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数据的湖南省2001—2013年植被覆盖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震 闫文德 +1 位作者 刘曙光 梁小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46,共6页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长时间序列(2001—2013)该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年均NDVI大部分在0.41~0.42之间,2005年年均NDVI最低为0.40。(2)湖南省植被指数增长趋势以改善为主占54.02%。(3...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长时间序列(2001—2013)该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年均NDVI大部分在0.41~0.42之间,2005年年均NDVI最低为0.40。(2)湖南省植被指数增长趋势以改善为主占54.02%。(3)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植被指数偏差小,说明该区域内植被指数离散度小。(4)预测未来湖南省NDVI以0~0.50的反持续性增长为主占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湖南省 线性回归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三种主要土地类型变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震 闫文德 +2 位作者 刘曙光 高超 谌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95-3301,共7页
人类活动使得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本研究通过从2000—2013年对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4年来,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NDVI平均值均有增强的趋势。(2)三种... 人类活动使得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本研究通过从2000—2013年对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4年来,中国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NDVI平均值均有增强的趋势。(2)三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除耕地中的水田,林地中的有林地和草地中的高覆盖草地增长速率不显著外,其他土地类型增长速率均显著。(3)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耕地中改善面积占总耕地的64.21%,退化的区域占18.50%;林地改善的区域占总林地的54.21%,退化的区域占20.13%;草地改善的区域占55.53%,退化的区域占18.23%。三种土地类型均有所改善且改善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以南,陕西以北和东北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NDVI 中国 植被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花生间作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24
3
作者 莫晶 闫文德 +1 位作者 刘曙光 吴小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5,共7页
本研究比较了丘陵地区油茶单作、花生单作及油茶-花生间作三种种植模式下五种土壤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油茶种植... 本研究比较了丘陵地区油茶单作、花生单作及油茶-花生间作三种种植模式下五种土壤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油茶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油茶生产中培肥和改良土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明显。与油茶单作相比,油茶-花生间作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1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与花生单作相比,油茶-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蛋白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高,特别是脲酶和酸性磷酸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对蔗糖酶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有机质和速效磷是影响蛋白酶的主导因子,土壤全氮是影响脲酶的重要因素,土壤全氮和速效磷是直接影响酸性磷酸酶的重要因子。综合看来,与油茶单作相比,油茶-花生间作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对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间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