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俞飞云 茅国峰 吕菊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适当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医学科分离的2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布情况...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适当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医学科分离的2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布情况分别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主要为痰液、引流液、血液。痰液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菌株占比5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4.7%和51%,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3%和2.6%。而其他部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无耐药。结论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由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药性较高,临床需高度重视,而引流液、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严格做好院感防控,才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 耐药性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祝施瑾 李智鑫 +1 位作者 应利君 卢韬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了解绍兴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分离的1140株铜绿假单胞菌,了解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科室分布前三... 目的了解绍兴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分离的1140株铜绿假单胞菌,了解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科室分布前三位为重症医学科(25.3%)、呼吸内科(20.4%)、神经外科(18.8%);标本来源前三位为痰液(80.0%)、脓液及分泌物(9.3%)、尿液(4.6%);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的前三位为头孢替坦(99.7%)、头孢唑啉(92.4%)、复方新诺明(91.5%),耐药率最低的三位为亚胺培南(15.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0%)、左氧氟沙星(19.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可经验性选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以避免药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BALF中细胞因子及α-SM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智鑫 严一核 +2 位作者 孙雪东 吕铁 金烈洲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及α-SMA水平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的意义。方法 将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5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非ALI/ARDS组、ALI组及ARDS组,检测3组患者入科后支气管肺泡...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及α-SMA水平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的意义。方法 将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5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非ALI/ARDS组、ALI组及ARDS组,检测3组患者入科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HGF、KGF及其他炎性因子水平,评价上述指标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同时检测3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α-SMA水平,评价3组患者肺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3组患者BALF中的细胞因子HGF、KGF、IL-6、IL-8及MCP-1水平呈现ARDS组>ALI组>非ALI/ARDS组(P<0.05);3组患者BALF中α-SMA水平呈现ARDS组>ALI组>非ALI/ARDS(P<0.05)。结论 对于初入科的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因子HGF、KGF、IL-6、IL-8及MCP-1水平越高,其病情相对越重,灌洗液中α-SMA水平可以反映肺纤维化程度,其水平越高,肺组织修复能力越差,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重症肺炎 炎性因子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智鑫 应利君 +2 位作者 金烈洲 吕铁 严一核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8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CB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 CD14的影响及其治疗脓毒症的机制。方法将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CBP组及非CBP组。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0、12、24、48、72h时相点,留取...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CB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 CD14的影响及其治疗脓毒症的机制。方法将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CBP组及非CBP组。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0、12、24、48、72h时相点,留取外周血标本,检测其m CD14及白细胞弹性蛋白酶表达量的变化。将治疗24h后的两组患者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于体外培养,以LPS刺激后,在4、8、12、24、48h时相点检测单核细胞中m CD14表达量的变化;同时用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IL-10水平。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CBP组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较非CBP组下调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P组m CD14水平较非CBP组上调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P组在孵育前及孵育后4、8h时相点m CD14水平明显高于同时相的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单核细胞接受LPS再刺激后对炎性反应能力也较脓毒症组强。结论 CBP治疗可通过高效清除循环中的炎性因子及白细胞弹性蛋白酶,使m CD14水平上调,使部分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参与重建机体免疫内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滤过 MCD14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潮湿相关性皮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春红 林艳红 +1 位作者 李玉玲 周尧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潮湿相关性皮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168例ICU潮湿相关性皮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125例...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潮湿相关性皮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168例ICU潮湿相关性皮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125例ICU潮湿相关性皮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9%和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为(4.2±0.5)d,对照组治愈时间为(5.3±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ICU潮湿相关性皮损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相关性皮损 PDCA循环管理措施 重症监护 护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行为量表用于评估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状况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慧慧 胡月红 周尧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4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行为量表(BPS)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中文版GPS量表的疼痛自我评估。