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国恩 华积德 +4 位作者 沈炎明 闻兆章 张建荣 龚燕芳 高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8,共3页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方国恩,华积德,沈炎明,闻兆章,张建荣,龚燕芳,高瀚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亦高,是目前医学领域内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MOF的发病机理复杂,模型制作困难,这在很大程... 一种新的动物多器官衰竭模型的建立方国恩,华积德,沈炎明,闻兆章,张建荣,龚燕芳,高瀚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率高,死亡率亦高,是目前医学领域内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MOF的发病机理复杂,模型制作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本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休克 出血性 内毒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从容 邹大进 +2 位作者 梅小斌 郭品娥 张乐枝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 高敏感C反应蛋白 大血管病变 辛伐他汀 药物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晓倩 陈莉 +5 位作者 吕书晴 沈茜 许育 杨建民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治疗有效率为50.0%,7例患者在未治疗前病情恶化死亡,总病死率为56.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使用过卡泊芬净与两性霉素B治疗明显利于患者生存,而高APACHE评分、未行抗真菌治疗及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广谱抗菌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与真菌血流感染相关性可能更强;对氟康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更换为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经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周霖 方凤 +1 位作者 蒋瑾瑾 徐玉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0,65,共3页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免疫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 2 0名CMV IgM(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M)阳性的病儿为观察对象 ,另设对照组 30例。ELISA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 (CVB Ag)、IgM抗体 (CVB IgM)、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CMV...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免疫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 2 0名CMV IgM(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M)阳性的病儿为观察对象 ,另设对照组 30例。ELISA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 (CVB Ag)、IgM抗体 (CVB IgM)、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CMV IgM)、EB病毒IgM抗体 (EBV IgM) ,单克隆抗体标记间接ABC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CMV感染组的LAK细胞、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合并其它感染原的CMV混合感染组CD3含量减少 ,CD8含量增加 (P <0 .0 5 ) ,CD4 CD8数值明显降低 (P <0 .0 1)。病毒混合感染并合并支原体感染组CD3含量减少 (P <0 .0 5 )、CD4 CD8数值、Ig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影响了T细胞亚群的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化学组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俊 徐雷 +5 位作者 曹青青 赵亮 崔龙久 王靖 张国庆 谭蔚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组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组分分离,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物理...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组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组分分离,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结果奇蒿氯仿、乙酸乙酯部位的多个分离组分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活性显著的组分经结构鉴定确定为:芹菜素、异泽兰黄素、咖啡酸,其中异泽兰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其最小杀菌浓度为0.062 5mg/mL。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捷,可准确有效地得到奇蒿氯仿、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的有效抗菌成分,并首次报道了异泽兰黄素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蒿 活性提取物 硅胶柱层析 抗菌实验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品娥 周岳松 +1 位作者 沈茜 李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血清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 临床意义 肾疾病 诊断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振猛 张鹏 +3 位作者 唐乙 宋少华 刘芳 俞卫锋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假手术组开腹后60 min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70%...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假手术组开腹后60 min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生理盐水组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8 ml/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川芎嗪组予腹腔内注射川芎嗪80 mg/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速率法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川芎嗪组血清ALT、AST、IL-1和TNF-α水平均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则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川芎嗪组大鼠肝细胞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为轻。结论: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及促进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 肝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前S1蛋白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葆玉 李文捷 +3 位作者 杜风鸣 张淑英 汤琰 程振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蛋白 蛋白凳合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君 赵仙先 +1 位作者 秦永文 文军慧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5,共2页
