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6
1
作者 江珍珍 刘夏天 +4 位作者 夏国园 马彩叶 颜佳凤 赵伟英 侯传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斑块应变对比值(SR),检查结束后取病理标本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构建ROC曲线分析斑块SR在评价斑块稳定性上的诊断价值。结果造模前两组间血清TC、TG、LD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血清TC、TG、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示动脉管腔内大片红染的粥样斑块,病理切片HE染色见粥样斑块形成,造模成功率100%,不稳定斑块数量占60.00%(6/10);ROC曲线分析示超声SR值诊断不稳定斑块有较好的敏感度(83%)和特异度(75%),SR值诊断界值为2.22,曲线下面积为0.83(P<0.05)。结论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SR值可用于斑块半定量分析,在评价动物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I 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丹丹 卢增新 +3 位作者 赵丽 杨立铭 刘芳 黄亚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59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3.0T-MRI DWI检查,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TCD... 目的探讨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59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3.0T-MRI DWI检查,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TCD)值,分析DWI对肺癌病灶的显示能力,比较肺癌ADC值与T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9例肺癌病灶在DWI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癌肿平均ADC均值为(993±170)×10^(-6)mm^2/s,明显小于胸大肌ADC均值(1388±148)×10^(-6)mm^2/s,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癌(SCLC)之间病灶ADC均值存在差异(P=0.005<0.05);共取得45例TCD值,NSCLC与SCLC之间TCD存在差异(P=0.047<0.05);肺癌病灶ADC值与病理TCD之间呈负相关(P=0.001,相关系数=-0.534)。结论通过DWI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肺癌肿瘤累及区域,不仅有利于SCLC与NSCLC的鉴别诊断,并且能够间接地反映肿瘤TCD值,为临床监测肺癌治疗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与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雅萍 赵振华 +3 位作者 刘芳 黄黎明 杨立铭 孟利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9期99-102,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和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的MRI影像学特点,探讨磁共振成像对DCIS、BID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50例、BIDP48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和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的MRI影像学特点,探讨磁共振成像对DCIS、BID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50例、BIDP48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分析病灶的数量、分布、信号、形态、强化方式及时间一信号曲线(TIC)类型。结果动态增强扫描,98例患者中点状/灶状强化病灶4例(4.1%),非肿块样强化81例(82.7%),肿块样强化13例(13.3%)。DCIS组点状/灶状强化病灶2例(4.0%),非肿块样强化43例(86.0%),肿块样强化5例(10.0%)。BIDP组点状/灶状强化病灶2例(4.2%),非肿块样强化38例(79.2%),肿块样强化8例(16.7%)。TIC曲线:DCISI型13例(26.0%)、Ⅱ型28例(56.0%)、Ⅲ型9例(18.0%);BIDPI型9例(18.8%)、Ⅱ型27例(56.3%)、Ⅲ型12例(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S与BIDP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表现均以非肿块样强化为主,DCIS主要表现为段样强化或区域状强化,多不伴导管扩张,BIDP主要表现为沿乳腺导管分布的小结节状强化及导管样强化,多伴导管扩张。DCISTIC常表现为I、Ⅱ型,以Ⅱ型居多;BIDPTIC常表现为Ⅱ型、Ⅲ型,以Ⅱ型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导管内原位癌 导管内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疗效评估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会明 郑媛媛 +2 位作者 孙丽萍 叶争渡 鲁葆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35-13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弹性模量值及肝穿刺活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肝穿刺活检结果均有好转,尤其是汇管区、肝小叶内炎症及肝纤维化改善明显。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肝脏硬度定量检测的无创性技术,可用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拉米夫定 乙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振华 沈增丽 +2 位作者 侯传玲 宋春娇 孙爱静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建立中国人同一起源肿瘤不同恶性潜能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为研究前列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外科原位移植法将人前列腺癌组织分别移植到虚拟去势组及去势组雄性裸小鼠前列腺部,成... 目的 建立中国人同一起源肿瘤不同恶性潜能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为研究前列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外科原位移植法将人前列腺癌组织分别移植到虚拟去势组及去势组雄性裸小鼠前列腺部,成瘤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选取虚拟去势组原位移植瘤、移植淋巴结转移瘤、去势组第4代淋巴结转移瘤体外培养建立细胞系,应用Boyden Chamber细胞运动实验检测细胞迁徙转移能力,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及激素依赖性,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成瘤率、肿瘤湿重及浸润范围验证不同代移植瘤细胞在裸小鼠异种移植的生长状态.结果 第1代虚拟去势组成瘤率30%,无淋巴结转移,取移植瘤反复原位传代移植第3代成瘤率5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0%.去势组原代移植以及来自虚拟去势组的原位移植瘤反复原位移植均未见移植瘤,源自虚拟去势组淋巴结转移瘤组织反复原位传代移植至第4代,成瘤率33%,其中一只可见盆腔淋巴结转移.三种细胞系细胞生长、迁徙以及体外裸小鼠成瘤率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裸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反复传代可增强肿瘤成瘤率、转移力等恶性指标.以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瘤接种去势裸小鼠可筛选出激素非依赖性异种移植瘤及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原位异种移植 肿瘤模型 雄激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双期增强扫描对高分化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华 徐晓 +3 位作者 魏建国 梁晓超 黄亚男 王建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03-1706,共4页
