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蛭注射液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沙建慧 杨中万 夏文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抑制物 (PAI)的影响。方法 :给不同组小鼠分别注射不同剂量水蛭注射液。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 PA及PAI活性。结果 :水蛭组与血栓... 目的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抑制物 (PAI)的影响。方法 :给不同组小鼠分别注射不同剂量水蛭注射液。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 PA及PAI活性。结果 :水蛭组与血栓对照组相比 ,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明显缩短 ,PAI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水蛭注射液具有抗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注射液 血栓形成 角叉莱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内α-TN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丽萍 常殿武 +1 位作者 傅桂连 梁志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 :确定小鼠应用核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后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雄小鼠随机分组 ,口服给药后制备巨噬细胞涂片 ;克隆hTNFcDNA的PGEM - 1质粒转化EcoliJM 10 3,选择阳性克隆细胞培养扩增 ;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 目的 :确定小鼠应用核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后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雄小鼠随机分组 ,口服给药后制备巨噬细胞涂片 ;克隆hTNFcDNA的PGEM - 1质粒转化EcoliJM 10 3,选择阳性克隆细胞培养扩增 ;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探针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内TNFα -mR NA的表达。结果 :抗肿瘤核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结论 :本项目研究揭示了抗肿瘤中草药核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用于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青果皮 TNF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致大鼠脑缺血急性期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佟文革 孙佳石 +1 位作者 姚萍 陈默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1期4182-4183,共2页
目的:观察实施加速度作用后造成大鼠脑缺血,在急性期血浆中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探讨加速度对机体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加+1Gz(正... 目的:观察实施加速度作用后造成大鼠脑缺血,在急性期血浆中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探讨加速度对机体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加+1Gz(正加速度)、高+Gz和正、负加速度(±Gz)的交替作用,并把被施加+1Gz加速度的大鼠作为对照组。于加速度作用后即刻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NOS和IL-6的含量。结果:一氧化氮含量:±Gz交替组犤(60.4±6.6)μmol/L犦与高+Gz组犤(50.3±2.2)μmol/L犦比较,t=16.5250;高+Gz组与对照组犤(35.9±3.3)μmol/L〗比较,t=27.9397;±Gz交替组与对照组比较,t=50.0324,P均<0.01。NOS活性:±Gz交替组犤(890±73)μmol/(s·L)犦与高+Gz组犤(791±60)μmol/(s·L)犦比较,t=3.3147;高+Gz组与对照组犤(332±27)μmol/(s·L)犦比较,t=23.4389;±Gz组与对照组比较,t=25.9615,P均<0.01。IL-6含量:±Gz交替组犤(132±18)ng/L犦与高+Gz组犤(106±15)ng/L犦比较,t=19.6748;高+Gz组与对照组犤(71±10)ng/L比较,t=24.9296;±Gz组与对照组比较,t=48.1645,P均<0.01。结论:正、负加速度交替和单纯高正加速度作用均可使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S和IL-6的含量增加明显,且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大鼠 脑缺血 急性期 血浆 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6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DNA分布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姜丽萍 李云义 +3 位作者 佟文革 姚萍 宋玉国 沙建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暴露组、推拉组 ,在 +Gz暴露后 30min、3h、1 2h、2 4h和 48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NO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暴露组、推拉组 ,在 +Gz暴露后 30min、3h、1 2h、2 4h和 48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NO含量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层和海马细胞DNA分布图 ,测定A0峰所占的百分比 ,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 ,在 30min、3h和 1 2h时 ,+Gz暴露组和推拉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推拉组与 +Gz暴露组相比较也有差异性 ,2 4h和 48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皮层、海马细胞在 3h、1 2h和 2 4h时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多 ,2 4h达高峰 ,48h无显著性差异。推拉组与 +Gz暴露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在 3h和 2 4h有差异 ,1 2h差异显著。结论高 +Gz及推拉动作可引起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加 ;推拉组比单纯 +Gz暴露所造成的NO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多 ,但这种对神经元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推拉动作 推拉效应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高正加速度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丽萍 王晓玉 +4 位作者 李云义 佟文革 姚萍 沈楠 陈默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8-529,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复高正加速度 ( + Gz)作用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Gz重复暴露后 30 min、3h、1 2 h、2 4 h和 48h组 ,在 + Gz暴露后处死大鼠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皮层和海马细胞 ... 