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出生的华人婴儿出生体重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竹 叶雷 钟万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1990年第1期15-17,21,共4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出生的足月华人婴儿,以及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和白人婴儿的出生体重。比较后发现,在社会经济状况非常不同的三个地区出生的华人婴儿的出生体重分布和低出生体重比极为相似,同时也发现在美国相似... 本文分析比较了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出生的足月华人婴儿,以及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和白人婴儿的出生体重。比较后发现,在社会经济状况非常不同的三个地区出生的华人婴儿的出生体重分布和低出生体重比极为相似,同时也发现在美国相似社会经济状况下出生的华人与白人婴儿的出生体重分布极为不同而低出生体重比却近似。该结果提示,种族可能是出生体重分布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比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年间美国中学生有关HIV知识与行为的变化
2
作者 DeborahHoltzman RichardLowry 金蓉培 《中国健康教育》 1995年第4期25-26,共2页
二年间美国中学生有关HIV知识与行为的变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DeborahHoltzman,RichardLowry等著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金蓉培摘译自80年代后期起,美国全国的中学里开展了关于HIV的教育计... 二年间美国中学生有关HIV知识与行为的变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DeborahHoltzman,RichardLowry等著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金蓉培摘译自80年代后期起,美国全国的中学里开展了关于HIV的教育计划。接受教育后青少年在与HIV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行为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改变 CDC 知识 学生健康 美国中学 教育 青年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关于饮水加氟作用利弊的最新研究报告
3
作者 时景璞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对饮用水加氟预防龋齿问题存在争论。本文介绍了目前美国对饮水加氟预防龋齿的作用;从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氟与肿瘤(重点研究了骨肉瘤)的发生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至于饮水加氟地区骨折发病率高的报告,应排除其他因... 长期以来,我国对饮用水加氟预防龋齿问题存在争论。本文介绍了目前美国对饮水加氟预防龋齿的作用;从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氟与肿瘤(重点研究了骨肉瘤)的发生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至于饮水加氟地区骨折发病率高的报告,应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牙齿氟中毒应采取控制总氟摄入量和氟的其他摄入途径来解决;美国政府对氟与健康问题作了有关政策规定,以保证用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饮用水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9个狂犬病病毒街毒分离株N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徐葛林 Li Ku +8 位作者 吴杰 C.A.De Mattos 郑新雄 薛经刚 胡巧玲 刘锦彦 朱家鸿 C.C.De Mattos J S.Smith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测定了 30年来从不同动物中分离的 19个中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N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 ,并对其核苷酸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可将中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分为 4个组群 ,各组间的同源性为 83 45 %~ 88 6 2 %。除广西地区分离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彼... 测定了 30年来从不同动物中分离的 19个中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N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 ,并对其核苷酸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可将中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分为 4个组群 ,各组间的同源性为 83 45 %~ 88 6 2 %。除广西地区分离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彼此差异较大外 ,其余街毒株的地理分布与其N基因核酸序列差异的距离是密切相关的 ,基本上可按其地理分布分为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街毒株 N基因 核苷酸序列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证实巴尔通体在我国云南鼠群中流行 被引量:84
5
