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8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天旺 古洁若 +2 位作者 赵丽珂 黄烽 余得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 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 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 (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 ,比...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 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 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 (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 ,比较AS患者组与各对照组IL 8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中IL 8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 ,在RA患者PBMC中IL 8的表达亦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 ,关节滑膜细胞IL 8的表达水平在AS患者也明显高于膝关节外伤患者。结论 IL 8在活动期AS中存在高表达 ,可能是AS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白细胞介素8 cDNA微阵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SDF-1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1 位作者 Jatinderpal Kalsi 余得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 (AS)时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方法比较 13例AS患者和 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的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对PBMC表面C -X...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 (AS)时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方法比较 13例AS患者和 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的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对PBMC表面C -X -C趋化因子受体 4 (CXCR4 )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其配体SDF - 1(基质来源因子 )在滑膜成纤维细胞和滑膜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AS的 5 88个基因谱和健康志愿者有明显区别 ,其中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在AS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和CD8+ 的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 (P <0 . 0 5 )。SDF - 1在AS病人的PBMC、滑液单个核细胞 (SFMC)、关节液成纤维细胞和关节滑膜衬里层细胞的表达也增高。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产物在AS患者的PBMC表达明显增多 ,SDF - 1在AS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和滑膜组织表达增多 ,提示CXCR4及其配体SDF - 1这一信息通道在AS炎症病变的发展与持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受体 趋化因子 配体 SDF-1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icade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滑膜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3 位作者 颜光美 李天旺 吴玉琼 余得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1-595,T001,共6页
目的 通过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单克隆抗体Remicad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前后的膝关节滑膜细胞的基因谱变化 ,筛选出Remicade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并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 5例活动期AS病人在Remicade... 目的 通过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单克隆抗体Remicad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前后的膝关节滑膜细胞的基因谱变化 ,筛选出Remicade效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并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 5例活动期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和 3个月后 (每次 5mg/kg ,第 0、2、6、12周静脉注射 ,以后每 8周用 1次 )的膝关节滑膜细胞 ,提取总RNA ;微阵列基因检测用含 1176个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 ;数据用GeneSpring 5 1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结果  5例AS病人在Remicade治疗前后滑膜细胞基因差异表达和变化趋势总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谱相关性强。用K mean聚类分析 ,其中第 5组与炎症相关密切的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黏附分子、与凋亡和致癌有关基因、受体、信号转导有关基因等。再按基因功能聚类 ,其中在致癌基因组共有 10个基因。比较AS病人治疗前后的关节滑膜细胞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的基因(P <0 0 5 )共 4 5个 ,其中下调基因 4 4个 ;治疗后下调的基因主要包括三组 :①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 γ ;②黏附分子 (VCAM 1、ICAM 1,Integrinβ4 ) ;③金属蛋白酶家系成员 3、7、8、11(MMP 3、7、8、1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体 (TIMP) 1。多数致炎基因包括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ICADE 强直性脊柱炎 滑膜细胞 基因表达谱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cDNA芯片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余得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 (A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表达谱与类风湿关节炎 (RA)及健康志愿者有无差异 ,寻找疾病发生及炎症相关的异常变化基因 ,初步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以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检测 7例活动期AS、6...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 (A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基因表达谱与类风湿关节炎 (RA)及健康志愿者有无差异 ,寻找疾病发生及炎症相关的异常变化基因 ,初步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以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检测 7例活动期AS、6例活动期RA病人以及 7位正常对照者PBMC基因表达谱 ,并挑选至少有 4例关节炎病人表达增多的 13个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 ,扩大研究病例数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 (RT PCR)方法验证其表达水平。结果 cDNA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 ,AS和RA病人基因表达谱明显异常。在正常对照组、AS和RA病人的异常高表达的基因表达率分别为 8.4 %、32 .5 %和 4 4 .8% ,两组关节炎病人与正常对照者比较P均 <0 .0 0 1;而且RA组异常表达率又明显多于AS组 (P <0 .0 12 ) ,2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也有类似的高表达。以RT PCR法验证的1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发现 2 2例AS ,8例RA病人基因表达结果与cDNA微阵列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AS病人PBMC基因表达谱明显异常 ,与RA病人也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cDNA芯片技术
