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在航空航天生理学实践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琳 焦博 +3 位作者 白云刚 程九华 余志斌 马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9期1336-1339,共4页
航空航天生理学实践课是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教学中存在课时不足和课堂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优势,提高了本科生实践课的授课效率,解决了实践课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微... 航空航天生理学实践课是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教学中存在课时不足和课堂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优势,提高了本科生实践课的授课效率,解决了实践课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微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为航空航天生理学实践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建议在航空航天医学本科生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航空航天生理学 实践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在航空航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茹凝玉 张琳 余志斌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12期1053-1055,共3页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探讨了在航空航天生理学教学中如何利用PBL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探讨了在航空航天生理学教学中如何利用PBL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生理学 PBL教学 教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满江 张海军 +3 位作者 张舒 余志斌 马进 王云英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针对我国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所学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与系统性、所掌握的技术或技能缺乏专业特色性、科研思维缺乏创新性与发散性等不足。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依据我国航空航天医学的教育特点,在原有研究生质量培养体... 针对我国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所学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与系统性、所掌握的技术或技能缺乏专业特色性、科研思维缺乏创新性与发散性等不足。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依据我国航空航天医学的教育特点,在原有研究生质量培养体系基础上,通过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理论内容、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实践教学、促进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交流、严格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等举措,对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科学性与系统性优化和完善,取得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医学 研究生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战斗机飞行员生化防护生理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建章 肖华军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4-116,118,共4页
生化武器具有毒性作用强、中毒途径多、持续时间长、杀伤范围广及突发性强等特点,主要以气溶胶、蒸气态等战斗状态发挥杀伤作用,危害极大。生化武器的战斗状态决定了其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3种途径对人体产生损伤,因此其预防主... 生化武器具有毒性作用强、中毒途径多、持续时间长、杀伤范围广及突发性强等特点,主要以气溶胶、蒸气态等战斗状态发挥杀伤作用,危害极大。生化武器的战斗状态决定了其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3种途径对人体产生损伤,因此其预防主要是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使人体避免沾染毒剂。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面临的生化威胁主要来自呼吸道及皮肤染毒,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流涕、咳嗽、支气管痉挛和长时间的喘息呼吸等;皮肤染毒则有可能出现肌颤、出汗、溃烂等症状。这些症状既影响生命安全,又影响飞行操作工效,造成飞行事故,削弱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飞行员 生化武器 生化防护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中期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改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暴军香 於进文 马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改变及与体液调节和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尾吊1wk和4wk分别模拟短期和中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RAS各成分基因表... 目的探讨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改变及与体液调节和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尾吊1wk和4wk分别模拟短期和中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RAS各成分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wk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AGT,ACE,AT1a和AT1b的mRNA表达皆无显著改变。4wk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AT1a和AT1b的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AGT和ACE的mRNA表达皆显著降低。结论短期尾吊大鼠血浆肾素活性可能增强,而在中期时则恢复正常;此外,中期尾吊大鼠肾组织局部RAS活动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尾吊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吊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表达变化
