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源内毒素结合蛋白的提取纯化及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晓冬 刘友生 +2 位作者 王晓东 潘峰 周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 从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损伤兔的血清中分离纯化出内毒素结合蛋白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ProteinLBP) ,以研究LBP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兔血清中蛋白质通过二步离子交换层析 (Bio Rex 70Resin、Mono Q)及凝胶... 目的 从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损伤兔的血清中分离纯化出内毒素结合蛋白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ProteinLBP) ,以研究LBP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兔血清中蛋白质通过二步离子交换层析 (Bio Rex 70Resin、Mono Q)及凝胶过滤来分离纯化 ,并经流式细胞分析实验、绵羊红细胞凝聚实验、氨基末端氨基酸残基测序等方法鉴定 ,再将LB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 (U93 7) ,观测其分泌TNFα等细胞因子的状况。结果 获得一种分子量为 60× 10 3蛋白质 ,其N端 10个氨基酸序列为TNPGLITRIT ,与NCBI蛋白质库中有关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其与LBP的序列相同 ,它能促进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结合 ,并能促进U93 7在极低浓度的LPS用下分泌TNFα。结论 从血清中分离纯化带有生物活性、全长LBP是可行的 ,LBP能促进极低浓度的LPS与单核细胞结合 ,介导炎性因子的分泌 ,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结合蛋白 脂多糖 二步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霞 李平 +2 位作者 张恩 刘苹 周元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型胶原分泌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内c-Ski蛋白的表达,并在转染c-ski基因后,利用MTT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组化和RT-PCR...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型胶原分泌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内c-Ski蛋白的表达,并在转染c-ski基因后,利用MTT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型胶原分泌、α-SMA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改变。结果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内有c-Ski蛋白的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c-ski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并可降低型胶原蛋白和mRNA的水平,但不改变皮肤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过程。结论c-ski促进细胞增殖但降低胶原分泌的作用可能对促进创伤愈合、降低瘢痕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剂量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3
作者 李平 熊仁平 +3 位作者 刘苹 赵艳 陈星云 周元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905-2909,共5页
目的:探讨大、小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大、小剂量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观察c-Ski,Smad3,Cy... 目的:探讨大、小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大、小剂量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观察c-Ski,Smad3,CyclinD蛋白和c-Ski,Smad3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pcDNA3.0-LacZ报告基因免疫组化染色来确定转染效率,BrdUELISA法检测c-Ski和Smad3质粒分别转染或转染同时加大、小剂量TGF-β1刺激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TGF-β1刺激24h后,小剂量刺激可显著提高c-Ski,CyclinD的表达水平,而Smad3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大剂量刺激可显著提高Smad3的表达水平和显著降低CyclinD的表达水平,c-Ski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转染c-Ski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但同时降低了大、小剂量TGF-β1调节细胞双向增殖的幅度;转染Smad3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也降低了大、小剂量TGF-β1调节细胞双向增殖的幅度.结论:大、小剂量TGF-β1刺激24h后引起Smad3和c-Ski表达不同变化决定了细胞的增殖状态,这也是大、小剂量TGF-β1双向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SMAD3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金微粒在DNA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鲁卫平 周元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纳米金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示踪技术。将该技术与DNA传感器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和提高检测通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纳米金 生物传感器 DNA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的显色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 被引量:3
5
作者 鲁卫平 顾大勇 +2 位作者 王华 安琳 周元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构建一种新型的比色芯片,以实现对临床常见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采用纳米金标记巯基修饰的各待检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与相应的以各待检靶序列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构建成的基因芯片杂交,并通过结合银染... 为构建一种新型的比色芯片,以实现对临床常见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采用纳米金标记巯基修饰的各待检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与相应的以各待检靶序列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构建成的基因芯片杂交,并通过结合银染反应将杂交信号被放大形成裸眼可见的显色信息来判读检测结果。该芯片技术检测时间短,最低检测值达100fmol/L。操作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能部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通量要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基因芯片 病原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其对视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的意义(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苹 彭锡嘉 叶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96-797,共2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和体外培养条件,为研究视神经损伤修复及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新生Wistar大鼠20只视神经取材,以DMEM/F12为基础的化学限定性培养基进行组织块培养,并用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 目的:探讨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和体外培养条件,为研究视神经损伤修复及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新生Wistar大鼠20只视神经取材,以DMEM/F12为基础的化学限定性培养基进行组织块培养,并用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半乳糖脑苷脂的抗体鉴定细胞。