原文传递
HLA-B27相关性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烽 李胜光 余得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1-173,共3页
HLAB27相关性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已有二条线索:首先,关节炎由某些细胞内寄生菌感染诱发,包括鼠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和沙眼衣原体;其次,多数患者HLAB27阳性。由于HLAB27在其相关... HLAB27相关性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已有二条线索:首先,关节炎由某些细胞内寄生菌感染诱发,包括鼠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和沙眼衣原体;其次,多数患者HLAB27阳性。由于HLAB27在其相关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人白细胞抗原 HLA-B27 相关反应性 病理
原文传递
脊柱关节病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单个核细胞基因谱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余得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了解脊柱关节病 (Sp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基因的变化及其特点 ,探讨与SpA关节炎相关的基因及可能的意义。 方法 采用含 117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 ,检测 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5例SpA和 5例类... 目的 了解脊柱关节病 (Sp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基因的变化及其特点 ,探讨与SpA关节炎相关的基因及可能的意义。 方法 采用含 117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 ,检测 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5例SpA和 5例类风湿关节炎 (RA)病人PBMC和关节液SFMC的基因表达 ,挑选SpASFMC表达异常的 9个致炎、抗炎、信号传导基因或受体和粘附分子 ,扩大病例数以半定量PCR再验证微阵列检测结果。结果 cDNA微阵列和PCR结果显示 ,1176cDNA微阵列基因图谱和阳性基因数量在RA和SpA病人SFMC组无明显区别 ,比较SpA或RA病人的SFMC和PBMC ,发现SpA和RA的SFMC中的阳性基因均少于各自的PBMC。在RA的PBMC有 5 3个基因明显高于RASFMC (P <0 0 5 ) ,但在SpAPBMC仅有 5个基因明显高于SpASFMC (P <0 0 5 )。SpA病人SFMC的IL 1β、TNF α、TGF β、TGF β2 、c jun、JAK 3显著高于健康人PBMC (P <0 0 5 )。结论 SpA患者的SFMC基因表达谱异常 ,但与RA的SFMC未见明显特征型区别 ,IL 1β、TNF α、TGF β、TGF β2 、c jun、JAK 3与SpA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关节炎 单核白细胞 关节滑液 基因表达 外周血 基因谱
原文传递
人白细胞相关抗原B27及细菌多肽在脊柱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烽 余得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了解细菌多肽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才能被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B27递呈而导致脊柱关节病。方法以来自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能与B27分子结合的9肽作为原型,用人工方法将9肽的每一个氨基酸残基均以另外19种氨基酸替... 目的了解细菌多肽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才能被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B27递呈而导致脊柱关节病。方法以来自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能与B27分子结合的9肽作为原型,用人工方法将9肽的每一个氨基酸残基均以另外19种氨基酸替换,将合成的180种9肽分别与B27T2细胞孵育,观察其与抗B27单克隆抗体B27M2的反应性。结果与B27分子结合的9肽其第2位氨基酸残基应是精氨酸,以其它19种氨基酸替换均使B27M2的反应性明显降低;第6,8,9位氨基酸残基的选择性亦较高,仅有6~8种氨基酸能诱导与B27M2的反应性;第3,5,7位氨基酸残基没有什么选择性,几乎任何一种氨基酸残基对B27M2反应性的影响均不大。结论第2,9位氨基酸残基是9肽与B27紧密结合所必需的,而第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抗原 脊柱炎 人白细胞抗原 细菌多肽
原文传递
髓样细胞核分化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余得恩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基因表达谱 ,寻找与AS相关的新基因并探讨其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 ,检测AS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初步筛选出在AS中... 目的 通过比较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基因表达谱 ,寻找与AS相关的新基因并探讨其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含 5 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 ,检测AS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初步筛选出在A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为了进一步验证cDNA微阵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扩大各组病例数 ,再用RT PCR技术同时检测、对比健康志愿者和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 (SFMC)和关节滑膜细胞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结果 和健康志愿者组的PBMC比较 ,AS病人骨髓样细胞核分化抗原 (MNDA)、迁移抑制因子相关蛋白 8(MRP8)和MRP14、粘附分子ICAM 1和integrinβ1表达明显增高 ,其中MNDA和MRP8的变化相关系数为 0 .793。在AS的SFMC和关节滑膜细胞中 ,MNDA表达也显著增高 (与健康志愿者组PBMC比较 ,P值分别为 0 .0 38和 0 .0 2 7) ;MNDA区别AS和健康志愿者的统计学鉴别准确率达 1。AS病人在接受抗TNF α单克隆抗体治疗 3个月后 ,MNDA在关节滑膜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8)。结论 MNDA是AS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并与单核 /巨噬细胞致炎密切相关的免疫因子 ,其可能成为一种用于AS的诊断、治疗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髓样细胞核分化抗原 C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