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治疗整形外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丽萍 杨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炎症治疗机对几种常见整形美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用HYJ智能化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62例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并探索其治疗剂量的大小。结果:治愈42例(67.74%),显效11例(17.74%),有效9例(14.52%),总有效... 目的:观察微波炎症治疗机对几种常见整形美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用HYJ智能化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62例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并探索其治疗剂量的大小。结果:治愈42例(67.74%),显效11例(17.74%),有效9例(14.52%),总有效率100%。结论: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整形美容外科术后红、肿、硬结、疼痛等并发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 整形外科 术后并发症 注射隆乳术 阴茎延长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中的肥大细胞与神经肽P物质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亮 李世荣 丛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334-335,共2页
肥大细胞与神经肽P物质广泛存在于人类皮肤中,参与皮肤的正常生理和免疫炎症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证明神经肽P物质的活性与肥大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皮肤中肥大细胞与神经肽P物质的相互作用贯穿于皮肤免疫反应和瘙痒炎症作用的整个过... 肥大细胞与神经肽P物质广泛存在于人类皮肤中,参与皮肤的正常生理和免疫炎症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证明神经肽P物质的活性与肥大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皮肤中肥大细胞与神经肽P物质的相互作用贯穿于皮肤免疫反应和瘙痒炎症作用的整个过程,与许多皮肤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有利于揭示许多皮肤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应用神经肽P物质及神经肽P物质受体拮抗剂阻断其对肥大细胞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皮肤性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肥大细胞 神经肽 P物质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云川 李世荣 丛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49-1250,F002,共3页
目的了解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探讨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目的了解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探讨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为(75±4)%,在正常皮肤P物质阳性率为(46±5)%,明显高于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论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神经肽 治疗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汪丽萍 覃霞 王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535-536,共2页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稳定的生物填充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因其手术痛苦小,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隆乳术后手感自然,外形美观、真实,不遗留瘢痕而被接受隆乳的患者所认可.
关键词 注射隆乳术 并发症 治疗 护理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川 陈艳清 李世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复合生物材料 研究进展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持续恒压扩张装置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策励 贺忠文 +1 位作者 李世荣 丛佩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装置。 方法 :外置加压注射装置由储水囊袋与压力表、加压皮球及连接管组成。使用时将放置入体内的扩张器与外置连接管相连接 ,通过挤压皮球将外置囊袋中的生理盐水注入扩张器中 ,压力由与囊袋...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装置。 方法 :外置加压注射装置由储水囊袋与压力表、加压皮球及连接管组成。使用时将放置入体内的扩张器与外置连接管相连接 ,通过挤压皮球将外置囊袋中的生理盐水注入扩张器中 ,压力由与囊袋相连的压力表直接显示并维持在 35 m m Hg~ 5 0 m m Hg,由患者自行注水 ,临床应用 2 5例。 结果 :扩张时间 14天~ 2 5天 ,除一例扩张器外露、一例皮下血肿外 ,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结论 :该方法可以保证持续恒压扩张 ,可以缩短扩张时间 ,减轻疼痛 ,降低并发症 ,而且患者可自行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 灌注器 皮肤软组织扩张 注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血浆和皮肤中P物质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流沙 陈亮 +1 位作者 蔡红卫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在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血浆及皮肤组织中含量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糖尿病大鼠(20只)和正常大鼠(20只)血浆和皮肤组织中SP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动物模型建立后SP神经纤维数量变化。结... 目的研究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在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血浆及皮肤组织中含量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糖尿病大鼠(20只)和正常大鼠(20只)血浆和皮肤组织中SP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动物模型建立后SP神经纤维数量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和皮肤组织中S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皮肤组织中SP含量变化与糖尿病伤口难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P物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HV编码的趋化因子vMIPII在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红 苏青和 +7 位作者 孙志成 冯文稀 曹川 曹红卫 赵静怡 钟白玉 卫国 吴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48-649,共2页
目的 重组vMIPII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纯化。观察纯化的vMIPII蛋白对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 pET3 2a为vMIPII克隆基因的表达载体 ,以大肠杆菌BL2 1(DE3 ) plysS为表达菌 ,诱导表达出硫氧还蛋白 vMIPII的... 目的 重组vMIPII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纯化。观察纯化的vMIPII蛋白对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 pET3 2a为vMIPII克隆基因的表达载体 ,以大肠杆菌BL2 1(DE3 ) plysS为表达菌 ,诱导表达出硫氧还蛋白 vMIPII的融合蛋白 (2 6× 10 3 D)。经金属离子亲和吸附、肠激酶消化以游离vMIPII、阳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目的蛋白。纯化的vMIPII从尾静脉连续 14d注入异体皮肤移植小鼠 (昆明鼠 /Balb/c)。结果 从 1L发酵菌液中可获得高纯度目的蛋白约 4mg。注射vMIPII的异体皮肤移植小鼠组移植皮存活时间较未注射对照组延长 7d。结论 纯化的重组vMIPII对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HV 趋化因子 vMIPⅡ 小鼠 异体皮肤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促进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亮 流沙 +1 位作者 丛林 李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目的:神经肽P物质可以促进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定量分析在此过程中神经肽P物质浓度因素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与肥大细胞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方法:实验于2005-01/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心实... 