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提高皮肤外科教学效果的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军 朱靓 +1 位作者 韩军涛 胡大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应用于皮肤外科教学中,并探讨其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2013年32名进修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C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名。CBL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 目的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应用于皮肤外科教学中,并探讨其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2013年32名进修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C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名。CBL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皮肤外科学授课,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CBL组中优秀者9名,良好者6名,及格者1名,无不及格者;而对照组测试优秀者5名,良好者7名,及格者3名,不及格者1名。CBL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56.2%比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例分析与手术操作技能考核中,CBL组中优秀者10名,良好者5名,及格者1名,无不及格者;而对照组中优秀者6名,良好者4名,及格者4名,不及格者2名,CBL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62.5%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能明显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皮肤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皮肤外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烧伤外科的再发展及人才的再教育
2
作者 韩军涛 刘淑娟 +2 位作者 谢松涛 陶克 胡大海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围绕治疗手段创新及专业领域拓展两个方面对烧伤医学的再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烧伤专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烧伤外科 人才培养 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烧伤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傅豪 赵欢 +4 位作者 韩士超 解营利 杨涛 卢昌波 徐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烧伤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据估计,全世界有1100万烧伤患者需要得到医疗救治。烧伤会使机体出现休克、组织坏死、脏器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并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 皮肤 烧伤痛 烧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64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计鹏 胡大海 +6 位作者 杨晨 王克甲 蔡维霞 刘洋 梁敏 谢松涛 韩军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与相应治疗方案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重度烧伤患者,依据并发和未并发脓毒血症分为未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对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与相应治疗方案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重度烧伤患者,依据并发和未并发脓毒血症分为未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对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ELISA试剂盒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未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上升(P<0.05);脓毒症存活组不同时间点的3种因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脓毒症死亡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可作为烧伤并发脓毒症及后期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并发症 脓毒症/病因学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白细胞介素1/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屈艳艳 周琴 +3 位作者 石雪芹 王青 王雪 周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纳入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专科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然后应用烧伤的康复评定方法对...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纳入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专科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然后应用烧伤的康复评定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瘢痕挛缩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心理健康等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烧伤患者来说,实施系统的、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重度烧伤 生活质量 功能康复护理 康复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及压力垫治疗手背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梦娜 李娜 +3 位作者 王冰水 梁艳 朱蝉 周永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和压力垫对手背侧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58只烧伤后愈合患手分别采用单纯压力手套和联合应用定制压力手套及压力垫进行干预,用Sawada评分方法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手背瘢痕...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压力手套和压力垫对手背侧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58只烧伤后愈合患手分别采用单纯压力手套和联合应用定制压力手套及压力垫进行干预,用Sawada评分方法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手背瘢痕色泽、厚度、硬度及敏感度进行定量评分,比较其治疗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效果优于单纯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更有效控制瘢痕增生及因瘢痕增生引起的继发畸形,外观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指蹼 压力手套 压力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干细胞改良培养及其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彦刚 胡大海 +3 位作者 张战凤 蔡维霞 朱华宇 折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改良传统人表皮干细胞(hESCs)分离、培养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提供产率更高、活力更好的种子细胞。方法:应用改良的酶消化法(改良法)及传统酶消化法(传统法)分离、培养hE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 目的:改良传统人表皮干细胞(hESCs)分离、培养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提供产率更高、活力更好的种子细胞。方法:应用改良的酶消化法(改良法)及传统酶消化法(传统法)分离、培养hE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法测定hESCs标志物角蛋白19(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并且进一步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所获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的形态学的特性。结果:台盼蓝染色显示改良法细胞消化分离数为92.25±15.61个,传统法细胞消化分离数为68.50±26.91个(P<0.01);改良法活细胞比率是(94±0.01)%,传统法活细胞比率是(75±0.04)%(P<0.05)。在8天时改良法细胞MTT法OD值为1.300,传统法为0.779,改良法较传统法活力好,增殖快;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角蛋白19(K19)和β1整合素均为阳性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采用改良法hE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复层层数为5~6层、基底细胞排列整齐,传统法hE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复层层数为3~4层、基底细胞排列散乱。