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队干部病房临床护理带教有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美光 张玮 +1 位作者 陈冰 潘小娟 《护理学报》 2006年第10期9-9,共1页
关键词 干部病房 护理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詹志伟 裴育 +4 位作者 王熙然 张志杰 许杰 于兆凤 崔志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采用了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并应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对某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年男性150名(...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采用了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并应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对某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年男性150名(年龄76.2±8.7岁)进行问卷调查和测定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值.结果可见:1)髋部BMD测定有骨质疏松者为90名(占60.0%).60~80岁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42.5%,63.9%与71.1%,70及80岁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较60岁增多(P〈0.05;P〈0.01).2)男性在60岁以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测量值逐渐下降,80岁组的股骨颈及Wards三角的BMD下降最明显(P〈0.01).3)从骨量丢失的部位及程度来看,以股骨Wards三角部最为明显,其次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部相对较轻.4)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骨质疏松发生与卧床成正相关(P〈0.05);与适量运动、喝牛奶、服用钙剂成负相关(P〈0.05).吸烟、饮酒、喝浓茶及日照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总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不低于女性,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相关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部分汉族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Tru9 I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丽娅 白玉蓉 +3 位作者 韩昕 詹志伟 张红红 裴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88,共4页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Tru9 I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部分汉族男性骨密度(BMD)的关系.筛选长期居住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20~80岁汉族男性230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Tru9 I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部分汉族男性骨密度(BMD)的关系.筛选长期居住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20~80岁汉族男性230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Tru9 I基因型,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随机抽取的106例受试者腰椎和髋部的BMD.研究对象中VDR基因Tru9 I的3种基因型TT、Tt、tt的频率分别为66.9%、30.5%、2.6%,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在各年龄组不同部位Tt与tt基因型BMD值之和大多偏高于TT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0岁组的L2-4部位Tt与tt基因型BMD值之和明显高于TT型(P=0.058).校正年龄、体质量、身高和体质量指数对BMD的影响后,在各年龄组男性中Tru9 I不同基因型组间与腰椎、股骨近端部位的BMD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因此VDR Tru9 I基因位点多态性分型对男性BMD的关系尚不明确,其基因型的检测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待展开更大样本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R基因 Tru9 Ⅰ基因多态性 基因频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和GRAC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白玉蓉 靳志涛 +1 位作者 鞠鹏 卢鑫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STEMI住院的患者244例,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分为3组...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STEMI住院的患者244例,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分为3组:Ⅰ组(血糖<7 mmol/L,n=102);Ⅱ组(7 mmol/L≤血糖<11 mmol/L,n=102),Ⅲ组(血糖≥11 mmol/L,n=40)。分析其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和心功能不全、GRACE危险评分的关系。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患者随着血糖水平升高,女性患者(5.9%vs.17.6%vs.25.0%,P<0.05)及糖尿病患者(8.9%vs.33.3%vs.95.0%,P<0.05)比例增加。Ⅰ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比例少于Ⅱ组及Ⅲ组(15.7%vs.23.5%vs.25.0%,P<0.05);GRACE评分值低于Ⅱ组及Ⅲ组及Ⅱ组[(148.7±33.1)vs.(160.0±37.6)vs.(171.5±41.2),P<0.05],而Ⅱ组及Ⅲ组心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及GRAC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与GRACE危险性评分(r=0.77,P=0.009)和心功能不全(tau_b=0.248,P<0.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TEMI患者入院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与住院心力衰竭和GRACE评分密切相关。