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外科青年医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1
作者 余祖滨 白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7-347,共1页
关键词 胸外科青年医生 基本技能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11000条带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永丽 李立 +6 位作者 李静孟 朱利伟 崔新征 方华 杨鲲鹏 张清勇 高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差异(异常)条带的蛋白质组成。方法: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制备型电泳对11000条带进行筛选和富集;应用双向电泳得到蛋白质二维图谱,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差异(异常)条带的蛋白质组成。方法:采用非还原性SDS-PAGE制备型电泳对11000条带进行筛选和富集;应用双向电泳得到蛋白质二维图谱,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20例MG胸腺增生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4.1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目标条带的阳性率为72.7%(8/11),该条带由(30±6)个蛋白点组成,质谱分析显示有16个高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得到鉴定,分别为4.1R蛋白、自整合抑制因子1和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的(0.98±0.18)相比,MG患者胸腺增生组织中4.1R蛋白表达水平为(1.55±0.46)明显增高(t=3.054,P=0.016)。结论:MG胸腺增生组织11000条带由多个蛋白点构成,这些蛋白主要功能涉及细胞骨架的组成、细胞内信息传递和乙酰胆碱合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蛋白质组学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双向电泳 4.1R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闵家新 肖颖彬 +2 位作者 张国强 姚珂 吴秋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为难治性胸部肿瘤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胸部肿瘤患者(右肺中心性肺癌1例、左肺中心性肺癌1例、气管肿瘤2例、食管癌1例、纵隔肿瘤1例)采用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麻醉或手术切...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为难治性胸部肿瘤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胸部肿瘤患者(右肺中心性肺癌1例、左肺中心性肺癌1例、气管肿瘤2例、食管癌1例、纵隔肿瘤1例)采用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麻醉或手术切除,行右全肺切除+部分心包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2例,食管癌切除+胸降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修补1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纵隔肿瘤切除先GorTex16mm人工血管施行左无名静脉-右心耳吻合+GorTex12mm人工血管施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吻合1例。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1例肺癌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患者生存良好,生活质量高,采用胸部X线片、胸部CT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对侵及部分肺血管和心脏的胸部肿瘤患者,以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进行麻醉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几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癌 气管肿瘤 纵隔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胸部创伤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细胞内ATPase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吴秋平 彭祖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变化在钝性胸部创伤(BCT)后心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兔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创伤前),伤后2h、4h、8h、12h和24h组,每组6只。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建立BCT模型,...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变化在钝性胸部创伤(BCT)后心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兔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创伤前),伤后2h、4h、8h、12h和24h组,每组6只。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建立BCT模型,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在创伤后2h、4h、8h、12h和24h各时间点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匀浆组织、线粒体及胞浆内ATPase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后2h时2h组左心室收缩期末压(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等容收缩压(IP)、实测心肌最大收缩速度(Vpm)明显下降(P<0.05),在伤后4~12h时4h组、8h组、12h组恢复至创伤前水平(P>0.05);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T)、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伤后24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伤后2h组、4h组心肌匀浆组织、线粒体及胞浆ATPase活性下降(P<0.05,0.01),分别至伤后8~12h时分别恢复至创伤前水平(P>0.05)。相关分析表明:LVEDP和-dp/dtmax与心肌匀浆组织Na+-K+-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74,-0.691,P<0.05),与Ca2+-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13,-0.642,P<0.05);与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22,-0.616,P<0.05);与心肌细胞胞浆Ca2+-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72,-0.658,P<0.05),与心肌细胞胞浆Na+-K+-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27,-0.632,P<0.05),与心肌细胞胞浆Mg2+-ATPase活性改变呈明显负相关(r=-0.677,-0.661,P<0.05)。结论BCT后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受到损害,尤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心肌细胞中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钝性胸部创伤 心脏功能 三磷酸腺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胸部撞击致对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家庆 蹇华胜 +3 位作者 蒋耀光 王如文 吴秋平 于长青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建立单侧胸部撞击致对侧肺损伤动物模型,为胸部撞击肺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600 kPa驱动压力行右侧胸部准静态正面撞击,形成对侧肺损伤。结果右肺损伤与胸壁伤情、... 目的建立单侧胸部撞击致对侧肺损伤动物模型,为胸部撞击肺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600 kPa驱动压力行右侧胸部准静态正面撞击,形成对侧肺损伤。结果右肺损伤与胸壁伤情、双肺损伤程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着肋骨骨折数目的增加,右肺损伤明显加重,两者为正相关,P﹤0.01。随着右肺伤情的加重,左肺损伤也明显加重,两者呈较好的相关关系,P﹤0.05,而左肺损伤与胸壁伤情间无明显的相关,P﹥0.05。