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 |
秦润明
|
《艺术探索》
|
2008 |
3
|
|
2
|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 |
李梅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6 |
3
|
|
3
|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实践——记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声乐课程模式改革试点的实行 |
张晓红
|
《艺术教育》
|
2012 |
5
|
|
4
|
绍兴地区高校音乐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郭德慧
黄耀文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8 |
2
|
|
5
|
关于公立大学设置民办二级学院的分析与思考 |
魏小琳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2 |
4
|
|
6
|
地方高校促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
丁翔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6 |
7
|
|
7
|
以身示范,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
杨小燕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9
|
|
8
|
“绞刑架”中的音乐——拉威尔《夜之幽灵》之二——《绞刑架》的音乐研究 |
杨永贤
|
《音乐探索》
|
2003 |
4
|
|
9
|
加强音乐教育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秦润明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8 |
5
|
|
10
|
绍兴市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童师柳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3
|
|
11
|
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城区书店发展为例 |
吴从祥
秦润明
|
《黑龙江科学》
|
2013 |
2
|
|
12
|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
程宁敏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
|
2006 |
3
|
|
13
|
庄子的“自然之乐”与卢梭的“返于自然”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
杨永贤
|
《音乐探索》
|
2002 |
1
|
|
14
|
印象主义音乐 |
步玉琴
|
《艺术探索》
|
2001 |
2
|
|
15
|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教改实录——《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构建概论》读后感 |
黄耀文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面向世界赛事的合唱训练——以流行音乐合唱组别《波西米亚狂想曲》为例 |
张琦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7
|
绍兴平湖调传统节诗的演唱艺术 |
郭德慧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8
|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
郭德慧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9
|
绍兴市中小学器乐教学情况调研——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器乐教学实践与研究 |
田光明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0
|
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理性刍议 |
郝达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