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51例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森 朱中飞 +3 位作者 马洪运 宋博 宋彬 李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P)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51例SPNP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SPN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式选择。根据肿瘤质地将患者...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NP)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51例SPNP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SPN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式选择。根据肿瘤质地将患者分为实性组与囊实性组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肿瘤质地与侵袭性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中,45例为女性、6例为男性(7.5:1);平均发病年龄为33.5±10.8(8-53)岁。临床表现以体检发现肿瘤(43.1%,22/51)、腹部疼痛(31.4%,16/51)及饱胀不适(13.7%,7/51)为主,其余包括腹部扪及包块(5.9%,3/51)和恶心呕吐(5.9%,3/51)。肿瘤直径为1-37.8 cm,平均(6.3±5.8)cm;肿瘤位于胰头者12例(23.5%)、胰颈14例(27.5%)、胰体尾25例(49.0%)。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脾+胰体尾切除术21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7例,肿瘤局部切除术6例。仅1例患者CA19-9水平轻度升高,其余患者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检查结果证实15例有侵袭性病理学表现。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示实性肿瘤质地与胰腺实质浸润(P〈0.01)、细胞异型性(P〈0.01)及周围神经浸润(P〈0.05)等高度侵袭性病理学表现相关。51例患者中6例失访,余45例随访时间26-74个月,随访期内患者均存活,且无明显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 SPN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且较小术式更为适合,术后预后良好。实性肿瘤质地与胰腺实质浸润、细胞异型性及周围神经浸润等侵袭性病理学表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瘤 肿瘤侵袭 胰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诊治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彬 马洪运 +7 位作者 纪伟平 李刚 刘安安 经纬 郑楷炼 邵成浩 金钢 胡先贵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1±8.9)...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1±8.9)(37~67)岁,均为男性。术前主诉为腹胀(1例)、腹痛或不适(3例)、黄疸(2例)和体重下降(1例)。术前血清CA19-9平均值为(83.3±14.1)(3.7~285.1)U/mL。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5例。术后病理学分期ⅠA期1例,ⅠB期3例,ⅡA期4例,无Ⅲ、Ⅳ期病例。术后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腹腔感染伴出血、全身多发转移伴恶病质和消化道出血。2例病人带瘤生存,分别为肝转移和肝、骨转移,其余3例情况良好。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胰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男性为主,预后较差,但明显好于胰腺导管腺癌。手术是胰腺腺泡细胞癌治疗首选。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是否可改善病人预后,尚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中飞 宋彬 +5 位作者 马洪运 欧阳柳 李刚 何天霖 张怡杰 金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92例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含10例保留脾...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92例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含10例保留脾脏,50例行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含3例保留脾脏。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 :LDP组与ODP组病人一般情况基本一致,LDP组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ODP组(24.79比23.18,P=0.001)。LDP组手术时间较ODP组长,有统计学差异(153.19 min比119.19 min,P<0.001)。LDP组术中出血量、进食开始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O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3.3%比36.0%,P>0.05),LDP组住院费用较ODP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4.49万元比4.29万元,P>0.05)。结论 :LDP对于良性或交界性胰体尾肿瘤的病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远端胰腺切除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2061例外科手术的疗效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金钢 邵卓 +8 位作者 胡先贵 张怡杰 刘瑞 周颖奇 邵成浩 何天霖 李刚 经纬 宋彬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单中心研究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2061例胰腺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和临床数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至2012年9月30日。结果所有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 目的 单中心研究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2061例胰腺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和临床数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至2012年9月30日。结果所有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治疗1657例(80.4%),姑息性手术治疗271例(13.1%),剖腹探查活检133例。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牛存率分别为60.3%、21.1%、10.9%,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9.6个月,其中180例患者术后存活超过5年;姑息性手术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7.2个月。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和术后3年生存期分别由2000年至2003年的75.3%和12.4%提高到2008年至2009年的82.5%和22.1%。通过Cox回归模型发现,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术是日前胰腺癌治疗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治疗的进步,胰腺癌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生存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致部分小肠淤血1例
5
作者 周玉坤 凌建新 +1 位作者 蔡珍福 周颖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小肠淤血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邵卓 金钢 +6 位作者 胡先贵 邵成浩 张怡杰 周颖奇 周旭宇 刘瑞 马洪运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主要是指围手术期综合性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1].这一理念在问世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心胸外科、骨科、妇科...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主要是指围手术期综合性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1].这一理念在问世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心胸外科、骨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但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操作复杂性与较高的技术难度,FTS理念在该手术上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5例患者,对其病史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应用 手术应激反应 surgery 并发症发生率 围手术期 心胸外科
原文传递
