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健 高云华 +3 位作者 苟凌云 石红 赵晓波 何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1-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结合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扫描特点后,BI-RADS分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类和4A类,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52.1%、72.8%、80.5%、75.7%;结合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后的BI-RADS分类,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提高至72.9%、86.8%、83.3%,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与结合超声造影后的曲线下面积0.8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图像增强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RGDS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血栓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钰楠 高云华 +3 位作者 谭开彬 夏红梅 刘政 李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制备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 ly-Asp-Ser,RGDS)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并对靶向微泡的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别采用酰胺键共价键合的方式和表面吸附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与RGDS血栓靶向短肽片段... 目的探讨制备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 ly-Asp-Ser,RGDS)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并对靶向微泡的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别采用酰胺键共价键合的方式和表面吸附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与RGDS血栓靶向短肽片段进行结合;制备产物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的检测;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血栓进行寻靶作用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共价键合RGDS脂膜超声造影剂其微泡外壳波长发生了明显变化,显示改变率达到82%,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改变率达到2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携带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在大量的PBS液清洗后,对离体血栓仍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稳定性,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大量PBS液清洗后,失去了其靶向性。结论采用共价键合的化学修饰方法可以成功制备稳定性好的亲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S 血栓 靶向造影剂 体外靶向血栓 表面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型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晓燕 刘政 +2 位作者 谭开彬 潘旭 卓忠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60-4261,426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型实质性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17例经X线或CT证实肺周围部实质性占位,并经彩色超声检查在胸部肋间探及实质性占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活检后的结果。结果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型实质性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17例经X线或CT证实肺周围部实质性占位,并经彩色超声检查在胸部肋间探及实质性占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活检后的结果。结果 11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2例因组织坏死液化,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其余115例均有明确的病理结果,穿刺取材阳性率98.3%,其中慢性炎性20例、结核14例,磷癌30例、腺癌45例、小细胞分化癌6例。未发生明显气胸、咯血、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型实质性占位分析中,病理确诊阳性率高,安全、无明显并发症,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是一种低风险、微创性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活组织检查 肺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夏红梅 高云华 +2 位作者 杨成业 杨红骏 左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对婴幼儿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3例经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心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先心病单一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 1... 目的 探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对婴幼儿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3例经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心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先心病单一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 10 0 % ,超声测值与术中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双项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 96 % ,漏诊率为 4 % ;对复杂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 95 .4 % (96 / 10 1) ,漏 /误诊率为 4 .6 % (5 / 10 1) ,其中 ,4例患者接受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后明确诊断。易漏诊的合并畸形包括小ASD、PDA及LSVC等。结论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复杂的婴幼儿心血管畸形 ,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可确定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大血管的走行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阻断对兔肝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青 吴盛正 +3 位作者 皋月娟 赵洋 李露 刘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观察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效应在阻断兔肝血流实验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1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单纯超声组、一次超声空化组和两次超声空化组。超声空化处理采用经静脉注射脂质微泡(剂量0.1ml/kg体质量)联合峰值负压4... 目的观察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效应在阻断兔肝血流实验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1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单纯超声组、一次超声空化组和两次超声空化组。超声空化处理采用经静脉注射脂质微泡(剂量0.1ml/kg体质量)联合峰值负压4.3MPa的脉冲式超声直接照射开腹暴露的肝脏5min。对一次超声空化组仅治疗1次;两次超声空化组治疗1次后间隔1h后重复治疗;单纯超声组用3ml生理盐水替代微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30、60min及48h对各组肝脏实施CEUS,计算各时间点峰值强度(PI)变化。