作者 白瑛 M.Y Kosoy +3 位作者 G.O Maupin K.L Gage 董兴齐 马永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 (Bartonella)在云南鼠群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 被检鼠血为 1999年 10月收集自云南省的 3个调查地区 ,采用兔血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进行巴尔通体分离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枸橼酸合酶基因 (gltA)的379bp片段进...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 (Bartonella)在云南鼠群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 被检鼠血为 1999年 10月收集自云南省的 3个调查地区 ,采用兔血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进行巴尔通体分离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枸橼酸合酶基因 (gltA)的379bp片段进行扩增以证实是否巴尔通体 ,阳性者行以序列测定并与已知菌株加以比较。 结果与结论 从 131份鼠血分离到5 8株巴尔通体 (44 3% )。菌株分布于各调查点 ,感染鼠分属 3个属 6个种 ,以姬鼠属 (Apodemus)的带菌率最高 (6 2 2 % ,2 8/4 5 ) ,家鼠属 (Rattus)次之 (41 5 % ,2 7/ 6 5 ) ,绒鼠属 (Eothenomys)居第三位 (18 8% ,3/ 16 ) ,表明巴尔通体在云南常见鼠种中广泛分布及高度流行。所有菌株按其分离鼠属可分为 3群 ,具有以属为水平的宿主特异性。依基因结构可将它们分为 2 0个变异体 (家鼠属 8个 ;姬鼠属 12个 ;绒鼠属 2个 ) ,其中 17个为新发现变异体 ,表明云南巴尔通体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7个家鼠巴尔通体变异体可分为B elizabethae、B tribocorum和新种B yunnannensis 3个基因型。由于云南巴尔通体的高度流行及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可能与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群 巴尔通体 基因变异体 云南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plant皮下埋植剂长期使用的有效性临床研究—八年经验 被引量:21
6
作者 杜明昆 郑怀美 +1 位作者 周联彬 陈晓璋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34-443,共10页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于1984年10月至1993年12月应用Norplant皮下埋植剂1657例(其中Norplant—Ⅰ型1356例,Norplant-Ⅱ301例)控制生育。1、3、5、6、7、8年的累积妊娠率分...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于1984年10月至1993年12月应用Norplant皮下埋植剂1657例(其中Norplant—Ⅰ型1356例,Norplant-Ⅱ301例)控制生育。1、3、5、6、7、8年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0、0.1、0.9、1.7、2.6、和3.3/100妇女;妊娠率与最初埋植时的体重有关,体重重者妊娠率高。持续使用率分别为97.1、82.2、73.5、44.7、34.3和18.5/100妇女。主要副反应为月经失调,是终止使用的主要原因;但总失血量不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月经失调副反应逐渐减少。埋植剂的放置和取出技术易于掌握,在1657例使用中,未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使用安全。由于其妊娠率低,和不可能脱落及其高度可逆性,深为受术者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PLANT 左旋18甲基炔诺酮 埋植剂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 被引量:73
7
作者 毕胜利 白宪鹤 +4 位作者 丛勉尔 田厚文 孙得贵 H.S.Margolis 刘崇柏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域cDNA序列的分析,确定了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cDNA的一级结构和变异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同日本与美国研究人员最初分离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相似。以中国河北株与日本HCV-J株比较,病毒基因有771个核苷酸不同,两者同源性为91.8%;氨基酸残基有174个不同,其同源性为94.3%。与美国HCV-1株相比,中国河北株有2011个棱苷酸发生变化,同源性为78.6%;氨基酸残基有458个发生变化,同源性为84.9%。河北与上海两株比较的结果发现,各区域变异程度大小不同,以E2基因区最高,NS3—NS4,NS5高度保守。总体水平上分析,我国的两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虽有变异,但总变异率很低,并且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基因区域。而与国外丙型肝炎病毒相比,变异则贯穿于全基因。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毕胜利 刘崇柏 +2 位作者 曹学义 赵洪兰 H.S.Margolis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1-279,共9页
戊型肝炎最早在印度发现,随后相继在东南亚、中亚细亚、北非、墨西哥和中国等发生流行。1986~1987年在新疆南部大流行期间,采集急性黄疸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液和粪便,其中1份粪便标本(男性维吾尔族患者)经免疫电镜及免疫酶... 戊型肝炎最早在印度发现,随后相继在东南亚、中亚细亚、北非、墨西哥和中国等发生流行。1986~1987年在新疆南部大流行期间,采集急性黄疸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液和粪便,其中1份粪便标本(男性维吾尔族患者)经免疫电镜及免疫酶法(EIA)检测,证实含有直径27~34nm的廿面体病毒颗粒。采集的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血清,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的食蟹猴肝切片荧光染色证明抗-HEV IgM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戊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贾丽丽 俞永新 +3 位作者 TheodereF.Tsai 王志伟 岳广智 郑铮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 用小鼠保护力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该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 小鼠免疫 1针后均能抵抗国内 11株和国外 11株乙脑... 