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N的下一代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温向明 孙春蕾 张威 《智能电网》 2015年第12期1168-1173,共6页
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以建设能有效支撑未来能源互联网可靠运行的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络体系为目的,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体系架构及业务承载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未来能源互联网需求特点,探究... 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以建设能有效支撑未来能源互联网可靠运行的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络体系为目的,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体系架构及业务承载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未来能源互联网需求特点,探究以传统电力通信网为前身的下一代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体系所具有的特点;其次,创新性地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思想,结合SDN灵活、高效、可编程的优势,分析基于SDN的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的可行性;最后,从网络架构、网络设计关键问题,网络性能优化3个方面,对基于SDN的下一代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体系进行全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通信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网络架构 基础设施共享 资源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成本-收益好的无标度耦合网络构建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学广 寿国础 +1 位作者 胡怡红 郭志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58-364,共7页
较大平均路径长度的网络会带来较大的网络延迟,难以支持时间敏感业务与应用.通过增加连接可以降低源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跳数,进而降低网络平均延迟,使得更加快速地传播信息,但是增加连接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构建成本.分层网络是研究网络耦... 较大平均路径长度的网络会带来较大的网络延迟,难以支持时间敏感业务与应用.通过增加连接可以降低源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跳数,进而降低网络平均延迟,使得更加快速地传播信息,但是增加连接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构建成本.分层网络是研究网络耦合的一个有效方法,但目前网络构建过程中将每层网络分别处理并认为每层网络之间没有强相关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成本-收益的无标度网络动态构建方法.此方法将网络分为多层,基于连续论在高层网络中添加连接,使得网络演化为无标度网络.此连续过程包括节点度增加过程和局部网络半径增长两个连续过程,在增加连接的过程中引入表征网络构建成本和收益的成本-收益指标.模拟结果表明引入成本-收益指标的无标度耦合网络构建方法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降低网络平均路径长度,提升网络性能,并且本文给出了耦合网络的动态业务性能,通过调整高层网络避免网络拥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构建 无标度 耦合网络 成本-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被引量:99
3
作者 温景容 武穆清 宿景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7,共11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计算、通信和物理过程高度集成的系统,通过在物理设备中嵌入感知、通信和计算能力,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分布式感知、可靠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对物理过程的实时控制....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计算、通信和物理过程高度集成的系统,通过在物理设备中嵌入感知、通信和计算能力,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分布式感知、可靠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对物理过程的实时控制.分析了CPS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CPS的体系架构、中间件系统、实时性、安全和隐私等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然后介绍了一些现有的CPS原型系统和实例,体现出CPS的优越性;最后对CPS和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s)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CPS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CPS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体系架构 中间件 实时性 安全和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MAC协议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涛 赵明 +2 位作者 李静叶 乐光新 王小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37-1348,共12页
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认知无线电网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这类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是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因为缺乏中心基础设施的支持,MAC协议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媒体接... 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认知无线电网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这类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是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因为缺乏中心基础设施的支持,MAC协议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媒体接入控制等传统问题之外,这些挑战还包括如何保证主用户的业务质量,如何有效认知并管理频谱资源等.文中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对一些典型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MAC协议 自组织网络 无线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随机放置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骞 武穆清 +1 位作者 郭嵩 彭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6,187,共7页
