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替罗非班在机械取栓中原位血栓形成导致再闭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戴征
李敏
+3 位作者
王怀明
代齐良
许剑
刘新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治疗过程中,原位血栓形成(in situ thrombosis, IST)导致血管再闭塞及经动脉给予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治疗过程中,原位血栓形成(in situ thrombosis, IST)导致血管再闭塞及经动脉给予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10月于南京卒中登记注册系统中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闭塞血管再通成功且责任血管伴有狭窄的病例,在取栓后30 min内,每10分钟行造影1次,若出现血管再闭塞,则再次取栓1次,并予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术后5~7 d经MRA或CT血管成像证实血管闭塞部位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例,将其纳入IST组,其余纳入非原位血栓形成组(non-in situ thrombosis, NIST)。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同时评估使用替罗非班后患者之间的预后差异[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最终共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IST的发生率为32.5%(26/80)。IST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显著高于NIST组患者[57.7%(15/26)与3.7%(2/54); χ2=30.568, P=0.000]。在血管再闭塞患者中,82.6%(19/23)的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后血管成功再通,17.4%(4/23)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救性支架置入治疗。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优于未使用替罗非班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接受机械取栓治疗且伴有原位血栓形成的患者,更易于发生血管再闭塞,随后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可以预防再闭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栓形成
取栓
原文传递
题名
替罗非班在机械取栓中原位血栓形成导致再闭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戴征
李敏
王怀明
代齐良
许剑
刘新峰
机构
南京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金陵
医院
(解放军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神经
内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0-4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1036,81530038,81501019)
文摘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治疗过程中,原位血栓形成(in situ thrombosis, IST)导致血管再闭塞及经动脉给予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10月于南京卒中登记注册系统中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闭塞血管再通成功且责任血管伴有狭窄的病例,在取栓后30 min内,每10分钟行造影1次,若出现血管再闭塞,则再次取栓1次,并予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术后5~7 d经MRA或CT血管成像证实血管闭塞部位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例,将其纳入IST组,其余纳入非原位血栓形成组(non-in situ thrombosis, NIST)。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同时评估使用替罗非班后患者之间的预后差异[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最终共计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IST的发生率为32.5%(26/80)。IST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显著高于NIST组患者[57.7%(15/26)与3.7%(2/54); χ2=30.568, P=0.000]。在血管再闭塞患者中,82.6%(19/23)的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后血管成功再通,17.4%(4/23)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救性支架置入治疗。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优于未使用替罗非班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接受机械取栓治疗且伴有原位血栓形成的患者,更易于发生血管再闭塞,随后动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可以预防再闭塞的发生。
关键词
卒中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栓形成
取栓
Keywords
Stroke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s
Thrombosis
Thrombectom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替罗非班在机械取栓中原位血栓形成导致再闭塞中的应用
戴征
李敏
王怀明
代齐良
许剑
刘新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