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小剂量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1
作者 李平 熊仁平 +3 位作者 刘苹 赵艳 陈星云 周元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905-2909,共5页
目的:探讨大、小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大、小剂量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观察c-Ski,Smad3,Cy... 目的:探讨大、小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检测c-Ski和Smad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大、小剂量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观察c-Ski,Smad3,CyclinD蛋白和c-Ski,Smad3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pcDNA3.0-LacZ报告基因免疫组化染色来确定转染效率,BrdUELISA法检测c-Ski和Smad3质粒分别转染或转染同时加大、小剂量TGF-β1刺激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TGF-β1刺激24h后,小剂量刺激可显著提高c-Ski,CyclinD的表达水平,而Smad3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大剂量刺激可显著提高Smad3的表达水平和显著降低CyclinD的表达水平,c-Ski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转染c-Ski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但同时降低了大、小剂量TGF-β1调节细胞双向增殖的幅度;转染Smad3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也降低了大、小剂量TGF-β1调节细胞双向增殖的幅度.结论:大、小剂量TGF-β1刺激24h后引起Smad3和c-Ski表达不同变化决定了细胞的增殖状态,这也是大、小剂量TGF-β1双向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SMAD3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2A受体: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分子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双双 周元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75-477,共3页
腺苷A2A受体是目前已知的四种腺苷受体(A1、A2A、A2B和A3)之一,其在免疫细胞上呈高水平表达,活化后可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而密切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耐受等免疫调节。但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A2A受体活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向不同、产... 腺苷A2A受体是目前已知的四种腺苷受体(A1、A2A、A2B和A3)之一,其在免疫细胞上呈高水平表达,活化后可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而密切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耐受等免疫调节。但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A2A受体活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向不同、产生的效应不同。因此,对该受体产生不同免疫调节作用原因及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而避免损伤效应,将为在临床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合理利用A2A受体调节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A2A受体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致病机制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子艾 周元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作为微管相关蛋白的一员,Tau蛋白结合、稳定微管及其过度磷酸化时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状态及其神经毒性作用是部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作为微管相关蛋白的一员,Tau蛋白结合、稳定微管及其过度磷酸化时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状态及其神经毒性作用是部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本文首先总结了对Tau蛋白生理功能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最新研究发现分析了Tau蛋白如何参与创伤性脑损伤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平 刘苹 +3 位作者 熊仁平 赵艳 朱敏 周元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测定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于检测大鼠c-ski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方法提取培养的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根据获得的c-ski基因部分序列设... 目的测定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于检测大鼠c-ski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方法提取培养的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根据获得的c-ski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建立SYBRgreen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检测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c-skimRNA表达水平。结果获得的Wistar大鼠c-ski基因cDNA序列长561bp,为未曾报道的新序列,其与人、小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Gen-Bank收录(收入号DQ409171)。建立的SYBRgreen定量PCR检测标准品在103~109拷贝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149。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样品中c-skimRNA水平为(1.02±0.18)×106拷贝/μl。结论新获得了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可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i和Smad3在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霞 李平 +2 位作者 张恩 刘苹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研究C-ski和Smad3在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软X线照射诱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C-ski、Smad3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EMSA检测Smad3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辐射后2h,C-ski... 目的研究C-ski和Smad3在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软X线照射诱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C-ski、Smad3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EMSA检测Smad3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辐射后2h,C-ski、Smad3蛋白和mRNA水平、Smad3转录活性无显著变化,4h开始,C-ski表达逐渐下降,Smad3表达和转录活性逐渐升高,在8h分别达到峰谷和峰顶。结论C-ski和Smad3参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辐射性损伤的病理过程,辐射后C-ski下降,Smad3升高,并导致Smad3转录活性增强,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ki SMAD3 成纤维细胞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基因siRNA对TGF-β1双向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平 刘苹 +4 位作者 陈星云 赵艳 宁亚蕾 杨楠 周元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0-694,699,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Smad3基因特异性siRNA沉默质粒,并探讨其在TGF-β1双向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Smad3基因沉默质粒,荧光纤维镜观察转染效率,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基因和蛋白的变化,BrdU ELISA法和EMSA法分别检测... 