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打破了传统的"主机—主机"通信模式,将内容本身作为网络的核心.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通过分布式的缓存机制对内容业务提供有效支持,缓存的放置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缓存... 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打破了传统的"主机—主机"通信模式,将内容本身作为网络的核心.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通过分布式的缓存机制对内容业务提供有效支持,缓存的放置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缓存随机放置策略,基于节点与内容源之间的跳数随机选择缓存放置节点,实现节点缓存的负载均衡;然后在该策略下推导缓存命中率与内容热度分布、请求到达率、缓存大小的关系.数值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与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传统策略相比,获取内容所需的平均跳数可减少5.59%-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中心网络 缓存 缓存放置策略 缓存命中率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A和SDS:两种SDN网络安全架构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裘晓峰 赵粮 高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98-2303,共6页
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的软件编程特性和开放性带来很多新的安全挑战,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两种演进的SDN网络安全架构:虚拟化安全设备(Virtualized Security Appliance)和软件定义安全(Soft... 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的软件编程特性和开放性带来很多新的安全挑战,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两种演进的SDN网络安全架构:虚拟化安全设备(Virtualized Security Appliance)和软件定义安全(Software Defined Security),给出了两种架构的建设要点,并以常规网络入侵、拒绝服务攻击和高级持续威胁等三类典型攻击场景分析了相应的工作原理,以防火墙为例演示了两种架构下的实现,测试表明两种结构在云计算中心环境中性能上是可行的,并且SDN数据和控制分离的特性使防火墙可用更少的代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虚拟化 网络安全 软件定义安全 高级持续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及其隔离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凯 裘晓峰 朱新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正成为近年来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应用的技术。除服务器及存储虚拟化外,在SDN和Open Flow技术的推动下,网络虚拟化成为热点,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也应运而生。在分析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设计目标的基础上...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正成为近年来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应用的技术。除服务器及存储虚拟化外,在SDN和Open Flow技术的推动下,网络虚拟化成为热点,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也应运而生。在分析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业界推出的4种典型SDN网络虚拟化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原理进行了对比,并对其安全和隔离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网络虚拟化 OpenFlow 隔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认知无线电网络MAC协议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小可 唐菁敏 +2 位作者 李静叶 蔡冉 赵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0-1145,共6页
针对具有连续性接入需求的业务,论文融合时分多址接入技术和竞争窗口差分服务机制,提出了具有连续性保障的无线接入协议:CP-MAC(MAC with Continuity Provisioning)协议.通过对业务等级划分,保障了连续用户的接入概率.并基于Markov模型... 针对具有连续性接入需求的业务,论文融合时分多址接入技术和竞争窗口差分服务机制,提出了具有连续性保障的无线接入协议:CP-MAC(MAC with Continuity Provisioning)协议.通过对业务等级划分,保障了连续用户的接入概率.并基于Markov模型,给出了非饱和认知无线电网络的系统容量,接入时延和被阻塞概率的数学解析式.最后,通过与现存的MAC接入协议比较,CP-MAC协议在不降低系统容量的同时,提高了连续用户的接入概率,并降低了其接入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非饱和网络 MAC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内容为中心的未来通信网络研究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胡骞 武穆清 郭嵩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4-80,共7页
随着当前互联网诸多弊端的暴露,近年来学术界对未来网络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content-oriented network,CON)是未来网络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思路。CON打破了传统的"主机—主机"通信模式,将... 随着当前互联网诸多弊端的暴露,近年来学术界对未来网络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content-oriented network,CON)是未来网络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思路。CON打破了传统的"主机—主机"通信模式,将内容置于首要地位,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目前国际上CON研究的现状,综述CON中的关键技术,介绍CON的研究背景和CON中涉及的命名、路由等关键技术,预测未来CON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中心网络 网络体系架构 未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大立 梁杰 +5 位作者 李婷 张杭生 耿立茹 吴荻 张天魁 刘银龙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121-143,共23页