结果:培养第3天,视神经周围出现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呈圆形或梭形;10d左右基本铺满盖玻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细胞为阳性细胞,纯度较高。结论:采用视神经组织并用化学限定性培养基能成功获取体外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为视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少突胶质细胞 原代培养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修复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丝状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卫平 陈星云 杨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快速检测和鉴定丝状真菌的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一次PCR法扩增待检丝状真菌核糖体基因内部间隔区2序列,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杂交信号通过纳米金标记和银染反应放大形成裸眼可见的显色信息来判读...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快速检测和鉴定丝状真菌的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一次PCR法扩增待检丝状真菌核糖体基因内部间隔区2序列,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杂交信号通过纳米金标记和银染反应放大形成裸眼可见的显色信息来判读检测结果。结果:通用PCR扩增方法成功扩增出11种受试菌株的靶DNA,所设计选用的各探针特异性强、可靠性好。所有模拟样品均获得正确的鉴定。结论:该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设备,能部分满足临床检测通量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基因芯片 快速检测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2A受体: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分子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双双 周元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75-477,共3页
腺苷A2A受体是目前已知的四种腺苷受体(A1、A2A、A2B和A3)之一,其在免疫细胞上呈高水平表达,活化后可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而密切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耐受等免疫调节。但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A2A受体活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向不同、产... 腺苷A2A受体是目前已知的四种腺苷受体(A1、A2A、A2B和A3)之一,其在免疫细胞上呈高水平表达,活化后可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而密切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耐受等免疫调节。但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A2A受体活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向不同、产生的效应不同。因此,对该受体产生不同免疫调节作用原因及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而避免损伤效应,将为在临床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合理利用A2A受体调节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A2A受体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金颗粒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顾大勇 鲁卫平 周元国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纳米直径的金颗粒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示踪技术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近年来更是在芯片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用不具备吸附能力离散的纳米金作为信号报告分子则被认为是芯片检测中的一... 纳米直径的金颗粒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示踪技术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近年来更是在芯片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用不具备吸附能力离散的纳米金作为信号报告分子则被认为是芯片检测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纳米金 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鲁卫平 周元国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54-255,274,共3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通过基因组测序、蛋白质序列测定结构解析等实验 ,有关核酸、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数据呈指数增长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这些数据中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 ,产生了综合生物学研究与计算机技术研究等领域最新成果的交...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通过基因组测序、蛋白质序列测定结构解析等实验 ,有关核酸、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数据呈指数增长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这些数据中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 ,产生了综合生物学研究与计算机技术研究等领域最新成果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本文就生物信息学的产生背景 ,概念 ,研究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 发展趋势 分子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大勇 周元国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年第3期129-131,153,共4页
DNA芯片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是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微电子学以及计算机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高新技术。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并行性、多样化、微型化、自动化,已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 DNA芯片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是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微电子学以及计算机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高新技术。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并行性、多样化、微型化、自动化,已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其中药物研究领域是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通过DNA芯片技术可以将药物的生物效应和基因变化密切相联系,从而为药物的研究、开发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药物筛选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直接诱导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KB调控机理的研究
