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与心血管疾病心肌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袁书国 何凤屏 徐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99-2101,共3页
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过量沉积,胶原浓度和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加,各型胶原比例失调以及排列紊乱。心肌中的胶原类型有Ⅰ、Ⅱ、Ⅲ、Ⅳ、Ⅴ5型,其中Ⅰ/Ⅲ型胶原比例升高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血管疾病 微小RNA 胶原纤维 Ⅲ型胶原 心肌组织 排列紊乱 比例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唐良秋 万槐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925,共3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脂质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心血管事件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军刚 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丝氨酸残基的N辛酞化是其牛物活性的必要修饰。人体内ghrelin以辛酰化和去辛酰化两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部 心血管系统 饥饿 GHRELIN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内源性配体 3号染色体 细胞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4
4
作者 潘立敏 徐新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动脉僵硬度增加被认为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55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志航 徐新 张社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通常靶向单个或多个mRNA,通过降解靶mRNA或对其翻译水平的抑制而起到调节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表达.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Mi... 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通常靶向单个或多个mRNA,通过降解靶mRNA或对其翻译水平的抑制而起到调节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表达.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MicroRNAs可以调节人体30%左右的总基因,并且在心脏发育、血管发育及血管再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对于Mi-croRNAs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在众多的MicroRNA中MicroRNA-155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相关研究发现其已成为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有望成为心血管相关疾病诊疗的一个新型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MicroRNA-155 心血管疾病 炎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锦清 徐新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9期3169-3172,共4页
正五聚蛋白3(PTX3)是一个在进化上保守的多功能模式识别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通过病原体识别、补体激活、调理作用、白细胞募集及糖基化依赖的炎性调节等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性反应是各种心血管疾病... 正五聚蛋白3(PTX3)是一个在进化上保守的多功能模式识别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通过病原体识别、补体激活、调理作用、白细胞募集及糖基化依赖的炎性调节等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性反应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PTX3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远程血压/心率监测系统的医院外心衰管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华云 巫艳芳 +5 位作者 宋珈名 许芝娜 杜怡 陈琳亭 陈云宪 陈小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远程血压/心率监测在左心力衰竭(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医院外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为左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420例,根据患者出院后是否同意进行家庭远程血压/心率... 目的分析家庭远程血压/心率监测在左心力衰竭(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医院外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为左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420例,根据患者出院后是否同意进行家庭远程血压/心率监测分为远程监测组(112例)和常规随诊组(278例)。远程监测组每天早、晚进行血压和心率测量并上传数据至医护终端,医护团队根据测量结果及时指导患者生活方式、用药及进一步治疗;常规随访组自行测量血压和心率并登记,定期门诊随诊。记录2组患者出院后第1、3、6、12个月血压和心率控制值,非计划再次入院率及时间间距,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远程监测组患者出院后第1、3、6、12个月收缩压,以及出院后第6、12个月心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非计划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再入院时间间距明显长于常规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远程血压/心率监测有利于平稳控制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血压和心率,延迟患者再入院时间间距,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控 监测系统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血压控制 心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顾新元 吴萍 +4 位作者 刘纯钢 唐良秋 江志平 陈宝峰 吴雪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 目的 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FMD,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①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4±6.25)μmol/L比(9.78±4.3)μmol/L,P<0.05];②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21±3.19)%比(10.99±4.06)%,P<0.01];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r=-0.782,P<0.01).结论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受损,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损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内皮 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家荣 唐良秋 +2 位作者 陈云宪 刘相应 陈宝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因错过再灌注时间... 目的探讨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因错过再灌注时间窗择期行PCI的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45,行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和对照组(n=45,术前不行远程缺血训练)。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PCI当日采集静脉血,通过ELISA方法定量血浆VEGF浓度。同时记录及计算两组患者PCI术中侧支循环发生率及级别水平(0~3级)。根据术中侧支循环级别重新分组,以侧支循环2~3级为侧支循环良好组,0~1级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分别检测及统计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的VEGF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结果术中发现缺血预适应组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数量远多于对照组(19例vs.7例,P=0.016)。按侧支循环良好与否重新分组,测得两组(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侧支循环不良组)入院时VEGF浓度无明显差别[(142.42±22.24)pg/ml vs.(145.37±37.65)pg/ml,P=0.563],而手术当天测得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浆VEGF浓度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236.26±28.78)pg/ml vs.