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知识产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绵阳师范学院为案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江 郭晓萍 傅之屏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我国正向"创造大国"迈进,而国人对于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运用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拍,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对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淡漠。作者在师范学院大学生中进行了五年的知识产权教育探索与实践,对广... 我国正向"创造大国"迈进,而国人对于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运用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拍,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对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淡漠。作者在师范学院大学生中进行了五年的知识产权教育探索与实践,对广泛地在青少年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 知识产权教育 创新型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傅之屏 纪玉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9,12,共7页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中国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绵阳师范学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创新学院为平台,辐射并指导全校各个院系的创新教育...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中国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绵阳师范学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创新学院为平台,辐射并指导全校各个院系的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和机构设置,把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师范教育,开发并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也为师范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9-170,共2页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评价 评价体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雷 侯小兵 +2 位作者 杨洋 黄怡 胡进耀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38-45,共8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以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以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本文以地方X高校及其它8所同类地方高校"大创"项目实施情况为例,围绕省级和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数量、项目类型、指导教师职称结构、项目管理情况、经费资助情况、指导老师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这些学校的"大创"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与评价,找出了"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的后续实施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办学定位的教师教育特色探析——基于全国107所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简介”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小兵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对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部属师范大学一般定位于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省属师范大学大多定位于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地方师范学院主要定位于区内一流、教学型、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传统...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对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部属师范大学一般定位于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省属师范大学大多定位于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地方师范学院主要定位于区内一流、教学型、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教师教育特色是师范院校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部属师范大学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办学的比例最高,省属师范大学次之,地方师范学院最低;中部地区师范院校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办学的比例最高,东部地区师范院校次之,西部地区师范院校最低。综合化转型过程中的师范院校应当保持学校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寻求新的生长点培育学校发展的教师教育特色,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院校 办学定位 学校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师范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小兵 管双秋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学习投入是保障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对1089名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偏低,且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则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学业成就动机、职业成就动机和家庭利益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师范生的... 学习投入是保障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对1089名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偏低,且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则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学业成就动机、职业成就动机和家庭利益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为了促使地方院校师范生增加学习投入,应当帮助他们取得优秀的学业成就,指导他们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提升他们预期的教育投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师范生 学习动机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视域下教师创新素养的提升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小兵 邵镪钎 任俊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9-76,共8页
创新素养是世界著名核心素养框架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创新素养是发展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前提。教师创新素养就是教师变革教学实践以支持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专业品质。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创新素养是世界著名核心素养框架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创新素养是发展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前提。教师创新素养就是教师变革教学实践以支持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专业品质。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要培养会创新的学生,要多样化地组织教学,要发展性地评价学生。面对新高考改革,学校应当帮助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学习创新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坚定创新意志,以支持教师创新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教师专业 核心素养 创新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评价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纪玉梅 傅之屏 王运浦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大学生提出的两项基本要求,各高校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变得尤为重要。创新学分和"R系数"是现行创新实践成果评价手段中重要的两项。在考试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大学生提出的两项基本要求,各高校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变得尤为重要。创新学分和"R系数"是现行创新实践成果评价手段中重要的两项。在考试制度上建立补偿机制和选拔制度上"宽进严出"的淘汰机制,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实践成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制度认同——基于东中西部4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小兵 《教师教育学报》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要求师范生只有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考”)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无疑增加了师范生的教育成本和就业风险,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这一制度的抵触。通过调查发现,制度价值、制度效力和制度影响...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要求师范生只有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考”)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无疑增加了师范生的教育成本和就业风险,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这一制度的抵触。通过调查发现,制度价值、制度效力和制度影响是反映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的基本维度。师范生对“国考”制度认同的总体水平一般,而东部和中部地区、部属师范大学、先期启动改革试点地区的师范生对这一制度的认同水平较高。师范生是“国考”制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这一制度的认同水平与制度实施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增进师范生对“国考”制度的理解与认同,考试机构应促进考试科学化,提高“国考”的信效度;政府部门应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师范院校应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师范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重建专业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专业化 制度认同 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小兵 《教师教育学报》 2021年第1期67-74,共8页
对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表明,师范生在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和成就动机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就读意愿的师范生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范承诺因子的水平最高,理想承诺因子的水平最低。这意味着,师... 对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表明,师范生在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和成就动机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就读意愿的师范生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范承诺因子的水平最高,理想承诺因子的水平最低。这意味着,师范生对专业责任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还没有将个人理想很好地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师范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适应性、成就动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专业承诺水平。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应当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专业学习指导,提高师范生学习适应性;促进专业素养发展,增强师范生成就动机;强化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师范生专业承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师范生 专业承诺 学习适应性 成就动机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国考”制度认同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小兵 杨小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1-56,共6页
