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腰椎屈伸运动时即时旋转中心(instantaneous centre of rotation,ICR)和椎弓根螺钉进钉点(point of pedicle screw insertion,PPSI)的位置变化,为脊柱非融合技术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61名健康志愿者,男31名,女30名,年龄...目的:观察腰椎屈伸运动时即时旋转中心(instantaneous centre of rotation,ICR)和椎弓根螺钉进钉点(point of pedicle screw insertion,PPSI)的位置变化,为脊柱非融合技术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61名健康志愿者,男31名,女30名,年龄19-43岁,平均27.8±7.1岁;男性身高174-190cm,平均178.5±4.6cm;女性身高157-168cm,平均164.4±3.3cm。拍摄腰椎屈伸位X线平片,测量各腰椎屈伸时ICR的位置,描绘其分布图;测量矢状位腰椎PPSI屈伸时的位移量、倾斜角度、旋转半径、屈伸活动度,绘制PPSI屈伸运动轨迹。并就男女样本间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身高大于女性(P〈0.01),男性L2至S1上终板前后径大于女性(P〈0.01),但男性各节段ICR分布位置及PPSI位移值与女性同一节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腰椎屈伸运动的ICR前后方向上位于下位椎体上终板的中心附近,L1至L5逐渐向后分布;上下方向上,L1至L4的ICR由腰椎间盘中部移动至下位椎体上终板以下的位置,L5则回归至椎间盘中部。各腰椎屈伸运动时PPSI矢状位上呈由后下至前上的弧线轨迹,L1-L4其位移量和倾斜角度逐渐增大,L5两值同时减小;其旋转半径与腰椎序列无明确关系。L1/2至L5/S1屈伸活动度逐渐增加。结论:各腰椎屈伸运动具有特殊性和规律性,提示不同节段的非融合手术需要有与该节段特有活动参数相匹配的器械,以更好地重建脊柱生理活动。展开更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de novo scoliosis,DDS)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DDS作为一个严重脊柱疾患,是引起老年患者下腰痛、间隙性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定义是指成年以后新出现的侧弯,而不是被忽视的原...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de novo scoliosis,DDS)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DDS作为一个严重脊柱疾患,是引起老年患者下腰痛、间隙性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定义是指成年以后新出现的侧弯,而不是被忽视的原有侧弯的进展,除外继发于脊柱椎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创伤骨折、结核等原因引起的侧弯(】10度)[2]。越来越多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我院给予适当的手术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腰椎屈伸运动时即时旋转中心(instantaneous centre of rotation,ICR)和椎弓根螺钉进钉点(point of pedicle screw insertion,PPSI)的位置变化,为脊柱非融合技术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61名健康志愿者,男31名,女30名,年龄19-43岁,平均27.8±7.1岁;男性身高174-190cm,平均178.5±4.6cm;女性身高157-168cm,平均164.4±3.3cm。拍摄腰椎屈伸位X线平片,测量各腰椎屈伸时ICR的位置,描绘其分布图;测量矢状位腰椎PPSI屈伸时的位移量、倾斜角度、旋转半径、屈伸活动度,绘制PPSI屈伸运动轨迹。并就男女样本间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身高大于女性(P〈0.01),男性L2至S1上终板前后径大于女性(P〈0.01),但男性各节段ICR分布位置及PPSI位移值与女性同一节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腰椎屈伸运动的ICR前后方向上位于下位椎体上终板的中心附近,L1至L5逐渐向后分布;上下方向上,L1至L4的ICR由腰椎间盘中部移动至下位椎体上终板以下的位置,L5则回归至椎间盘中部。各腰椎屈伸运动时PPSI矢状位上呈由后下至前上的弧线轨迹,L1-L4其位移量和倾斜角度逐渐增大,L5两值同时减小;其旋转半径与腰椎序列无明确关系。L1/2至L5/S1屈伸活动度逐渐增加。结论:各腰椎屈伸运动具有特殊性和规律性,提示不同节段的非融合手术需要有与该节段特有活动参数相匹配的器械,以更好地重建脊柱生理活动。
文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de novo scoliosis,DDS)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DDS作为一个严重脊柱疾患,是引起老年患者下腰痛、间隙性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定义是指成年以后新出现的侧弯,而不是被忽视的原有侧弯的进展,除外继发于脊柱椎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创伤骨折、结核等原因引起的侧弯(】10度)[2]。越来越多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我院给予适当的手术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