实验结束后每组取一只动物,获取肝脏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一次超声空化治疗后即刻、30 min,靶区肝实质由此前的均匀增强变为无增强,其PI值由(-51.88±4.26)dB降至(-62.53±4.83)dB;48h后血流灌注恢复,PI值升至(-52.02±4.59)dB。两次超声空化治疗后治疗后即刻、30min,非增强缺损面积大于一次超声组,PI值变化与一次治疗组类似。单纯超声组治疗前、后CEUS无明显变化。病理发现一次超声空化组及两次超声空化组肝脏出现散在微小坏死灶。结论微泡超声空化阻断肝血流后,血流灌注可在48h后自行恢复,肝脏坏死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空化效应 肝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微泡超声空化增强乳腺癌化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梅 刘政 +4 位作者 何利平 梁红敏 王丹 谭开彬 李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制备性能稳定的亚微米级紫杉醇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脉冲式超声激励下其在肿瘤局部的释放。方法用三醋酸甘油酯溶解紫杉醇,加入脂质冻干粉,制成亚微米级的载紫杉醇超声微泡,对其进行形态学及质量检测。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将24只模... 目的制备性能稳定的亚微米级紫杉醇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脉冲式超声激励下其在肿瘤局部的释放。方法用三醋酸甘油酯溶解紫杉醇,加入脂质冻干粉,制成亚微米级的载紫杉醇超声微泡,对其进行形态学及质量检测。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将24只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经耳缘静脉注射紫杉醇微泡或紫杉醇后,采用或不用脉冲超声于体表定点辐照,10 min后即刻剖取瘤块,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紫杉醇含量。结果载紫杉醇脂膜微泡的粒径为299.8~2383.5 nm,平均(1.07±0.38)μm,浓度9×109~10×109/ml,表面电位为(19.10±0.32)mV,包封率为(95.00±1.22)%,载药量(5.60±0.11)%。超声释放实验显示紫杉醇微泡加超声辐照组肿瘤组织内的紫杉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药物含量(P〈0.05)。结论在低能量超声激励下,亚微米级紫杉醇载药微泡能实现在肿瘤局部高浓度释放紫杉醇,增强疗效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微泡 超声疗法 药物释放系统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动脉干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婧 周柳英 +3 位作者 徐亚丽 杨家翔 廖林 白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69-2670,共2页
关键词 系统超声诊断 胎儿超声心动图 永存动脉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乔伟 杨莉 +4 位作者 钱胜利 李延 张俊 周木秀 刘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PCCMB)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对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超声治疗组(US组)、单纯PCCMB注射组(SHAM组)及PCCMB... 目的探讨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PCCMB)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对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超声治疗组(US组)、单纯PCCMB注射组(SHAM组)及PCCMB注射联合超声治疗组(PCCMB+US组),每组各8只。对各组均通过10min出血量及视觉评分评价止血效果。并对SHAM组及PCCMB+US组于超声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治疗后60min行CEUS检查,对US组于超声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min行CEUS检查,测量兔肾造影峰值强度(PI)。结果所有实验兔均顺利完成实验。治疗后PCCMB+US组10min出血量低于SHAM组及US组(P均<0.05);PCCMB+US组视觉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及US组(P均<0.05)。PCCMB+US组超声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min的PI均高于超声治疗前(P均<0.05)。SHAM组及US组超声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min 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CMB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脏创伤性出血可起到快速、有效止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造影剂 肾创伤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7
9
作者 沈燕华 高云华 +3 位作者 贺声 杨晔 李馨 张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CHD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各项左心室扭转指标并获得相应曲线;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各项常规超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尖及瓣环扭转曲线的正负方向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扭转率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的扭转方向及整体扭转率可以检出CHD左心室壁收缩异常,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二维应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微泡促进超声波溶栓作用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华兴 刘平 +3 位作者 李馨 刘政 李秋颖 高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评价脂质体造影剂微泡对超声溶栓的影响及其与超声波频率、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健康成人静脉全血37℃恒温水浴孵育2h制备体外血栓80份。40份样本被分为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微泡+超声组和对照组。辐照超声... 目的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评价脂质体造影剂微泡对超声溶栓的影响及其与超声波频率、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健康成人静脉全血37℃恒温水浴孵育2h制备体外血栓80份。40份样本被分为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微泡+超声组和对照组。辐照超声为2MHz-1.8W/cm2、占空比95%的脉冲式超声波,脂质体微泡用量为50μl,各组处理时间为10min。比较各组溶栓率。其余血栓样本分为4组,加入50μl微泡后分别给予2MHz-0.7W/cm2、2MHz-1.4W/cm2、1MHz-0.7W/cm2和0.5MHz-0.7W/cm2的脉冲式超声波辐照10min。计算溶栓率与频率、声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微泡+超声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组(P<0.05)、单纯微泡组(P<0.01)和对照组(P<0.01)。溶栓率与超声频率呈负相关(r1=-1.000,P<0.01),与声强呈正相关(r2=1.000,P<0.01)。结论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脂质体微泡能显著增强超声波溶栓作用,且其效果与超声频率成反比,与声强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超声溶栓 频率 声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体外实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琼 高顺记 +3 位作者 郭梦娇 高原 刘政 谢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对体外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取牛全血制作血栓样本50个,随机平均分为5组后于带有侧支循环的体外循环装置中进行处理。实验1组为超声微泡尿激酶组,实验2组为超声微泡组,实验3组为超声尿激酶组... 目的探讨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对体外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取牛全血制作血栓样本50个,随机平均分为5组后于带有侧支循环的体外循环装置中进行处理。实验1组为超声微泡尿激酶组,实验2组为超声微泡组,实验3组为超声尿激酶组,实验4组为单纯尿激酶组,实验5组为无处理组。