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进显 王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40-1842,共3页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2至2006年11月间2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急诊或延期手术治疗。其中Rüedi-Allg觟wer骨折分型Ⅱ型3例、Ⅲ型20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7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2至2006年11月间2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急诊或延期手术治疗。其中Rüedi-Allg觟wer骨折分型Ⅱ型3例、Ⅲ型20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7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结果: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关节进行功能评估,优9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3%。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2例,皮肤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外科修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进显 李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介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采用神经修复手术9例,其中一期修复5例,二期修复4例。采用手功能重建术7例。结果:5例一期神经修复术后4个月,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4例二期神经修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7例手功... 目的:介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采用神经修复手术9例,其中一期修复5例,二期修复4例。采用手功能重建术7例。结果:5例一期神经修复术后4个月,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4例二期神经修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7例手功能重建术中,优6例,良1例。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非常关键。有条件时应尽量做神经修复,无神经修复条件时,尽快做手功能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进显 罗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34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分成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4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观察...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34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分成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4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观察不同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原活性(PI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PTT、PT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FIB、PAgT、D-D、TAT含量DVT组>非DVT组>对照组,而PIg水平DVT组<非DVT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DVT组FIB、PAgT、D-D、TAT明显高于非DVT组,PIg则明显低于非DVT组(P<0.05);DVT组FIB、PAgT、D-D、TAT、PIg阳性率分别为83.33%、87.50%、100.00%、95.83%和75.00%,明显高于非DVT组的48.18%、40.91%、64.55%、61.82%和52.7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有D-D和TAT(OR分别为9.578和10.124,P值分别为0.001、0.003),与其他指标无关(P>0.05)。结论 D-D和TAT升高与创伤性骨折DVT形成紧密,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凝血功能 纤溶活性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关俭 唐洁凤 +2 位作者 郭光荣 郭荣林 黄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70-71,共2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易患疾病。PMOP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发生部位与该处的骨密度(BMD)密切相关”,其中髋部、腰椎、桡骨远端是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这类骨折(特别是髋部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易患疾病。PMOP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发生部位与该处的骨密度(BMD)密切相关”,其中髋部、腰椎、桡骨远端是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这类骨折(特别是髋部的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高,预后差,致残率高,且医疗费用大,往往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防治PMOP患者并发骨折是近年来内科以及骨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六味地黄丸对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BMD的干预作用,讨论其用于预防PMOP患者并发骨折的价值,以拓宽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绝经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关俭 唐洁凤 郭荣林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绝经后骨折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关俭 黄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主要采用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得舒特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7.5%,对照组42.5%,有显著差异(P&...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主要采用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得舒特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7.5%,对照组42.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味痛泻要方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痛泻要方 保留灌肠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明锋 刘进显 李金郑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6期2425-2426,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固定27例,手法复位肩肘固定带悬吊固定治疗20例。采用Constant评分法评定疗效。47例患者获得9~24个月随访,... 目的分析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固定27例,手法复位肩肘固定带悬吊固定治疗20例。采用Constant评分法评定疗效。47例患者获得9~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结果取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二部分骨折11例,优良率90.9%;手法复位二部分骨折11例,优良率45.5%;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三部分骨折13例,优良率76.9%;手法复位三部分骨折9例,优良率33.3%;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四部分骨折3例,良2例,可1例。Neer二部分骨折行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效确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er三部分骨折行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结论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LPHP内固定术,疗效确切,明显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肱骨近端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过敏反应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7期44-45,共2页
目的对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开放性外伤治疗的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T注射组224例和TIG注射组118例,TAT注射组根据过敏试验... 目的对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开放性外伤治疗的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T注射组224例和TIG注射组118例,TAT注射组根据过敏试验分为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114例,和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110例。结果 TIG注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和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运用皮试阴性直接注射还是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的方法注射TAT均有较多的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TIG的注射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开放性外伤患者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尿路感染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关俭 黄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对照组10例仅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对照组10例仅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多项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IgG、IgA、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复发次数及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尿路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知柏地黄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30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105例,胫骨平台复杂... 