目的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强化模式对高分化肝细胞癌(HCC)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患者共101个HCC的CT双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将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静脉期低于肝实质的强化模式定义为“快进... 目的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强化模式对高分化肝细胞癌(HCC)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患者共101个HCC的CT双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将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静脉期低于肝实质的强化模式定义为“快进快出”型;将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静脉期高于或等于肝实质的强化模式定义为“快进慢出”型。根据病理结果将HCC分为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组,总结分析两组HCC双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结果高分化HCC 42个,中低分化HCC 59个。高分化组双期增强19个(45.2%)表现为“快进慢出”,17个(40.5%)表现为“快进快出”,其余6个无明显上述两种强化特征;中低分化组双期增强45个(76.3%)表现为“快进快出”,5个(8.5%)为“快进慢出”,其余9个无明显上述两种强化特征。“快进慢出”强化模式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304,P=0.000),“快进慢出”的强化模式诊断高分化HCC的敏感性45.2%,特异性91.5%,阳性预测值79.2%,阴性预测值70.1%,准确率72.3%。结论CT双期增强扫描“快进慢出”强化模式对高分化HC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高分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 王华 +1 位作者 黄亚男 魏建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对大的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的认识,尽可能减少误诊。方法选取2例直径>3.5 cm,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对此疾病进一步分析。结果2例病灶由于含有大量脂... 目的探讨提高对大的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的认识,尽可能减少误诊。方法选取2例直径>3.5 cm,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对此疾病进一步分析。结果2例病灶由于含有大量脂肪和少量实性成分,在CT增强扫描中无明显强化特征,CT诊断均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大的高分化肝细胞癌伴弥漫性脂肪变性在影像诊断中极易误诊,在肝的肿瘤性病变中见到大量脂肪密度时要能考虑到肝细胞癌伴脂肪变性的可能,必要时做穿刺检查并随访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高分化 弥漫脂肪变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王小玲 宋坤 +2 位作者 杨立铭 徐阿巧 赵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125-128,13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Extended Tofts模型、Reference模型、Exchange模型三种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在诊断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n=19)、乳腺癌组(n=31... 目的探讨Extended Tofts模型、Reference模型、Exchange模型三种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在诊断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n=19)、乳腺癌组(n=31)。所有患者在术前接受双侧乳腺DCE-MRI检查,采用Extended Tofts模型、Reference模型、Exchange模型分别计算乳腺肿瘤的定量灌注参数。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乳腺肿瘤定量灌注参数,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灌注参数,绘制鉴别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比较各定量灌注参数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乳腺癌组患者Extended Tofts模型中的Ktrans、Kep、Ve、Vp值均明显大于乳腺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Reference模型中的Ktrans、Kep值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患者Exchange模型中的Ve、Vp值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xtended Tofts模型中Ktrans、Kep值以及Reference模型中Ktrans值在鉴别诊断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均达到0.8以上,敏感度分别为93.55%、87.10%和83.87%,特异度分别为84.21%、73.68%和73.68%,准确度分别为90.00%、82.00%和80.00%。结论三种药代动力学模型在鉴别诊断乳腺癌上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Extended Tofts模型中Ktrans、Kep值及Reference模型中Ktrans值在鉴别诊断乳腺癌上的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Extended Tofts模型 Reference模型 Exchange模型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罕见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丽 黎敏华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230-230,共1页
病历资料:女,63岁。因上腹隐痛伴乏力、纳差十余天入院。查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关键词 脾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10
作者 秦月花 刘芳 徐春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259-1262,I0002,共5页