胰腺腺鳞癌8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彬 刘晓彬 +4 位作者 马洪运 纪伟平 邵成浩 胡先贵 金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8-66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腺鳞癌的病例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80例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28 ~ 81岁,平均60岁.其中首发症状为腹胀不适46例(57.5%)... 目的 探讨胰腺腺鳞癌的病例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80例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28 ~ 81岁,平均60岁.其中首发症状为腹胀不适46例(57.5%)、腰背部痛6例(7.5%)、腹部胀痛伴腰背痛4例(5.0%)、腹部胀痛伴黄疸15例(18.8%)、无痛性黄疸5例(6.3%)、体重明显减轻3例(3.8%)、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1.3%).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增强CT或MRI证实为胰腺占位.其中肿瘤位于胰头及钩突者43例,位于胰体者15例,位于胰尾者22例.术后24个月内经门诊定期复诊或每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健康状况.结果 80例患者中,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全胰切除术1例、姑息性手术4例.术中出血量50~3 500 ml,术中及术后输血量0~4000 ml.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90~260 min,胰体尾脾切除术手术时间60 ~ 150 min.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平均最大径(4.9±2.2)cm,35例伴周围淋巴结转移,35例伴胃、十二指肠等周围脏器侵犯,68例侵犯周围神经.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包括腹腔内出血、胰漏、胃排空障碍、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神经性腹泻.术后48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其中术后16例患者接受化疗,8例患者接受放疗.获得随访的患者均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0.1~23.0个月).结论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伴周围神经侵犯,该病预后差,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及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腺鳞癌
原文传递
中段胰腺切除术(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瑞 唐岩 +4 位作者 胡先贵 张怡杰 胡志浩 邵成浩 金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10例中段胰腺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6岁。本组病例中病理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5例,胰腺囊腺瘤4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石症1例。2例行中...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10例中段胰腺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6岁。本组病例中病理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5例,胰腺囊腺瘤4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石症1例。2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头空肠、胰体空肠、空肠空肠吻合术,8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体空肠 Roux-en-Y 吻合术。结果术后均无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经保守治疗2个月和2周后均痊愈。仅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病人术后出现血糖轻度增高,随访1年血糖无变化。10例病人中8例随访至2004年4月均健在,无复发。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左侧和近脾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汇合处之间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该术式有利于降低胰腺术后糖尿病的发生和维持胃肠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中段胰腺切除术 手术
原文传递
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金钢 郑楷炼 +8 位作者 郭世伟 邵卓 刘彻 时宵寒 刘仁东 白思嘉 蒋慧 边云 胡先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9-915,共7页
目的 比较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路径术式在治疗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胰腺薄层增... 目的 比较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路径术式在治疗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胰腺薄层增强CT检查,并由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和胰腺外科医师共同确诊为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其中43例行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FA-PD组),70例行标准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组).AFA-PD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1.6±10.2)岁;SPD组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62.7±9.4)岁.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预后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FA-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7±31.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7.1±566.3)min;SPD组的手术时间为(187.9±27.4)min,术中出血量为(700.0±390.0)min.与SPD组相比,AFA-P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FA-PD组和SPD组患者术后发生腹泻的比例(9.3%比5.7%),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术后1 d:(13.3±1.1)×10^9/L比(12.4±2.4)×10^9/L;术后3 d:(12.7±1.6)×10^9/L比(11.7±2.5)×10^9/L],术后1、3、5 d腹腔引流液量[术后1 d:(184±42)ml比(156±54)ml;术后3 d:(155±48)ml比(133±35)ml;术后5 d:(66±20)ml比(47±31)m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PD组中1例患者因术后腹腔出血行非计划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治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两组均无胃切缘阳性、十二指肠切缘阳性和前切缘阳性患者.AFA-PD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表面切缘阳性率(7.0%)较SPD组(2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P〈0.05),其余病理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随访时间为14~30个月,AFA-PD组平均生存时间(20.4±1.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21.5±1.4)个月,发生局部复发3例(7.0%),发生肝脏或远处转移8例(18.6%);SPD组平均生存时间(17.1±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发生局部复发13例(18.6%),发生肝脏或远处转移25例(35.7%),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16.4±1.3)个月;AFA-PD组的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相对较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FA-PD组的生存时间(P=0.001)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2)更长.结论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处理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切缘R0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动脉先行路径 交界性可切除
原文传递
