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Rg_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柏干荣 陆松敏 +3 位作者 李萍 刘建仓 郭素清 陈凤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Ⅰ ,COXⅡ ,COXⅢ )mRNA的表达变化 ,并探讨三七皂苷Rg1(Rg1)对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为休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离肠上皮细胞...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Ⅰ ,COXⅡ ,COXⅢ )mRNA的表达变化 ,并探讨三七皂苷Rg1(Rg1)对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为休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NA的提取 ,应用RT PCR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后及用Rg1治疗后COXⅠ ,COXⅡ ,COXⅢ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 1h ,COXⅠ ,COXⅡ基因表达开始增强 ,2h表达最强 ,以后随着休克时间延长 ,表达又逐渐减弱 ,失血性休克晚期 5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鼠 (P <0 .0 1) ;Rg1(5mg·kg-1)治疗后 ,可使COXⅠ ,COXⅡmRNA表达显著增强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 ,COXⅡmRNA的明显改变 ,Rg1可提高其表达 ,对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Rgl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肠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钦存 肖南 +3 位作者 刁有芳 田昆仑 范小青 陈惠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46-749,共4页
目的 :探讨未控制出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 6 0只 ,采用 Krausz标准脾脏损伤 +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后 ,随机分为 6组 (n=10 ) :未输液复苏组(NF组 )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 .6 7k ... 目的 :探讨未控制出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 6 0只 ,采用 Krausz标准脾脏损伤 +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后 ,随机分为 6组 (n=10 ) :未输液复苏组(NF组 )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 .6 7k Pa(1k Pa=7.5 mm Hg)组 (NS5 0组 )、8.0 0 k Pa组 (NS6 0组 )、10 .70 k Pa组 (NS80组 )、13.30 k Pa组 (NS10 0组 )和结扎止血后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13.30 k Pa组 (止血输液组 )。各输液组在平均动脉压降至 5 .33k Pa时开始用平衡盐液复苏 ,使血压分别维持在各相应水平 ,观察各组动物的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各时间点的血压、血乳酸、碱缺失和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情况。结果 :NS5 0组的出血量、输液量明显低于 NS80、NS10 0组 (P均 <0 .0 5 ) ,存活率明显高于 NS80、NS10 0组和未输液组(P均 <0 .0 5 ) ,存活时间比未输液组、NS80和 NS10 0组明显延长 (P均 <0 .0 5 ) ;随着维持血压的增高 ,Hct逐渐降低 ,伤后 12 0分钟 NS5 0组明显高于 NS6 0组、NS80组和 NS10 0组 (P均 <0 .0 5 ) ;在各时间点 ,血乳酸和碱缺失随着复苏血压的增高而逐渐降低 ,伤后 6 0分钟 ,NS5 0组明显高于 NS6 0组、NS80组、NS10 0组和止血输液组 (P均 <0 .0 5 )。结扎止血组各项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 早期 液体复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钦存 肖南 +3 位作者 刁有芳 田昆仑 范小青 陈惠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3-476,共4页
目的 探讨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提高复苏效果的机制。方法  5 4只 Wistar大鼠应用 Krausz等人制作的标准脾脏损伤 +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 ,休克后依据维持平均动脉压 ( MAP)的不同随机分为 4 0... 目的 探讨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提高复苏效果的机制。方法  5 4只 Wistar大鼠应用 Krausz等人制作的标准脾脏损伤 +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 ,休克后依据维持平均动脉压 ( MAP)的不同随机分为 4 0、5 0、6 0、80和 10 0 m m Hg( 1mm Hg=0 .133k Pa)组 (分别为RS4 0、RS5 0、RS6 0、RS80、RS10 0组 )和假手术组 ( SS组 ) ,当 MAP降至 4 0 m m Hg时开始应用平衡盐液复苏 ,分别维持上述相应的 MAP,4 5 m in( T4 5点 )后结扎止血 ,再应用平衡盐液 +全血 ( 2∶ 1)复苏 ,使 MAP尽量维持在 10 0 mm Hg,2 h后 ( T16 5点 )停止输液 ,观察 4 h( T4 0 5点 )。于 T0点、T4 5点、T16 5点和 T4 0 5点抽血样送检 ,测定血乳酸 ( BL )、碱缺失 ( BE)和血细胞比容 ( Hct) ;于 T4 0 5点取少量肝组织测定组织血流量、ATP酶、丙二醛 ( MDA)和总抗氧化能力 ( T AOC)。结果 随着维持 MAP的增高 ,血 Hct、肝组织 ATP酶、T AOC和组织血流量逐渐降低 ,而 MDA、BL和 BE却逐渐增高。在 T4 5和 T4 0 5点 ,RS80和 RS10 0组的 Hct明显低于 SS、RS5 0和 RS6 0组 ( P均 <0 .0 5 ) ;在 T4 0 5 ,RS80和 RS10 0组的 BE和 BL 明显高于其他 4组 ( P均 <0 .0 5 ) ,MDA明显高于 SS、RS4 0和 RS5 0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未控制出血性 液体复苏 限制性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肺损伤时外周血和肺灌洗液中几种炎症介质浓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韧 肖南 +2 位作者 田昆仑 刁有芳 陈惠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炎症介质 大鼠 外周血 肺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管插管的操作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婷 刘良明 +2 位作者 李涛 廖自福 程凤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血管 插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涛 杨光明 刘良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放血45%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观察不同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羟乙基淀粉(HES)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同时观察动... 