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CCN)属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一种,是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中极具前景的架构之一,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的研究热点。内容中心网络中的内容路由、内嵌缓存、接收端驱动传输等新特征,一方面提高了网... 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CCN)属于信息中心网络的一种,是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中极具前景的架构之一,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的研究热点。内容中心网络中的内容路由、内嵌缓存、接收端驱动传输等新特征,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中的内容分发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本文在分析CCN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CCN的安全威胁、安全需求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并展望了CCN安全技术研究的方向。首先,详细介绍了CCN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对比分析了CCN与TCP/IP网络的区别,并分析了CCN面临的安全威胁及需求。其次,对CCN中隐私保护、泛洪攻击、缓存污染、拥塞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并分析了现有方案的优缺点及不足,进而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CCN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已有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本文提出了CCN安全技术潜在研究方向与关键问题,为CCN安全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中心网络 安全 访问控制 隐私保护 泛洪攻击 缓存污染 DOS 网络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网络5GHz频率规划研究
11
作者 欧阳红升 高泽华 +2 位作者 高峰 刘鲲汉 桑新柱 《数据通信》 2012年第6期17-21,共5页
随着Wi-Fi网络在无需授权的2.4GHz频带上大规模部署而引发频带上干扰严重、拥塞加剧、用户体验较差。当前5GHz Wi-Fi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逐步成熟,利用5GHz频段进行Wi-Fi组网成为可能。文章在分析了国际、国内5GHz Wi-Fi频带分配的基础上... 随着Wi-Fi网络在无需授权的2.4GHz频带上大规模部署而引发频带上干扰严重、拥塞加剧、用户体验较差。当前5GHz Wi-Fi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逐步成熟,利用5GHz频段进行Wi-Fi组网成为可能。文章在分析了国际、国内5GHz Wi-Fi频带分配的基础上,对5GHz Wi-Fi频率干扰及频率规划进行了研究,为5GHz频段频点规划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5GHz 频率干扰 频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A毫微微小区网络中基于效用公平的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文敏 郑伟 +2 位作者 张海君 温向明 路兆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7-2292,共6页
毫微微小区(Femtocell)网络能够增强室内覆盖,提高系统容量,但是在频谱共享正交频分多址(OFDMA)Femtocell网络中,同频干扰严重限制了网络的性能。针对频谱共享Femtocell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基于网络效率和毫微微小区用户间的公平性,该文... 毫微微小区(Femtocell)网络能够增强室内覆盖,提高系统容量,但是在频谱共享正交频分多址(OFDMA)Femtocell网络中,同频干扰严重限制了网络的性能。针对频谱共享Femtocell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基于网络效率和毫微微小区用户间的公平性,该文提出合作纳什议价功率控制博弈模型,该博弈模型不仅考虑了对宏基站的干扰,而且考虑了毫微微小区用户最小信干噪比(SINR)需求。根据该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具有帕累托(Pareto)最优的Kalai-Smorodingsky(KS)议价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既能保证用户公平性、最小SINR需求,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毫微微小区网络 合作博弈 公平性 Kalai—Smorodingsky(KS)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选择区域的多跳路由协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静 刘旸 尹长川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根据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次网络多跳传输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区域的多跳路由协议。该协议假设主网络和次网络节点分布在同一二维平面内,且服从相互独立的泊松点过程,传输信道包含大尺度路损和小尺度瑞利衰落;在定义的选择区... 根据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次网络多跳传输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区域的多跳路由协议。该协议假设主网络和次网络节点分布在同一二维平面内,且服从相互独立的泊松点过程,传输信道包含大尺度路损和小尺度瑞利衰落;在定义的选择区域内,选取距离发射节点最近的节点作为多跳路由协议中下一跳传输的中继节点;通过约束次网络对主网络的干扰,以期望前进密度为目标函数,推导出次网络发射概率确定时的最优参考传输距离的上界,参考传输距离确定时的最优次网络发射概率,以及二者同时优化时满足的关系式。由于综合考虑了参考传输距离、发射概率和传输角度,从而确保了多跳传输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数值分析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次网络的期望前进密度与主网络节点密度之间存在折衷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Ad HOC网络 多跳路由 前进密度 选择区域 泊松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agent的软件定义光网络方案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广雅 寿国础 +1 位作者 郭志刚 胡怡红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 Flow代理(OF-agent)的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设计与实现方案,重点对Open Flow代理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应用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实现了在光传送网(OTN)中的Open Flow协议扩展。最后,基于实验平台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 Flow代理(OF-agent)的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设计与实现方案,重点对Open Flow代理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应用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实现了在光传送网(OTN)中的Open Flow协议扩展。最后,基于实验平台对此软件定义光网络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功能验证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ON OpenFlow代理 协议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敏感网络中的冗余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紫梅 寿国础 +2 位作者 郭梦杰 刘雅琼 胡怡红 《电信科学》 2023年第8期29-42,共14页
