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NF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神经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赛宇 阮怀珍 +1 位作者 杨忠 吴喜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2-646,共5页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大鼠GDNF 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经酶切及PCR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将重组体包装到PA317细胞中,并感染增殖旺盛的大鼠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转染效率。结果显示GDNF...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大鼠GDNF 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经酶切及PCR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将重组体包装到PA317细胞中,并感染增殖旺盛的大鼠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转染效率。结果显示GDNF cDNA正确地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增殖旺盛的神经干细胞并有效表达。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GDN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成功转染到神经干细胞中。为移植替代和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重组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成鞘细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赛宇 阮怀珍 +1 位作者 吴喜贵 张金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嗅球成鞘细胞 (OECs)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生理盐水 (SAL )组和实验 (OECs)组 ,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 ,硅胶管内对照组给予SAL,实验组给予培养成活的新生... 目的 探讨嗅球成鞘细胞 (OECs)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生理盐水 (SAL )组和实验 (OECs)组 ,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 ,硅胶管内对照组给予SAL,实验组给予培养成活的新生大鼠 OECs悬液 ,分别于术后 30或 90天 ,应用电生理检测、HRP逆行示踪法及轴突图像分析检测损伤的神经在电传导轴浆运输、髓鞘再生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 30和 90天 ,OECs组与 SAL 组比较 :1OECs组损伤侧下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的潜伏期 (L AT)分别缩短了 0 .6 0 ms和 0 .5 6 m s;神经传导速度分别加快了 6 .4 2 m/ s和 5 .36 m/ s;波幅分别增加了 3.92 mv和 5 .84 mv;2 OECs组损伤侧脊髓前角 HRP阳性细胞率分别增加了 11.6 3%和 2 5 .0 1% ;3OECs组坐骨神经纤维数目分别增加了 10 4 7个 / mm2 和 14 2 2个 / mm2 ;神经髓鞘厚度分别增加了 0 .4 3μm和 0 .6 3μm。 结论 嗅球成鞘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嗅球成鞘细胞 神经再生 功能恢复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gin与成体神经发生的调控
3
作者 黄艳明 范晓棠 蔡文琴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63-365,370,共4页
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且这些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noggin通过拮抗内源性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logical Prote in,BMPs)的作用促进生理状态下成年动物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成体神经元发生。并且noggin参与中... 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且这些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noggin通过拮抗内源性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logical Prote in,BMPs)的作用促进生理状态下成年动物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成体神经元发生。并且noggin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神经发生的过程,外源性noggin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GIN 体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NOGGIN PROTEIN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发生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基因型雌激素膜性受体GPR30在生后雌性大鼠海马内的发育学表达与亚细胞水平定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承军 邓其跃 +2 位作者 张东梅 蔡文琴 张吉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了研究非基因型雌激素膜性受体GPR30对海马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作用,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技术以及酶标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生后雌性大鼠海马内GPR30表达的变化及其免疫阳性产物在神经元亚细胞水平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GPR3... 为了研究非基因型雌激素膜性受体GPR30对海马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作用,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技术以及酶标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生后雌性大鼠海马内GPR30表达的变化及其免疫阳性产物在神经元亚细胞水平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GPR30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海马CA区的锥体层神经元与齿状回颗粒层的神经元内,其表达水平随发育呈增加趋势.P0时在雌性大鼠海马未发现明显GPR30免疫阳性反应,P7后免疫阳性物质开始在CA2出现,P14时见于CA1、CA2和齿状回,P30和P60主要见于CA1、CA2、CA3和齿状回.在光镜下,GPR30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核外的胞浆中,细胞核未见免疫阳性反应.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其位于神经元的胞浆内,可能主要是粗面内质网,也可见于线粒体和细胞膜.以上结果证实,GPR30是一种位于细胞核外的、非基因型作用的雌激素受体,可能参与了雌激素对海马锥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功能的调节,还可能参与了对齿状回成年神经干细胞某些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雌激素膜性受体 GPR30 免疫组化 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雌激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东梅 边晨 +3 位作者 邓其跃 冉倩 蔡文琴 张吉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0-313,共4页