(154.31±34.96)pg/ml,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可促进STEMI择期PC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可上调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 冠脉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与MEF2A基因11外显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蓓蓓 徐新 +4 位作者 马绍椿 唐良秋 张社兵 何凤屏 陈宝峰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例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例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它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在冠心病组分布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F2A基因11号外显子存在CAG重复序列多态性,重复序列4~11个不等,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发现21个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只有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不是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肌细胞增强因子2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宝峰 徐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760-763,共4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广泛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始动环节,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血管内皮功能的明显改善。现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角度对体...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广泛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始动环节,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血管内皮功能的明显改善。现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角度对体外反搏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血管内皮功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引导管直接进行罪犯血管造影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宝峰 邓芸 +5 位作者 马绍椿 唐良秋 陈锦峰 陈中心 梁万添 陈云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8期430-434,共5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经桡动脉入径使用指引导管对罪犯血管进行造影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连续在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选经桡动脉入径行PPCI的... 目的回顾性探讨经桡动脉入径使用指引导管对罪犯血管进行造影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连续在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选经桡动脉入径行PPCI的STEMI患者318例。根据罪犯血管造影耗材分为指引导管组(205例)和造影导管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完成时间、再灌注完成时间、PPCI完成时间、并发症及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PCI。两组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发病至手术时间、造影完成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指引导管组患者更换指引导管比例显著大于造影导管组(5.9%比0.9%,P=0.032),而更改动脉入径比例(0.5%比3.5%,P=0.036)、前臂血肿发生率(5.4%比12.4%,P=0.026)、再灌注完成时间[(12.9±10.5)min比(16.3±13.7)min,P=0.025]、PPCI完成时间[(21.8±13.6)min比(27.5±18.7)min,P=0.005]显著小于造影导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30 d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指引导管组患者总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造影导管组(6.3%比13.3%,P=0.037)。结论经桡动脉入径使用指引导管对STEMI患者直接进行罪犯血管造影有助于缩短再灌注时间,降低PPCI后30 d的总MAC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指引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疗对提升心内科患者吸氧依从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伶俐 冯菊凤 蒋志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2期2710-2712,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心内科患者吸氧依从率。方法选择2017年5月19日至2017年6月18日本院心血管内科5个病区根据病情需氧疗住院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吸氧不依从原因,制订提升患者吸氧护理方案。以2017年7月26日至2017年8月25日为...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心内科患者吸氧依从率。方法选择2017年5月19日至2017年6月18日本院心血管内科5个病区根据病情需氧疗住院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吸氧不依从原因,制订提升患者吸氧护理方案。以2017年7月26日至2017年8月25日为护理后评估时间。调查临床吸氧不依从患者的情况及不依从原因,针对调查情况及不依从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症状缓解是患者吸氧不依从原因的最重要原因,占64.80%,其次为忘记(12.13%)和没效果(5.50%)。护理前吸氧依从率为89.50%,而护理后吸氧依从率为98.00%,完全不依从率31.90%降至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心内科患者吸氧依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依从性 心内科 吸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病变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范锐斌 方先来 +6 位作者 马绍椿 孟志华 肖雨雄 李少明 胡秀莲 陈红 陈海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5-579,582,共6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与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84例患者行CDFI初步筛查确定肾动脉及其3、4级分支情况;55例行MRA检查明确肾动脉病变,38例行DSA检查。应用TESTBOLUS先以2mL/s试注射测定肾...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与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84例患者行CDFI初步筛查确定肾动脉及其3、4级分支情况;55例行MRA检查明确肾动脉病变,38例行DSA检查。应用TESTBOLUS先以2mL/s试注射测定肾动脉最佳显示时间,再从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Magnevist 20 mL,延时20~35s行双肾动脉容积数据扫描;层厚1.1mm,连续共4次;源像输入RON-ADO2004A工作站作三维重建。结果发现左、右RAS各为18、30例,轻、中、重度狭窄各26、15、7例;5例行RAS扩张成形介入治疗。CDFI、MRA与DSA对照诊断轻度RA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5%、100%,100%、100%,96%、100%;诊断中、重度RA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2%、100%,100%、50%,93%、93%。结论CDFI筛查及CEMRA诊断RAS均有重要作用,能提供RAS的全面信息;对RAS所致高血压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MR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三维重建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与MEF2A基因11外显子的关系
15
作者 章蓓蓓 徐新 +4 位作者 马绍椿 唐良秋 张社兵 何凤屏 陈宝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名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它与冠心病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名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它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在冠心病组分布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F2A基因11号外显子存在CAG重复序列多态性,重复序列4-11个不等,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21个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只有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不是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肌细胞增强因子2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的关系