2180例慢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模式变迁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叶博 胡良皞 +16 位作者 廖专 孙涛 刘牧云 孙畅 邹文斌 辛磊 邹多武 金震东 杜奕奇 湛先保 王东 胡先贵 金钢 邵成浩 郑建明 陆建平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长海医院近20年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1995年至2012年收治的2180例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合并症以及治疗方式等。结果218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4:1,平均年龄(46.2... 目的探讨长海医院近20年收治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1995年至2012年收治的2180例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合并症以及治疗方式等。结果218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4:1,平均年龄(46.24±15.99)岁。病因学方面,酒精性740例(33.95%),特发性1336例(61.28%),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88例(4.04%),遗传性16例(0.73%)。合并症方面,535例(24.54%)伴有糖尿病,322例(14.77%)伴有脂肪泻,108例(4.95%)伴有胆管狭窄。1440例患者(66.06%)接受了内镜治疗,490例(22.48%)接受了体外震波碎石治疗,468例患者(21.47%)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比例由2000年之前的0.73:1上升到2012年的17.6:1。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5%和3.42%(P〉0.05)。结论研究揭示了我国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合并症和治疗现状,内镜为主的微创系列治疗已经取代了部分外科手术,成为慢性胰腺炎的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体外震波碎石 手术 临床特征 治疗模式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和胰周脓肿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燕 郑楷炼 +6 位作者 邵成伟 吴灏 金钢 王东 谢静 杜奕奇 李兆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患者 男性,2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6d于2015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有腰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减轻,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血淀粉酶为8 504 U/L,三酰甘油为20.7 mmol... 患者 男性,2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6d于2015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有腰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减轻,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血淀粉酶为8 504 U/L,三酰甘油为20.7 mmol/L.上腹部CT检查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周大量渗出),重度脂肪肝,胆囊结石.予胃肠减压、抑酸、抑酶、抗感染、补液、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后,患者症状无缓解而转至本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周脓肿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学科协作诊治 肾功能衰竭 上腹部CT检查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持续性胀痛 上腹部疼痛
原文传递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2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金山 张永镇 +9 位作者 周益峰 黄文 蔡晔 夏婷 金震东 湛先保 金刚 邵成浩 郑建明 李兆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 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25例MCN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125例MCN中,女性112例,男性13例,女:男... 目的 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25例MCN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125例MCN中,女性112例,男性13例,女:男为8.6:1,年龄25 ~ 77岁,平均(48 ±14)岁.38例(30.4%)患者无症状,87例(69.6%)有症状,以腹痛最常见(81.6%).肿瘤位于胰体尾部111例(88.8%),肿块平均直径(6.3±3.4)cm(1~ 20 cm).85例(68.0%)为多房结构.均不与胰管相通.术前影像学检查正确诊断率为27.2%.15例MCN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行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14例(93.3%)囊液CEA>800 μg/L.手术方式以胰体尾切除术为主,共102例(81.6%).组织病理学分级示MCN伴轻-中度异型增生110例(88.0%),伴重度异型增生2例(1.6%),伴浸润性癌13例(10.4%).非浸润性MCN术后2、5年生存率均为100%,浸润性MCN术后2、5年生存率均为54.0%.结论 MCN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多位于胰腺体尾部,腹痛为主要症状,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非浸润性MCN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黏液性囊性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小型猪中重度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磁共振质子波谱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栋 张建 +8 位作者 孙高峰 杨根金 彭烨 潘桂霞 茅娟莉 郝俊 欧阳柳 左长京 汪建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731-4736,共6页
目的对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 目的对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行主胰管近端不全结扎,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造模后4、8、12周在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3动物行影像学检查,处死并获得的新鲜胰腺组织,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即病理Ⅰ期、Ⅱ期、Ⅲ期),选取中重度标本与对照组行进一步对比研究。两组标本经重水淋洗后,采用600MHz磁共振谱仪用cpmgprld脉冲序列并做单脉冲压制水峰检测1H-MRS,分析实验组中重度CP者与对照组的离体胰腺组织块代谢物间的区别。结果实验组中11只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重度CP。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CP胰腺组织的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强度增加(P<0.05);而峰强度减弱(P<0.05)的有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乙酸、丙酮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肌氨酸、胆碱、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酪氨酸、β-葡萄糖、尿嘧啶核苷、胞嘧啶和苯丙氨酸;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和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型猪中重度CP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MRS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辨磁共振质子波谱显示代谢物中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值强度增加,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他多种代谢物峰值强度均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谢 病理学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胰腺腺鳞癌71例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洪运 沈力 +5 位作者 王卓众 宋彬 纪伟平 杨彪 胡先贵 金钢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分析胰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上海长海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1例胰腺腺鳞癌患者资料.术后进行随访,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失访14例,失访病例按截尾数据处理.采用不同... 目的 分析胰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上海长海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1例胰腺腺鳞癌患者资料.术后进行随访,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失访14例,失访病例按截尾数据处理.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患者术后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15例,年龄28 ~ 81岁,平均60岁.