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及其管理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冬利 王为忠 王俊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1期21-22,2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及其管理。 方法 :1 32例病人接受了中心静脉置管 ,用心电图方法监测导管尖端位置 ,插入深度参考藤井真等方法计算 ,严格导管的无菌管理 ,并以 0 .1mol/LNaOH 2ml冲洗管腔。 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 ,插...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及其管理。 方法 :1 32例病人接受了中心静脉置管 ,用心电图方法监测导管尖端位置 ,插入深度参考藤井真等方法计算 ,严格导管的无菌管理 ,并以 0 .1mol/LNaOH 2ml冲洗管腔。 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 ,插入深度及导管尖端位置适宜 ,1 2 8例病人均于完成输液后拔除导管。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肠外营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在直肠癌切除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2-423,441,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微血管的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测定方法对45例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进行研究。结果直...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微血管的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测定方法对45例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进行研究。结果直肠癌肿瘤组织中MVD较高;直肠癌远侧端黏膜MVD随着距离增大而降低,且在直肠远侧端1.0cm内有显著性异常改变;直肠远侧端黏膜MVD与肿瘤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直肠腺癌远侧端MVD可作为直肠远切端切除长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子病理学指标,直肠远侧端切除的长度至少应大于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微血管密度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及其远端黏膜P53和CD3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直肠癌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P53和CD34蛋...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直肠癌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P53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直肠癌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均可见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直肠癌远端黏膜组织(P<0.01)。直肠癌远端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MVD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只在直肠癌远端1.5cm内。正常直肠组织中仍有P53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分布。除直肠癌组织及其远端0.5cm段黏膜组织中MVD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外,直肠癌及其远端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MVD分布与肿瘤直径、分期以及分化程度均无关。结论从分子病理学角度说明2cm的直肠癌远端长度是安全的远侧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P53 CD34 PET/C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胸腺内输注对大鼠小肠移植受者外周血嵌合体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长江 杨建军 +3 位作者 管文贤 李纪鹏 刘骥 王为忠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骨髓胸腺内输注大鼠小肠移植后受体大鼠外周血嵌合体动态变化及对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对18只大鼠进行了供体特异性骨髓细胞(DBMC)输注(试验组),同期18只单纯接受异基因小肠移植(对照组)。采用原位PCR与流式细胞仪相...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骨髓胸腺内输注大鼠小肠移植后受体大鼠外周血嵌合体动态变化及对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对18只大鼠进行了供体特异性骨髓细胞(DBMC)输注(试验组),同期18只单纯接受异基因小肠移植(对照组)。采用原位PCR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的PCR-Flow方法对18只DBMC输注大鼠和18只对照大鼠外周血进行嵌合体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中位数=52.28d,P<0.005)明显延长,病理结果显示排斥反应轻微。可诱导较稳定的移植耐受。移植后5d即有少量嵌合体产生,嵌合状态在15d内呈明显增长,而在15d后嵌合状态增加缓慢。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大鼠骨髓细胞可诱导大鼠特异的移植耐受,而外周血嵌合体与耐受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骨髓细胞 急性排斥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远侧端浸润的PET/CT显像与分子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侧端浸润PET/CT成像及其分子病理学改变,为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评估价值.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及CD34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远侧端...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侧端浸润PET/CT成像及其分子病理学改变,为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评估价值.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及CD34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为4~12mm,平均为7.0mm;PET阳性段与阴性段p53与微血管密度有显著性的差异,PET阳性段p53与CD34均为高表达;直肠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与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肿瘤的PET/CT显像不但与肿瘤组织有关,而且还与肿瘤的癌旁组织有关,直肠癌远侧端PET/CT显像将为直肠癌的临床手术提供依据并对评估保肛手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p53 CD34 微血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远侧端黏膜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直肠癌及远侧端直肠黏膜均可见p53表达,直肠癌组织中p53... 目的: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直肠癌及远侧端直肠黏膜均可见p53表达,直肠癌组织中p53表达明显高于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癌远侧端黏膜p53表达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远侧端1.5cm),阴性对照中仍有p53的表达。肿瘤组织及直肠远侧端黏膜中p53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直肠腺癌远侧1.5cm长度的组织,p53明显异常表达,若从分子病理学角度来界定,2cm的直肠远侧端长度是安全的远侧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P53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所表达的微血管密度进...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所表达的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直肠腺癌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腺癌远侧端黏膜微血管密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与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0cm)。结论:微血管密度的检测为直肠癌抗血管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直肠癌分子病理学的安全远侧切缘应大于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微血管密度 PET/C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朝翔 于垂恭 +4 位作者 张瑞 王映梅 李纪鹏 武国军 王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709-712,共4页
