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irurgien Destinste》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ATT临床方案已日趋成熟[2-4]。与种植、固定修复技术相比,ATT修复方案具备维持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正常的本体感觉、耐受正畸力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5]。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实验找到一种较适宜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凝胶。方法: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nd vinylpyrrolidone),P(MMA-VP)]...目的:通过实验找到一种较适宜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凝胶。方法: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nd vinylpyrrolidone),P(MMA-VP)]三者浸泡于压力及非压力状态的模拟体液中,记录三者25 d的溶胀度变化,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M、P(MMA-VP)溶胀倍率和速率均显著高于PVA。结论:质量浓度15%的PVA溶胀相对缓慢而稳定。展开更多
文摘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irurgien Destinste》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ATT临床方案已日趋成熟[2-4]。与种植、固定修复技术相比,ATT修复方案具备维持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正常的本体感觉、耐受正畸力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