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群喜 黎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黄疸患儿,按照不同的蓝光照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4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黄疸患儿,按照不同的蓝光照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4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方法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 新生儿黄疸 疗效 肝功能 细胞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开扬 莫丕成 刘子仲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4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NRDS 14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于NCPAP治疗,观...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NRDS 14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于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情况,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治疗NRDS,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磷脂注射液 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赖敏燕 梁美芳 黄婵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药物治疗,主要维持营养、电解质平衡、通气及控制惊厥、脑部水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药物治疗,主要维持营养、电解质平衡、通气及控制惊厥、脑部水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鲍氏NBNA法神经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停止惊厥、意识障碍消除、原始反射恢复及肌张力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结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脑组织水肿,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症状 NBN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开扬 刘子仲 谭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应用固尔苏联合...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需有创机械通气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有创机械通气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有创机械通气时间(60.55±7.04)h、住院时间(28.95±3.22)d均短于对照组的(80.21±7.56)h、(33.71±3.6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CPAP和固尔苏联合应用能够将NRDS患儿的治愈率以及成活率予以提升,效果明显,使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缩短,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NRDS患儿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固尔苏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G-6-PD缺乏症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文才 劳建昌 +1 位作者 谭绍平 谭清 《小儿急救医学》 200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 6 PD)缺乏溶血症的疗法。 方法  对 11例新生儿G 6 PD缺乏溶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 ,外周静脉输血速度逐步调至 2 5 0ml/h ,外周动脉...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 6 PD)缺乏溶血症的疗法。 方法  对 11例新生儿G 6 PD缺乏溶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 ,外周静脉输血速度逐步调至 2 5 0ml/h ,外周动脉自动放血速度逐步调至与输血速度一致。 结果  总胆红素由换血前平均 5 0 4 4μmol/L ,下降至换血后2 60 7μmol/L ,换出率是48 3 %。平均换血量 15 0ml/kg ,换血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简单、安全、快速、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 治疗 新生儿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溶血症 G-6-PD缺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的探讨
6
作者 胡国梅 黄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6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试验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加母乳喂养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法。比较两...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6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试验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加母乳喂养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起始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头围增加速率、身高增加速率及体重增加速率计算值,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组起始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头围增加速率计算值(0.92±0.20)cm/周、身高增加速率计算值(0.70±0.22)cm/周及体重增加速率计算值(11.35±2.30)cm/周均大于参照组的(0.70±0.14)cm/周、(0.51±0.10)cm/周、(8.20±1.16)g/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率0低于参照组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选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促使早产儿头围、身高、体重得至较大幅度增加,改善其生长状况,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医院感染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18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冰贤 陆俭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同步换血 护理
原文传递
静脉滴注2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劳建昌 傅光华 +1 位作者 谭绍平 谭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4383-438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2种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疗效。方法:将ABO HDN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IVIG 0.5 g/(kg.d),单次静滴;B组为治疗组,IVIG 1.0 g/(kg.d),单次静滴。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24 h、48 ...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2种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疗效。方法:将ABO HDN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IVIG 0.5 g/(kg.d),单次静滴;B组为治疗组,IVIG 1.0 g/(kg.d),单次静滴。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24 h、48 h血清胆红素值(BT)及血红蛋白值(Hb)。结果:B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组缩短(t=2.27,P<0.05),24 h血清胆红素较A组低(t=4.81,P<0.05),48 h血清胆红素与A组有显著差异(t=2.21,P<0.05),24 h Hb(t=4.24,P<0.05)、48 h Hb(t=3.46,P<0.05)较A组高。结论: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大剂量IVIG〔1 g/(kg.d)〕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ABO溶血病
原文传递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赖敏燕 梁美芳 黄婵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381-1382,共2页
研究分析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早产儿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传统鼻胃管喂养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情况以及... 研究分析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早产儿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传统鼻胃管喂养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情况以及喂养状态。结果:对照组早产儿禁食时间、鼻胃管营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良好率为72.41%,研究组为93.1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能够帮助早产儿形成吞咽反射,减少经口喂养的过渡期,改善经口喂养的表现,促进患儿的康复出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G-6-PD缺乏溶血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劳建昌 傅光华 +1 位作者 谭绍平 谭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0-931,共2页
目的:比较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与全血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溶血症的疗效观察换血后血液成份及其生化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新生儿G-6-PD缺乏溶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8例采... 目的:比较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与全血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溶血症的疗效观察换血后血液成份及其生化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新生儿G-6-PD缺乏溶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8例采用红细胞悬液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观察组14例采用全血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观察两组换血前后胆红素、血液总蛋白、血细胞、生化、血气分析的变化,比较两组胆红素置换效果。结果:两组胆红素换出量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换血前后红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血细胞、生化、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治疗G-6-PD缺乏性溶血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输血 新生儿 G-6-PD缺乏溶血症 红细胞悬液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7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国梅 覃雪玲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呼吸机正压通气 护理 早期观察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肺阳虚型幼儿缓解期支气管哮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媛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肺阳虚型幼儿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奈德福莫特罗,4.5μg/次,2次/d;沙丁胺醇,100μg/次,3次/d。治疗组80例补中...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肺阳虚型幼儿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奈德福莫特罗,4.5μg/次,2次/d;沙丁胺醇,100μg/次,3次/d。治疗组80例补中益气汤(柴胡8g,白术10g,丹参、生黄芪各20g,当归8g,升麻10g,桃仁15g,人参8g,甘草炙10g,陈皮8g),1剂/d,水煎100mL,早晚饭后口服,50mL/次。连续治疗4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FVC、FEV_1、FEF、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治疗组均有改善(P<0.01);对照组FEV1无明显变化(P>0.05),其他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肺阳虚型幼儿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缓解期支气管哮喘 哮喘 脾肺阳虚 补中益气汤 奈德福莫特罗 沙丁胺醇 FVC FEV1 FEF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凤华 彭间英 赖敏燕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法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给予改良PS给药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改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法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给予改良PS给药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d内胸部X线检查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药物返流率、给药时间、症状缓解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应用PS治疗后2d内胸片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胸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h、48h胸片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时间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返流率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S给药方法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明显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药物返流率,提高症状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干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凤华 梁锦芳 赖敏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1期2946-2948,共3页
目的探究分层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接收护理的早产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分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的生... 目的探究分层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接收护理的早产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分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两组早产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两组早产儿家属、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分层护理模式的实践应用,两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进奶量等生理发育情况均良好,但实验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实验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文书写作、病房管理、健康宣教等质量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O.05);实验组早产儿家属、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早产儿护理中实践分层护理模式,能实现专业化护理,有利于早产儿健康发育,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深受早产儿家属、医师及护理人员共同欢迎,能很好缓解新生儿科紧张的医患关系,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护理 早产儿护理 应用探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