目的观察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30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105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未感染患者425例,汇总其高危因素、影像学资料等,对105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的临床发作特点,是否遗留死腔及骨折水平类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于50岁,遗留死腔,开放性骨折,遗留死腔,手术时间过长大于150 min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与未发感染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中并发胫骨远端骨折及脊柱骨折均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与未发感染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分析中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比例为97.14%,未合并感染组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为64.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偏高,开放性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后遗留死腔及手术时间过长及抗菌药物使用过多,患者曾有糖尿病史均为高危因素,已发生术后治疗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当评估,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在围手术期注意组织损伤情况及对症治疗,严密监控血糖等并发情况,应用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临床可针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高危因素的特点进行预见性防治,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复杂骨折 双钢板治疗 感染 风险因素 回顾性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各50例。孕三烯酮治疗组术后采取孕三烯酮治疗,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采取米...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各50例。孕三烯酮治疗组术后采取孕三烯酮治疗,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0(0/50)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其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相关症状消失,并促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等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杰辉 《当代医学》 2013年第9期30-30,共1页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以提高该类手术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在57例脾破裂患者中对55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其中行脾修补术者30例,行脾部分切除术...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以提高该类手术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在57例脾破裂患者中对55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其中行脾修补术者30例,行脾部分切除术者10例,行全脾切除者14例,行脾切除结合自体脾脏移植术者3例。2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论根据患者脾损伤临床表现施行不同救治方法,其中行脾破裂切除中有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结合自体脾片移植术等四种方法。术中尽可能保留脾,如不能,对必须施行脾全切除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尤其是儿童)。此外,对临床脾破裂表现不明显的患者施以保守治疗亦是治疗脾外伤破裂的一种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脾切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甙预防肠粘连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杰辉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387-4388,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肠粘连采取七叶皂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0只,将其盲肠浆膜刮伤,创面滴入无水乙醇,采用短暂钳将盲肠系膜动脉夹住,手术以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实施七叶皂甙给予治疗,对照组实施生理... 目的:分析研究肠粘连采取七叶皂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0只,将其盲肠浆膜刮伤,创面滴入无水乙醇,采用短暂钳将盲肠系膜动脉夹住,手术以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实施七叶皂甙给予治疗,对照组实施生理盐水给予治疗,对手术以后第7天实施大体粘连程度分级,并且对OHP(羟脯氨酸)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大鼠肠粘连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盲肠OHP水平和腹壁切口O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甙对预防肠粘连起到明显的临床效果,使发生肠粘连导致的并发症几率明显减少,具有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肠粘连 七叶皂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进显 梁杜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1998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为1.35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1998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为1.35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1]。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相关疾病之一.是由于糖尿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钙、磷等微量元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骨矿物质含量减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患 术后切口愈合 髋部骨折 2型 老年 世界卫生组织 脂肪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斌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外敷治疗OA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进显 黄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8例,研究组36例,参照... 目的探讨分析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8例,研究组36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实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JOA评分和Cobb角、疼痛评分。结果参照组治疗后效果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照组JOA评分明显比研究组低,而Cobb角则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患者给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改善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植骨 退形性脊柱侧弯 内固定术 抗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重型颅脑损伤6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郭荣林 罗云平 +4 位作者 郭光荣 吴雪松 吴维民 刘增庆 李文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手术治疗 物理降温 冬眠疗法 脑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雪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经不同给药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效果。方法 54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置于... 目的探讨对比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经不同给药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效果。方法 54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78±0.26)min短于参照组的(2.23±0.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予以阴道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手术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给药途径 米索前列醇 无痛人工流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合并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杰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合并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寻求较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从近3年来,本院治疗的肠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并采... 目的:探讨并总结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合并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寻求较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从近3年来,本院治疗的肠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并采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采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肠梗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雪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实施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44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 目的分析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实施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44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阴道排液量、脱痂止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排液量、脱痂止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合并HPV感染实施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不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对其康复也可起到促进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籽油栓 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