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配准方式对种植体位置精确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俊成 尹俊 +5 位作者 肖玉鸿 吴昊 王利峰 刘浏 胡映辉 刘洪臣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57,共6页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配准方式辅助种植牙手术对种植体位置精确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单颗下后牙缺失的标准模型60例,根据配准方式的不同分为个性化3D打印配准组(实验组,30例)和通用U型管配准组(对照组,30例)。每组均使用种植机器人完成种植体...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配准方式辅助种植牙手术对种植体位置精确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单颗下后牙缺失的标准模型60例,根据配准方式的不同分为个性化3D打印配准组(实验组,30例)和通用U型管配准组(对照组,30例)。每组均使用种植机器人完成种植体植入,之后测量实际植入与术前设计的种植体颈部、根尖以及轴向角度偏移,并对两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种植体精度偏差为:颈部(0.224±0.039)mm、根尖(0.246±0.045)mm、轴向角度(0.309±0.057)°;对照组种植体精度偏差分别为:颈部(0.331±0.048)mm、根尖(0.362±0.069)mm、轴向角度(0.402±0.0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与通用U型管配准相比,在标准实验模型上使用3D打印的个性化配准定位板具有更优的种植体植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实时导航 配准 口腔种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R联合PRF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文英 张文云 +2 位作者 湛渝 张宇承 陈银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GBR+PRF组和GBR组,GBR组患者行口腔种植引导骨...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GBR+PRF组和GBR组,GBR组患者行口腔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GBR+PRF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覆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三个月后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BR+PRF组总有效率为94.64%,GBR组总有效率为8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个月,GBR+PRF组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均高于GBR组(P<0.05)。GBR+PR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GBR组(17.86%)(P<0.05)。结论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口腔种植疗效良好,增加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 种植 引导再生技术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植骨厚度 成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攀 肖玉鸿 《口腔生物医学》 202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及其在龋齿、牙周病、口腔癌和口腔相关疾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仿生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杰 杨骐源 肖玉鸿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贻贝在湿性环境中可牢固地吸附在各种物质表面,而人体对贻贝粘附蛋白的免疫反应轻微,故贻贝仿生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较多研究。贻贝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多巴胺生物负载作用,含儿茶酚结构高分子聚合物的生物粘附作用以及重... 贻贝在湿性环境中可牢固地吸附在各种物质表面,而人体对贻贝粘附蛋白的免疫反应轻微,故贻贝仿生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较多研究。贻贝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多巴胺生物负载作用,含儿茶酚结构高分子聚合物的生物粘附作用以及重组贻贝粘附蛋白的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 聚多巴胺 仿生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病学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艺 汤振存 +1 位作者 张文云 和丽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30-239,共10页
数字化技术具有精准、微创、快速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已逐渐运用于牙周病的临床诊疗中。数字化技术通过将疾病诊疗过程可视化、安全化、简单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尤其是在微创牙周治疗方面,数字... 数字化技术具有精准、微创、快速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已逐渐运用于牙周病的临床诊疗中。数字化技术通过将疾病诊疗过程可视化、安全化、简单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尤其是在微创牙周治疗方面,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影像诊断和精细的手术导航系统等,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操作精度和便捷性,极大地促进了微创牙周治疗的发展。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病学领域中的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数字化技术 3D扫描 3D打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多孔HAPw-nmZnO-nmCaO骨修复材料
6
作者 孙士家 赵强 张文云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研讨使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多孔HAPw-nmZnO-nmCaO骨修复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将HAPw-nmZnO-nmCa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硅胶经过模具成型与高温煅烧制作多孔骨修复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阿基米德排水法和万能... 目的:研讨使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多孔HAPw-nmZnO-nmCaO骨修复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将HAPw-nmZnO-nmCa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硅胶经过模具成型与高温煅烧制作多孔骨修复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阿基米德排水法和万能试验机对多孔骨修复材料进行相关测试,并探索多孔骨修复材料的体外降解性能和细胞毒性。结果:煅烧温度不能超越600℃;造孔剂占20%wt和煅烧温度600℃条件下制备的多孔HAPw-nmZnO-nmCaO骨修复材料具有较优的孔隙率(47%)和机械强度(2.6 MPa),适宜的降解速率和生物相容性。