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质量改进对肝胆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路遥 李姝颖 张英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肝胆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有关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全新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式,其内容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肝胆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有关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全新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式,其内容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6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从以往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改进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监测,各项指标始终呈平稳上升趋势,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有效避免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解剖及手术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威巍 李靖 +3 位作者 郑璐 张宇 尤楠 吴柯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胆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培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肝胆外科临床教学方案,不进行三维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胆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培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肝胆外科临床教学方案,不进行三维重建技术的培训;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案+Myrian XP-Liver软件进行临床教学,然后对2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测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出科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8.4±9.2)和(72.3±8.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科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试验组为15人,对照组为8人;试验组学员对培训的兴趣、知识的掌握以及解剖认知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三维重建系统在肝胆外科医师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肝胆外科 三维重建 解剖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10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庞元龙 王细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5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2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治愈38例...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5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2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治愈38例,死亡10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外科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颖 高明发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病例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择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肝癌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病例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择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肝癌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周、术后1周及2周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HBV-DNA,随访并比较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情况。结果两组TACE术后1周均出现肝功能损害(ALT、AST、TBil和GGT升高),观察组ALT、AST和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两组ALT、AST、TBil和GGT均有下降,且观察组ALT、AST、TBil和G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35.72%,高于对照组的16.04%(P<0.05)。术后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14%和58.93%(P<0.05),观察组HBV激活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对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肝癌病例采用TACE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改善TACE导致的肝功能损害,降低HBV的激活率,延长1年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治疗肝囊肿临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左国华 梁平 +5 位作者 李洪艳 李靖 丁生财 刘锡能 王细文 黄小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2期738-73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4例不同部位及不同囊肿个数的肝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 4例病人中有 3 2例手术成功 ,4例行囊肿切除 ,2 8例行囊肿开窗引流术 ,2例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 2 0~ 90min ...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4例不同部位及不同囊肿个数的肝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 4例病人中有 3 2例手术成功 ,4例行囊肿切除 ,2 8例行囊肿开窗引流术 ,2例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 2 0~ 90min ,平均约 40min ,全部病人痊愈出院 ,2例多囊肝术后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是安全可行的 ,同时具有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并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海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78,共3页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最常见靶器官,大约25%的结、直肠癌病人在就诊时就已经存在肝转移性癌;而在复发性结、直肠癌病人中,有50%的病人出现肝脏转移灶[1]。转移性肝癌病人的愈后大多不佳,如果未经治疗,平均存活约为...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最常见靶器官,大约25%的结、直肠癌病人在就诊时就已经存在肝转移性癌;而在复发性结、直肠癌病人中,有50%的病人出现肝脏转移灶[1]。转移性肝癌病人的愈后大多不佳,如果未经治疗,平均存活约为5个月,罕见有超过5年者[2]。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英 李洪艳 赵路遥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生将情感教育融入传统带教模式... 目的探讨情感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实习的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生将情感教育融入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带教效果及职业态度。结果研究组护生中主动关心患者、学习积极主动、掌握专科相关技能、专科知识丰富、语言沟通能力强、患者满意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生中职业态度积极者所占比例为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3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情感教育融入临床护理带教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其职业态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临床护理教育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英 李洪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6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对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的影响,了解护理教员与护生的心理变化,旨在护理带教过程中,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临床护理教员(34人)、实习护生(15... 