为探讨多沙唑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将不同浓度的多沙唑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氚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 )掺入的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果发现 ,多沙唑嗪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不表达α1... 为探讨多沙唑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将不同浓度的多沙唑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氚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 )掺入的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果发现 ,多沙唑嗪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不表达α1 受体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用不可逆的α1 受体阻滞剂酚苄明处理平滑肌细胞 ,多沙唑嗪仍表现为抑制增殖的作用。以上提示 ,多沙唑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其对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的制备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锋 周水淼 +1 位作者 张速勤 许月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2-354,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6组 :空白对照组 (5侧 ) ,假手术对照组 (10侧 )、窦口阻塞组 (13侧 ) ,仅注入细菌组 (10...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6组 :空白对照组 (5侧 ) ,假手术对照组 (10侧 )、窦口阻塞组 (13侧 ) ,仅注入细菌组 (10侧 )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组 (2 0侧 ) ,窦口阻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组(2 2侧 ) ;将鼻窦炎模型再分为窦口开放和窦口扩大两组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窦腔脓性分泌物和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 +假手术对照组 )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13.3% (2 / 15侧 ) ,窦口阻塞组为 84 .6 %(11/ 13侧 ) ,仅注入细菌组为 10 .0 % (1/ 10侧 ) ,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组均为 10 0 .0 %(2 0 / 2 0侧 ,2 2 / 2 2侧 )。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 80 .8% (2 1/ 2 6侧 ) ,开放上颌窦窦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 5 0 .0 % (8/ 16侧 )。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 ,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窦口开放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制备 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 疗效观察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脑缺血与再灌注损害中的生化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卫锋 丁云红 +2 位作者 邓小明 王景阳 刘树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2.1~2.5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行空气机械通气4h,B组为脑缺血20min组,C组为脑缺血20min再灌注4h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害 生化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9+CD4+CD25-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腾达 龙曙萍 +6 位作者 黄元兰 孙懿 郭杰 刘云 张薇薇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检测CD69+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 目的检测CD69+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的CD69+CD4+CD25-T,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两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计量资料间的关系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69+CD4+CD25-T表达水平为10.36%±3.68%vs3.99%±1.45%,(t=9.110,P<0.000 1);TGF-β的表达水平为399.86±121.88vs 143.87±56.22 pg/ml,(t=10.79,P<0.000 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69+CD4+CD25-T细胞与TGF-β呈正相关(r=0.653,P<0.001),与IL-4,IFN-γ,IL-2呈负相关(r=-0.442,-0.567,-0.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9+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AIP的免疫病理过程,是临床诊断与治疗潜在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CD69+CD4+CD25-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美英 时文珠 +3 位作者 张富军 朱文忠 方超萍 曹金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组 (B组 ) ,每组 8例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术后第 1、2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 ;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CD4 + 、CD8+ ,并计算CD4 + /CD8+ 。结果 与麻醉诱导后相比 ,两组患者于术毕、术后第 1天IL 6上升 ,CD4 + 下降 (P <0 0 5 ) ,且A组较B组更为明显 (P <0 0 5 )。B组IL 6、CD4 + 于术后第 2天与麻醉后比较已无差异 ,而A组仍高于麻醉诱导后。CD8+ 两组变化趋势相同 ,于术毕下降最低 ,逐渐恢复 ,但至术后第 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后。结论 与ECCAB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人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竹林 沈茜 +5 位作者 李津婴 闵碧荷 顾定伟 许小平 李红梅 张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8-37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嘧啶 5′核苷酸酶 (P5′N)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我们利用P5′N的特异性底物尿苷一磷酸 (UMP)作为配基 ,制备尿苷一磷酸 己二酰肼 琼脂糖 4B(UMP ADH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 ,结合硫酸铵分级分离和沉淀、离子层析及亲和... 为了进一步探讨嘧啶 5′核苷酸酶 (P5′N)缺乏症的发病机制 ,我们利用P5′N的特异性底物尿苷一磷酸 (UMP)作为配基 ,制备尿苷一磷酸 己二酰肼 琼脂糖 4B(UMP ADH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 ,结合硫酸铵分级分离和沉淀、离子层析及亲和层析等方法提纯人红细胞P5′N。将所得P5′N免疫家兔 ,获得兔抗人抗体。以兔抗人P5′N抗体为包被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兔抗人P5′N抗体为显示抗体 ,经方阵法、抗原阻断试验及抗原替代试验后 ,建立定量测定人红细胞的P5′N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所得兔抗人红细胞P5′N抗体效价为 1∶4 ,所建双抗体夹心ELISA法灵敏度为 5ng ml,其阻断率大于 95 %,而取代率小于 30 %。同时 ,测定正常人红细胞P5′N含量为 (71.77± 10 .98)ng mgNHP。该法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可检测最低含量为 5 - 2 0ng ml的P5′N含量 ,在临床上能适应大样本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5′核苷酸酶 双抗体夹心ELISA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RhoGDI2基因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睿 颜宏利 +2 位作者 马俐君 柳思琪 金珍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运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RKO、HT29、SW620、SW480、HCT116基因RhoGDI2的表达情况。设计... 目的: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运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RKO、HT29、SW620、SW480、HCT116基因RhoGDI2的表达情况。