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江明 刘辉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60-163,19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助...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自我效能感评分、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产后第1、2、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母乳喂养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应用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增强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和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有助于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 初产妇 围产期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延云 王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无痛分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无痛分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分娩自我效能感、炎症与应激指标、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CBSEI-C32)评分升高,且观察组CBSEI-C3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AD、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 初产妇 无痛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体长度及弹性评估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秀梅 刘凤娥 +1 位作者 皮桂玲 陈殿红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会阴体长度及弹性评估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减少分娩损伤、降低会阴侧切的盲目性提供依据。方法将32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分娩期测量会阴体长度及弹性,根据测量结果予以15°~40°... 目的探讨会阴体长度及弹性评估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减少分娩损伤、降低会阴侧切的盲目性提供依据。方法将32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分娩期测量会阴体长度及弹性,根据测量结果予以15°~40°、2~4cm长的左斜侧切或手法扩张产道。对照组以会阴后连线中点作为切口起点,采取角度≥45°、4~5cm长的左斜侧切法。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会阴侧切切口出血量、产后不同时间会阴切口疼痛程度、会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娩期评估会阴体长度和弹性,可避免盲目行会阴切开术,有效维护初产妇分娩安全,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 会阴体 弹性 会阴切开术 自然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 张燕 张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无痛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无痛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程、疼痛情况、不良母婴结局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产程,显著减少产妇疼痛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产程 不良母婴结局 无痛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延云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助产,观察组(30例)接受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助产,观察组(30例)接受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可以提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按摩干预方法对产妇产后泌乳功能母乳喂养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刘辉 轩书侠 +2 位作者 江明 徐林林 田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2-3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不同干预方法对产妇产后泌乳功能、母乳喂养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接受吸奶器催乳;观察组接... 目的探讨产前不同干预方法对产妇产后泌乳功能、母乳喂养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接受吸奶器催乳;观察组接受按摩催乳。比较两组产妇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低于对照组,而乳房充盈度和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初期、产后1个月、产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汁淤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不同干预方法均可以提高产妇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率,改善分娩结局,尤其乳房手法按摩的干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功能 母乳喂养 分娩结局 手法按摩
原文传递
孕期赋能教育模式结合自由体位分娩对高龄初产妇产褥期情绪调控能力、心理弹性的影响
7
作者 江明 王延云 岳国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2990-2994,共5页
目的探究孕期赋能教育模式结合自由体位分娩对高龄初产妇产褥期情绪调控能力、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8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 目的探究孕期赋能教育模式结合自由体位分娩对高龄初产妇产褥期情绪调控能力、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8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行孕期赋能教育模式结合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情绪调控能力及心理弹性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紧张(1.24±0.12)分、抑郁(1.65±0.16)分、生气(1.71±0.21)分、疲劳(1.61±0.13)分、困惑(1.65±0.11)分评分均更低,活力(3.61±0.13)分评分则更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乐观性(13.05±0.82)分、力量性(25.12±1.28)分、坚韧性(40.41±2.02)分及心理弹性总分(78.58±3.11)分均更高(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接受孕期赋能教育模式结合自由体位分娩,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心理弹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初产妇 孕期赋能教育 自由体位 情绪调控能力 心理弹性
原文传递
实施临床干预措施 降低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率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秀梅 周新玲 石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2-91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 218例阴道分娩产妇实施软产道裂伤临床干预措施,应用软产道损伤存在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软产道易损伤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尽早发现异常...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 218例阴道分娩产妇实施软产道裂伤临床干预措施,应用软产道损伤存在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软产道易损伤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尽早发现异常产程,规范使用催产素;不要过早干预产程;分娩过程中充分判断会阴条件,提高接生技术。提倡分娩镇痛;防止和积极治疗宫颈水肿等。结果:根据软产道损伤存在因素表进行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软产道损伤率。结论:实施临床干预措施,使软产道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软产道损伤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凤娥 王秀梅 孙书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33-1334,共2页
关键词 胎头高直后位 临床观察 产程特点 母婴并发症 胎头高直位 分娩难度 结束分娩 异常胎位
原文传递
产程活跃期应用安定与间苯三酚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春英 陈殿红 陈秀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28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定联合间苯三酚在分娩中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规律宫缩愿意经阴道分娩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给予间苯三酚80mg宫颈封闭加安定10mg注射,对照组不予干预。同时观察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 目的观察安定联合间苯三酚在分娩中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规律宫缩愿意经阴道分娩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给予间苯三酚80mg宫颈封闭加安定10mg注射,对照组不予干预。同时观察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评分,产后2h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以第一产程最为明显(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联合间苯三酚能明显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腹痛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 间苯三酚 宫颈封闭 活跃期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改良式二次结扎法对新生儿脐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春英 陈殿红 陈秀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二次结扎法对新生儿脐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4516例,在新生儿体重、无感染、脐带直径、气门芯直径、护理方法条件相同选择应用下,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58例... 目的探讨改良式二次结扎法对新生儿脐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4516例,在新生儿体重、无感染、脐带直径、气门芯直径、护理方法条件相同选择应用下,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门芯结扎法,即气门芯距脐根上0.5cm处结扎,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即首次结扎气门芯距脐根处结扎,于新生儿生后24~36h内,在新生儿洗澡时去掉气门芯,在原气门芯位置处行脐带二次结扎,结扎下缘尽量贴近脐根结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出血、干燥、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干燥、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式脐带二次结扎法结扎脐带,能有效缩短脐带干燥和脱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脐带 护理 改良式 二次结扎
原文传递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的监护及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皮桂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24期25-26,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加强监护与处理的重要性.以减少因处理不当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妊娠分娩的孕妇分高龄组和非高龄组,观察两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围生期结局.结果 两组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 目的 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加强监护与处理的重要性.以减少因处理不当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妊娠分娩的孕妇分高龄组和非高龄组,观察两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围生期结局.结果 两组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分娩并发症高,增加了妊娠期及分娩期的高危状况,应加强妊娠期围生期监护,及早发现其潜在不利因素,及时处理,以保证孕产妇安全渡过围生期,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妊娠 分娩 并发症 监护
原文传递
胎心率曲线中短变异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13
作者 刘金环 荆蕊平 滕玲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率监护中短变异(STV)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院住院分娩孕妇常规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的同时,应用牛津公司8002专家系统进行分析,选择短变异〈5.0ms的孕妇256例,并分为STV≤2.9ms组10例、STV3.0~3.9ms组86例... 目的探讨胎心率监护中短变异(STV)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院住院分娩孕妇常规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的同时,应用牛津公司8002专家系统进行分析,选择短变异〈5.0ms的孕妇256例,并分为STV≤2.9ms组10例、STV3.0~3.9ms组86例和STV4.0~4.9ms组160例;随机选择同期STV≥5.0ms160例作为对照,并对不同STV组与围生儿预后不良和NST异常的分布情况及STV与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STV3.0~3.9ms组和≤2.9ms组的NST异常、围生儿预后不良及胎儿附属物异常明显高于STV4.0~4.9ms组与STV≥5.0ms组(P〈0.05)。结论STV长度与胎儿宫内缺氧等围生儿预后不良和胎儿附属物异常有较好的相关性,它可成为衡量胎心率变异的一个新指标,提高了胎心率曲线判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变异 无负荷试验 围生儿预后 胎儿附属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