目的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放血45%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观察不同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羟乙基淀粉(HES)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同时观察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3倍失血量的LR,HES20输注后的pH值优于LR,HES其他剂量组;1倍失血量的LR+HES输注后PCO2明显低于其2倍和3倍剂量组。3倍失血量的LR,20mL/kgHES,及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输注PO2优于其他各剂量组。动物存活时间以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较好,其他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剂量LR、HES单用及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和存活时间具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倍失血量的LR+HES复苏血气指标和动物存活情况改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羟乙基淀粉 乳酸林格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对失血性休克大鼠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涛 杨光明 刘良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7.5%高渗氯化钠/6%右旋醣酐(HSD)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抗休克的适宜剂量。方法采用SD大鼠45%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4ml/kg,6ml/kg和8ml/kg7.5%的高渗氯化钠/6%的右旋糖酐(HS...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7.5%高渗氯化钠/6%右旋醣酐(HSD)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抗休克的适宜剂量。方法采用SD大鼠45%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4ml/kg,6ml/kg和8ml/kg7.5%的高渗氯化钠/6%的右旋糖酐(HSD)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的影响,以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做对照。结果各剂量HSD输注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显著高于LR对照组,但pH值明显低于LR组,其中以HSD8ml/kg组最低,呈现明显的酸中毒。结论虽然HSD有较好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部分血气指标的效果,但由于大剂量输注可致机体明显的酸中毒,因此在应用时以4~6ml/kg为宜,最大剂量不超过8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8
作者 文爱清 王军 +1 位作者 胡德耀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方法 :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收集休克前、休克后 0h、1h、3h、6h、1 2h、2 4h休克血浆 (SP) ,并检测SP中 β-EP水平 ;②采用体外实验 ,分离并混... 目的 :探讨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方法 :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收集休克前、休克后 0h、1h、3h、6h、1 2h、2 4h休克血浆 (SP) ,并检测SP中 β-EP水平 ;②采用体外实验 ,分离并混合 4只正常大鼠脾细胞 ,分别与SP、SP +β-EP抗血清体外培养 ,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白介素 2 (IL - 2 )分泌及白介素 2受体 (IL - 2R)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休克后即刻血浆 β -EP水平显著升高 (P<0 0 1 ) ,1h达高峰 ,之后呈下降趋势 ,2 4h接近休克前水平。②与对照组相比 ,SP可显著降低ConA诱导的脾细胞功能 (P <0 0 1 ) ,SP中 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 - 2分泌及IL - 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SP经 β -EP抗血清处理组脾细胞功能明显高于较未经抗血清处理组 (P <0 0 5) ,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中显著升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大鼠 创伤 失血性休克 细胞免疫受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原则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钦存 季平 肖南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延迟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吡那地尔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脏器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型磷脂酶A_2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邵春红 胡德耀 薛春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吡那地尔 (Pinacidil)预处理 (preconditioning ,PC)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1)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N组 ,10只 )、对照组 (C组 ,40只 )和预处理组(PC组 ,40只 ) ,PC组大鼠用Pinacidil进行预处理 ,... 目的 探讨吡那地尔 (Pinacidil)预处理 (preconditioning ,PC)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1)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N组 ,10只 )、对照组 (C组 ,40只 )和预处理组(PC组 ,40只 ) ,PC组大鼠用Pinacidil进行预处理 ,2 4h后将对照组和预处理组大鼠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不同时相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型磷脂酶A2 (cPLA2 )的表达变化 ;(2 )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30只 )和预处理组 (PC组 ,30只 ) ,PC组大鼠用Pinacidil进行预处理 ,然后分别在 2 4,48,72h 3个不同时间点将两组大鼠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 ,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PC对大鼠心肌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 结果  (1)PC组心肌组织cPLA2 的表达较弱 ,而C组表达很强 ;(2 )C组hsp70表达很弱或检测不到 ,PC组心肌和肝脏hsp70表达很强 ,2 4h达到高峰 ,48h和 72h逐渐减弱。 结论 Pinacidil预处理可能是通过诱导hsp70过度表达和抑制PLA2 的表达保护“休克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热休克蛋白质 磷脂酶A2 预处理 吡那地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