16
作者 邓芸 肖雨雄 +1 位作者 唐良秋 陈宝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断SAP患者180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SAP组122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58例。术前检测血清Angptl4,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冷...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断SAP患者180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SAP组122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58例。术前检测血清Angptl4,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冷加压试验前后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率(ΔD LM)和前降支中远段峰值血流速度变化率(ΔV LAD)以无创性评价冠脉内皮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血清Angptl4水平明显降低[(25.3±6.5)ng/mL比(38.7±7.3)ng/mL,P<0.01],ΔD LM和ΔV LAD均明显降低(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AP组血清Angptl4分别与ΔD LM和ΔV LAD呈正相关(rΔDLM=0.425,rΔVLAD=0.548,均P<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扰后,血清Angptl4与ΔD LM和ΔV LAD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β'ΔDLM=0.325,β'ΔLAD=0.412,均P<0.05)。结论:SAP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显著降低,与冠脉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提示Angptl4降低可能参与早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瑶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
17
作者 马占忠 黄文波 +1 位作者 何凤屏 张社兵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粤北地区瑶族人群Apo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粤北地区瑶族高脂血症患者和健康个体各250例的ApoB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其血脂水平。结果 X+X-、E+E-基因型个体... 目的探讨粤北地区瑶族人群Apo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粤北地区瑶族高脂血症患者和健康个体各250例的ApoB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其血脂水平。结果 X+X-、E+E-基因型个体中TC、LDL-C水平高于X-X-、E+E+纯合型(P〈0.05),X+X-、E+E-基因型个体中TG水平明显高于X-X-、E+E+纯合型(P〈0.01);携带X+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高脂血症的风险高于携带X-等位基因者(OR=1.957,95%CI:1.214~3.154);携带E-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高脂血症的风险高于携带E+等位基因者(OR=1.466,95%CI:0.889~2.416)。结论瑶族人群ApoB基因XbaⅠ和EcoR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有关,X+和E-等位基因可能是血脂增高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基因多态性 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联性研究
18
作者 陈云宪 夏珏 +5 位作者 梁洋海 李紫莹 黎燕容 陈奕材 李月 唐良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分析TyG对CSFP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SFP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匹配同时期性别...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分析TyG对CSFP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SFP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匹配同时期性别、年龄相仿的12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TyG。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TyG与CSFP的相关性。结果CSFP组TyG水平高于对照组[(8.8±0.5)vs.(8.2±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其他因素后,发现TyG是发生CSFP的独立危险因子(OR=1.14,95%CI:1.03~1.26,P=0.009)。TyG预测CSF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696~0.817,P<0.001),以6.94为临界值,预测CSF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0%和76.1%。结论TyG是CSFP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可能为预测CSFP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裕鑫 陈宝峰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1期2683-2685,F0003,共4页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通过阻断肾脏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降低血糖。SGLT2i可以通过减弱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QT间期的延长、改善心脏离子电流稳态、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轻体重及脱靶效...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通过阻断肾脏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降低血糖。SGLT2i可以通过减弱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QT间期的延长、改善心脏离子电流稳态、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轻体重及脱靶效应等机制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对SGLT2i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室性心律失常 2型糖尿病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P-PLA2与MMP-9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锦峰 徐新 +5 位作者 马绍椿 唐良秋 张社兵 江志平 范文茂 尹建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血浆水平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高危人群的临床价值,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其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脉狭窄者28例、ACD患... 目的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血浆水平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高危人群的临床价值,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其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脉狭窄者28例、ACD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28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抽取血液标本,肝素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的表达水平,ACS患者除入院时采集血液标本外,还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个月再采集血液标本,肝素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1)ACS组患者LP-PLA2血浆水平(706.00±149.91)ng/mL高于SAP组(427.75±44.58)ng/mL和健康对照组(267.69±92.67)ng/mL(P<0.001),同样ACS患者MMP-9血浆水平(7.06±6.22)ng/mL高于ACS组(2.45±1.23)ng/mL(P<0.001)和健康对照组(1.84±0.46)ng/mL(P<0.001);(2)在ACS组中,冠脉支架术后1个月患者LP-PLA2水平(520.00±30.36)ng/mL和MMP-9血浆水平(2.52±1.54)ng/mL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1);(3)ACS患者组中血浆LP-PLA2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018,F=6.032,P<0.05)。结论 (1)冠心病患者尤其是ACS患者血浆LP-PLA2和MMP-9水平升高,提示LP-PLA2和MMP-9作为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2)ACS患者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水平有显著相关,提示二者可以联合作为ACS的生物标记物;(3)ACS患者PCI术后LP-PLA2和MMP-9下降,提示ACS患者经积极冠脉PCI治疗后,冠脉病变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