12
作者 冯国基 顾大勇 +3 位作者 陈莉 马布仁 杨季云 曾祥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理。方法 以100ng/ml LPS刺激PMVEC 0,0.5,1,2,4,6,8h或1,10,100ng/mlLPS刺激1 h或6 h为检测时相点,ELISA、原位杂交试验分别检测... 目的 探讨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理。方法 以100ng/ml LPS刺激PMVEC 0,0.5,1,2,4,6,8h或1,10,100ng/mlLPS刺激1 h或6 h为检测时相点,ELISA、原位杂交试验分别检测的培养液上清中分泌的IL-8及PMVEC内IL-8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检测NF-ΚB的活化;并观察NF-ΚB活化抑制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能显著促进PMVEC表达IL-8,包括促进IL-8mRNA的表达及IL-8的分泌,在时间上mRNA的表达先于IL-8分泌;且LPS的直接诱导能迅速活化NF-KB,1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抑制NF-KB的活化及IL-8的表达(P<0.01)。结论 表明细菌致病因子LPS的直接诱导确能通过促进NF-B的活化,从而启动IL-8的高效表达和分泌,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迁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导致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核因子ΚB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IL—8mPMN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父系DNA点突变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易萍 李力 +4 位作者 郑英如 颜耀华 赵艳 周元国 陈竹钦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研究DNA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父系DNA点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将Cy5荧光标记的LDR引物稀释成0.1-500fmol,用毛细管电泳技术(CEQ80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稀释引物;然后以β地中海贫血IVS-... 目的:研究DNA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父系DNA点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将Cy5荧光标记的LDR引物稀释成0.1-500fmol,用毛细管电泳技术(CEQ80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稀释引物;然后以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为例,将含该突变不同浓度的扩增产物为LDR模板,用LDR技术特异地识别突变,其中LDR一侧引物用Cy5荧光标记,最后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连接产物。结果:遗传分析仪检测Cy5荧光标记的LDR引物灵敏度至少达到0.1fmol;该分析仪能检测含0.1fmol IVS-Ⅱ-654(C→T)突变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LDR产物,产物峰面积随模板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未检测到以1000fmol无IVS-Ⅱ-654(C→T)突变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LDR产物。结论:PCR/LD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检测低丰度基因点突变有很高的灵敏度,有望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DNA点突变,从而可能大大拓展母体血浆中胎儿DNA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酶检测反应 血浆DNA 产前诊断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保存白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及分子机制初探
14
作者 袁玲 刘建忠 +3 位作者 周萍 熊仁平 陈利群 陈方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 研究室温保存下白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及Bcl 2和Bax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Annexin V FITC -PI双标染色 ,结合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 ;以Westernblot检测Bcl 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 2 4h凋亡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 ... 目的 研究室温保存下白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及Bcl 2和Bax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Annexin V FITC -PI双标染色 ,结合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 ;以Westernblot检测Bcl 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 2 4h凋亡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 ,在 2 4h时达到峰值 ;72h时凋亡细胞反而降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坏死细胞呈由低到高的变化 ,而活细胞则越来越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 ,1~ 2 4hBax表达逐渐增加 ,条带越来越清晰 ;72h时表达反而降低。 1~ 72h内 ,Bcl 2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室温保存下 ,白细胞逐渐凋亡坏死 ,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Bcl 2和Bax在调节白细胞凋亡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以输用保存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与BrdU ELISA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可靠性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苹 李平 +1 位作者 熊仁平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2-1263,共2页
