕、烦躁,重则意识不清、呼吸困难,抽搐,表现为癫癎大发作持续状态.其中3例伴血尿并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6例伴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4例心电图异常.合并多脏器损害8例.12例入院即予积极抢救及对症治疗,其中8例有明确鼠药接触史者即予紧急洗胃、催吐、灌肠清除体内毒物.同时将患者的呕吐物及静脉血5 mL(不抗凝),送上级卫生防疫部门行毒理分析,结果均检出毒鼠强成分,确定为毒鼠强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二巯丙磺钠 临床观察 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 治疗 神经系统受损 中毒患者 中位年龄 转氨酶升高 肝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32例分析
7
作者 王素珍 余少良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保护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基层医院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存在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居来提.哈克 古丽比艳.依米提 《新疆医学》 200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公布了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对心衰规范的诊断治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简述.但在基层医院因各种原因对心衰的诊断与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此问题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心力衰竭 诊断和治疗 诊断治疗 心衰 诊断与治疗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冬温阳方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39例
9
作者 王小燕 王丽敏 +3 位作者 何文静 李海云 高钟生 杨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冬温阳方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脱落3例)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39例(脱落3例)在对... 目的探讨沙冬温阳方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脱落3例)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39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冬温阳方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统计6个疗程(每个疗程21天)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主症的评分。测定患者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水平。使用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疾病控制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咳嗽咯痰、气短喘促、胸闷胸痛、头面浮肿)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症(咳嗽咯痰、气短喘促、胸闷胸痛、头面浮肿)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均升高,Treg细胞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4、CD4/CD8、NK细胞更高,Treg细胞更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ACT-L各项评分(躯体、社会/家庭、情感、功能)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沙冬温阳方辅助化疗可提高晚期肺鳞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疾病控制率,进一步减轻中医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温阳方 化疗 晚期肺鳞癌 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 疾病控制率 中医症状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谊 王华 谢德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9-1470,1455,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系统护理干预 心脑血管疾病 年轻化趋势 饮食结构 生活节奏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晓军 刘文星 +1 位作者 徐丽梅 苏运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进行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检测,并与临床甲减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随着促甲状腺素(TSH)的升高...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进行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检测,并与临床甲减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随着促甲状腺素(TSH)的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水平及CAIMT均逐渐升高,TSH≥10 mU/L的亚临床甲减组CAIMT增加更明显,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AIMT与LDL-C、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尤其是TSH≥10 mU/L的亚临床甲减与血脂紊乱以及AS密切相关,应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文星 王晓军 +2 位作者 徐丽梅 杨慧荣 伍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0-167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人群C反应蛋白(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08例糖耐量低减患者前瞻性追踪观察3年,根据其血糖转归重新分组,分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低减(IGT)组、2型糖尿病(T2DM)组,检测各...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人群C反应蛋白(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08例糖耐量低减患者前瞻性追踪观察3年,根据其血糖转归重新分组,分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低减(IGT)组、2型糖尿病(T2DM)组,检测各组血清CRP及CAIMT,并分析比较。结果NGT组、IGT组、T2DM组CRP水平逐渐升高;IGT组及T2DM组CAIMT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5);CRP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及CAIMT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人群CRP显著升高,CAIMT显著增厚,且CRP与血糖、CAIMT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对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耐量低减 C反应蛋白 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文星 黄密伶 +2 位作者 王晓军 徐丽梅 李瑞莹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对2型糖尿病(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162例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与调节血糖等基础治疗,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对2型糖尿病(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162例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与调节血糖等基础治疗,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IMT、Tmax明显变薄,Smax明显缩小,FPG、Hb A1c、TC、TG、LDL-C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IMT、Tmax、S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安全,疗效更好,协同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西洛他唑 颈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晓军 刘文星 +1 位作者 徐丽梅 陈桐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依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R)分为4组:正常Alb尿组、微量Alb尿组、大量Alb尿组、肾功能不全组,行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GFR,...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依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R)分为4组:正常Alb尿组、微量Alb尿组、大量Alb尿组、肾功能不全组,行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测定尿素氮、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压。结果随着DN的进展,UAER逐渐上升,GFR依次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97,P<0.05)。各组伴高血压病者GFR均比同组无高血压病者明显下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与GFR呈独立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55,-0.30,-0.41,-0.43,P<0.01)。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DN患者GRF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DN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延缓GFR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排泄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晓东 孙亚清 +1 位作者 马淑梅 孙照群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氯沙坦 左室肥厚 高血压病人 LVH 并发症 治疗 心血管意外 延缓 独立危险因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脂联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文星 徐丽梅 +2 位作者 王晓军 伍蓓 杨惠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糖耐量正常(NGT)、孤立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孤立性糖耐量低减(I-IGT)、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低减(IFG/IGT)、新发2型糖尿病(T2DM)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糖耐量正常(NGT)、孤立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孤立性糖耐量低减(I-IGT)、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低减(IFG/IGT)、新发2型糖尿病(T2DM)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同时检测胰岛素水平及血糖、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I-IFG组、I-IGT组、IFG/IGT组及新发T2DM组脂联素均明显低于NGT组(P均<0.01);新发T2DM组和IFG/IGT组的HOMA-IR均>I-IGT组>I-IFG组>NGT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P<0.01);脂联素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及HOMA-IR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在I-IFG阶段已存在脂联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具有向糖尿病转化及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提高脂联素水平可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脂联素 糖耐量低减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海峰 林明增 毛伟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58-56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 (C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及无心力衰竭者于血液透析前、透析结束前进行CD检测。结果 血液透析明显降低...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 (C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及无心力衰竭者于血液透析前、透析结束前进行CD检测。结果 血液透析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每搏血量、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心肌耗氧量、左室有效功率 ,升高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组较非心力衰竭组更显著 (P均 <0 .0 1)。结论 血液透析有效降低心脏前负荷 ,增加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以力衰竭 充血性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营养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江恒 李法琦 +1 位作者 胡咏梅 宋碧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模型,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肥厚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模型,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肥厚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mg·kg-1·d-1),连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免法测定心肌和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肥厚组SBP、DBP和MABP显著升高(P<0.05),LVMI和RVMI亦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CT-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P<0.05),降低LVMI和RVM(IP<0.05),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CT-1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大鼠表达上调的CT-1参与心室重构;替米沙坦下调CT-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防治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心室复建 心肌营养素-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芮红兵 叶德富 陈振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西菊 廖振林 +3 位作者 王静 胡卫东 张东素 袁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73-374,344,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发病机制、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9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和脊髓池造影进行分析。结果:S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呕吐的出现率100%。腰穿脑脊液(CSF)压... 目的:研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发病机制、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9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和脊髓池造影进行分析。结果:S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呕吐的出现率100%。腰穿脑脊液(CSF)压力低于60mmH_2O,严重者为负压,多数CSF蛋白增高。头颅CT脑室狭小,头MRI强化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强,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2例脊髓池造影发现同位素过早出现于肾和膀胱,在基底池上循环缓慢,均未见CSF外漏。结论:体位性头痛与增强MRI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S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CSF吸收过快可能为SIH的主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影像学改变 发病机制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