目的探讨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对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的影响,了解护理教员与护生的心理变化,旨在护理带教过程中,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临床护理教员(34人)、实习护生(15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教员17人,实习护生78人。实验组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对实验前后2组护理教员及护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带教后,实验组护生在对职业充满期待和对临床教员感激2个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教员在教师成就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能力提升、愿意继续带教4个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护生和护理教员的带教成功情绪情感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韦纳归因理论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三维度六因素 临床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细菌移植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威巍 张宇 李靖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161-1165,共5页
粪便细菌移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其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某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伦理学争议以及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临床应用仍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由于移植物... 粪便细菌移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其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某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伦理学争议以及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临床应用仍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由于移植物独特的来源,对其研究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有关其机制、治疗标准、适应证及禁忌证等均无定论。同时,对于其是否会引起其他并发症或者传染病以及应对措施,目前仍未达成相应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肝性脑病 肝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响应的二硫化钼/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凝胶的制备与止血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冉超 王佳程 +3 位作者 李猛 顾勋鑫 郑璐 李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9-756,共8页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二硫化钼/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凝胶,评价其微观结构、理化特性和止血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两步法制备二硫化钼/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凝胶。通过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 MoS_(2))纳米片。制备2%海藻酸钠(sodi...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二硫化钼/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凝胶,评价其微观结构、理化特性和止血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两步法制备二硫化钼/海藻酸钠纳米复合凝胶。通过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 MoS_(2))纳米片。制备2%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溶液,然后以此为模板,添加不同浓度MoS_(2)分散液,混合均匀后通过钙离子交联得到SA/MoS_(2)-X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A、SA/MoS_(2)-X微观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通过图谱上各种振动峰的标定分析物质表面官能团;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测试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吸收等;光热抗菌实验评价SA/MoS_(2)-X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的抑制作用;大鼠肝脏出血模型评价SA/MoS_(2)-X凝胶的体内止血效果。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两步法合成的SA/MoS_(2)-X凝胶的纤维网络呈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其孔隙大小和密度与纯SA凝胶有区别;MoS_(2)附着于SA凝胶表面,均匀分布;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显示SA/MoS_(2)-X比SA在808 nm处吸收峰值显著增加。SA/MoS_(2)-X凝胶(分别含1 mg/mL和2 mg/mLMoS_(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光热抗菌效果显著高于SA组(P䥺Symbol|@@0.05)。SA/MoS_(2)-X凝胶对SD大鼠肝脏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䥺Symbol|@@0.05)。结论 两步法制备的SA/MoS_(2)-X凝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和MoS_(2)结合稳定性,其光热特性和理化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二硫化钼 光热抗菌 止血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细菌移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功能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宇 王威巍 +2 位作者 左国华 黄小兵 李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00-120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检测FMT干预对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粪便细菌移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料,0.2 mL/d生...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检测FMT干预对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粪便细菌移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料,0.2 mL/d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模型组:0.2 mL/d生理盐水灌胃;益生菌组:0.2 mL/d益生菌溶液灌胃(其中含益生菌2.7×10~9);FMT组:0.2 mL/d粪便细菌溶液灌胃(其中含粪便细菌2.7×10~9);持续8周。记录大鼠的生存情况,比较移植前后体质量、肝功能及血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大鼠均未出现死亡;与模型组比较,FMT组粪便细菌移植后大鼠肝指数明显下降(P<0.01),肝功能明显好转,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脂代谢紊乱在粪便细菌移植后得到明显改善,LDL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回升(P<0.01);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在移植后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FMT组大鼠炎症标志物IL-6和TNF-α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大鼠进行人类粪便细菌移植是可行的;粪便细菌移植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肝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粪便细菌移植 肝功能 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颗粒细胞瘤1例
12
作者 李金燕 张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313-313,共1页