目的 :探讨重复高正加速度 ( + Gz)作用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Gz重复暴露后 30 min、3h、1 2 h、2 4 h和 48h组 ,在 + Gz暴露后处死大鼠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皮层和海马细胞 DNA分布图 ,测定 A0 峰所占的百分比 ,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 Gz暴露后 3h、1 2 h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 ,2 4 h达高峰 ,48h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重复高 + Gz作用 ,可引起大鼠脑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明光 谢淑丽 张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 :观察P38MAPK抑制剂对缺血 /再灌注大鼠肾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肾动脉制造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测量其对肾功能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肾脏和血浆... 目的 :观察P38MAPK抑制剂对缺血 /再灌注大鼠肾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肾动脉制造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测量其对肾功能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肾脏和血浆中TNF -α和IL - 1β含量随缺血 /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肾功能损伤也随缺血 /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应用P38MAPK抑制剂可显著降低TNF -α和IL - 1β含量 ,对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肾功能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P38MAPK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致炎因子的产生而减轻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MAPK抑制剂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小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沙建慧 黄兰玲 夏文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尾部血栓的模型 ,测量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凝血酶原时间 ( PT)、红细胞数 (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 MCH)、红细胞压积 ( HCT)和血小板数 ( P...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尾部血栓的模型 ,测量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凝血酶原时间 ( PT)、红细胞数 (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 MCH)、红细胞压积 ( HCT)和血小板数 ( PLT)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PAI)活性。结果 :高剂量地塞米松组与模型对照 组相比 ,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增加 ,RBC、MCH、HCT和 PAI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P<0 .0 5或 P<0 .0 1 ) ;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与模型对照 组相比 ,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降低、PT延长、t- PA活性增加 ( P<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在血栓形成机制中具有双重作用 ,即高剂量地塞米松使血栓形成加重主要与提高 Hb、RBC使血液粘度比提高和 PAI释放增加使纤溶系统被抑制有关 ;低剂量地塞米松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外源性凝血因子减少以及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血栓形成 动物实验 作用机理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浓度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晶 王瑜 +1 位作者 佟文革 张宸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84-587,共4页
目的 :观察渗透浓度对人肝细胞肝癌 (HHCC)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为容积调控氯离子通道参与细胞增殖提供进一步证据。 方法 :改变培养液的渗透浓度 ,应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 结... 目的 :观察渗透浓度对人肝细胞肝癌 (HHCC)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为容积调控氯离子通道参与细胞增殖提供进一步证据。 方法 :改变培养液的渗透浓度 ,应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 结果 :细胞在低渗培养液中增殖旺盛 ,在高渗培养液中增殖减慢 (P <0 .0 1 )。经高渗处理 4 8h的HHCC细胞G1 期细胞比例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S期及G2 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经低渗处理 4 8h的细胞 ,G1 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S期及G2 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低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可被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 (NFA)减弱 (P <0 .0 5 )。 结论 :渗透浓度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周期而影响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浓度 肝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恒磁场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t-PA等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沙建慧 杨中万 +1 位作者 夏文春 张长民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均匀恒磁场N极和S极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组为空白对照组 (A)、血栓对照组 (B)、不均匀恒磁场N极组 (C)和S极组 (D) ,C、D组小鼠分别在N极朝向鼠体和... 目的 研究不均匀恒磁场N极和S极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组为空白对照组 (A)、血栓对照组 (B)、不均匀恒磁场N极组 (C)和S极组 (D) ,C、D组小鼠分别在N极朝向鼠体和S极朝向鼠体的鼠盒内饲养 7d。用致血栓药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 -PA及PAI活性。统计学处理用组间资料t检验。结果 小鼠尾部平均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C组和D组分别为 ( 2 8.0 7±1 5.52 ) %和 ( 2 1 .3 7± 1 6.50 ) % ,比B组 ( 43 .73± 1 7.2 5) %明显减少 (依次为t =2 .3 1 0 2 ,0 .0 1 <P <0 .0 5;t=3 .2 4 4 2 ,P <0 .0 1 )。C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C、D组与A组相比 ,t -PA活性明显下降 (依次为t=4 .50 3 7,P <0 .0 1 ;t=2 .51 95,0 .0 1 <P <0 .0 5;t=2 .3 1 70 ,0 .0 1 <P <0 .0 5)。B、C组与A组相比 ,PAI活性明显增高 (依次为t=5.1 93 7,P <0 .0 1 ;t=2 .2 3 40 ,0 .0 1 <P <0 .0 5)。C、D组与B组相比 ,PAI活性明显下降 (依次为t=3 .1 663 ,P <0 .0 1 ;t =4 .3 874 ,P <0 .0 1 )。结论不均匀恒磁场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浆PAI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疗法 血栓形成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球囊毛细胞的分离及钾离子流的研究
10