目的 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蛋白(PIK3CA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4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并选癌旁正常组织45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 目的 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蛋白(PIK3CA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4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并选癌旁正常组织45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PIK3CA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食管鳞癌组织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53.33%,癌旁正常组织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27,P<0.01);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相关性(χ2=5.180、8.201、13.566,P=0.023、0.017、0.001),与肿瘤浸润程度无相关性(χ2 =0.952,P=0.329)。结论 食管鳞癌存在PIK3CA蛋白表达异常,PIK3CA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叶民峰 陶锋 +4 位作者 徐关根 许国权 景元明 吕杰青 孙爱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同期85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同期85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根治程度及远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74±78)min,长于开腹组[(217±41)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0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54±112)m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63±16)h]、术后镇痛时间[(53±20)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77±20)h]、进流食时问[(88±15)h]及术后住院时间[(11.1±4.6)d]明显优于开腹组(t=3.942、5.549、9.464、6.508、9.436、2.980,P〈0.01);腹腔镜组肿瘤近、远端切缘长度分别为(5.7±1.4)、(4.9±2.1)em,开腹组分别为(5.8±1.1)、(4.7±1.5)e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30.5±10.4)枚,开腹组为(32.6±12.3)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及死亡率(0)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随访时间6—48个月,2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94,P=0.207)。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其手术安全性、根治程度及远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肾上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建国 孙丽萍 +1 位作者 孙爱静 陶健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1d于2009年9月2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偶有左侧腰部酸胀感.B超示左肾上腺区可见63 mm×60 mm实质性低回声区,CT示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大小64 mm× 77 mm的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病灶内密... 患者女,57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1d于2009年9月2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偶有左侧腰部酸胀感.B超示左肾上腺区可见63 mm×60 mm实质性低回声区,CT示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大小64 mm× 77 mm的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分叶状,平扫CT值为66 HU,其内见不规则液性坏死病灶(图1);增强扫描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时期病灶均见轻度强化,液性部分不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后腹膜区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后行左侧肾上腺肿瘤根治术.术中见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肿瘤,肿瘤与肾静脉、胃后壁粘连,肿瘤表面呈分叶状.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示左侧肾上腺梭形细胞软组织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肾上腺区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 肿瘤根治术 软组织肉瘤 冷冻切片检查 2型糖尿病 2009年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肺癌肿瘤细胞密度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增新 赵振华 +4 位作者 王丹丹 赵丽 杨立铭 刘芳 黄亚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1期3332-333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肿瘤细胞密度(TCD)与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O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绍兴市人民医院5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应用3.0T磁共振行DWI检查,其中男48例、...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肿瘤细胞密度(TCD)与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O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绍兴市人民医院5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应用3.0T磁共振行DWI检查,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龄51-85岁,平均67.6岁,测量肿瘤的ADC与TCD值,比较各组织类型肺癌病灶ADC值与病理TCD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59例肺癌DWI检查,共取得45例TCD值,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小细胞肺癌ADC值显著〉鳞癌(P=0.011)、腺癌(P=0.004);小细胞肺癌TCD显著〉鳞癌(P=0.007)与腺癌(P〈0.01),鳞癌与腺癌的ADC值及TCD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癌ADC值与病理TCD之间呈负相关(P=0.001,r=-0.534)。结论通过DWI检查不仅有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鳞癌与腺癌,并能够间接地反映肿瘤细胞密度,可为临床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肿瘤 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增新 赵振华 +2 位作者 孙爱静 陶锋 吕杰青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胃镜及病理确诊的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3.0T MRI DWI检查,其中32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进行了DWI检查,分析DWI对...