结论所建立的家兔单侧胸部撞击致对侧肺损伤动物模型操作简便,致伤撞击参数可控,且具有重复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对侧肺损伤,病变典型,可作为研究胸部创伤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对冲型肺损伤 动物模型 生物撞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305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向明章 钟伯龙 +4 位作者 路作新 刘欲团 齐悦国 张国强 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05例胸部创伤的救治体会,探讨胸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伤型、伤情分类,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治愈率96.4%(294/305),死亡率3.6%(11/305)。结论:①胸部创伤后休克的救... 目的:总结分析305例胸部创伤的救治体会,探讨胸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伤型、伤情分类,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治愈率96.4%(294/305),死亡率3.6%(11/305)。结论:①胸部创伤后休克的救治关键是及时明确诊断,迅速处理,预防器官衰竭;②多数血气胸患者可经保守疗法治愈;③浮动胸壁的处理应矫治反常呼吸与治疗肺挫伤并重;④确诊或高度怀疑胸腹联合伤者,应果断施行探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82例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向明章 闵家新 +5 位作者 姚珂 张国强 吴秋平 周仁杰 戴纪刚 余祖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617,共2页
关键词 胸内食管胃吻合术 吻合器 GF-1型 WGW-2-2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84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向明章 钟伯龙 +3 位作者 程波 张国强 姚珂 刘欲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3-1093,109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撞击伤后血流动力学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 (CIT)后血流动力学和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IT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12只健康成年兔 ,采用 BIM - 型生物撞击机作成 CIT模型 ,监测伤前、伤后 2小时、4小时、8小时和 2 4小时血流...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 (CIT)后血流动力学和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IT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12只健康成年兔 ,采用 BIM - 型生物撞击机作成 CIT模型 ,监测伤前、伤后 2小时、4小时、8小时和 2 4小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 - 1(ET- 1)、心钠素 (ANF)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含量。结果  CIT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 ,左心室舒张期末压 (L 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 dp/dtm ax)在伤后 2 4小时仍较伤前明显增高 (t=3.30 2 ,2 .737;P<0 .0 1,0 .0 5 ) ;伤后血浆 ET- 1含量进行性增高 ,2 4小时达高峰 (t=3.387,P<0 .0 1) ;ANF含量降低 ,伤后 8小时降至最低 (t=2 .5 6 2 ,P<0 .0 5 ) ;TNF- α含量在受伤前后无明显变化 (t=0 .6 37,P>0 .0 5 )。 结论  CIT后血流动力学及体内部分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引起 CIT后心脏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撞击伤 血流动力学 细胞因子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连枷胸和肺挫伤 被引量:9
10
作者 向明章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连枷胸 肺挫伤 病理生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胸部创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47-948,共2页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兔 2 0只 ,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 ,左股动脉插管测平均动脉压 (MAP)。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1、2、4、6、8、12、2 4h...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兔 2 0只 ,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 ,左股动脉插管测平均动脉压 (MAP)。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1、2、4、6、8、12、2 4h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BCT后心脏功能受到损害 ,左心室收缩功能在伤后 4h~ 6h恢复至伤前水平 ,而舒张功能在伤后 2 4h不能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 BCT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 ,左心室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钝性胸部创伤 心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 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珂 闵家新 《医学教育研究》 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
本科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体和基础,也是国家和军队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形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们体会到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精心确定教学目的、分析重点、难点;实施多媒体(CAI)教学技术以及加强教学督导工... 本科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体和基础,也是国家和军队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形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们体会到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精心确定教学目的、分析重点、难点;实施多媒体(CAI)教学技术以及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是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科 教学质量 本科教学 高等院校 医学教育 教学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冻对犬胸腔脏器及邻近器官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波 叶明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 探讨犬支气管残端及邻近器官行冷冻的生物效应。方法  18只犬肺切除后液氮冷冻支气管残端 ,2 2只犬开胸冷冻肺邻近器官 (其中食管 4例 ,膈肌 3例 ,胃 3例 ,肝脏 2例 ,气管 7例 ,上腔静脉口窦房结 3例 ) ,观察 1~ 2 12d。结果 ... 目的 探讨犬支气管残端及邻近器官行冷冻的生物效应。方法  18只犬肺切除后液氮冷冻支气管残端 ,2 2只犬开胸冷冻肺邻近器官 (其中食管 4例 ,膈肌 3例 ,胃 3例 ,肝脏 2例 ,气管 7例 ,上腔静脉口窦房结 3例 ) ,观察 1~ 2 12d。结果 冷冻的支气管残端均有坏死并逐渐形成纤维瘢痕 ,未发生残端破裂或支气胸膜瘘 ,3例食管冷冻区为较薄的纤维膜状瘢痕 ;胃内壁形成瘢痕溃疡 (食管、胃穿孔各 1例 ) ;3例膈肌未见膈肌破裂 ;气管软骨环消失 ,内面形成一膜状瘢痕 ;1例冻后 14d发生气管食管瘘 ;余未发生气管胸膜瘘 ;2例肝脏见形成黄色瘢痕。