作者 沙建慧 李云义 +3 位作者 李云阁 刘焕珠 王清 姚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研究前庭毛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膜上钾通道的类型。方法 :用酶消化后机械法分离豚鼠球囊毛细胞 ,并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豚鼠球囊Ⅱ型毛细胞侧膜上的钾通道电流。结果 :①胶原酶Ⅳ浓度为 0 35mg/ml时 ,分离的毛细胞数量最多 ,存... 目的 :研究前庭毛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膜上钾通道的类型。方法 :用酶消化后机械法分离豚鼠球囊毛细胞 ,并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豚鼠球囊Ⅱ型毛细胞侧膜上的钾通道电流。结果 :①胶原酶Ⅳ浓度为 0 35mg/ml时 ,分离的毛细胞数量最多 ,存活时间最长 ;②当钳制电位为 - 10 0mV ,以 10mV的步距 ,从 - 70mV至 + 2 0mV阶跃 ,随着膜电位的去极化 ,可记录到一系列快速、瞬时的以A型钾通道为主的外向电流 ,4 Ap对其有特异性阻断作用。激活电压为 - 6 0~ - 5 0mV ;③当钳制电位为 - 70mV ,以 10mV的步距阶跃去极化 (- 5 0mV~ + 40mV) ,可产生一系列延迟整流性钾离子流 ,TEA能使该电流幅度下降 5 3 3 %± 6 0 %。结论 :分离豚鼠球囊毛细胞酶的最佳浓度为 0 35mg/ml,Ⅱ型毛细胞膜上有A型钾通道和延迟整流性钾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毛细胞 K+电流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167653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1
作者 朱明光 谢淑丽 张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8期29-30,33,共3页
目的 :观察FR16 76 5 3对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造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尾静脉注射FR16 76 5 3,测量其对肾功能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肾功能损伤随缺血 /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TNF -α和IL - 1β含... 目的 :观察FR16 76 5 3对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造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尾静脉注射FR16 76 5 3,测量其对肾功能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肾功能损伤随缺血 /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TNF -α和IL - 1β含量也随之升高。应用FR16 76 5 3可使肾功能明显改善 ,TNF -α和IL - 1β含量下降。结论 :FR16 76 5 3可通过抑制致炎因子而明显减轻大鼠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FR167653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沙建慧 刘英华 +4 位作者 姚萍 朱洪鸣 梁平 刘志洋 李云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 +Gz 重复暴露后 ,大鼠血小板计数 (PL T)、粘附试验 (PAd T)、聚集试验(PAg 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 利用动物离心机 ,将大鼠分别重复暴露 +10 Gz 2 0 s、+10 Gz40 s,共作用 4次 ,两次之间间歇 5 min。观察 +Gz暴露后... 目的 探讨 +Gz 重复暴露后 ,大鼠血小板计数 (PL T)、粘附试验 (PAd T)、聚集试验(PAg 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 利用动物离心机 ,将大鼠分别重复暴露 +10 Gz 2 0 s、+10 Gz40 s,共作用 4次 ,两次之间间歇 5 min。观察 +Gz暴露后 ,PL T、PAd T、PAg 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  +10 Gz 40 s组与对照组相比 ,PL T、PAd T和 PAg T都明显增加 (P<0 .0 5或 P<0 .0 1) ;全血粘度 (ηb)、全血还原粘度 (ηrd)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亦增加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10 Gz 2 0 s与对照组相比 ,各参数无明显变化。 结论  +10 Gz 40 s重复暴露可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而 2 0 s的 10 G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Z重复暴露 加速度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聚集 血液流变学 脑缺血
原文传递
非均匀恒磁场对急性低压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沙建慧 郭宝军 +3 位作者 沈楠 黄晶波 孙新奇 朱芙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1-34,F004,共5页
目的 探讨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的预防作用 方法 动物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磁场N极 +缺氧组和磁场S极 +缺氧组。用避暗实验法和自主活动法 ,分别观察了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 目的 探讨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的预防作用 方法 动物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磁场N极 +缺氧组和磁场S极 +缺氧组。用避暗实验法和自主活动法 ,分别观察了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用电镜观察急性低压缺氧及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作用后 ,脑皮质细胞形态学改变。 结果 ①避暗实验表明 :磁场N极 +缺氧组、磁场S极 +缺氧组与缺氧组相比 ,记忆成绩M值显著减少 (P <0 .0 1或P <0 .0 5 ) ,潜伏期显著延长 (P <0 .0 1或P <0 .0 5 )。磁场N极 +缺氧组与磁场S极 +缺氧组相比 ,前者潜伏期较长 (P <0 .0 5 )。②缺氧组与其它 3组相比 ,自主活动明显减少 (P <0 .0 1)。③非均匀恒磁场可缓解缺氧导致神经元的核变形以及核膜结构不光滑等现象。 结论 非均匀恒磁场对缺氧引起的障碍有预防性作用 ,可改善由缺氧造成的记忆功能损害 ,并减轻脑神经元的病理变化 ,N极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学习 记忆 电磁场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原文传递
等幅正弦中频电流对急性低压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建慧 沈楠 +3 位作者 黄晶波 郭宝军 杨中万 徐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缺氧组 ,电疗组 ,电疗 +缺氧组。用小鼠跳台、避暗实验法 ,观察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电镜观察急性低压缺... 目的 探讨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缺氧组 ,电疗组 ,电疗 +缺氧组。用小鼠跳台、避暗实验法 ,观察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电镜观察急性低压缺氧及等幅正弦中频电疗后 ,脑皮质细胞形态学改变。 结果 跳台实验与避暗实验表明 :电疗法 +缺氧组与缺氧组相比 ,错误次数 (M)明显减少。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可缓解因缺氧导致的神经元的核变形、核膜结构不光滑以及细胞器数量减少等现象。 结论 等幅正弦中频电流的预防性治疗 ,可改善由低压缺氧造成的记忆功能损害 ,并对急性缺氧的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电疗法 学习记忆障碍
原文传递
音频电对急性低压缺氧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沙建慧 黄晶波 +3 位作者 郭宝军 黄晶丹 曾汉英 张长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脑神经损伤 急性低压缺氧 音频电疗法 海马神经元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