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胃镜及病理确诊的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3.0T MRI DWI检查,其中32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进行了DWI检查,分析DWI对胃癌病灶、胃周淋巴结的显示能力,通过测量正常胃壁与肿瘤累及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对同一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ADC值进行比较,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2例患者共进行74次DWI检查,肿瘤和胃周淋巴结在DWI上均呈明显的高信号,肿瘤平均ADC值为(1.348±0.278)×10-3 mm2/s,12例胃周肿大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329±0.188)×10-3 mm2/s,而正常胃壁在DWI上表现为低信号,平均ADC值为(2.081±0.189)×10-3 mm2/s,正常胃壁与肿瘤及胃周淋巴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肿瘤的ADC值升高,平均(1.572±0.261)×10-3 mm2/s,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进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TRG评级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肿瘤细胞密度(TCD)化疗前平均为4.45×10-5/px2,化疗并手术后TCD平均为2.48×10-5/px2,与DWI上测得的ADC值呈负相关。结论MRI DWI检查可有效地检测进展期胃癌肿瘤累及范围和胃周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的形态学及ADC值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 弥散 ADC值
原文传递
气管血管球瘤二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建国 孙爱静 +2 位作者 刘喜波 刘芳 唐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8-699,共2页
气管血管球瘤临床上罕见,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国内仅报道11例,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管球瘤 气管 个案报道 国内外
原文传递
胃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建国 孙爱静 刘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2928-2928,共1页
患荇男,78岁,闪反复进食后哽噎感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4月24日就诊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患者就诊前1个月兀明艟诱因出现进食后哽噎感,尤以进食粗糙食物后明显,嗖噎时稍有剑突下疼痛,休息后缓解。既往健康,无腹胀腹泻、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胃原发性 绍兴市人民医院 进食后 既往健康 就诊前 剑突下 疼痛
原文传递
尿道前列腺部绒毛管状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传玲 蒋雄玲 +2 位作者 刘芳 陈菁 孙爱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0-271,共2页
患者 男,71岁。2009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不畅10余年,排尿困难10d人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时发现尿道前列腺部肿物。入院体检:膀胱区叩浊,双肾区叩痛阴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 患者 男,71岁。2009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不畅10余年,排尿困难10d人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时发现尿道前列腺部肿物。入院体检:膀胱区叩浊,双肾区叩痛阴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中间沟变浅,质韧,无明显结节,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 前列腺部 管状腺瘤 前列腺增生症 绒毛 2009年 排尿不畅 医院就诊
原文传递
胃异位性肾上腺嗜酸细胞性皮质腺瘤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建国 孙爱静 +1 位作者 王诚 刘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8期3884-3884,共1页
患者女,7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出现呕吐4d于2011年10月16日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非血性,无咖啡样物质。既往有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上腹部剑突下偏右侧有压痛... 患者女,7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出现呕吐4d于2011年10月16日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非血性,无咖啡样物质。既往有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上腹部剑突下偏右侧有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无殊。尿常规:尿蛋白+,葡萄糖+++;生化检查:血清肌酐107μmol/L,钠131.5mmoL/L,尿素氮18mmol/L;其余均在正常范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容物 嗜酸细胞性 皮质腺瘤 肾上腺 异位性 绍兴市人民医院 上腹部不适 高血压病史
原文传递
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珍珍 刘夏天 侯传玲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5月”入院。近5个月来感反复上腹部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血尿。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可控制。体检:无贫血貌,皮肤巩膜尤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尤压痛、反跳痛,... 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5月”入院。近5个月来感反复上腹部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血尿。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可控制。体检:无贫血貌,皮肤巩膜尤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尤压痛、反跳痛,莫菲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上腹部隐痛 高血压病史 胰腺 反跳痛 反复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对肝门部肿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欣 杨建辉 +2 位作者 赵娟 林凌 鲁葆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8-349,共2页
临床上可见到肝门部肿物,可能的原因包括胰腺、胃、肝脏(尤其是尾状叶)及肝门部胆管来源的肿瘤,淋巴结来源的疾病(包括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腹腔淋巴结结核以及恶性淋巴瘤)以及结节病等其他少见疾病。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判断... 临床上可见到肝门部肿物,可能的原因包括胰腺、胃、肝脏(尤其是尾状叶)及肝门部胆管来源的肿瘤,淋巴结来源的疾病(包括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腹腔淋巴结结核以及恶性淋巴瘤)以及结节病等其他少见疾病。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判断病变性质,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肿物 超声内镜引导 穿刺抽吸术 诊断价值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腹腔淋巴结结核 细针 少见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