目的 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 用小鼠保护力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该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 小鼠免疫 1针后均能抵抗国内 11株和国外 11株乙脑病毒的攻击 ,保护率均可达 90 %以上 ;人体免疫血清对台湾 1株和国外 9株病毒均有明显的中和作用。结论 SA14 142株乙脑活疫苗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活疫苗 野毒株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西部藏区家庭饲养牲畜人群包虫病风险因素的调查(英文)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谦 邱加闽 +3 位作者 Peter Schantz 何金戈 Akira lto 刘风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寻找四川省西部藏区家庭饲养牲畜人群包虫病的风险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包虫病风险因素的数据。以家庭饲养家畜的人群作为分析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风险因素的研究对象。结果 本调查揭示了犬是这些地区泡球蚴... 目的 寻找四川省西部藏区家庭饲养牲畜人群包虫病的风险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包虫病风险因素的数据。以家庭饲养家畜的人群作为分析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风险因素的研究对象。结果 本调查揭示了犬是这些地区泡球蚴病的最重要传染源。 19岁以下的人群大多患细粒棘球蚴病而非泡球蚴病 ,19~ 38岁的人群 ,尤其是妇女 ,增加感染泡球蚴病的风险 (女对男OR =2 438,CI =1 317~ 4 5 14,P <0 0 5 )。游牧、年龄大、耍犬及食物不防蝇等可增加患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的机会。此外 ,饲养牦牛或绵羊的人群患两型包虫病的风险均增大 ,饮用不安全水源致使患泡球蚴病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除年龄、性别、环境状况及卫生行为外 ,饲养牦牛或羊和耍犬也增加了患包虫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风险因素 调查 四川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健康人群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评估 被引量:14
11
作者 白瑛 M.YKosoy +1 位作者 白鹤鸣 杨幸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Bartonella)在云南健康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对30份有可疑鼠类接触史的云南健康人血清行以抗Bartonella Elizabethae等9种不同巴尔通体抗原的IgM和IgM抗体水平测定。结果 有5份血清...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Bartonella)在云南健康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对30份有可疑鼠类接触史的云南健康人血清行以抗Bartonella Elizabethae等9种不同巴尔通体抗原的IgM和IgM抗体水平测定。结果 有5份血清对4种抗原发生反应,其中1份抗 B.elizabethae IgG阳性(1:128);其他为抗Neotoma IgG(1:128)或IgM及抗Al IgM(≥1:32)阳性。结论 巴尔通体感染存在于人群中,考虑目前临床众多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及一些临床疑难杂症下B.elizabethae及其他鼠传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有必要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巴尔通体人群感染状况的进一步调查,对病人的治疗提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通体感染 健康人群 抗B 阳性 抗原 治疗 血清学 感染情况 抗N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霉感染 被引量:169
12
作者 方肇寅 温乐英 +4 位作者 晋圣瑾 赵章华 C.Moe H.Yoshikura R.Glass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无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重要病原。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28nm,病毒壳似由有结构的亚单位组成,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 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无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重要病原。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28nm,病毒壳似由有结构的亚单位组成,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做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定为阳性。由PCR产物测得的核苷酸序列与诺瓦克病毒原型株相应序列比较,同源性为72%。以上结果证实,在我国腹泻病人中有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这对我国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急性 胃肠炎 诺瓦克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妇女产前保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玲 周红 +1 位作者 王才有 陈晓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3年第8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妇女 产前保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株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和位点比较 被引量:60