设计并合成RhoGDI2 siRNA干扰序列,按照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方法将siRNA干扰序列转染到目的细胞,设置实验干扰组、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人结肠癌细胞株RhoGDI2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是RKO、HT29、SW620、SW480、HCT116;RKO细胞siRNA干扰后RhoGDI2表达抑制率大于70%:实验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分别是(0.683±0.013)、(0.866±0.088)、(0.905±0.008),P<0.05;实验干扰组细胞迁移、侵袭速率较对照组均减慢。沉默RhoGDI2基因的表达,实验组细胞E-Cadherin较对照组表达量高,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结肠癌RhoGDI2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EMT进程阻止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RhoGDI2 结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张乐之 张建荣 邹大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6例高血压病患者 (男 75例 ,女 111例 )的空腹血清sE -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分析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以HOMA -IR 5 0 %位点 ,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 ,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IR)与胰岛素敏感组 (IS)。男性组血清sE -selectin浓度 (5 0 1± 17 8) μg/L显著高于女性组 (4 0 6± 16 6 ) μg/L ;男性IR组 (5 1 6± 16 8) μg/L与IS组 (4 8 5± 18 8) μg/L无显著差异 ;女性IR组 (4 5 1±18 0 ) μg/L显著高于IS组 (36 0± 13 7) μg/L。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组HOMA -IR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但女性组HOMA -IR是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尿酸和血脂均非血清sE -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E -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 ,男性则无直接相关 ;尿酸及血脂与血清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胰岛素抗药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_1蛋白在大鼠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强 王新华 +1 位作者 张宏 郝怡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的表达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脑区和核团CR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抑制蓝斑CREB1蛋白表达。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增加皮质、海马、蓝斑等脑区核团CREB1蛋白的表达,但是在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伏隔核CREB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1在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蓝斑、伏隔核等脑区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介导阿片类药物依赖信号转道通路的反应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DNA结合蛋白质 环AMP反应性 海马 伏隔核 蓝斑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骨基质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洪兴 项耀钧 +4 位作者 沈茜 周凯 李家顺 侯铁胜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基质骨代谢变化,并探讨其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6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并随机取其中6例的外周血;另取5例急性脑死亡者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退变颈椎基质骨代谢变化,并探讨其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6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并随机取其中6例的外周血;另取5例急性脑死亡者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磷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中HA、LN、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正常对照骨显著降低(P<0.01),并且排除了血液因素引起退变椎体骨基质成分的变化;退变椎体骨组织中钙、磷含量较正常骨中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颈椎在退变过程中骨基质成分明显减少,从而引起颈椎骨韧性、硬度的减低,可能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改变和退变逐渐加重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 骨基质代谢 生物学机制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放射免疫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单次作用对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仕初 陶恒沂 +2 位作者 杭荣椿 倪国坛 郭峰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 10只暴露于 0 .2 5MPa 99.2 %O2 的高压氧下 2h ,测定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丙二醛 (MDA)含量、血浆β -内啡肽 (β -EP)浓度。同时 ,小鼠各 10只注射SO...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 10只暴露于 0 .2 5MPa 99.2 %O2 的高压氧下 2h ,测定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丙二醛 (MDA)含量、血浆β -内啡肽 (β -EP)浓度。同时 ,小鼠各 10只注射SOD、维生素E及纳洛酮后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HBO作用下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 ,而MDA含量及血浆 β -EP浓度升高。应用SOD、维生素E可使MDA含量及血浆 β -EP浓度下降 ,抗氧化剂及纳洛酮均可使淋巴细胞粘附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HBO环境下 ,免疫器官的氧化损伤及血浆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脾脏 胸腺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LPO和SOD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素菊 郑惠民 +2 位作者 张仁琴 梁开忠 王诗林 《中国微循环》 199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本文对4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RCD)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ry—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ry-SOD)含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Ery-IF)比正常人高,表明RCD比正常人明显下降,Ery—IF与Ery-... 本文对4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RCD)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ry—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ry-SOD)含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Ery-IF)比正常人高,表明RCD比正常人明显下降,Ery—IF与Ery-LPO含量呈正相关,显示RCD与Ery-LPO含量呈负相关,Ery-IF与Ery-SOD有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急性脑梗塞时RCD下降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功能失调、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脂质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