量表的适用性评价包括量表的项目分析、信... 目的探讨疼痛行为量表(BPS)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中文版GPS量表的疼痛自我评估。量表的适用性评价包括量表的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得分与BPS总分均呈高度相关(P<0.05)。总问卷的Chronbach′sα系数为0.902。各条目I-CVI值均大于0.78,S-CVI值为0.92(>0.8)。在区分效度的评价方面,患者更换体位时的BPS评分明显高于测量体温时(P<0.05)。结论中文版GPS量表信效度良好,在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疼痛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行为量表 危重症 机械通气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老年重症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建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03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照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03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照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差值、CD4^+差值、CD4^+/CD8^+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PCT和WBC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疗效比较研究 黄芪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药 T淋巴细胞亚群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志方 俞国峰 +1 位作者 孙雪东 曹栋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461-2462,2465,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性与治疗策略。方法分离2014年-2016年重症医学科(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08株,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PCR法检测OXA-23、OXA-24、OXA-51和OXA-5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性与治疗策略。方法分离2014年-2016年重症医学科(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08株,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PCR法检测OXA-23、OXA-24、OXA-51和OXA-58基因。结果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对ICU常用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耐药率均> 50%。OXA-23、OXA-24、OXA-51和OXA-58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9. 95%、0. 00%、100. 00%、67. 72%。结论 ICU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广泛携带OXA型耐药基因,需要调整用药,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OXA-23 替加环素
原文传递
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对ICU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陈建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CD8+CD28+、CD8+CD38+对ICU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IPFI、非IPFI肺部感染及无肺部感染的ICU患者分为IPFI组、肺炎组和非肺炎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CD8+、CD8+CD28+、CD8+CD38+...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CD8+CD28+、CD8+CD38+对ICU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IPFI、非IPFI肺部感染及无肺部感染的ICU患者分为IPFI组、肺炎组和非肺炎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CD8+、CD8+CD28+、CD8+CD38+水平。结果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种以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等均为重症患者IPFI危险因素(P<0.05),其中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重症患者IPFI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组和IPFI组第1、3、7天的CD8+、CD8+CD28+、CD8+CD38+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8+CD28+、CD8+CD38+对IPFI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其中CD8+CD28+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和0.83。结论外周血CD8+、CD8+CD28+、CD8+CD38+T细胞水平改变能够反应IPFI进展过程,CD8+CD28+T细胞对IPFI具有较可靠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CD8+T细胞 CD8+CD28+T细胞 CD8+CD3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肺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飞云 俞爱月 严一核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4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肺成纤维细胞(LFB)的生物学活性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就诊的3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前后LFB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护理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肺成纤维细胞(LFB)的生物学活性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就诊的3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前后LFB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护理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α-SMA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施以全面有效的精心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不良情绪调整等综合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患者 肺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活性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运动促进重症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菊梅 黄艳 +2 位作者 余秋平 余彬彬 俞飞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运动促进重症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危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行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运动促进重症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危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行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康复运动能有效改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营养缺乏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康复运动 重症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鄢成慧 孙雪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8-0041,共4页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治疗的36例(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老年脓毒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实施早期(入院后3d内)肠内营养治疗,配合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治疗的36例(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老年脓毒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实施早期(入院后3d内)肠内营养治疗,配合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和炎症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后,显效者19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高达94.44%(34/36)。