结论:本实验使用添加造孔剂法成功筛选出制备多孔HAPw-nmZnO-nmCaO骨修复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骨修复材料 羟基磷灰石晶须 造孔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表面处理方法对改良型聚醚醚酮弯曲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光霁 张文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评价表面喷砂及酸蚀处理对改良型聚醚醚酮(PEEK)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15 mm×2 mm×1 mm的改良型PEEK(BioHPP)试件48个,随机分为A^H组,A、B、C组喷砂压力均为0.2 MPa,喷砂粒度依次为120、50、250μm;D组则... 目的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评价表面喷砂及酸蚀处理对改良型聚醚醚酮(PEEK)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15 mm×2 mm×1 mm的改良型PEEK(BioHPP)试件48个,随机分为A^H组,A、B、C组喷砂压力均为0.2 MPa,喷砂粒度依次为120、50、250μm;D组则在0.7 MPa压力下120μm粒径喷砂;E、F、G组分别采用98%浓硫酸酸蚀60、120、300 s,H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表面处理。处理完成后,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个试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其余试件则进行三点弯曲强度测试。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EM观察结果表明,处理后试件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裂隙、凹坑或孔洞。通过三点弯曲测试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喷砂或浓硫酸处理后试件强度均有所下降(P<0.05)。相同压力下,A、B、C组间弯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粒度下,D组试件的强度低于A组(P<0.05)。浓硫酸酸蚀处理后,E、F、G组试件的弯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喷砂或浓硫酸酸蚀均会使BioHPP的弯曲强度显著下降,其强度会随着喷砂的压力增加而明显下降,但不会随着喷砂粒径大小及酸蚀时长变化而发生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表面处理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色层厚度对聚醚醚酮-Crea.lign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婧婷 潘旭东 张文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遮色层厚度对牙本质色聚醚醚酮(PEEK)-Crea.lign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制备厚度0.6 mm PEEK试件,在其表面粘接厚度分别为0.0、0.1、0.2、0.3、0.4、0.5 mm的遮色层,体层厚度皆为1.0 mm的A2色系Crea.lign树脂修复系统,测量... 目的研究不同遮色层厚度对牙本质色聚醚醚酮(PEEK)-Crea.lign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制备厚度0.6 mm PEEK试件,在其表面粘接厚度分别为0.0、0.1、0.2、0.3、0.4、0.5 mm的遮色层,体层厚度皆为1.0 mm的A2色系Crea.lign树脂修复系统,测量各组试件的L*、a*、b*值,并计算各组之间的色差值。结果 0.0 mm体层+ 0.1~0.3 mm遮色层以及1.0 mm体层+0.0~0.2 mm遮色层,随遮色层厚度的增加,L*、a*、b*值均呈上升趋势。体层厚度为0.0 mm和(或)1.0 mm,0.1~0.5 mm遮色层厚度组间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与牙本质色PEEK之间的色差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在临床适用范围内,0.1~0.5 mm的遮色层厚度变化不会对牙本质色PEEK-Crea.lign修复体的颜色产生明显影响,0.1 mm为可以遮住牙本质色PEEK底色的最小遮色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Crea.lign树脂 厚度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自体牙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波 苏军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13-716,共4页
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 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irurgien Destinste》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ATT临床方案已日趋成熟[2-4]。与种植、固定修复技术相比,ATT修复方案具备维持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正常的本体感觉、耐受正畸力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牙周膜 CBCT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合]贴面修复早期隐裂牙的3年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丽梅 张文云 +2 位作者 苏军 唐明亮 杨丽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价[牙合]贴面修复早期隐裂牙的临床效果,为早期隐裂牙提供一种更微创且有效的修复方式。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患者的37颗隐裂牙(包括上颌磨牙15颗,前磨牙8颗;下颌磨牙12颗,前磨牙2颗)进行[牙合]贴面牙体预备,[牙合]面均匀... 目的:评价[牙合]贴面修复早期隐裂牙的临床效果,为早期隐裂牙提供一种更微创且有效的修复方式。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患者的37颗隐裂牙(包括上颌磨牙15颗,前磨牙8颗;下颌磨牙12颗,前磨牙2颗)进行[牙合]贴面牙体预备,[牙合]面均匀预备修复空间约1.2 mm,边缘围绕[牙合]面在牙釉质范围内预备一圈圆直角肩台,肩台与四个轴面间的夹角为圆弧形,肩台宽度和高度均为1 mm,1-2周后进行[牙合]贴面戴牙,戴牙后每半年复诊,持续3年进行随访观察,每次复诊均由同一医生操作,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修正标准对修复体的完整度、边缘密合性、继发龋和食物嵌塞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完全成功率(患牙成功颗数/患牙总颗数)、功能成功率[(患牙成功颗数+失败但可再次修复颗数)/患牙总颗数]和失败率(患牙失败且不可再次修复颗数/患牙总颗数)。结果:37颗患牙中,1颗患牙1年后失访、1颗患牙在修复4个月后出现牙髓炎症状,失访患者不再统计其临床效果,出现牙髓炎症的患牙给予开髓并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修复后3年内有1颗患牙食物嵌塞评价为C级,其余34颗患牙的所有评价均为A级。随访的36颗患牙完全成功率为94.44%,功能成功率为100%,失败率为0。结论:[牙合]贴面修复早期隐裂牙能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贴面 隐裂牙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3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背部肌肉植入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的体内生物学性能
12