患者男性,5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1个月,2~3次/日,便黑色或黄色糊状,不成形,每次量多,伴乏力,左下腹胀、隐痛不适,自觉排便后症状稍缓解。结肠镜检示回盲部见一直径0.6 cm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略发白,余所见结肠黏膜光滑,血... 患者男性,5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1个月,2~3次/日,便黑色或黄色糊状,不成形,每次量多,伴乏力,左下腹胀、隐痛不适,自觉排便后症状稍缓解。结肠镜检示回盲部见一直径0.6 cm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略发白,余所见结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图1)。内镜诊断:回盲部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98靶向调控表皮干细胞内FGFR1表达诱导慢性创面形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欢 刘仕勇 +2 位作者 周燕 康华利 黄小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研究miR-198对慢性创面形成的影响,探讨miR-198靶向调控表皮干细胞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的可能机制与相关性。方法:所有大鼠以表皮干细胞培养划分为三组,对照组20只,采用基础饲料,40只复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组,共32只... 目的:研究miR-198对慢性创面形成的影响,探讨miR-198靶向调控表皮干细胞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的可能机制与相关性。方法:所有大鼠以表皮干细胞培养划分为三组,对照组20只,采用基础饲料,40只复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组,共32只建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模型成功,其中16只为慢性创面组,另外16只通过快速尾静脉注射miR-198抑制剂转染系统溶液,命名为转染抑制载体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皮干细胞表达,计算慢性创面的愈合率。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测试和细胞周期分析miR-198对表皮干细胞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表皮干细胞中FGFR1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GFR1及下游Ras和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创面组miR-198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转染抑制载体miR-198后,表皮干细胞中表达显著性下调(P<0.0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慢性创面组会抑制表皮干细胞增殖,转染抑制载体(Anti-miR-198)阻断miR-198后表皮干细胞增殖得到恢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慢性创面培养组FGFR1阳性表达数量增加,随着转染抑制miR-198载体的影响,FGFR1在转染抑制载体组表达增加更明显(P<0.01)。Westernblot检测显示,在慢性创面模型中,转染抑制载体(Anti-miR-198)后,FGFR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转染抑制载体组Ras和MAPK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iR-198可能负向调控表皮干细胞FGFR1,抑制miR-198可以增强表皮干细胞FGFR1表达,加快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能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98 慢性创面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表皮干细胞 愈合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裕明 韩克强 +7 位作者 郑璐 李靖 许商成 田野望 李洪艳 皮会丰 钱鹏 梁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原发性肝癌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差异与肝癌转移相关胜及预测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We...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原发性肝癌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差异与肝癌转移相关胜及预测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Westernblot荧光发光法定量检测E-cadherin,Vimentin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蛋白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wist,Vimentin,E—cadherin在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E-cadhe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癌组织较相邻正常组织表达显著降低,相对表达量为0.082±0.063对比0.226±0.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50,P〈0.01;其在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中表达较无门静脉癌栓者降低妒=0.001),其在TNMm期患者肝癌组织中表达较TNM I/II期表达降低(p=0.003);Viment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表达较相邻正常组织表达增高(p=0.002),Vimentin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09,P=0.004),Vimentin蛋白表达与门静脉癌栓(P〈0.01)、TNM分期妒〈0.01)、Milan标准(P=0.005)存在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cadherin在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相邻正常组织细胞膜上高表达,Vimentin和Twist均在肝癌组织细胞中高表达,而在相邻正常组织不表达。结论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门静脉癌栓、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E—cadherin和Vimentin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lE-cadherin VIMENTIN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梁 贺永刚 +1 位作者 李靖 郑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手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ectomy,LC)在去除病变的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手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ectomy,LC)在去除病变的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抗凋亡基因Bcl-2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克强 吴娅利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肿瘤
原文传递
1例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金燕 张宇 《现代医学》 201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例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例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或巢团状,有较多坏死,内见角化珠... 目的:探讨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例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例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或巢团状,有较多坏死,内见角化珠形成,可见细胞间桥及钙化,部分区域黏液样变,肿瘤细胞侵及部分包膜,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色深,有一定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k5/6弥漫阳性(+),p63、Calponin、SMA、S-100及p53不同程度阳性(+),ki-67阳性率约30%。特殊染色:AB阴性;PAS灶性红色。结论: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国产皮下埋藏式抗癌药泵22例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彤翰 黄皎琳 益建疆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选择性肿瘤动脉插管栓塞及灌注化疗,为中、晚期癌症病人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由于体外导管的留置,也给病人带来了诸多不便。70年代初,Blackshear首先设计并研制了皮下植入式输注泵,继而用于临床。随后国内也开展了对药泵的研究并... 选择性肿瘤动脉插管栓塞及灌注化疗,为中、晚期癌症病人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由于体外导管的留置,也给病人带来了诸多不便。70年代初,Blackshear首先设计并研制了皮下植入式输注泵,继而用于临床。随后国内也开展了对药泵的研究并获得成功。我院于1990年9月至1991年11月使用陕西省科联研制的“KL—Ⅰ型皮下埋藏式抗癌药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药泵 皮下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