6
作者 暴军香 张立藩 马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主要成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吊模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心肌组织基因和...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主要成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吊模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心肌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尾吊1周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1a亚型(AT1a)和1b亚型(AT1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尾吊4周后,AGT mRNA表达及AGT蛋白高分子量条带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AGT蛋白低分子量条带表达却无明显改变;AT1a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其蛋白表达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4周尾吊后,大鼠心肌组织局部RAS主要成份表达增强,可能与失重/模拟失重后心肌纤维化程度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心肌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身负压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英文)
7
作者 韩文强 胡文东 马瑞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3期7590-7591,共2页
背景:下体负压是模拟重力-惯性力场对人体循环功能影响的有效研究方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正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目的:探讨坐位下身负压暴露时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的变化,为高G值致空中意识丧失(G-LOC)的预防和监控提供生理... 背景:下体负压是模拟重力-惯性力场对人体循环功能影响的有效研究方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正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目的:探讨坐位下身负压暴露时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的变化,为高G值致空中意识丧失(G-LOC)的预防和监控提供生理学参数。设计:随机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本系脑功能实验室,实验对象为15名健康自愿者青年男性,均系本校大学二年级学员。干预:采用坐位下身负压舱,每名被试者均要受到-4.00kPa、-6.67kPa下身负压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测试负压前、下身负压暴露于-4.00kPa,-6.67kPa的0.5,1,2,3,4,5min和卸压后1,3,5min的血压、心率及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等。在-4.00kPa下身负压作用时,收缩压与舒张压与负压前对照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心率在下身负压作用3,4,5min时,显著增快(P<0.05)。结果:在-6.67kPa下身负压作用时,心率在负压作用各时间点与负压作用前比较均显著增快(P<0.01);收缩压与负压前对照无明显改变,舒张压显著升高(P<0.05)。结论:坐位下身负压造成血液在下肢积聚,大脑供血量减少,心血管系统通过加强代偿功能,使大部分被试未发生晕厥前症状。随着下身负压值的进一步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机体出现失代偿现象,导致出现晕厥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身负庄 血压 心率 意识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以及每天给予背腹方向(-Gx)的重力对大鼠弹力动脉的结构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高放 张立藩 暴军香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39-140,共2页
本研究目的是检验我们提出的假说,即中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别发生肥厚和萎缩性改变,而且其中最内侧平滑肌层变化最明显。其次,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O)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 本研究目的是检验我们提出的假说,即中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别发生肥厚和萎缩性改变,而且其中最内侧平滑肌层变化最明显。其次,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O)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在血管壁的定位,用以证明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L—RAS)在这两种大动脉的差异性重塑中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巧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涛 余志斌 +1 位作者 谢满江 车红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Valsalva动作心率、血压响应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九华 王守岩 +2 位作者 张海宁 缴富斌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下进行 Valsalva动作时 ,心血管响应型式的差别 .方法 在 - 15°头低位倾斜、水平仰卧和+75°头高位倾斜三种体位下 ,分别进行 4k Pa /30 s的 Valsal-va动作 ,并记录逐跳心率及动脉血压变化 .