14
作者 唐青 Lillian A Orciari +3 位作者 Charles E.Rupprechti 赵秀芹 李志刚 杨为松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 (aG)、减毒株 (CTN 181)及两株街毒糖蛋白 (GP)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两株街毒仅相差两个碱基和一个氨基酸残基 ;两株街毒与CTN的同源性 (85.9% )高于aG株 (81.9% ) ;聚类分析将街毒和固... 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 (aG)、减毒株 (CTN 181)及两株街毒糖蛋白 (GP)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两株街毒仅相差两个碱基和一个氨基酸残基 ;两株街毒与CTN的同源性 (85.9% )高于aG株 (81.9% ) ;聚类分析将街毒和固定毒分为两支。比较GP嗜神经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与蛇神经毒素同AChR结合部位高度同源。被认为决定毒力的 333位Arg ,CTN发生了Q替换 ,其它毒株均为Arg333。所比较的毒株均存在 319位糖基化位点 ,此外 37位糖基化位点也相对保守 ;GP两个主要抗原表位 ,GⅡ的氨基酸构成完全一致 ,GⅢ只在一些减毒株中发生与毒力密切相关碱基的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糖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Norplant皮下埋植剂阴道流血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明昆 陈晓璋 郑怀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1-346,共6页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自1984年引进Norplant,进行"中国妇女对Norplant可接受性研究"共观察1657例,木文对开始使用的548例对象的月经卡进行分析,目的是观察使用 Norplnt皮下埋植剂对象的阴道流血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使用 N...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自1984年引进Norplant,进行"中国妇女对Norplant可接受性研究"共观察1657例,木文对开始使用的548例对象的月经卡进行分析,目的是观察使用 Norplnt皮下埋植剂对象的阴道流血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使用 Norplant避孕的妇女阴道流血总和(包括滴血、流血和严重流血)的平均天数和滴血天数,在第1个90天的参考时限中分别为33.0天和21.5天;在第4个参考时限中分别为26.7和13.8天;到第20个参考时限分别降低至20.2和9.5天。闭经者在各个不同的参考时限分别占0.5~5.4%。结论是使用Norplant皮下埋植剂的妇女,总和的阴道流血天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主要是"滴血"天数减少,而"流血"和"严重流血"的天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PLANT 埋植剂 阴道流血 模型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我国流行的脊髓灰质炎中发现脊灰病毒Ⅰ型自然重组株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肇寅 O.Kew +10 位作者 任斌 郑渡平 温乐英 杨辰夫 苏锦 陈美光 郑焕英 孟宪坤 张振国 刘复林 H.Yoshikura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脊髓灰质炎病毒(PV)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最主要的病毒。我们在研究PV1野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时,发现了一株PV1自然重组病毒。用Sabin 1特异PCR检定该毒株基因组2505~2601区段,或用两个Sabin 1特异RNA探针分别打点杂交检定641~740和2502... 脊髓灰质炎病毒(PV)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最主要的病毒。我们在研究PV1野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时,发现了一株PV1自然重组病毒。用Sabin 1特异PCR检定该毒株基因组2505~2601区段,或用两个Sabin 1特异RNA探针分别打点杂交检定641~740和2502~2575区段时,推断它可能为野毒株;而测定VP1/2A连接区段3296~3445序列时,又表明它为疫苗株。向5′端扩大测序,从3262起的5′侧有与我国PV1野毒株相同的许多核苷酸取代,证明它为野毒株和疫苗株的重组病毒,重组位点为3262/3263。实验中建立了检测该重组病毒的特异的PCR方法。检测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47份PV1分离株中,5个省区14份麻痹病例由重组病毒感染引起。这些重组株在我们测序的3155~3445区段序列彼此几乎相同(同源性≥96.7%),推断它们可能是某病儿受野毒株、疫苗株双重感染产生重组病毒后的子代病毒。有关该重组病毒的毒力、免疫原性、传播性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鉴别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血清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一苇 Suyu L.Ruo +4 位作者 徐晓 Anthony Sanchez Susan P.Fisher-Hoch Joseph B.McCormick 徐志一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8-372,共5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一组抗原性密切相关的布尼亚科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存在至少两种临床表现、动物宿主及流行特征截然不同的血清型别,即血清Ⅰ型(汉坦型)和血清Ⅱ型(汉城型)。这两型病毒间的血清学定型已有报道。近年...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一组抗原性密切相关的布尼亚科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存在至少两种临床表现、动物宿主及流行特征截然不同的血清型别,即血清Ⅰ型(汉坦型)和血清Ⅱ型(汉城型)。这两型病毒间的血清学定型已有报道。近年来,除啮齿类动物外,从临床病人以及非啮齿类动物体内也分离到了HFRS病毒。