结论 冷冻坏死发生缓慢 ,纤维组织对冷冻的耐受性较强 ,使坏死组织不致很快脱落 ;原有的组织细胞结构坏死消失 ,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各冷冻区坏死组织边缘新生毛细血管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冷冻 胸腔脏器 邻近器官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钝性胸部创伤后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后心脏功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BC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家兔2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兔胸部,制作中度至重度BCT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h、2h、4h、6h、8h、12h和24h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导管... 目的探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后心脏功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BC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家兔20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兔胸部,制作中度至重度BCT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h、2h、4h、6h、8h、12h和24h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检测兔BCT后心脏功能的改变。结果中心静脉压(CV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T)于伤后24h仍高于伤前(P<0.05,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于伤后24h仍低于伤前(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EF)、1/3射血分数(1/3EF)、1/3射血率(1/3ER)和1/3充盈率(1/3FR)∶1/3ER在伤后24h仍明显低于伤前(P<0.05);左心室高峰充盈率(PFR)、1/3充盈分数(1/3FF)、1/3FR、PFR/PER和1/3FR∶1/3ER在伤后24h仍明显低于伤前(P<0.05,0.01)。结论BCT后心脏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左、右心室表现不一致,右心室主要表现为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心导管、SPECT和超声心动图均能检测BCT后心脏功能的改变,但SPECT更精确,超声心动图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心脏功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人杰 饶叶俊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8期760-761,共2页
本文阐述了采用结合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在外科学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制作医学多媒体课件,建立中、英文信息查询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途径,建成外科学医学教学考试题库及日常管理和网上学习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外科学医学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 多媒体技术 医学教学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16
作者 余祖滨 闵家新 +3 位作者 向明章 张国强 姚珂 周人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5-785,788,共2页
关键词 胸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CT 诊断 治疗 免疫组化检测 胸壁肿瘤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胸部创伤后血浆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周继红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甲状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 Ⅱ (AⅠ、AⅡ )、胰岛素及C 肽含量。...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甲状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 Ⅱ (AⅠ、AⅡ )、胰岛素及C 肽含量。结果 伤后 2 4h内血浆甲状腺素 (T3、T4 )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含量进行性下降 (P <0 .0 1) ;AⅠ和AⅡ含量升高 ,其中AⅠ在伤后 4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 ,AⅡ在伤后 8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 ;胰岛素和C肽含量升高 ,在伤后 8h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5 ) ;结论 BCT后体内部分激素发生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BCT后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钝性胸部创伤 心脏功能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
18
作者 向明章 路作新 +1 位作者 程波 张国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9-540,共2页
胸腔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Experiencesoftreatingcomplicated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afterthoraciccavityoperatio... 胸腔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Experiencesoftreatingcomplicated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afterthoraciccavityoperation向明章,路作新,程波,张国强(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 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19
作者 余祖滨 姚珂 +2 位作者 闵家新 张国强 向明章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72例中食管癌61例,贲门癌11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10例,伴心血管疾病者13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72例中食管癌61例,贲门癌11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10例,伴心血管疾病者13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空腹血糖6.2—14.6mmol/L;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5例,低血糖休克1例,吻合口瘘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均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等渗液体为主,按1U普通胰岛素4~5g糖的比例补液,血糖保持在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是一较严重的临床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予以重视,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 糖尿病 手术后并发症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胸部创伤后血浆ET-1、TNF-α及ANP变化的观察
20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3-1324,共2页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F)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目的 探讨钝性胸部创伤 (BCT)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兔 12只 ,采用BIM 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 ,分别在伤前、伤后 2、4、8、2 4h采血测定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F)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含量。结果 伤后 2 4h血浆ET 1含量进行性增高 (P <0 0 1) ;ANF含量降低 ,伤后 8h降至最低 (P <0 0 5 ) ;TNF α含量在伤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BCT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BCT后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血浆 ET-1 TNF-Α 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