目的构建大鼠Smad3基因特异性siRNA沉默质粒,并探讨其在TGF-β1双向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Smad3基因沉默质粒,荧光纤维镜观察转染效率,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基因和蛋白的变化,BrdU ELISA法和EMSA法分别检测转染siRNA及联合大小剂量TGF-β1刺激后细胞增殖和Smad3结合活性变化。结果沉默质粒转染效率为41.2%,瞬时转染后具有促增殖作用且与转染剂量成正比,并使其mRNA表达下调5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还可降低大小剂量TGF-β1双向调节细胞增殖和Smad3结合活性的变化程度。结论pSUPERSmad3沉默质粒构建成功,TGF-β1可通过调节Smad3来达到双向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基因 RNA干扰 TGF-Β1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在多重细胞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冬 陈星云 周元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80,共5页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ROCK)是一种属于AGC家族的蛋白激酶,主要通过诱导应力纤维形成、重构细胞骨架等方式参与细胞收缩、迁徙、分裂、形态变化等生物学行为,对调节细胞的多种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 细胞骨架 细胞收缩 细胞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带教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实习学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苹 李平 +2 位作者 周元国 赵艳 谢锦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4期3831-3832,共2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不断深化,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日益受到高等院校和社会的关注。医学科学作为一门建立在理论假设和科学实验验证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对实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 实验科学 实习学生 带教 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 教育改革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1在地塞米松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和单核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9
作者 刘冬 熊仁平 +6 位作者 陈星云 李平 宁亚蕾 彭艳 赵艳 杨楠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14-1817,共4页
目的探讨ROCK1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和单核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地塞米松和法舒地尔(Fasudil,Fas)抑制佛波脂(P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释放超氧化物阴离子(O2-)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以及U... 目的探讨ROCK1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和单核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地塞米松和法舒地尔(Fasudil,Fas)抑制佛波脂(P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释放超氧化物阴离子(O2-)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以及U937单核细胞黏附的程度,并检测ROCK1和RhoA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此外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对地塞米松这些作用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PMA组、PMA+Dex组、PMA+Dex+M组、PMA+Dex+C组和PMA+Fas组。结果地塞米松可以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O2-和MPO[(1.25±0.10)vs(1.95±0.10);(1.07±0.06)vs(1.75±0.08),P<0.05],而法舒地尔对其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地塞米松和法舒地尔均可抑制U937细胞黏附[(0.09±0.01)vs(0.08±0.01)vs(0.28±0.06),P<0.05]。米非司酮和放线菌酮并不能影响地塞米松的这些作用(P>0.05)。结论地塞米松以非ROCK1依赖方式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以ROCK1依赖方式通过非基因组效应抑制U937单核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非基因组效应 RO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k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促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艳 李平 +3 位作者 刘苹 陈磊 赵晓光 周元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7693-7696,共4页
背景:c-Ski既可促进组织修复,又能降低瘢痕形成,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基因治疗药物。目的:构建人sk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进行验证。方法:RT-PCR法从人包皮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人ski基因,连同真核... 背景:c-Ski既可促进组织修复,又能降低瘢痕形成,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基因治疗药物。目的:构建人sk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进行验证。方法:RT-PCR法从人包皮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人ski基因,连同真核表达启动子CMV克隆到pUC118载体上,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到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结果与结论: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blot显示Ski蛋白在转染细胞中成功表达,且可显著提高转染细胞的增殖效应,说明以pUC118为骨架的重组ski表达质粒具有促进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构建 SKI pUC118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用pUC118-ski质粒DNA纯化工艺的建立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艳 李平 +1 位作者 刘苹 周元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483-1487,共5页
目的建立基因治疗用pUC118-ski质粒DNA的纯化工艺,并进行质量鉴定。方法采用碱裂解法粗提质粒,PEG/MgCl2沉淀法初步纯化后,依次通过Sepharose 6 FF分子筛层析、PlasmidSelect Xtra亲和层析和SOURCE30Q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质粒DNA。纯化的质... 目的建立基因治疗用pUC118-ski质粒DNA的纯化工艺,并进行质量鉴定。方法采用碱裂解法粗提质粒,PEG/MgCl2沉淀法初步纯化后,依次通过Sepharose 6 FF分子筛层析、PlasmidSelect Xtra亲和层析和SOURCE30Q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质粒DNA。纯化的质粒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超螺旋质粒的比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的A260和A280值,以A260/A280比值评价其纯度;CCK-8法检测质粒促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BCA法和鲎试剂凝胶法分别检测质粒DNA中残留的蛋白质和内毒素含量;PCR法检测质粒中细菌基因组DNA的含量。结果经Sepharose 6 FF分子筛层析可有效去除质粒DNA中的RNA,经PlasmidSelect Xtra亲和层析能将超螺旋质粒DNA(scDNA)与开环质粒DNA(ocDNA)有效分离,经SOURCE30Q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质粒DNA纯度很高,但出现了少量ocDNA。获得的质粒DNA纯品中超螺旋质粒所占比例大于90.5%;纯度(A260/A280)为1.83;促原代培养的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空载体组相比提高了22.9%(P<0.05),与纯化前的质粒促细胞增殖活性一致;内毒素含量小于50 Eu/mg;几乎检测不到蛋白质残留;细菌基因组DNA残留量小于1.2μg/mg。结论建立了基因治疗用pUC118-ski质粒DNA的纯化工艺,纯化产品的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标准,为申请该基因药物的临床试验及大规模制备质粒DNA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基因 重组质粒 基因治疗 层析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