临床症状:腹痛52例次(73.2%),腹胀13例次(18.3%),腰背部放射痛14例次(19.7%),黄疸17例次(23.9%),恶性呕吐2例次(2.8%),体重下降3例次(4.2%).肿瘤位于胰头36例(50.7%),胰颈1例(1.4%),胰体29例(40.8%),胰尾5例(7.0%);肿瘤长径2~12 cm,平均4.9 cm;TNM分期:ⅠA期2例(2.8%),ⅠB期1例(1.4%),ⅡA期22例(31.0%),ⅡB期36例(50.7%),Ⅲ期6例(8.5%),Ⅳ期4例(5.6%);淋巴结转移37例(52.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43.7%),胰体尾切除或联合脾切除术37例(52.1%),探查活检术3例(4.2%).术后行全身化疗35例(49.3%).71例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0.1 ~19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21.1%,随访结束无1例存活.肿瘤TNM分期(以ⅡA期为界)、淋巴结转移、术后全身化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以腺癌和鳞癌混合组成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较强的生物学行为,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鳞癌 预后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六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瑞 唐岩 +1 位作者 张怡杰 胡志浩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0年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结果本组 6例患者中 2例病灶位于胰头部 ,4例位于胰体尾和胰尾部。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不适、体重减... 目的探讨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0年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结果本组 6例患者中 2例病灶位于胰头部 ,4例位于胰体尾和胰尾部。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腹部肿块和黄疸。术前行B超和CT检查均诊断为胰腺癌。 2例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 ,4例经手术明确诊断。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手术后均行化疗 ,4例实施放疗。除 1例失访外 ,其余 5例分别存活 5 8、49、2 2、13和 4个月。结论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 ,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学检查 ,外科手术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胰腺肿瘤 原发性胰腺非何杰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胰腺腺鳞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琳丽 宋斌 +1 位作者 廖专 李兆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胰腺腺鳞癌(adenosquamouscarcinoma,ASC)又称胰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胰腺棘皮癌(adenoacanthom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2.1%,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病理学上肿瘤由导... 胰腺腺鳞癌(adenosquamouscarcinoma,ASC)又称胰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胰腺棘皮癌(adenoacanthom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2.1%,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病理学上肿瘤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构成,临床表现与胰腺导管腺癌类似,术前确诊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腺鳞癌 胰腺外分泌肿瘤 胰腺导管腺癌 黏液表皮样癌 胰腺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鳞状细胞癌 恶性程度
原文传递
Bcl-2、Cyclin D1、Ki-67、Muc-2在胰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中飞 马洪运 +2 位作者 欧阳柳 纪伟平 宋彬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Bcl-2是重要的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于正常的外分泌导管上皮、癌前病变和某些上皮来源的肿瘤。Bcl-2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Cyclin D1和Ki-67均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 Bcl-2是重要的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于正常的外分泌导管上皮、癌前病变和某些上皮来源的肿瘤。Bcl-2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Cyclin D1和Ki-67均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BCL-2 KI-67 Muc-2 胰腺疾病 肿瘤分化程度 凋亡抑制基因 细胞增殖活性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误诊为胰腺囊腺癌一例
18
作者 李明敏 欧阳柳 +1 位作者 王莉 田冰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49-350,共2页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愎胀20余天,进食后症状加重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食欲稍减退,近半年体重减轻约2.5kg。入院体检;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痈及肌紧张,剑突下可...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愎胀20余天,进食后症状加重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食欲稍减退,近半年体重减轻约2.5kg。入院体检;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痈及肌紧张,剑突下可扪及一类圆形包块,约8cm×8cm,质地中等,无触痛,界限清楚,活动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囊腺癌 误诊 入院体检 体重减轻 上腹部 进食后 大小便
原文传递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03例诊治经验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乔 刘艳楠 +4 位作者 马洪运 李森 黄建业 李刚 金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5-759,共5页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手术治疗的103例pNET患者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9例,年龄21 ~77岁,中位年龄48岁.103例患者中,功能型21例...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胰腺外科手术治疗的103例pNET患者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9例,年龄21 ~77岁,中位年龄48岁.103例患者中,功能型21例,无功能型82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超声,CT和MRI对本病的检出率分别为60.2%、84.6%和91.3%,病变位于胰头、胰颈和胰体尾部的患者分别为44、18和41例.病理分级以G1级最常见,嗜铬粒素A抗原、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AM 5.2的阳性率分别为97.1%、97.1%、91.3%和93.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级(x2=26.077,P<0.05)、Ki-67指数(x2=25.427,P<0.05)、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NETS)分期(x2=5.915,P<0.05)、AJCC分期(x2=8.411,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4.770,P<0.05)及远处转移(x2=8.411,P<0.05)与pNET预后相关,其中肿瘤分级是其预后因素(HR=3.085,P<0.01).结论 pNET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实验室及多种影像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早期诊断,免疫组化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肿瘤分级、Ki-67指数、ENETS分期、AJCC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与pNET预后有密切关系,其中肿瘤分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胰腺相关综合征
20
作者 朱瑜 刘瑞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与一些病症相联系而成为特定的综合征 ,认识这些病症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综合征 胰腺疾病 病症 临床诊治 特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