结果  +75...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下进行 Valsalva动作时 ,心血管响应型式的差别 .方法 在 - 15°头低位倾斜、水平仰卧和+75°头高位倾斜三种体位下 ,分别进行 4k Pa /30 s的 Valsal-va动作 ,并记录逐跳心率及动脉血压变化 .结果  +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 ,心率在 相的增高幅度最大 ;在 相时呈降低变化 ,而在另外两种体位下则呈升高变化 .血压在 相前期的降低幅度以在 - 15°头低位倾斜体位下为最小 ,在 +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为最大 . +75°头高位倾斜体位下血压在 相呈升高反应 ,而在 - 15°头低位倾斜和水平仰卧体位下血压呈典型降低变化 .体位改变对 Valsalva动作 II相心率、血压响应模式的影响最大 .结论 体位改变可引起中心血量重新分配及自主神经均衡性改变 ,故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salva手法 体位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成蛋白4成熟肽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云 陈苏民 +2 位作者 关路媛 陈南春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克隆编码人骨形成蛋白4(hBMP4)成熟肽的 cDN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提 取总RNA,以其为模板,采用RT PCR方法得到编码hBMP4 的成熟肽段(hBMP4m)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DH2中,转 化大肠杆菌DH5α,温度诱导表达.结... 目的:克隆编码人骨形成蛋白4(hBMP4)成熟肽的 cDN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提 取总RNA,以其为模板,采用RT PCR方法得到编码hBMP4 的成熟肽段(hBMP4m)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DH2中,转 化大肠杆菌DH5α,温度诱导表达.结果:获得hBMP4mcDNA基因,成功克隆入温度诱导表达载体pDH2,DNA序列分析证 实所插入的hBMP4mcDNA序列与设计预期一致;将获得重 组表达质粒pDH2 hBMP4m转化大肠杆菌DH5α中,经温度诱 导,目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41.5%.结论:采用分子克隆的 方法得到编码hBMP4成熟肽段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在 大肠杆菌中成功获得hBMP4成熟肽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 成熟肽 人骨形成蛋白 克隆 大肠杆菌 诱导表达 DH5Α DNA 表达载体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大鼠股骨和骨髓中骨桥素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崇建 杨连甲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0,共1页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大鼠股骨和骨髓中骨桥素(OPN)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选用 SD大鼠 ,随机配对分为尾吊组和自由活动组 ,每组 5只 ,实验期为 14和 2 8d.组织标本行原位杂交 .结果 尾吊组大鼠股骨 (14d,2 0 7.45± 0 .43;2 8d,2 17.4...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大鼠股骨和骨髓中骨桥素(OPN)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选用 SD大鼠 ,随机配对分为尾吊组和自由活动组 ,每组 5只 ,实验期为 14和 2 8d.组织标本行原位杂交 .结果 尾吊组大鼠股骨 (14d,2 0 7.45± 0 .43;2 8d,2 17.48± 0 .34 )和骨髓 (14d,10 8.37± 0 .42 ;2 8d,2 0 7.32± 0 .5 6 )中 OPN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 (P<0 .0 5 ) ;尾吊组 14d OPN的表达明显强于 2 8d (P<0 .0 5 ) .对照组间无显著性的差异 (P>0 .0 5 ) .结论 大鼠后肢去负荷导致股骨和骨髓的 OPN含量降低 .去负荷时间越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骨桥素 股骨 骨髓 原位杂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体负压对脑认知工效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文强 马瑞山 +3 位作者 程宏伟 倪鹤鹦 付兆君 秦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坐位下体负压暴露对脑认知工效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1 3名健康青年男性被试者在坐位下体负压 - 4 .0 k Pa,- 6.67k Pa条件下 ,分别测试暴露前、暴露时和卸压后的脑事件相关电位 P3 0 0 、反应时、跟踪误差等工效学指... 目的 探讨坐位下体负压暴露对脑认知工效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1 3名健康青年男性被试者在坐位下体负压 - 4 .0 k Pa,- 6.67k Pa条件下 ,分别测试暴露前、暴露时和卸压后的脑事件相关电位 P3 0 0 、反应时、跟踪误差等工效学指标和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结果 在 - 4 .0 k Pa下体负压作用时 ,P3 0 0 波幅、潜时 ,反应时、跟踪误差 ,血压与负压前对照无明显差别 ;心率在下体负压作用 3 min,5 min时 ,显著增快(P<0 .0 1 ) .在 - 6.67k Pa下体负压作用时 ,P3 0 0 波幅降低 (P<0 .0 1 ) ,P3 0 0 潜时延长 (P<0 .0 1 ) ;反应时延长 (P<0 .0 5) ,跟踪误差增大 (P<0 .0 5) ;心率在负压作用 1 ,3和 5min时与负压作用前比较均显著增快 (P<0 .0 1 ) ;收缩压与负压前对照无显著改变 ,舒张压显著升高 (P<0 .0 1 ) .不论是 - 4 .0k Pa还是 - 6.67k Pa下体负压卸压后 ,心率和血压均迅速恢复 ,与负压前对照无明显差异 .结论 坐位下体负压造成血液在下肢积聚 ,引起大脑供血量减少 ,从而引起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慢 ,脑认知工效下降 ,同时心血管部分代偿功能加强 ,心率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事件相关电位 反应时间 跟踪误差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缺氧应激时声强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云 马瑞山 +2 位作者 倪鹤鹦 付兆君 程宏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在 4种不同高度和 5种不同声强条件下 P30 0 的潜时及波幅 ,反应时 ,得出轻、中度缺氧条件下最佳声强值 .