计算并比较各组的溶栓率。并进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1组溶栓率为(73.64±14.16)%,实验2组为(47.97±11.66)%,实验3组为(57.33±8.65)%,实验4组为(50.85±9.63)%,实验5组为(29.76±18.06)%。其中实验1组溶栓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该组HE染色组织学检查可见明显多灶状血栓溶解,边缘可见血栓崩裂,免疫荧光可见纤维蛋白网断裂。结论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在体外实验中可提高血栓的溶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微泡 超声学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超声联合微泡促顺铂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钰楠 高云华 +2 位作者 谭开彬 刘平 付赤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微泡)促顺铂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建立BBB体外实验模型,根据是否加入微泡和超声辐照,分为四组: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每组...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微泡)促顺铂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BALB/c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建立BBB体外实验模型,根据是否加入微泡和超声辐照,分为四组: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每组添加浓度为5ng/μl的生物素胶体金50μl和顺铂,顺铂达到9μg/cm2,供池定容在460μl,分别于超声辐照后再培养48h,并在培养不同时间点从受池中取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顺铂的通透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与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胶体金的分布;实验前后细胞小室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2MHz、0.6W/cm2、10min的诊断超声辐照联合脂膜微泡(1μl/ml)能够促顺铂跨体外BBB模型的转运,透射电镜观察到内皮细胞胞饮小体增多,细胞内可见胶体金分布;单纯超声辐照组细胞间隙可见少量胶体金分布,对照组和微泡组细胞内外均不能见到胶体金;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各组碳和锌元素总量均无改变,而超声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两种元素的能谱分布发生转变。经HPLC检测,顺铂通透量超声组与超声联合微泡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微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泡联合诊断超声波能通过短暂开放紧密连接,促进药物顺铂跨BBB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超声检查 微泡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操作方法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雪 刘政 +1 位作者 谭开彬 卓忠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操作技巧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9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CT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时做好患者吸气、收腹、重压以及交替探测等操... 目的探讨CT联合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操作技巧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96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CT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时做好患者吸气、收腹、重压以及交替探测等操作,分析CT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时的操作方法及其临床效果。结果入选的496例中488例为单侧输尿管结石,占98%,8例患者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占2.0%。患者中,318例中断输尿管结石,占64%,176例下段输尿管结石,占36%;496例患者460例轻度积水,8例中度积水,6例重度积水,22例无积水。患者中,46例结石直径>10mm,130例5mm<直径<10mm,320例<5mm,350例结石直径在4mm以上。患者检查过程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1.6%。结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用CT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效果理想,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患者诊断时应该注意操作技巧,提高检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联合腹部超声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检查效果 操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超声检测胎儿右室双出口及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瑜 郑俊平 +3 位作者 蒋演 李佩倞 高云华 夏红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75-2379,共5页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PW)、M型(MME)、实时三维容积(RT-3DE)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出口及法洛四联症胎儿右心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W、MME、RT-3DE三种方法,分别测量30例右室双出口及法洛四联症胎儿和30例正常胎儿的Tei指数、右...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PW)、M型(MME)、实时三维容积(RT-3DE)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出口及法洛四联症胎儿右心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W、MME、RT-3DE三种方法,分别测量30例右室双出口及法洛四联症胎儿和30例正常胎儿的Tei指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W测量异常组胎儿右室Tei指数为(0.48±0.09),正常组为(0.36±0.05),异常组测值明显高于正常组;MME与RT-3DE测量的异常组胎儿右室EF分别为(60.04±7.69)、(52.04±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测量的Tei指数与RT-3DE的ROC诊断曲线较一致,与MME差异较大。结论 RT-3DE可不依赖于任何解剖假设准确地评价胎儿心功能,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由于右心室形态的不规则,MME在心室内径的测量上存在较大的误差,其相关测值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较RT-3DE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 M型超声 RT-3DE 胎儿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ICAM-1单抗超声造影剂体外评估兔腹主动脉内皮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馨 高云华 +2 位作者 谭开彬 刘平 卞爱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携ICAM 1单抗的超声造影剂评价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FITC标记自制含氟碳声振白蛋白造影剂及携ICAM 1单抗的靶向超声造影剂。新西兰大白兔 8只 ,高脂饮食建立内皮损伤动物模型后 ,取兔腹主动脉做冰冻病理切片 ... 目的 探讨携ICAM 1单抗的超声造影剂评价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FITC标记自制含氟碳声振白蛋白造影剂及携ICAM 1单抗的靶向超声造影剂。新西兰大白兔 8只 ,高脂饮食建立内皮损伤动物模型后 ,取兔腹主动脉做冰冻病理切片 ,随机分两组 ,分别滴加非靶向造影剂、靶向造影剂 ,比较两种微泡内皮分布情况及相应荧光染色度的差异。结果 靶向造影剂组内皮黏附微泡明显增多 ,荧光染色较强。结论 携ICAM 1单抗的造影剂微泡可靶向黏附于损伤内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造影剂 腹主动脉 内皮功能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RGDS的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钰楠 高云华 +1 位作者 谭开彬 刘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制备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并对其理化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鉴定。