作者 蒋学泉 张文云 +3 位作者 李娜 何武书 和丽佳 袁艳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 初步探讨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的体内生物学性能。方法 选用树鼩15只,雌雄不限,每只背部肌肉均植入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Bio-Oss骨粉、ATLANTIK人工骨、国产金世植骨灵人工骨,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 目的 初步探讨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的体内生物学性能。方法 选用树鼩15只,雌雄不限,每只背部肌肉均植入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Bio-Oss骨粉、ATLANTIK人工骨、国产金世植骨灵人工骨,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术后进行动物大体观察及手术部位观察,4周、8周、12周每次随机抽取4只动物处死,进行埋植部位肌肉组织病理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及钙含量测定。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HAPw/n-ZnO组与各对照组肌间质内均可见钙化灶,实验组肌肉可见炎症细胞明显聚集;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与各对照组植入材料周边均可见绿染的胶原纤维;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含量测定实验组与金世植骨灵组及Bio-Oss骨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金世植骨灵组及Bio-Oss骨粉组优于实验组,与ATLANTIK人工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孔复合材料HAPw/n-ZnO在植入树鼩背部肌肉后有成骨活性但未异位成骨,且引起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w/n-ZnO复合材料 异位成骨 生物活性 炎症反应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妮 赵殊艺 +1 位作者 和丽佳 张文云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71-275,294,共6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67名患者。根据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制定的TMD研究...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67名患者。根据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制定的TMD研究用诊断标准(RDC/TMD)确定TMD患者131名,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7个症状组;其余136名口腔患者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同时,应用生活事件量表对受试者应激性生活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的TMD患者不同症状发生率差异。结果:就诊患者中TMD的发生率为49.06%;30岁以上者和睡眠不足者的TMD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应人群(P<0.05),男女比较,女性以口颌肌疼痛症状居多,而男性患者以关节区域症状居多(P<0.05);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者发生TMD的比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口颌肌疼痛(P<0.05),有些应激性生活事件者会合并同时出现两种症状(P<0.05),而单纯关节弹响症状非常少见(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历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自身健康压力、亲属死亡压力者出现TMD症状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TMD具有一定的人口学特征,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应激性生活事件 症状 调查研究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技术对18岁-40岁全口牙病的数据分析
14
作者 蒋陆陆 唐明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90-192,共3页
探究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技术用于18-40岁全口牙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21.1-12月,择取600例18-40岁军人进行全口牙病数据分析,分别采取传统全景X光摄影和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对比牙病检出情况和成像质量。结果:数字成像曲面... 探究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技术用于18-40岁全口牙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21.1-12月,择取600例18-40岁军人进行全口牙病数据分析,分别采取传统全景X光摄影和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对比牙病检出情况和成像质量。结果: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全口牙病检出率更高,成像质量更好,(P<0.05)。结论:通过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技术可有效实现对全口牙病患者的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帮助较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像曲面断层技术 全口牙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手术组织增量方法:正畸牵引在口腔种植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文震 邱妮 肖玉鸿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390-395,共6页
通过正畸牵引无法保留的患牙来增加种植位点的牙槽骨量及软组织量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为成功的种植修复做准备。对于美学区(前牙区)的种植修复而言,患者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恢复咀嚼功能,亦更加注重美学效果。正畸牵... 通过正畸牵引无法保留的患牙来增加种植位点的牙槽骨量及软组织量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为成功的种植修复做准备。对于美学区(前牙区)的种植修复而言,患者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恢复咀嚼功能,亦更加注重美学效果。正畸牵引重建这种非手术的方法同时实现软、硬组织的增量,具备创伤小、安全、可靠的优点。尽管该项技术存在应用范围较窄及治疗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同时临床实施上尚且缺乏统一标准,但正畸牵引重建种植位点软硬组织是跨学科治疗的有益实践,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 牙种植 牙正畸牵引 牙列缺损 骨增量 软组织重建