目的:神经肽P物质可以促进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定量分析在此过程中神经肽P物质浓度因素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与肥大细胞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方法:实验于2005-01/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取自于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患者或监护人同意),修剪成0.5mm×0.5mm×0.5mm~1mm×1mm×1mm大小,将组织块放入0.5mL含10-6,5×10-6,10-5,5×10-5,10-4mol/L神经肽P物质的DMEM液中,以0mol/L神经肽P物质为对照组。组织块作用30min后提取上清液,为样品组胺;提取上清液后的组织块分别加入去离子水0.5mL,加热煮沸(破坏细胞,释出组胺)20min,摇匀后离心(1500g,10min),吸出上清液,为剩余组胺。荧光法测定作用后上清液中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率[组胺释放率=样品组胺/(样品组胺+剩余组胺)×100%]。结果:神经肽P物质10-6,5×10-6,10-5,5×10-5,10-4mol/L组组胺释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9.78±3.56)%,(54.56±1.90)%,(57.12±1.49)%,(60.49±1.41)%,(63.16±2.61)%,(43.96±3.18)%,P<0.01],且神经肽P物质浓度越高,组胺释放率越高(P<0.01或0.05)。结论: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当神经肽P物质达到10-6mol/L时即有肥大细胞组胺的显著释放,随神经肽P物质浓度提高,组胺释放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肥大细胞 神经肽 P物质 增生性瘢痕 组胺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关联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亮 流沙 李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对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增生性瘢痕中二者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对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及肥大细胞分别行免疫组化及甲苯胺蓝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 目的对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增生性瘢痕中二者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对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及肥大细胞分别行免疫组化及甲苯胺蓝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分支多且交错连接,正常皮肤中多为单根走形;瘢痕中肥大细胞数(7.22)显著多于正常皮肤(4.64),有统计学意义;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与肥大细胞密切关联,呈“串珠”样形态。结论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的密切关联,可能与瘢痕的增生和瘙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P物质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化BPD-MA后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川山 吴士明 +3 位作者 虞乐华 王志刚 周媛 杨青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了研究光动力抑癌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激光光敏化BPD-MA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细胞凋亡的发生状况。激光光敏化BPD-MA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组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增高,许多细胞核呈棕黄色,高倍镜下可见细胞核内... 为了研究光动力抑癌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激光光敏化BPD-MA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细胞凋亡的发生状况。激光光敏化BPD-MA后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组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增高,许多细胞核呈棕黄色,高倍镜下可见细胞核内有大量棕褐色颗粒,与阳性对照中凋亡细胞核的特征相符合,而对照组此种细胞少见。TUNEL阴性对照中细胞核均呈蓝色。结果表明,激光激活BPD-MA光动力作用明显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 IU-87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其抑癌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BPD-MA 光动力作用 膀胱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世荣 杨东运 +4 位作者 毋巨龙 王珍祥 汪丽萍 曹川 孙志成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分析其原因 ,最大限度地减少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并发症处理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 1 2 0 0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 ,分析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 ,阐述防治措施... 目的 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分析其原因 ,最大限度地减少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并发症处理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 1 2 0 0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 ,分析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 ,阐述防治措施。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1 2 0 0例隆乳患者中有 38例出现了可治愈的并发症 (3 .1 7% ) ,其中硬块或硬结 2 1例 (1 .75 % ) ,大小不对称 7例 (0 .58% ) ,血肿 6例 (0 .5 % ) ,红肿痛等炎症反应 4例(0 .33 % ) ,经积极处理后都得到治愈。结论 应严格掌握注射隆乳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准确的穿刺层次、部位及注射量 ,重视术后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术后 硬块 硬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大鼠耳廓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川 李世荣 +2 位作者 孙志成 王珍祥 吴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外耳廓移植模型,进行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血管的全耳廓异体移植,观察移植耳排斥反应的大体表现及组织学特征。结果 20只受体动物移... 目的 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外耳廓移植模型,进行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血管的全耳廓异体移植,观察移植耳排斥反应的大体表现及组织学特征。结果 20只受体动物移植术后全部存活,吻合血管即刻通畅率为100%,移植耳廓呈现典型的免疫排斥反应过程,平均存活时间为(7.8±1.7)d。结论 大鼠外耳廓移植是进行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研究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复合组织 异体移植 显微外科 吻合血管 免疫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C-myc和C-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毋巨龙 李荟元 李世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28-931,共4页