许多网络应用,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间敏感网络(TSN)是基于标准以太网架构演进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包含了可靠性的帧复制和消除(FRER)的冗余机制。首先对TSN标准中的冗余机制进行阐述,包括发展过程、相关标准... 许多网络应用,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间敏感网络(TSN)是基于标准以太网架构演进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包含了可靠性的帧复制和消除(FRER)的冗余机制。首先对TSN标准中的冗余机制进行阐述,包括发展过程、相关标准和研究现状,然后对TSN中的空间冗余与时间冗余机制进行分类阐述与分析,最后对时间敏感网络的冗余机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场景做出展望,提出一些启发性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可靠性的帧复制与消除 复制帧的主动传输 可靠性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喜东 路兆铭 +1 位作者 温向明 赵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国于2012年提出“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但是目前的校园网络主要基于有线网络部署及接入,还不能有...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国于2012年提出“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但是目前的校园网络主要基于有线网络部署及接入,还不能有效地支持“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因此本文以北京市教育信息网为例,依据北京市“三通两平台”达标示范工程规划战略方案,为了促进支持“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出了满足“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校园无线网络部署方案,同时提出了基于WebPort的校园无线网络认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两平台 无线校园网络 WEB PORTAL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喜东 路兆铭 +1 位作者 温向明 赵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第4期47-48,51,共3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为了有效应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于2012年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教育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本着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思路...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为了有效应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于2012年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教育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本着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思路,该文分析了教育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应对策略,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两平台 教育信息网络 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农田生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晓涵 尹长川 吴华瑞 《智慧农业》 2019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大规模农田生境监测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部分作物生长期内呈现节点空间冗余,以及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之间通常具有很强的时间关联性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两步节能优化策略来同时降低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 针对大规模农田生境监测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部分作物生长期内呈现节点空间冗余,以及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之间通常具有很强的时间关联性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两步节能优化策略来同时降低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能耗,以实现延长网络寿命的目的。该算法首先通过对节点数据信息量的衡量来寻找出空间上的非冗余节点,剩余的冗余节点关闭其采集功能,只作为中继节点传输数据;其次,利用矩阵补全算法的部分采样原理在采样阶段进一步减少时间上的数据冗余量,达到同时降低采集和传输模块能耗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减少网络中83%的工作节点数目,有效降低了网络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空相关性 矩阵补全 大规模农田 生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有源天线技术和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阴燕 周峰 马蓁 《现代电信科技》 2016年第2期69-72,共4页
有源天线技术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核心T/R组件技术以及我国在民用、军用有源天线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军用有源天线模块成本偏高。有源天线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有利于降低军用有源天线的生产成本... 有源天线技术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核心T/R组件技术以及我国在民用、军用有源天线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军用有源天线模块成本偏高。有源天线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有利于降低军用有源天线的生产成本,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有源天线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与ICN网络互通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思维 谢人超 +1 位作者 黄韬 刘韵洁 《信息通信技术》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ICN)作为未来网络的架构被提出,旨在解决基于主机的TCP/IP网面临的诸多问题。随着ICN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ICN网与现有IP网的融合问题,这对于未来网络的发展与演... 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ICN)作为未来网络的架构被提出,旨在解决基于主机的TCP/IP网面临的诸多问题。随着ICN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ICN网与现有IP网的融合问题,这对于未来网络的发展与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了TCP/ICN与HTTP/ICN的方案。文章首先就这两种方案进行了介绍与对比,然后以此为基础对IP/ICN的两网融合问题进行了展望,如何做到对现有协议或应用尽可能小的改动,如何充分利用ICN固有特性如网内缓存、多播等优势,是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TCP/IP 协议转换 两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