脑内雌激素的来源包括透过血脑屏障的循环雌激素以及脑局部合成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调节脑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也能调节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等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具有两类受体:一是... 脑内雌激素的来源包括透过血脑屏障的循环雌激素以及脑局部合成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调节脑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也能调节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等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具有两类受体:一是经典的核受体ER-α和ER-β;二是近年新发现的膜性受体ER-X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以及Gαq-ER。核受体介导雌激素的基因型效应即调节特异性靶基因的转录,而膜性受体(包括核受体的膜性成分)介导快速的非基因型效应,但也可通过第二信使系统发挥间接的转录调控功能。由于脑源性雌激素具备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部分功能性特征,因此雌激素仅仅是一种激素还是可以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假说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基因型效应 非基因型效应 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和脑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荣 杨忠 +2 位作者 魏璐 吴喜贵 蔡文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在性腺、肾上腺及胎盘组织中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代谢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脑功能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发现脑组织自身能从头合成几乎全部的类固醇激素,意味着脑源性的和外周源性... 在性腺、肾上腺及胎盘组织中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代谢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脑功能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发现脑组织自身能从头合成几乎全部的类固醇激素,意味着脑源性的和外周源性的类固醇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共同调控着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如在学习和记忆、突触的传递功能、神经保护、神经退行性病变(尤其A lzheimer's病)、情绪、应激以及月经相关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些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学习和记忆 突触传递 神经退行性病变 神经保护 月经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辉 阮怀珍 +1 位作者 张金海 吴喜贵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生大鼠低氧模型和胎鼠低氧模型 ,采用爬杆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结果 爬杆实验中习得的速度减慢 ,消退速度加快。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 ,撤除平台后... 目的 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生大鼠低氧模型和胎鼠低氧模型 ,采用爬杆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结果 爬杆实验中习得的速度减慢 ,消退速度加快。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 ,撤除平台后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爬杆实验 MORRIS水迷宫实验 NMDA受体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荣 吴喜贵 +2 位作者 杨忠 魏璐 蔡文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ST)分泌雌激素的规律,研究AST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0d、7d、14d、21d进行细胞计数,同时用ELISA方法测定AST条件培...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ST)分泌雌激素的规律,研究AST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0d、7d、14d、21d进行细胞计数,同时用ELISA方法测定AST条件培养液(ACM)中雌二醇(E2)的浓度。以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纯培养为模型,实验分成6组:神经元纯培养组;ACM培养组;AST和神经元混合培养组;雌激素培养组;ACM+Tamoxifen(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培养组;Tamoxifen培养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突触计数方法观察各组突触形成数量的差别。结果AST数量分别为1×104/ml、1.1×106/ml、1.4×106/ml、1.5×106/m1;ACM中雌二醇浓度分别为(ng L):0、117±22、266±22、252±27。第0d培养液中未检测出雌二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雌激素浓度迅速增加,14d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但21d时培养液中雌二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各实验组突触荧光颗粒数分别为(个/细胞,培养第9d):14±3;79±5;83±8;80±6;32±3;29±3。显示ACM能增加培养神经元突触形成的数目近6倍,外源性雌激素可基本模拟ACM的效应。Tamoxifen能阻断ACM促突触形成效应的75%左右。结论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AST能合成并分泌雌激素,分泌的雌激素可能参与了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突触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突触形成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免疫荧光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延东 阮怀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腺嘌呤核苷酸受体(P2受体)的概念于1978年提出,这类受体包括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个家族。迄今为止,已有七个亚型的P2X受体(P2X1,7)和八个亚型的P2Y受体(P2Y1,2,4,6,11,12,13,14)被克隆。其中P2X受体家... 腺嘌呤核苷酸受体(P2受体)的概念于1978年提出,这类受体包括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个家族。迄今为止,已有七个亚型的P2X受体(P2X1,7)和八个亚型的P2Y受体(P2Y1,2,4,6,11,12,13,14)被克隆。其中P2X受体家族被认为是继烟碱受体家族及谷氨酸受体家族后第三类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明确P2X受体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执行多种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表达 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在几丁糖膜上的增殖分化状态
10
作者 程赛宇 阮怀珍 +1 位作者 杨忠 吴喜贵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几丁糖与多种组织、细胞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能被机体所吸收。因此,近年来几丁糖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化骨、软骨、皮肤、肌肉、周围神经等组织工程学研究当中。神经干细胞(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 几丁糖与多种组织、细胞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能被机体所吸收。因此,近年来几丁糖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化骨、软骨、皮肤、肌肉、周围神经等组织工程学研究当中。神经干细胞(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移植部位分裂增殖,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成相应的细胞来补充替代受损的细胞,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移植后产生的细胞也可以自主释放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或γ2氨基丁酸),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或神经保护因子,从而抑制神经变性或者促进神经再生。NSCs自发现以来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再生方面的研究更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几丁糖膜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相容性 状态 组织工程化骨 组织工程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