结论:利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可获得数量更多、活力更好的人表皮干细胞,为以hE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酶消化法 组织工程皮肤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深度烧伤后指蹼外形与功能修复的美学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军涛 谢松涛 +2 位作者 王洪涛 朱雄翔 胡大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改进手背深度烧伤后指蹼区域的植皮方式,最大限度地恢复指蹼的外形及功能。方法:手术切除手背深度烧伤创面,取自体中厚皮分区移植,手背与指背区所植皮片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指节的中段,使指蹼区皮片呈自然弧形与残存指蹼皮肤连接。术... 目的:改进手背深度烧伤后指蹼区域的植皮方式,最大限度地恢复指蹼的外形及功能。方法:手术切除手背深度烧伤创面,取自体中厚皮分区移植,手背与指背区所植皮片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指节的中段,使指蹼区皮片呈自然弧形与残存指蹼皮肤连接。术后10天左右拆线,出院后给予相应康复训练以保持手部及指蹼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共40例,计48只手,植皮成活率均在95%以上,术后随访3月~2年,手背及指蹼外形良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改进后的植皮方式在保证指蹼功能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恢复指蹼的自然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指蹼 自体皮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面积烧伤患者身体意象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婷 周琴 +1 位作者 李娜 白璐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面积烧伤患者身体意象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为提高烧伤患者的健康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烧伤总面积小于全身15%的住院烧伤患者共509人,采用多维度身体意象问卷(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 目的探讨小面积烧伤患者身体意象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为提高烧伤患者的健康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烧伤总面积小于全身15%的住院烧伤患者共509人,采用多维度身体意象问卷(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MBSRQ)以及自我价值感量表问卷(self-worth scale questionnaire,SW)对其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烧伤患者总体身体意象呈正态分布,说明大部分患者对身体意象呈基本满意的态度。身体意象在性别、年龄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对自己外表满意度评价较低,且身体意象认知存在偏差。结论随着整体医学护理模式的深入,在护理患者的同时,要重视患者身体意象对于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性,尽量避免身体意象的偏差对自我价值感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面积烧伤患者 身体意象 自我价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烧伤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雅 曹蔚 +4 位作者 谢艳华 王剑波 胡大海 胡晓龙 缪珊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烧伤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Ultimate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5mL.L-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183~3.656μg之间与...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烧伤膏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Ultimate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5mL.L-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183~3.656μg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为2.5%(n=5)。结论该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质量,可用于对复方烧伤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没食子酸 复方烧伤膏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深度烧伤早期综合治疗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钧 谢松涛 +1 位作者 计鹏 朱雄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治疗,保护手的外观和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10例(380只)手深度烧伤患者遵循"及早减压切痂,整形修复,康复训练,瘢痕防治等综合治疗"原则,采用切痂时保留间生态组织,修复时整形植皮技术,康复时有...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治疗,保护手的外观和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10例(380只)手深度烧伤患者遵循"及早减压切痂,整形修复,康复训练,瘢痕防治等综合治疗"原则,采用切痂时保留间生态组织,修复时整形植皮技术,康复时有计划功能训练,瘢痕未形成时有效抑制瘢痕措施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380只手均行自体中厚皮移植,除1只火焰烧伤手指远节毁损截指,其余379只手移植皮肤全部成活,按疗效评判标准[5]:优280只手占74%,良80只手占21%,差19只手占5%。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干预,断层中厚皮移植修复,有计划和系统的康复训练,防止瘢痕增生,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达到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八年制医学生显微外科技术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军 朱靓 +3 位作者 韩军涛 计鹏 张万福 胡大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八年制医学生代表了我国目前医学教育水平的最高层次。然而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重基础轻临床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八年制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合相关教学培养要求,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八... 八年制医学生代表了我国目前医学教育水平的最高层次。然而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重基础轻临床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八年制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合相关教学培养要求,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八年制医学生,以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显微外科技术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和手术操作训练,并对教学效果及经验进行总结,由此探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可行方案,并为深化八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教育 临床教学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皮肤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军涛 刘淑娟 +2 位作者 王洪涛 谢松涛 白晓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利用正常人皮肤裸鼠移植模型,建立一种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首先将正常人全厚皮肤移植于裸鼠背部,待皮片完全成活后,用高压蒸气消毒锅及自制蒸气烫伤装置,以压力0.12MPa、直径1.5cm在裸鼠背部植皮区作用8s,分别于伤后24h、2、4、6周取... 利用正常人皮肤裸鼠移植模型,建立一种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首先将正常人全厚皮肤移植于裸鼠背部,待皮片完全成活后,用高压蒸气消毒锅及自制蒸气烫伤装置,以压力0.12MPa、直径1.5cm在裸鼠背部植皮区作用8s,分别于伤后24h、2、4、6周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观察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的损伤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被毛生长等情况。结果表明,正常人全厚皮肤于移植后2周完全成活,具有正常的组织结构;高压蒸气作用8s,可造成所移植皮肤组织的深Ⅱ度烫伤,创面于伤后3周愈合,6周后有少量被毛生长。该模型可成功复制正常人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为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附件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动物模型 皮肤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对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崇志 张会堂 +3 位作者 王公升 周海全 马驰 胡大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PPARγ配体15-...