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大于7 mmol/L时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随机血糖 心功能不全 GRAC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凯明 蒋崇博 +2 位作者 白玉蓉 赵广利 姚俊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1期53-55,共3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20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20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脂方面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安瓿瓶快速开启装置的研发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烈明 刘柳 +5 位作者 檀丽冰 张小纯 张灼 卢军 王剑平 吴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发一种玻璃安瓿瓶快速开启装置,通用于各种大小安瓿瓶的开启,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损伤。方法:该装置主要由指套环、上夹板、下夹板、砂轮、消毒装置构成。指套环、上夹板与下夹板均采用性质稳定、轻型的硬质透... 目的:研发一种玻璃安瓿瓶快速开启装置,通用于各种大小安瓿瓶的开启,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损伤。方法:该装置主要由指套环、上夹板、下夹板、砂轮、消毒装置构成。指套环、上夹板与下夹板均采用性质稳定、轻型的硬质透明材料制作;消毒装置为设置有倒刺的凹槽,其倒刺采用弹性硅胶材料制作。使用时通过移动安瓿瓶改变上下夹板之间的作用力,对安瓿瓶进行掰断。结果:该装置可实现对安瓿瓶的切割、消毒、掰断,操作简便、高效,确保了药液不会被污染,有效避免了开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手部的损伤。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显著解决安瓿瓶易划伤医务人员的现状,可降低职业伤害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安瓿瓶 开启装置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7
7
作者 孟迅吾 詹志伟 朱燕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17-224,共8页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都是常见病,尤其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伴发骨质疏松十分常见。本文重点介绍糖代谢异常时矿盐、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以及骨折的发生情况。糖尿病治疗药物罗格列酮与骨量丢失也做了简介。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噻唑烷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娅 白玉蓉 +5 位作者 王熙然 葛爱青 刘辉 李雪 张玮 詹志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6个月前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入院,行手术治疗。6个月内24 h尿量多在3500~505...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6个月前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入院,行手术治疗。6个月内24 h尿量多在3500~5050 ml,持续低钠血症。有尿崩症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醋酸去氨加压素替代治疗。考虑尿崩症复发,逐渐增加醋酸去氨加压素用量,同时补充氯化钠,尿量无减少,仍为顽固性低钠血症。1个月前出现轻度喘憋、气短、全身水肿、心率增快;双肺底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测中心静脉压17 cmH2O,连续测定血渗透量浓度260~270 mmol/L,尿渗透量浓度630~670 mmol/L;尿钠180~240 mmo/L。回顾治疗过程,考虑不除外醋酸去氨加压素用量较大导致的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调整醋酸去氨加压素并停止补充氯化钠,病情好转。结论尿崩症患者抗利尿激素使用过量会导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临床医师应注意与尿崩症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氨加压素 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GRACE评分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鞠鹏 白玉蓉 +1 位作者 卢鑫 马会利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GRACE风险评分的特点。方法将248例连续入院的STE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计算其GRACE积分、院内死亡风险,并进行危险性分层。结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GRACE风险评分的特点。方法将248例连续入院的STE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计算其GRACE积分、院内死亡风险,并进行危险性分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平均GRACE积分和院内死亡风险以及高危组患者的比例在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STEMI合并糖尿病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院内死亡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GRAC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监测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玮 张美光 +4 位作者 潘小娟 陈冰 张露 吕琨 薛莲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登记表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玉蓉 王熙然 +2 位作者 李雪 葛爱青 王增武 《中国医药》 2013年第9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902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NAFLD的诊断标准分为NAFLD组(778例)和对照组(1124例)。测定2组人群血压、BMI、TC、TG、LDL—C、... 目的探讨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902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NAFLD的诊断标准分为NAFLD组(778例)和对照组(1124例)。测定2组人群血压、BMI、TC、TG、LDL—C、HDL—C、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2hPG)、尿酸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男性资料NAFLD的患病率为40.9%(778/1902);男性人群NAFLD组的BMI、高血压患病率、TG、空腹血糖及2hPG、LDL—C、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5.6±2.1)kg/m。