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后7d(8.63±1.65分)、2周后APACHEⅡ评分(4.55±1.32分)显著低于治疗前(15.03±2.45分)(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64.35±3.92g/L)、血清白蛋白(36.29±4.38g/L)、前白蛋白(193.08±16.02mg/L)和血红蛋白(105.86±8.63g/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55.03±6.36 g/L、31.96±4.03 g/L、178.25±15.39 mg/L、101.35±10.35g/L)(P<0.05)。老年脓毒症治疗2周后CRP(8.93±2.48mg/L)、白细胞计数[(8.25±1.8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7.01±7.36)%]、PCT(1.35±0.36ng/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9.86±3.52 mg/L、(18.56±5.32)×109/L、(88.02±8.31)%、3.81±0.97 ng/L](P<0.05)。结论 联合益生菌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提升患者整体疗效,对于患者预后改善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老年 脓毒症 临床疗效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0.1为指导的镇痛镇静对减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的研究
13
作者 王伟钟 刘伟董 +1 位作者 章攀 沈波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以气道闭合压(P0.1)为指导的镇痛镇静与减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的关系,指导重度ARDS患者机械通气。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以气道闭合压(P0.1)为指导的镇痛镇静与减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的关系,指导重度ARDS患者机械通气。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机械通气48 h内两组均深度镇痛镇静以消除自主呼吸。机械通气49~168 h,对照组以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维持在-2~0分为目标实施镇痛镇静;实验组以P0.1作为呼吸努力强弱的量化指标,维持在1~3.5 cmH_(2)O(1 cmH_(2)O=0.098 kPa),用以指导患者实施镇痛镇静。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第48、120、168小时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涎液化糖链抗原(KL-6)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第48、120、168小时P0.1、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第120小时[(102.73±19.25)ng/mL比(113.57±21.19)ng/mL]、第168小时[(91.28±27.47)ng/mL比(106.35±28.47)ng/mL]血清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48小时血清SP-D水平及第48、120、168小时血清K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第48小时[(1.83±0.52)cmH_(2)O比(4.05±0.62)cmH_(2)O]、第120小时[(2.28±0.46)cmH_(2)O比(4.31±0.72)cmH_(2)O]、第168小时[(2.94±0.48)cmH_(2)O比(4.23±1.06)cmH_(2)O]P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第48、120、168小时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结论以P0.1为指导的镇痛镇静,可以降低重度ARDS患者血清肺损伤标志物SP-D值,有助于减少重度ARDS患者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闭合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镇痛 镇静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邢海波 吕铁 +3 位作者 盛萍萍 陈建东 茅尧生 李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C)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自2011—01—2012—06人住绍兴市...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C)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自2011—01—2012—06人住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的73例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人院后分别测定血清NGAL(sNGAL)、血清CystatinC(sCystatinC)、血清肌酐(sEt)、尿NGAL(uNGAL)、尿KIM-1(uKIM-1),计算APACHEII评分、SOFA评分,随访记录28d病死率。依据AKIN定义的AKI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各指标预测脓毒症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来源的三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AKI的诊断效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73例脓毒症患者中,非AKI组38例,AKI组35例,AKI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Cr及28d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P分别〈0.05和〈0.01)。sNGAL、sCystatinC、uNGAL、uKIM-1均与脓毒症AKI相关,AKI组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非AK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的ROC曲线分析,uNGAL的AUC(0.933)最大,以118.5r,g/mL为截断值,其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89.4%。结论sNGAL、sCystatinC、uNGAL、uKIM一1均能预测脓毒症AKI的发生,其中uNGAL准确度最高。uNGAL可作为脓毒症AKI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尿肾损伤分子-1(KIM-1)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复苏达标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指导下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孟东亮 茅尧生 +3 位作者 应利君 吕铁 周蕾 金烈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HCCO)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一01—2011—12入住我院ICU,确诊感染性休克且6h内EGDT达标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液体...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HCCO)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一01—2011—12入住我院ICU,确诊感染性休克且6h内EGDT达标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液体限制组和液体非限制组,在PiCCO监测下执行液体管理,并采集病例相关数据。观察28d,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等。结果液体限制组与液体非限制组28d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达标后,在HCCO指导下实施限制性补液可以尽早脱机,缩短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腹部创伤并发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茅尧生 李智鑫 +2 位作者 吕铁 曹淼英 周鑫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腹腔引流液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及其对腹部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5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病例组,18例胃大部切除术(择期手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腹腔引流液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及其对腹部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5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病例组,18例胃大部切除术(择期手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ICU后0、24、48、72h腹腔引流液sTREM-1、血清sTREM-1、前降钙素(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评价上述指标对创伤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创伤组腹腔引流液sTREM-1、血清sTREM-1、PCT和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伤组中并发脓毒症组腹腔引流液sTREM-l、血清sTREM-1、PCT和CRP浓度明显高于未并发脓毒症组(P〈0.05),腹腔引流液sTREM-1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敏感性82.5%,特异性84.0%,ROC曲线下面积0.885,明显优于血清sTREM-1、PCT及CRP(P〈0.05)。