目的 了解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在瘢痕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瘢痕增生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增生性瘢痕 (HS)、非增生性瘢痕 (NHS)和正常皮肤标本各 9例进行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的检测 ,并采用图像分... 目的 了解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在瘢痕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瘢痕增生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增生性瘢痕 (HS)、非增生性瘢痕 (NHS)和正常皮肤标本各 9例进行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的检测 ,并采用图像分析法进行比较 .结果 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在增生性瘢痕胶原结节和漩涡状结构中的成纤维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 ,图像分析结果面密度 (C- m yc:0 .0 4 38±0 .0 0 35 vs 0 .0 0 36± 0 .0 0 0 4 ,0 .0 0 35± 0 .0 0 0 5 ,P<0 .0 1;C-fos:0 .0 5 2 5± 0 .0 0 86 vs0 .0 0 5 4± 0 .0 0 14 ,0 .0 0 5 3± 0 .0 0 2 3,P<0 .0 1) ,平均灰度 (C- myc:82 2 95± 6 2 5 vs14 311± 89,6 92 7± 74 5 ,P<0 .0 1;c- fos:5 0 4 84± 36 6 5 vs 10 4 2 4± 14 2 2 ,16 5 85± 132 1,P<0 .0 1) ,积分吸光度 (C- myc:2 .34± 0 .4 1vs0 .4 2± 0 .0 6 ,0 .4 0± 0 .0 5 ,P<0 .0 1;C- fos:4 .31± 0 .35 vs0 .6 2± 0 .0 7,0 .5 8± 0 .0 4 ,P<0 .0 1)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与非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有显著差异 .结论 癌基因 C- myc和 C- fos蛋白产物可能与瘢痕的增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瘢痕 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与钙离子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亮 流沙 +1 位作者 丛林 李世荣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神经肽P物质可以促进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在此过程中对钙离子因素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将取自于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患者... 目的神经肽P物质可以促进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在此过程中对钙离子因素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将取自于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修剪成0.5mm×0.5mm×0.5mm^1.0mm×1.0mm×1.0mm的组织块,测定作用后上清液中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对肥大细胞的作用受钙离子浓度影响,钙离子为5×10-3mol/L时,组胺释放率最高;乙二胺四乙酸去除钙离子后,组胺释放率最低;钙离子为1×10-3mol/L时,组胺释放有一低谷。结论神经肽P物质对肥大细胞的作用受钙离子浓度影响,研究神经肽P物质与增生性瘢痕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应用神经肽P物质及神经肽P物质受体拮抗剂阻断神经肽P物质对增生性瘢痕促增值与促瘙痒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方法,并将在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P物质 钙离子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途径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川山 余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332-333,共2页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的必然产物。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胶原降解减少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所有与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病变有关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t...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的必然产物。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胶原降解减少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所有与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病变有关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是目前已知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TGF-β主要通过膜受体经胞内信号分子将信号从细胞浆转导到细胞核内而发挥作用。Smads蛋白是TGF-β家族信号从受体到核内的细胞内主要转导分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原蛋白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及其受体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云川 李世荣 丛林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17-320,共4页
关键词 P物质 成纤维细胞 P物质受体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毋巨龙 李世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总结如何应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修复鼻翼皮肤缺损13例,鼻翼邻近面部皮肤缺损2例。结果:15例中皮肤缺损的最大面积为2.5cm×2.0cm。除1例表皮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形态恢复... 目的:总结如何应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修复鼻翼皮肤缺损13例,鼻翼邻近面部皮肤缺损2例。结果:15例中皮肤缺损的最大面积为2.5cm×2.0cm。除1例表皮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形态恢复满意。结论: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可转移修复较大面积的鼻翼及邻近面部皮肤缺损,并能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皮瓣 面部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房填充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志成 毋巨龙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房填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 62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统计、分类 ,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  62例并发症中 ,感染 1 2例 ,硬结 1 1例 ...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房填充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 62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统计、分类 ,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  62例并发症中 ,感染 1 2例 ,硬结 1 1例 ,材料漏 1 1例 ,血肿 1 0例 ,乳房不对称 8例 ,创伤性无菌性炎症 5例 ,胸大肌炎 5例。经对症治疗后 ,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房填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手术操作不当引起 ,如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移植大鼠耳廓组织中RANTES表达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孙志成 李世荣 +2 位作者 曹川 郑红 吴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移植的大鼠耳廓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关免疫细胞的浸润。方法 使用Lewis大鼠 8只作为供体 ,BN大鼠 8只作为受体 ,进行异体耳廓移植 (LewisBN) ;使用BN大鼠 16只进行自体移植 (BNBN)。观察移植耳廓...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移植的大鼠耳廓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关免疫细胞的浸润。方法 使用Lewis大鼠 8只作为供体 ,BN大鼠 8只作为受体 ,进行异体耳廓移植 (LewisBN) ;使用BN大鼠 16只进行自体移植 (BNBN)。观察移植耳廓的生存时间及病理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ANTES的表达与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同种异体移植耳廓平均生存 (7 3± 0 2 5 )d ,移植耳廓组织中RANTES的表达于术后 3d达到高峰 ,并与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明显的关系 ,同时可见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同种异体大鼠耳廓移植后 1周左右发生排斥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大鼠 耳廓组织 RANTES 趋化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