比(23.74-5.6)kg,/m2,33.8%(263/778)比21.3%(239/1124),(2.2±1.4)mmol/L比(1.4±0.8)mmol/L,(8.2±2.5)mmol/L比(7.2±1.7)mmol/L,(2.8±0.7)mmol/L比(2.7±0.7)mmol/L,(4254-85)p^mol/L比(336±100)txmol/L,P〈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274-0.28)mmol/L比(1.44±0.34)mmol/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2hPG、尿酸、BMI、高血压[OR值(95%CI)分别为1.6559(1.253~2.026)、0.303(0.1526~0.603)、1.205(1.100~1.320)、1.003(1.001—1.005)、1.160(1.069~1.259)、1.69(1.084—2.634),均P〈0.05]是男性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患者伴有2个以上MS组分者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MS在NAFLD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24/778)比13.7%(154/1124),P〈0.05];男性MS患者发生NAFLD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无MS患者的4.48倍(95%CI,3.0786~6.5281)。结论男性人群NAFLD与多元代谢紊乱存在密切关系;MS组分TG、HDL—C、2hPG、BMI、高血压是男性NAFLD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MS发生NAFLD的相对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急救时一次性套管针新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玮 张美光 +4 位作者 陈冰 寇丹 吕琨 张露 潘小娟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4期2328-2328,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套管针 急救 护理 危重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易护理工作提示板表格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莲 张美光 +4 位作者 张玮 陈冰 张露 潘小娟 吕琨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4期2348-2348,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工作量 表格 患者数量 护理人员 护理观察 提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青年糖尿病22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晓强 甘乐文 +8 位作者 李全民 高国杰 傅求真 王利营 张玮 张美光 张露 蔻丹 李燕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913-1913,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Ⅰ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老年患者电极片的小技巧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奇 张美光 +1 位作者 杨永向 苗春培 《现代护理》 2008年第4期451-451,共1页
老年人皮肤弹性较差、粗糙、干燥,对于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来说,去除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要承受很大的疼痛,如去除不当,会引发皮肤损伤。笔者对如何更巧妙的去除贴在老年患者身上电极片的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个小... 老年人皮肤弹性较差、粗糙、干燥,对于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来说,去除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要承受很大的疼痛,如去除不当,会引发皮肤损伤。笔者对如何更巧妙的去除贴在老年患者身上电极片的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电极片 皮肤弹性 心电监护 皮肤损伤 临床实践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糖尿病39例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晓强 李小凤 +11 位作者 李全民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 袁平 李琳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 高国杰 傅求真 王利营 张玮 吕琨 马骏 张露 潘小娟 张美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2236-223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中掰安瓿的小技巧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美光 张玮 陈冰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3期1213-1213,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操作 掰安瓿 玻璃安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药时防止泡沫产生的技巧
18
作者 张玮 张美光 +4 位作者 吕琨 张露 寇丹 陈冰 潘小娟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1期2058-2058,共1页
关键词 泡沫产生 加药 空气压力 给药剂量 常规消毒 输液瓶 液体 中成药 瓶口 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
19
作者 张玮 张美光 +4 位作者 吕琨 张露 寇丹 陈冰 潘小娟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8期1761-1761,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采血针 真空采血系统 输液头皮针 一次性输液器 静脉血 输液治疗 穿刺操作 静脉穿刺 患者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静脉采血的技巧
20
作者 叶奇 张美光 +2 位作者 杨永向 苗春培 潘小娟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X期2644-2644,共1页
由于门诊每天采血的工作量非常大,这就要求护士在采血过程中不仅成功率要高,而且动作也要迅速,以便降低患者的等待时间,而在实际的静脉采血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的方面就是用输液胶贴来固定采血针。在一撕一贴中浪费了许多时间。近... 由于门诊每天采血的工作量非常大,这就要求护士在采血过程中不仅成功率要高,而且动作也要迅速,以便降低患者的等待时间,而在实际的静脉采血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的方面就是用输液胶贴来固定采血针。在一撕一贴中浪费了许多时间。近1年来,笔者对静脉采血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法 门诊 采血过程 输液胶贴 临床实践 工作量 采血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