同时出现两类型别毒株共存,以及从家鼠体内分离到野鼠型毒株或从野鼠体内分离到家鼠型毒株的复杂情形。为此,准确检定并鉴别不同来源毒株型别,将为深入了解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制定疫苗生产策略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聚酶链反应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城市社区居民流行性感冒预防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靳雪征 宋军 +4 位作者 李日春 解瑞谦 杨小宝 肖瓅 黄凯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445-446,452,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和南京市社区居民流感预防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方法以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和南京市,每座城市随机抽取1个城区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组织1组6~8名常住居民开... 目的了解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和南京市社区居民流感预防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方法以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和南京市,每座城市随机抽取1个城区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组织1组6~8名常住居民开展小组访谈,共计访谈12组95人。结果受访者绝大多数(89/95)分不清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对流感威胁的认知普遍不高;个别人(7/95)在上一年的流感高发季节接种了流感疫苗,未接种原因包括:认为流感不严重自身抵抗力也好就不需要接种(77/95);担心疫苗安全性(72/95);疫苗自费(48/95);认为疫苗对预防流感作用有限(48/95);周围人也不接种(40/95)等。结论应加强全民流感防控健康教育,帮助公众建立健康信念,促进公众采纳流感疫苗接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居民 流感防控 健康信念 定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河南与北京腹泻患儿中的星状病毒感染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肇寅 章菁 +5 位作者 赵章华 马莉 李永华 杨辉 S.Monroe R.Glass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人星状病毒 (HAstV)是RNA病毒的新家族 ,从我国河南和北京两地区的急性腹泻患儿便样中鉴定了 7株星状病毒 ,经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直径约为 2 8nm ,表面呈五角或六角星状形态 ,用RT PCR检定为阳性 ,比较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序列... 人星状病毒 (HAstV)是RNA病毒的新家族 ,从我国河南和北京两地区的急性腹泻患儿便样中鉴定了 7株星状病毒 ,经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直径约为 2 8nm ,表面呈五角或六角星状形态 ,用RT PCR检定为阳性 ,比较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序列同源性树表明 ,1 990年在河南流行的星状病毒主要为HAstV 1 ,另有一株HAstV 5,1 996年北京流行株为HAstV 5。对HAstV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星状病毒 RT-PCR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进行男男性接触人群HIV/STD流行病学调查的探索 被引量:18
20
作者 马小燕 张启云 +6 位作者 赵金扣 贺雄 杜辉 孙卫东 张琴 郭雅琦 Mac Farland Willi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索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RDS)在我国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调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RDS对北京市MSM进行抽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了解他们艾滋病病毒(HIV)、性病感染状况及行为特点;采用RDSAT软件进行统... 目的探索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RDS)在我国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调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RDS对北京市MSM进行抽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了解他们艾滋病病毒(HIV)、性病感染状况及行为特点;采用RDSA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NETDRAW和EXCEL作图。结果共征募MSM 325人,其中35岁以下占90.5%,未婚占83.0%(95%CI:76.4~88.9),外地户籍为61.9%(95%CI:54.0~70.1);HIV感染率为0.4%(95%CI:0.1~0.5),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3.7%(95%CI:9.1~19.0),梅毒RPR阳性率6.0%(95%CI:3.8~8.7);56.2%(95%CI:50.0~65.0)为男性性取向,88.9%首次性行为年龄≤24岁,56.3%(95%CI:49.5~64.0)半年内有≥2个性伴,近6个月无保护插入性肛交为51.8%(95%CI:44.0~59.4),无保护被插入性肛交为44.8%(95%CI:37.2~52.3)。结论RDS简便易行,无需过多凋查员投入前期准备工作,实为开展隐匿人群调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北京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可能处于低水平.但存在HIV行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 同伴推动抽样法 艾滋病/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