方法  14名受试者在地面及 15 0 0 m,30 0 0 m,45 0 0 m三个模拟高度 (吸低氧混合气体 )分别进行 5种不同声强值 (... 目的 通过分析在 4种不同高度和 5种不同声强条件下 P30 0 的潜时及波幅 ,反应时 ,得出轻、中度缺氧条件下最佳声强值 .方法  14名受试者在地面及 15 0 0 m,30 0 0 m,45 0 0 m三个模拟高度 (吸低氧混合气体 )分别进行 5种不同声强值 (5 5 ,6 0 ,70 ,80 ,85 d B)的听觉 oddball测试 ,记录脑电图 (EEG)、反应时 (RT)及主观感觉 ,EEG经平均叠加处理提取出脑事件相关电位 (ERP)中的 P3波幅、潜时 .以 P3潜时和 RT为主要指标评定脑认知能力 ,结合主观评价确定最佳声强值 .结果  P30 0 潜时及 RT,在地面及 15 0 0 m ,5种听觉oddball任务声强为 5 5 d B时的 P30 0 潜时及 RT明显长于其它 4种声强 (P<0 .0 1) ,而其余 4种声强间则无明显差别 .在 30 0 0m,5 0 0 0 m,声强为 70 ,80 ,85 d B时 P30 0 潜时及 RT明显短于5 5 d B及 6 0 d B的 P30 0 潜时和 RT (P<0 .0 1) ,而主观评价反映 80 ,85 d B声强刺耳 ,难以忍受 .结论 在地面及 15 0 0 m轻度缺氧情况下最佳声强值为 6 0~ 70 d B;在 30 0 0 m及 5 0 0 0m中度缺氧条件下 ,最佳声强值为 70~ 80 d B,此时 P3潜时及RT最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声强 缺氧 应激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心肌细胞对AngⅡ诱发凋亡的易感性增加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涛 谢满江 余志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 :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 ,观测正常与肥大心肌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促凋亡刺激的易感性 .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 ,观测内皮素 (ET 1)或AngⅡ单独作用 2 4h后 ,心肌细胞面积与凋亡率的变化 .进一步观测ET 1作用 ... 目的 :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 ,观测正常与肥大心肌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促凋亡刺激的易感性 .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 ,观测内皮素 (ET 1)或AngⅡ单独作用 2 4h后 ,心肌细胞面积与凋亡率的变化 .进一步观测ET 1作用 2 4h后 ,再用AngⅡ刺激 2 4h ,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① 10或 10 0nmol·L-1ET 1作用 2 4h ,心肌细胞轮廓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16 8%或 184 %.而凋亡率分别为 10 .9%或 11.7%,与对照组 (10 .7%)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② 0 .1,1.0或 10 .0nmol·L-1AngⅡ单独作用2 4h ,心肌细胞的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大了 14 6 %,16 2 %或2 2 4 %.其凋亡率则分别为 12 .6 %,17.2 %或 16 .2 %,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③经 10nmol·L-1ET 1处理 2 4h后 ,再用 1nmol·L-1AngⅡ作用 2 4h ,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进一步增加为 2 1.6 %,与对照组或 1.0nmol·L-1AngⅡ刺激组相比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④AngⅡ的AT1受体阻滞剂Losartan既可抑制AngⅡ诱导的正常心肌细胞凋亡 ,亦可抑制肥大心肌细胞的凋亡 .而AT2 受体阻滞剂PD12 3319则无明显作用 .结论 :ET 1具有剂量依赖性促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而对心肌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影响 .AngⅡ有剂量依赖性促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和非剂量依赖性促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学 肥大 脱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脏中神经肽Y的Y1受体样免疫反应物质的定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鲍岚 张平 +1 位作者 程希平 张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为在细胞水平精确地确定神经肽 Y(NPY)的Y1 受体样免疫反应物质 (- L I)在大鼠心脏中的分布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Y1 受体 - L I细胞进行了检测 .结果 1一些心肌细胞含有 Y1 受体 - L I,可见清晰的 Y1 受体免疫反应性 (-... 目的 为在细胞水平精确地确定神经肽 Y(NPY)的Y1 受体样免疫反应物质 (- L I)在大鼠心脏中的分布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Y1 受体 - L I细胞进行了检测 .结果 1一些心肌细胞含有 Y1 受体 - L I,可见清晰的 Y1 受体免疫反应性 (- Ir)条纹 ,此类细胞在心脏呈斑点状分布 ,接近外膜侧和室间隔的内膜侧分布较多 ,Y1 受体 - L I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膜、横小管膜和小泡上 ;2心脏内有 Y1 受体 - L I的心内神经元 ,此类细胞有较长的突起 ,呈离散分布 ,与 Y1 受体 - L I心肌细胞或血管相邻 ,Y1 受体 - L I神经元的外膜和胞质内有较强的 Y1 受体 - L I,尤以其突起明显 .结论  NPY对心脏作用的复杂性可能与 Y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大鼠 Y1受体 神经肽Y 免疫反应物质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头高位对抗尾部悬吊大鼠脑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乐宁 曹新生 +3 位作者 马进 张立藩 吴兴裕 吴燕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 间断性人工重力被认为是对抗长期失重下心血管系统脱适应的最有效、合理措施之一 .本实验拟探讨其对抗模拟失重下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改变的影响 .