结论腹腔引流液sTREM-1对腹部创伤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腹部创伤 脓毒症 前降钙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改善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叶萍 严一核 +1 位作者 周蕾 应利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在改善机械通气老年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EGDS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行标准化镇静策略,EGDS组实行EGDS...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在改善机械通气老年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EGDS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行标准化镇静策略,EGDS组实行EGDS策略进行镇静。停药后就两组呼吸及循环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及其机械通气时间,并就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药期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_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率(HR)存在显著差异(P<0.05)。EGDS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并发症方面,EGDS组胃潴留、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DS的应用避免了对机械通气肺炎患者的过度镇静,对肠胃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肠内营养耐受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 机械通气肺炎 肠内营养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嵌入与职业认同在授权型领导感知与护士职业使命感间中介作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金婷婷 周尧英 章雷钢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工作嵌入和职业认同在授权型领导感知与护士职业使命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授权型领导感知量表、工作嵌入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使命感量表对28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感知到授权型领导条目均分为(3.22±0.83)... 目的探讨工作嵌入和职业认同在授权型领导感知与护士职业使命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授权型领导感知量表、工作嵌入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使命感量表对28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感知到授权型领导条目均分为(3.22±0.83)分,工作嵌入条目均分为(3.41±0.85)分,职业认同条目均分为(2.91±0.82)分,职业使命感条目均分为(3.15±0.82)分;授权型领导感知、工作嵌入、职业认同正向预测职业使命感,共同解释职业使命感变异的50%;授权型领导感知分别通过工作嵌入、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职业使命感,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09和0.16;授权型领导感知通过工作嵌入,经职业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职业使命感,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7。结论工作嵌入和职业认同在授权型领导感知与护士职业使命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问卷调查 授权型领导感知 工作嵌入 职业认同 职业使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与PCTCRPAPACHEⅡ及CHE黄疸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叶萍 严一核 金国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胆碱酯酶(CHE)、黄疸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22例,APACHEⅡ评分小于10分;B...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胆碱酯酶(CHE)、黄疸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22例,APACHEⅡ评分小于10分;B组38例,APACHEⅡ评分为10~20分;C组20例,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治疗后脓毒症好转者56例,加重者24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8d脓毒症患者PCT、CRP、APACHEⅡ及CHE、黄疸指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B、C组PCT、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HE显著低于A组(P〈0.05);C组PCT、CRP、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B组,CHE显著低于B组(P〈0.05)。好转56例患者中,治疗后4、8d的APACHEⅡ评分、PCT、CRP显著低于治疗后1d,治疗后8d的APACHEⅡ评分、PCT、CRP显著低于治疗后4d(P〈0.05)。恶化24例患者中,治疗后4、8d的APACHEⅡ评分、PCT、CRP、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治疗后1d,CHE显著低于治疗后1d;治疗后8d的APACHEⅡ评分、PCT、CRP、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治疗后4d,CHE显著低于治疗后4d(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结合CRP、PCT、黄疸指数、CHE等,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脓毒症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黄疸指数 胆碱酯酶(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模式术前访视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娟 陈栋樑 +2 位作者 周尧英 张宇平 俞建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多媒体术前访视和心理干预降低术后监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提高医患满意度的效果,探讨多媒体模式术前访视的可行性。方法 70岁以上或四类手术术后入监护病房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多媒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天护理访视。多媒体组... 目的观察多媒体术前访视和心理干预降低术后监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提高医患满意度的效果,探讨多媒体模式术前访视的可行性。方法 70岁以上或四类手术术后入监护病房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多媒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天护理访视。多媒体组,用多媒体模式行心理干预,演示监护室多种应激源及应对措施;对照组:口头交谈方式告知相同内容。2组患者均于访视前和出监护室后行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睡眠质量(sleep quality score,SQ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并记录术前1天(T0)、入监护室日晚9时(T1)、次日晨7时(T2)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结果多媒体组术后T1、T2、MAP、HR变化不显著,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媒体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S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多媒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访视模式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监护患者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一种新型术前访视模式,操作性强,内容和形式易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访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重症监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