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α-SMA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与TGF-β1诱导组相比,10μM曲格列酮、15d-PGJ2预处理组的α-SM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抑制效应分别为31%、57%;预处理组的α-SMA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PARγ激动剂能抑制TGF-β1诱导的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的效应,具有抗皮肤瘢痕化、挛缩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成纤维细胞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期皮肤移植术在面颈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军涛 谢松涛 +4 位作者 王洪涛 董茂龙 朱雄翔 徐明达 胡大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面颈部大范围自体皮移植手术中,延期手术与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及愈后效果。方法:针对面颈部瘢痕、巨痣等在实施大面积自体皮移植手术时,手术分两种术式进行:一期术式即切除病变组织后立即行自体皮移植;延期术式则先行常规... 目的:探讨并比较面颈部大范围自体皮移植手术中,延期手术与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及愈后效果。方法:针对面颈部瘢痕、巨痣等在实施大面积自体皮移植手术时,手术分两种术式进行:一期术式即切除病变组织后立即行自体皮移植;延期术式则先行常规病变组织切除,包扎创面后48h再进行自体皮移植。术后交换敷料时间均为术后第7天,观察比较两种术式在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瘢痕增生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患者治疗周期及治疗费用上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共49例,行一期术式者13人,行延期术式者36人,在皮片成活率(91.9%±4.5%vs99.5%±1.2%)、皮下血肿发生率(92.3%vs22.2%)、感染发生率(7.7%vs2.8%)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周期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费用方面,延期手术组略高。随访结果显示,两组远期效果基本类似,但一期术式组的瘢痕形成及增生情况多于延期术式组。结论:面颈部实施大范围自体皮移植手术时采取延期植皮的方式,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愈后效果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 自体皮移植 延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功能的重建与康复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军涛 刘淑娟 +2 位作者 王洪涛 朱雄翔 胡大海 《中国康复》 2008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的治疗方案,降低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对18例幼儿手掌深度创面行延期切痂,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其基底板,再行自体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术后10~12 d拆线,出院后可塑夹板保持手部外形,弹性支架辅助功能锻炼等... 目的:探讨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的治疗方案,降低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对18例幼儿手掌深度创面行延期切痂,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其基底板,再行自体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术后10~12 d拆线,出院后可塑夹板保持手部外形,弹性支架辅助功能锻炼等。结果:18例患儿手掌全厚植皮的成活率均〉95%;术后随访1~3年,仅2例出现小指轻度屈曲挛缩,其他患者手掌功能均恢复良好,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手掌侧严重烧伤后行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保证植皮的成功率及加以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重建幼儿手掌功能,保证其正常发育并降低畸形发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幼儿 手掌 全厚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烧伤科新护士入科后的培训方法及成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琴 臧妍 +3 位作者 孙静 赵京霞 石雪芹 邹小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9期39-40,共2页
目的对烧伤科新护士入科后的培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烧伤科新护上进行入科后培训,包括实施人性化的入科教育,制订专科理论与操作的培训计划,改进授课形式,筛选授课老师,严格的专科操作示范,改进培训模式。结果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情感... 目的对烧伤科新护士入科后的培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烧伤科新护上进行入科后培训,包括实施人性化的入科教育,制订专科理论与操作的培训计划,改进授课形式,筛选授课老师,严格的专科操作示范,改进培训模式。结果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情感及专科理论与专科操作成绩。结论系统培训对新护士尽快胜任烧伤专科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科 新护士 培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肝癌肝切除术单病种住院费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靓 史文峰 +2 位作者 冯军强 李军 董晓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肝癌肝切除术住院费用、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实现其单病种付费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大型医院肝癌肝切除术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临床资料,对其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学描述,并应用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 目的通过对肝癌肝切除术住院费用、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实现其单病种付费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大型医院肝癌肝切除术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临床资料,对其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学描述,并应用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是决定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输血、术后并发症及Child-Pugh评分是影响住院费用的独立因素;此外,对住院时间有影响的变量包括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方式。结论我国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住院日期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雅 缪珊 +6 位作者 曹蔚 官浩 胡晓龙 李小强 张月 胡大海 王四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8-1240,共3页
优选了复方烧伤膏的最佳醇提取工艺。以大黄素提取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1 h... 优选了复方烧伤膏的最佳醇提取工艺。以大黄素提取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1 h/次。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烧伤膏 醇提工艺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原因和结果看严重烧伤患者肠源性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春娟 田甜 +1 位作者 胡国栋 贾赤宇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4期86-88,共3页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并且原因和结果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库,肠黏膜屏障是机体正常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黏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并且原因和结果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库,肠黏膜屏障是机体正常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黏膜屏障损伤是严重烧伤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引起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导致毒血症和败血症的内源性感染的可能,而内源性感染又可反作用于肠道,进一步加重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因此充分认识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成因,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积极防治,可降低严重烧伤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源性感染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