方法 每日给予 3 wk尾部悬吊大鼠不同持续时间 (2 h或 4h)的头高位倾斜 (HUT... 目的 间断性人工重力被认为是对抗长期失重下心血管系统脱适应的最有效、合理措施之一 .本实验拟探讨其对抗模拟失重下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改变的影响 .方法 每日给予 3 wk尾部悬吊大鼠不同持续时间 (2 h或 4h)的头高位倾斜 (HUT) ,测定大鼠离体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收缩反应性 .结果 悬吊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最大反应 (7.0 7± 0 .49) m N较对照组 (4.83± 0 .36 )m N显著升高 (P <0 .0 5 ) ;HUT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最大反应 [HUT4:(4.78± 0 .5 1) m N;HUT2 :(5 .5 6± 0 .2 8) m N]较悬吊组显著减弱 (P<0 .0 5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悬吊 大鼠 头高位 基底动脉 血管反应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部悬吊对大鼠基底动脉收缩与舒张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乐宁 马进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尾部悬吊可导致大鼠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 ,本实验拟探讨尾部悬吊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反应性变化机制中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方法  2 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拟失重组 (SUS)与同步对照组 (CON) ,每组各1 0只 .采用尾... 目的 尾部悬吊可导致大鼠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 ,本实验拟探讨尾部悬吊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反应性变化机制中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方法  2 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拟失重组 (SUS)与同步对照组 (CON) ,每组各1 0只 .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影响 .利用离体基底动脉血管环测定其对 KCl的收缩反应性和乙酰胆碱 (Ach)及硝普钠 (SNP)的舒张反应性 .结果 悬吊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 KCl的最大反应 (7.1 5± 0 .53) m N较对照组 (5.37±0 .2 7) m N显著升高 (P<0 .0 5) ;而对 Ach或 SNP的舒张反应性在悬吊组 [Ach:(45.46± 3.61 ) % ;SNP:(96.58±4.37) % ]和对照组 [Ach:(47.75± 5.78) % ;SNP:(92 .65±5.62 ) % ]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尾部悬吊可导致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收缩反应性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悬吊 基底动脉 血管反应性 血管内皮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大鼠下丘脑不同部位的Fos和GFAP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宿长军 饶志仁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 了解长期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下丘脑功能活动状态 .方法 用 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ABC法 ,分别检测 4周模拟失重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AS)的变化 .结果 二者表达仅见于室旁核尤其大细胞部、视上核和视交... 目的 了解长期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下丘脑功能活动状态 .方法 用 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ABC法 ,分别检测 4周模拟失重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AS)的变化 .结果 二者表达仅见于室旁核尤其大细胞部、视上核和视交叉上核 ,而其它部位未见表达 ;AS胞体变大、突起增粗增长 .结论 下丘脑这些核团参与了对长期失重的反应 ,且可能与加压素分泌增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基因 FOS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的心电信号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守岩 王兴邦 +1 位作者 程九华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 根据信号奇异点 (R波 )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对应关系 ,以及 QRS波与其模板具有较高相关性 ,将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应用于心电信号的 QRS波检测 .方法 小波变换是利用二次样条小波对心电信号按 Mallat算法进行变换 .相关分... 目的 根据信号奇异点 (R波 )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对应关系 ,以及 QRS波与其模板具有较高相关性 ,将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应用于心电信号的 QRS波检测 .方法 小波变换是利用二次样条小波对心电信号按 Mallat算法进行变换 .相关分析方法是定义 QRS波的波形模板 ,计算 QRS波与模板的相关系数 .同时还比较了 6个检测指标(小波变换正极大值 ,负极小值 ,QRS波与模板的相关系数 ,QR幅度 ,正极大值 /负极小值点之间的斜率 ,QRS波均值 )的相对变化范围 .结果 在上述 6个指标中 ,前四项检测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小 ,这为在检测策略中合理选取检测指标及其阈值提供了参考 .经实际心电数据验证 ,QRS波正确检测率达到 99.99% .结论 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心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相关分析 心电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