目的比较MTT法与B rdU ELISA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可靠性。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在细胞60%汇合和80%汇合时,以250 pg/m lTGF-β刺激细胞增殖,48 h后分别用MTT法和B rdU ELISA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细... 目的比较MTT法与B rdU ELISA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可靠性。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在细胞60%汇合和80%汇合时,以250 pg/m lTGF-β刺激细胞增殖,48 h后分别用MTT法和B rdU ELISA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细胞60%汇合时MTT检测组和B rdU ELISA检测组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比值分别为1.46和1.70,检测值近似;细胞80%汇合时二者分别为1.0和2.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刺激组蓝染的增殖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与MTT法相比,B rdU ELISA更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BRDU ELISA法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效应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霞 李萍 +1 位作者 周元国 陈星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其经典作用途径为“基因组机制”,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发挥作用.近年来,其“非基因组机制”在生理和药理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在这一作用途径中,可能有多种受体、激酶、信号分子的参与,“基...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其经典作用途径为“基因组机制”,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发挥作用.近年来,其“非基因组机制”在生理和药理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在这一作用途径中,可能有多种受体、激酶、信号分子的参与,“基因组机制”和“非基因组机制”间还可能存在交互调节,对非基因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非基因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受体1和2在TGF-β1调节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秋实 李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伤口愈合和肿瘤生成转移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TGF-β1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可因细胞类型、刺激剂量不同而不同,但其差异调节的机...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伤口愈合和肿瘤生成转移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TGF-β1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可因细胞类型、刺激剂量不同而不同,但其差异调节的机制还不清楚。现普遍认为,TGF-β1在TGFBR2/TGFBR1二聚体参与下通过经典的Smad信号通路抑制增殖,而通过非Smad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周期,但是机体是如何调控这种不同增殖调节作用转化的还不明确。TGFBR1和TGFBR2在细胞中的分布和比例变化可能是TGF-β1差异性调控细胞增殖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受体1 TGF-β1受体2 细胞增殖 Smad信号系统 非Smad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少量培养细胞中同时提取微量蛋白和RNA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仁平 刘苹 +2 位作者 周元国 陈星云 王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为建立一项从少量培养细胞中同时提取RNA和蛋白质的技术 ,向 2~ 3× 10 5细胞中加入 1ml自制RNA提取试剂 ,RNA抽提后剩下的中下两相 ,用异丙醇、盐酸胍和无水乙醇抽提蛋白质 .同时用进口Tripure试剂、经典的异硫氰酸胍 苯酚 氯... 为建立一项从少量培养细胞中同时提取RNA和蛋白质的技术 ,向 2~ 3× 10 5细胞中加入 1ml自制RNA提取试剂 ,RNA抽提后剩下的中下两相 ,用异丙醇、盐酸胍和无水乙醇抽提蛋白质 .同时用进口Tripure试剂、经典的异硫氰酸胍 苯酚 氯仿一步抽提RNA法和分子克隆实验手册裂解液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作为对照 .自制试剂提取的总RNA ,18S、2 8S清晰可见 ,2 8S比 18S带亮度强 2~ 3倍 ,带与带之间无拖尾现象 ,5S隐约可见 ,而且成功地进行了Northern印迹、RT PCR分析 ,与经典方法差异不大 ;用此法所提蛋白质 ,经SDS PAGE检测 ,蛋白分离效果很好 ,无杂质 ,且Western印迹检测Giα蛋白 ,可见一条清晰的特异带 ,与常规提取蛋白质 ,结果相似 .从微量细胞中同时提取的RNA和蛋白质 ,得率高、纯度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蛋白 RNA 提取方法 细胞培养 同时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火器伤后神经元凋亡与脂质过氧化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萍 王建民 +2 位作者 王贵波 陈志强 张良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了解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火器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 ,通过丙二醛 (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检测脊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目的 了解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火器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损伤后脊髓细胞凋亡 ,通过丙二醛 (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检测脊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结果 伤后 1、3d、1、2周的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 1 4%、2 7%、7 8%、4 4% ;火器性神经损伤后 1dSOD即有明显增高 ,至 2周左右达最高峰。MDA则在伤后 2周内呈持续性增高的趋势。结论 火器性坐骨神经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火器伤 神经元凋亡 脂质过氧化反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霞 李平 +3 位作者 张恩 刘萍 周萍 周元国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59-564,共6页
c-ski是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复杂调节子,它对中胚层来源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还不清楚。在观察正常成纤维细胞周期c-ski表达的时相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体外转染c-ski,观察它对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进展以及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ski是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复杂调节子,它对中胚层来源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还不清楚。在观察正常成纤维细胞周期c-ski表达的时相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体外转染c-ski,观察它对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进展以及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skimRNA表达在加入血清后开始升高,在细胞周期G1期的高峰期达到峰值,S期显著下降,在G2/M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转染的c-ski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可以逆转Smad3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C-ski使成纤维细胞提前达到G0/G1期的最低点,进入S期;同时细胞G1期周期蛋白cyclinD的表达增加。这些结果表明:c-ski是皮肤成纤维细胞G1期的调节子,通过加快G1期进展促进增殖,抑制Smad3活性,促进cyclinD的表达可能与这一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大鼠 皮肤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调节作用 调节机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