从制度价值、制度效力、制度影响三个维度出发,考察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认同状况。调研表明,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认同的总体水平一般,对制度价值的认同度较高,对制度影响的认同度居中,对制度效力的认同度偏低。同时... 从制度价值、制度效力、制度影响三个维度出发,考察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认同状况。调研表明,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认同的总体水平一般,对制度价值的认同度较高,对制度影响的认同度居中,对制度效力的认同度偏低。同时,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制度认同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总体上讲,师范生对"国考"的认同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步下降,艺体类师范生的认同度低于文理科师范生,部属高校师范生对"国考"的认同度优于省属高校师范生,西部地区师范生的认同度比东中部地区师范生低。师范生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促进他们的制度认同水平能够更好地推动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 国家考试 制度认同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晓江 赵雪婷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创新的生力军。在新世纪,创新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主旨和核心。大学生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主要就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教育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视域下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的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雷 侯小兵 陈凤良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第3期83-90,共8页
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保障教育质量和实现专创融合的需要。然而,通过对A高校“大创项目”的考察发现,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的参与面不够广,自主性不够强,对项目选题、过程执行和成果产出的指导投入度还不够理想。这反映出... 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保障教育质量和实现专创融合的需要。然而,通过对A高校“大创项目”的考察发现,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的参与面不够广,自主性不够强,对项目选题、过程执行和成果产出的指导投入度还不够理想。这反映出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的动能疲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本科生创新、教学和指导的理解有偏差,学生对本科生学习存在认知误区,学校对教师指导绩效的考核存在盲区。为此,应当改造专业培养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压力;健全学校绩效考核,激发教师指导的动力;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指导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需求,催生教师指导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创新实践 专创融合 教师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师教育——基于“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自我评估”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小兵 《教师教育学报》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随着教师资格制度从学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师教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从"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自我评估"结果来看,教师教育的有效性亟待提高。有效的教师教育就是通过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狭义)、生... 随着教师资格制度从学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师教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从"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自我评估"结果来看,教师教育的有效性亟待提高。有效的教师教育就是通过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狭义)、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师范生在教师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使未来教师能教、会教、爱教,为达此主旨所进行的专业教育。此外,高等师范院校还需要适应教师教育转型的开放化要求,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的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能力 学习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素质教育、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江 赵雪婷 郭晓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期24-24,共1页
如今,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入改革阶段,高等院校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急需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如何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何构建完善的创新型教育体系,并期望我国的高等教育... 如今,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入改革阶段,高等院校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急需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如何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何构建完善的创新型教育体系,并期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能够有力的可持续发展,为祖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 知识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教学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以X高校“创造学”课程为例
16
作者 侯小兵 胡进耀 +1 位作者 邵镪钎 杨慧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责任。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一系列的创新教育课程。对X高校2018年秋季学期学习该课程的一年级学生对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评价进行抽样调... 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责任。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一系列的创新教育课程。对X高校2018年秋季学期学习该课程的一年级学生对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评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创造学”课程的教师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支持行为和教学满意度,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及其四个因子与教学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在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四个因子中,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和能力培养三个因子对教学满意度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建构实践经验,培养综合能力,让他们“要”创新、“做”创新和“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创新教育 创新支持行为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评价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侯小兵 张继华 《教师教育学报》 2015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在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的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不断提高学科综合化水平的同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通过对未来教师(即师范生)的研究表明,课程教学、办学成效、办学环境、专业素养、实践活动和教学设施... 在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的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不断提高学科综合化水平的同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通过对未来教师(即师范生)的研究表明,课程教学、办学成效、办学环境、专业素养、实践活动和教学设施是教师教育特色评价和建设的六个基本维度.未来教师对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评价的总体水平较低,不同性别、年级和校区的未来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未来教师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教师教育特色是指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历史积淀和传统优势,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打造教师教育特色,一方面,学校管理重心需要下移,充分发挥院系、专业和教研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成立兼有专业和管理双重职能的教师教育学院,统筹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搭建教师教育者、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共享的专业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办学特色 教育评价 未来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教育全面融入高等师范教育的探索
18
作者 傅之屏 王燚可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创造教育,既是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创造教育融入高等师范教育的必要条件,是从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知识结构、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方...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创造教育,既是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创造教育融入高等师范教育的必要条件,是从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知识结构、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将创造教育理念全面融入高等师范院校的学习、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和探索。旨在提高其师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创新教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创造教育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能力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大学生对新教师资格政策的认知与响应
19
作者 侯小兵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
教师资格是申请者获得教师职业许可的基本标准,也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新教师资格政策是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调研表明,非改革试点地区师... 教师资格是申请者获得教师职业许可的基本标准,也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新教师资格政策是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调研表明,非改革试点地区师范院校大学生对新教师资格政策不看好、不支持、不了解,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和抗拒心理。以新教师资格政策为导向,学校管理者应当完善教育治理机制,搭建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的融通平台;教师教育者应当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优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过程;职前教师则应重建专业自信,提升专业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 教师教育 政策认知 政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办学定位的教师教育特色探析——基于全国107所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简介》的内容分析
20
作者 侯小兵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4期42-49,共8页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对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部属师范大学一般定位于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省属师范大学大多定位于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地方师范学院主要定位于区内一流、教学型、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传...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对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部属师范大学一般定位于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省属师范大学大多定位于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地方师范学院主要定位于区内一流、教学型、综合大学。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教师教育特色是师范院校打遣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部属师范大学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办学的比例最高,省属师范大学次之,地方师范学院最低;中部地区师范院校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办学的比例最高,东部地区师范院校次之,西部地区师范院校最低。综合化转型过程中的师范院校应当保持学校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寻求新的生长点培育学校发展的教师教育特色,打遣学校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院校 办学定位 学校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