方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通过酰胺键共价键键合的方式与血栓靶向短肽片段(RGDS)进行结合。制备产物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的检测;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血... 目的制备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并对其理化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鉴定。方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通过酰胺键共价键键合的方式与血栓靶向短肽片段(RGDS)进行结合。制备产物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的检测;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血栓进行寻靶特性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携带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其波长发生了明显变化,携带率达到8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携带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对离体血栓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稳定性。结论采用共价键键合的化学修饰方法成功制备了亲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S 血栓靶向 造影剂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节段分析法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亚丽 夏红梅 +2 位作者 谭开彬 杨希 高云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53-655,共3页
临床工作中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是一个难点。因心脏畸形复杂罕见且合并畸形多,初学者及年轻医师由于缺乏系统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和经验,面对此类患者不知如何入手,检查费时且最终难以全面准确诊断合并的心脏畸形,常常漏诊... 临床工作中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是一个难点。因心脏畸形复杂罕见且合并畸形多,初学者及年轻医师由于缺乏系统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和经验,面对此类患者不知如何入手,检查费时且最终难以全面准确诊断合并的心脏畸形,常常漏诊部分合并症。本文介绍节段分析法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以利于低年资超声医师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提高诊断复杂性心脏畸形的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复杂性 节段分析诊断法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学参数对血栓内微泡介导的超声辅助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原 郭梦娇 +3 位作者 高文宏 高顺记 刘政 谢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向血栓内注射微泡和尿激酶后超声溶栓的体外实验中,不同声压和占空比对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稀释的超声微泡并组装体外实验设备。将90份新鲜人血血栓样本平均分为9组,包括8个实验组(实验1-8组)及1个对照组。向血栓... 目的探讨经导管向血栓内注射微泡和尿激酶后超声溶栓的体外实验中,不同声压和占空比对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稀释的超声微泡并组装体外实验设备。将90份新鲜人血血栓样本平均分为9组,包括8个实验组(实验1-8组)及1个对照组。向血栓内注射0.02 ml微泡稀释液及2万U尿激酶,并对各组进行不同的超声辐照;实验1-4组固定占空比为10%,声压分别为285 kPa、512 kPa、708 kPa和931 kPa;实验5-8组固定声压为931 kPa,占空比分别为1%、2%、5%和10%;对照组不予超声辐照。计算并比较各组溶栓率的差异,并通过超声观察血栓表现及微泡分布情况。结果超声辐照后微泡在血栓内有均匀扩散并逐渐减少的趋势。固定占空比时,实验3、4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4组溶栓率高于实验1组(P〈0.05);固定声压时,实验6、7、8组溶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8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实验5组(P〈0.01)。其余各组间溶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向血栓内注射微泡和尿激酶有助于增强超声溶栓效果,超声辐照时以声压708 kPa、占空比〉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参数 微泡 血栓栓塞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增强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燕 刘政 +3 位作者 杨鹰 颜苹 贾化平 梁会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41-1745,共5页
目的研究低频率、低声压超声激励微泡增强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顺铂组(P组),顺铂联合超声组(PU组),超声微泡组(UM组),超声微泡联合顺铂组(PUM组)。采用频率1MHz、声压400 k Pa的非聚焦超声联合脂... 目的研究低频率、低声压超声激励微泡增强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顺铂组(P组),顺铂联合超声组(PU组),超声微泡组(UM组),超声微泡联合顺铂组(PUM组)。采用频率1MHz、声压400 k Pa的非聚焦超声联合脂质微泡及顺铂,按照分组处理对数期生长的宫颈癌Hela细胞。Hoechst33342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各组细胞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处理后24 h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测定Hela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顺铂的IC50为4.882μg/m 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超声微泡顺铂组(PUM)的细胞凋亡率为58.1%,较顺铂联合超声组(PU)增高4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PUM组较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Hoechst33342染色后,PUM组典型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其余各组。结论低频率低声压超声联合微泡可以增强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抑制Hela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微泡 肿瘤化疗 宫颈癌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超声检查对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希 黄月 +5 位作者 蒙萌 吴盛正 龚金玲 潘旭 徐亚丽 卓忠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评价颅脑超声检查在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7例高危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对临床高度怀疑有颅脑疾病者同时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发现缺氧缺血性脑... 目的评价颅脑超声检查在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7例高危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对临床高度怀疑有颅脑疾病者同时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95例(18.0%),颅内出血173例(32.85%),脑周围白质软化23例(4.4%),脑积水52例(9.9%),颅内感染7例(1.3%),均经MRI或临床随访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协助临床对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做出早期诊断,操作便捷,可作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颅脑 高危新生儿 颅内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