目的: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TrkB)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中的表达水平和与TCCB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移行细胞癌标本60例,16例正... 目的: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TrkB)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中的表达水平和与TCCB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移行细胞癌标本60例,16例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TrkB的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6-36个月,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选的60例TCCB中,TrkB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低分化及浸润性TCCB中,TrkB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及浅表的TCCB。在复发病例中,TrkB的阳性率高于初发病例。结论:TrkB很可能是TCCB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并有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KB 膀胱移行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纪伟平 卢明东 +2 位作者 黄颖鹏 王娟 杨向群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001-2004,2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TRIM1表达升高,occludin、ZO-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与occludin、ZO-1表达均呈负相关(rs=-0.420、-0.343,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均无关(均P>0.05)。经生存分析,TRIM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TRIM1低表达者(P<0.05),occludin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occludin低表达者(P<0.05),ZO-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ZO-1低表达者(P<0.05)。TRIM1高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74,95%CI:1.04~5.44,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升高,且与occludin、ZO-1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均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其中TRIM1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1 细胞极性蛋白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建立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涛 王为忠 +3 位作者 季刚 陈冬利 杜俊峰 何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5期1156-1159,共4页
建立了易行、可靠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完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手术方式的改进。在显微镜下对受体手术,游离受体右侧静外静脉和颈总动脉。对供体,经下腔静脉注射肝素钠全身肝素化后,于低温下切取供心;采用供... 建立了易行、可靠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完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手术方式的改进。在显微镜下对受体手术,游离受体右侧静外静脉和颈总动脉。对供体,经下腔静脉注射肝素钠全身肝素化后,于低温下切取供心;采用供心无名动脉与受体颈总动脉端端间断吻合,供心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端端吻合,进行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后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测供心心跳,病理学检查移植心排斥情况。共进行实验50例,其中同系移植25例,同种异基因移植25例。术后复跳率92%;7 d存活率90%,1例因术后失血过多于第1 d死亡,供心总缺血时间40 min。改进后的术式手术成功率高,术中暴露充分、血管处理简单、手术创伤小、污染机率小等,是简单、实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心脏移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全胃肠外营养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赖俊浩 王俊义 张国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EGF组。测定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对小肠粘膜组织形态学进行观测;采用免...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EGF组。测定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对小肠粘膜组织形态学进行观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地高辛随机引物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小肠粘膜EGF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TPN+EGF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较TPN组明显降低(P<0.05),小肠隐窝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以及小肠粘膜EGF受体、EGF受体mRNA的表达均较TPN组增加(P<0.01)。结论GGF能促进TPN大鼠小肠粘膜EGF受体及其基因的表达,启动隐窝细胞分裂,恢复隐窝细胞生成率,保护肠粘膜机械屏障,从而达到减少细菌易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胃肠外营养 肠道 细菌易位
原文传递
从医学伦理角度看加速康复外科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青川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较少术后不适感。但是其中一些措施与传统教科书推荐意见相悖,许多外科医生担心实施ERAS策略出现并发症后会引发纠纷。本文从伦理角...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较少术后不适感。但是其中一些措施与传统教科书推荐意见相悖,许多外科医生担心实施ERAS策略出现并发症后会引发纠纷。本文从伦理角度对ERAS的策略提出了评价。介绍了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对医疗行为的评价依据。分析了如何看待教科书内容与ERAS策略的冲突。阐述了要使ERAS的开展符合医学伦理,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维护患者的权益,要履行好知情同意等重要医学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医学伦理 医学道德
原文传递
胃肠道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赵青川 李洪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2-324,共3页
有临床研究证实.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一线化疗药物的有效率仅为30%左右.二线以上化疗药物的疗效更差.且化疗的不良反应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差阻。近年来,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靶向治疗.以其低毒高效的特点成为晚期胃肠道肿... 有临床研究证实.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一线化疗药物的有效率仅为30%左右.二线以上化疗药物的疗效更差.且化疗的不良反应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差阻。近年来,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靶向治疗.以其低毒高效的特点成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肿瘤 靶向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 分子生物学基础 化疗药物 肿瘤患者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为忠 宋维亮 +6 位作者 吴国生 凌瑞 季刚 陈冬利 李孟彬 刘小南 赵京霞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 1例患超短肠综合征的 18岁男性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 ,移植肠段为 15 0cm长之回肠 ,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移植肠近端...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 1例患超短肠综合征的 18岁男性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 ,移植肠段为 15 0cm长之回肠 ,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移植肠近端与受者的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 ,远端与受者的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 ,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曾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 ,经积极处理得到控制 ,目前患者已健康存活 14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活体供者 短肠综合征 病例报告 治疗
原文传递
大鼠小肠移植早期应用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抑制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建军 王为忠 +2 位作者 付京 陈域 彭立勋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MetRANTES)在小肠移植早期应用对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他克莫司的协同效应。方法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异基因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移植后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24只。第1组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MetRANTES)在小肠移植早期应用对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他克莫司的协同效应。方法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异基因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移植后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24只。第1组为对照组,移植前后不作任何处理;第2组为MetRANTES组,小肠移植后(0~7d)腹腔注射MetRANTES200μg/d;第3组为小剂量他克莫司(FK506)组,小肠移植后(0~7d)腹腔注射FK5060.5mg·kg-1·d-1;第4组为MetRANTES联合FK506组,2种药物的应用方法与第2、3组相同。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存活时间以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于移植术后3、5、7d分别取各组大鼠移植肠标本(n=6)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移植肠RANTES和CD4+、CD8+、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连续定量测定。