原文传递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裕桦(综述) 高媛 +2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付善民(审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以睡眠时持续呼吸困难且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为特征的疾病,因其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而备受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因尚不明确,因此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当前,可通过气道正压通气、活动矫治器、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以睡眠时持续呼吸困难且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为特征的疾病,因其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而备受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因尚不明确,因此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当前,可通过气道正压通气、活动矫治器、手术等方式治疗该病,但患者的治疗反应不一,本文就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上气道阻塞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1 位作者 王连城 付善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过程中,双弓丝体系联合腭中缝微种植钉支抗时,上颌牙齿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双颌前突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分别建立单、双弓丝体系;有、无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加力...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过程中,双弓丝体系联合腭中缝微种植钉支抗时,上颌牙齿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双颌前突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分别建立单、双弓丝体系;有、无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加力内收上前牙,分析对比上牙列的初始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单、双弓丝体系对比组中,第一磨牙牙冠的矢状向位移量分别为-3.62E-4 mm、-2.64E-4 mm,上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8.64E-3 mm、6.23E-3 mm。联合微种植钉,第一磨牙牙冠水平向、矢状向、垂直向位移量为6.96E-10 mm、5.46E-10 mm、2.28E-10 mm,上中切牙冠根位移差为1.20E-2 mm。结论双弓丝体系,更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和前牙转矩的控制。联合微种植钉后,后牙支抗控制更好,"拱形效应"减弱,前牙转矩控制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 双弓丝 微种植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三种凝胶材料溶胀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对比
18
作者 邵丽梅 张文云 +1 位作者 林云红 邱妮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目的:通过实验找到一种较适宜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凝胶。方法: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nd vinylpyrrolidone),P(MMA-VP)]... 目的:通过实验找到一种较适宜用于口腔软组织增量的凝胶。方法: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nd vinylpyrrolidone),P(MMA-VP)]三者浸泡于压力及非压力状态的模拟体液中,记录三者25 d的溶胀度变化,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M、P(MMA-VP)溶胀倍率和速率均显著高于PVA。结论:质量浓度15%的PVA溶胀相对缓慢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材料 软组织增量 骨量不足 溶胀性能
原文传递
舌侧矫治器对成人睡眠呼吸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陈裕桦 高媛 +3 位作者 郭子煜 王连城 王蕾 付善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验证舌侧矫治器对睡眠呼吸、上气道及舌骨位置无影响的假设,并探讨舌侧矫治器对睡眠呼吸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1例骨性Ⅰ类错畸形的成年患者,分为唇侧矫治器组及舌侧矫治器组。在矫治前和矫治开始约5个月时利用睡... 目的验证舌侧矫治器对睡眠呼吸、上气道及舌骨位置无影响的假设,并探讨舌侧矫治器对睡眠呼吸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1例骨性Ⅰ类错畸形的成年患者,分为唇侧矫治器组及舌侧矫治器组。在矫治前和矫治开始约5个月时利用睡眠监测仪获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并拍摄锥形束CT分析上气道体积、最小横截面积及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舌侧组治疗前腭咽最小横截面积为(247.00±112.21) mm2,治疗后为(209.33±93.93) mm2,缩小(37.67±65.52) mm2 (P=0.026);舌咽最小横截面积治疗前为(252.61±101.17) mm2,治疗后为(204.56±61.19) mm2,缩小(48.06±58.07) mm2 (P=0.03);腭咽体积治疗前为(10.74±4.03) cm3,治疗后为(9.87±3.45) cm3,缩小(0.87±1.71) cm3 (P=0.046)。结论舌侧矫治器组腭咽段及舌咽段发生缩窄,但AHI值稳定,因此舌侧矫治器会影响气道,但对睡眠呼吸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器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上气道 睡眠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导乐陪伴护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唐明亮 蒋陆陆 +1 位作者 李艳 王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分析学龄前牙病治疗中采取导乐陪伴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口腔科纳入的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发生牙病,对儿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牙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牙病治疗期间采取导乐陪伴护理,观察患儿治疗依从... 分析学龄前牙病治疗中采取导乐陪伴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口腔科纳入的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发生牙病,对儿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牙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牙病治疗期间采取导乐陪伴护理,观察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治疗有效率、患儿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牙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填写,对满意度问卷进行收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SAS及SD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学龄前儿童牙病治疗,为儿童采取导乐陪伴护理,有利于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及精神支持,使儿童疾病治疗依从性提升,进一步提升患儿牙病治疗有效率,改善儿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陪伴护理 学龄前儿童 牙病 心理状态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