结果第1~4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37±1.19)d、(22.32±8.60)d、(23.64±6.58)d和(30.55±4.18)d,第2、3、4组大鼠与第1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4组大鼠存活时间更长,与第2、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第3、5、7d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第2、3、4组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第1组大鼠的移植肠RANTES表达在术后各时段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其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呈正相关;第2组和第4组大鼠移植肠RANTES、CD4+、CD8+和CD25+T细胞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第1组(P<0.01)。结论MetRANTES能明显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保护移植肠功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强小剂量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 急性排斥反应 小肠移植模型 SD大鼠 早期应用 移植物 Met-RANTE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组织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刚 林艳 +2 位作者 王为忠 管文贤 牛卫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分子的表达。方法实验分3组进行,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n=1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n=18)行SD大鼠到SD大鼠的同系小肠移植,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C组(n=18)行SD大鼠到Wistar大... 目的探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分子的表达。方法实验分3组进行,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n=1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n=18)行SD大鼠到SD大鼠的同系小肠移植,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C组(n=18)行SD大鼠到Wistar大鼠的小肠移植,术后处理同B组。各组于术后3、5、7d取肝素抗凝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时取移植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C组动物的存活时间为(7.0±2.1)d,B组为(33.3±2.3)d,A组>90d,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d的外周血CD2阳性T淋巴细胞,A组分别为70.2%、69.8%和70.3%;B组为71.3%、69.7%和70.2%;C组为95.6%、88.1%和81.2%,C组各时点的CD2阳性细胞均高于A、B组相应时点(P<0.05);C组移植肠可见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结论小肠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CD2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升高;术后早期CD2表达率的突然增高,提示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移植 CD2抗原 大鼠
原文传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样分子等位基因与活体小肠、肝、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梁 季刚 +5 位作者 董光龙 王为忠 陶开山 张更 张玉海 金伯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研究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样分子(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与小肠、肝、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收集的4例活体小肠移植供、受者血液标本及组织病理切片,5例活体肝脏部分移植供、受者及6例活体肾脏... 目的研究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样分子(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与小肠、肝、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收集的4例活体小肠移植供、受者血液标本及组织病理切片,5例活体肝脏部分移植供、受者及6例活体肾脏移植供、受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HLA配型,针对MICA基因最常见的8个基因型13个等位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统计供、受者间等位基因匹配率,并分析其与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移植病例供、受者HLA配型均为半相合状态。供、受者间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较高者(〉6/13),其受者显示出相对较轻的临床、病理排斥反应及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而供、受体间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较低者(≤6/13),其受者则显示出相对较重的临床及病理排斥反应,生存时间亦较短。结论活体小肠、肝、肾移植中供、受者间MICA等位基因的匹配率高低与移植后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强度间存呈负相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MHC Ⅰ类 器官移植 小肠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淋巴管重建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光龙 李开宗 王为忠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 建立适合于评估淋巴管重建对移植物存活、功能和对受者影响研究的小肠移植淋巴管重建模型。方法 在小肠移植完成后 ,再将供者的胸导管与受者的乳糜池吻合 ,使得移植小肠的淋巴回流得以重建。结果 淋巴管重建的手术时间为 1 6 .2... 目的 建立适合于评估淋巴管重建对移植物存活、功能和对受者影响研究的小肠移植淋巴管重建模型。方法 在小肠移植完成后 ,再将供者的胸导管与受者的乳糜池吻合 ,使得移植小肠的淋巴回流得以重建。结果 淋巴管重建的手术时间为 1 6 .2min ,重建淋巴管的通畅率达 82 .5 % ;存活大鼠间重建淋巴管通畅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排斥反应对重建淋巴管通畅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在小肠移植完成后即进行移植小肠的淋巴管重建 ,淋巴管通畅率高 ,手术时间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吻合术 大鼠 异位小肠 小肠移植 淋巴管重建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p53、CD3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涂小煌 王为忠 +4 位作者 王烈 黎成金 宋京翔 宋丽娜 赵春雷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中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的情况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表达及C...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中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的情况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黏膜p53表达及CD34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及远侧端直肠黏膜均可见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分布,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MVD明显高于直肠癌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癌远侧端黏膜p53蛋白表达及MVD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5cm),阴性对照中仍有p53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分布。直肠癌远侧端黏膜中p53蛋白表达及MVD基本上与肿瘤大小、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从分子病理学角度来界定,2cm的直肠远侧端长度是安全的远侧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P53 CD34 PET/CT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活体小肠移植术后贫血的处理体会
20
作者 季刚 王为忠 宋维亮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总结 2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后贫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活体小肠移植后发生贫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针对其发病原因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输血、止血、降低某些药物的剂量、造血原料的补充和必要的营养支持 ,治疗 1... 目的 总结 2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后贫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活体小肠移植后发生贫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针对其发病原因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输血、止血、降低某些药物的剂量、造血原料的补充和必要的营养支持 ,治疗 1个月后 ,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血红蛋白明显上升 ,均维持在 10 0~ 12 0 g/L。结论 针对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小肠移植术 贫血 围手术期处理 造血原料补充 低流量吸氧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