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硕士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与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传毅 乔伟峰 程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3,共8页
基于欧美国家主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文本分析,研制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包括知识掌握、实践创新能力、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可迁移能力四个维度十项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构建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专业标准,推动工程... 基于欧美国家主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文本分析,研制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包括知识掌握、实践创新能力、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可迁移能力四个维度十项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构建工程硕士教育认证专业标准,推动工程硕士教育认证的试点,必须充分汇聚政府、高校、行业学会和企业的改革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教育认证 毕业生能力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研究生教育管理GROM理论构建
2
作者 王战军 张微 乔伟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正在走向数字化、智能化。面向研究生教育管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围绕人、物、知识三大管理核心要素,聚焦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组织治理、资源配置、监测评估三大核心问题,提出了“人在回路...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正在走向数字化、智能化。面向研究生教育管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围绕人、物、知识三大管理核心要素,聚焦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组织治理、资源配置、监测评估三大核心问题,提出了“人在回路”管理思想,构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变革的GROM理论。该理论增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绩效性,实现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决策、从计划配置走向动态调整、从事后评估走向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智能化 研究生教育 管理变革 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2017—2023年工程教育“戈登奖”获奖项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符杰 钟周 乔伟峰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12期3-12,共10页
工程教育“戈登奖”是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风向标,其前沿特征对改进我国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分析2017—2023年“戈登奖”获奖项目案例。进一步总结对于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启示:注重培... 工程教育“戈登奖”是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风向标,其前沿特征对改进我国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分析2017—2023年“戈登奖”获奖项目案例。进一步总结对于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启示:注重培养工程师软技能,提升领导力、沟通协作能力、可持续胜任力;重构跨学科模块化知识体系,推行项目制培养模式,实现知识技能“学有所用、用有所学”;以真实项目为抓手推动多元合作、多方协同育人,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等。这些启示可为优化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戈登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本科生数字能力水平及其同企业需求匹配性研究
4
作者 陶金虎 郄海霞 王孙禺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数字能力供给水平关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进程。基于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工科本科生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高阶实践性数字能力是促进数字能力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有专业类学生“技术伦理与安全规范、技术更新与移植能... 数字能力供给水平关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进程。基于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工科本科生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高阶实践性数字能力是促进数字能力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有专业类学生“技术伦理与安全规范、技术更新与移植能力、数字能力综合基础”评分比率最高,但实践层面的数字能力水平均较低;在数字能力综合水平上,呈现出“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类>电气类>机械类专业”态势,且不同专业类各数字能力熟练度排序具有内在一致性;制造业亟需“软硬件协同控制能力、生产过程管理与评价能力”,但学生供给水平较低,供需关系呈现“失衡态”。未来应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与过程,优化课程体系与资源建设,完善数字能力培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生 数字能力 企业 供需关系
原文传递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乔伟峰 符杰 王孙禺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46-61,共16页
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文章择要分析了工程复杂性增长、数智技术的加速迭代、知识半衰期缩短、世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工程教育中“学术漂移”现象的分析,探讨了... 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文章择要分析了工程复杂性增长、数智技术的加速迭代、知识半衰期缩短、世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工程教育中“学术漂移”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若干问题成因,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世界水平工程师培养体系 工程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在于打破培养体系惯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孙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共2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打破培养体系的惯性,建立新型产学合作关系,为群雁齐飞营造良好环境。一、处理好学科逻辑与产业逻辑的关系学科发展到产业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连续谱,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是以学科发...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打破培养体系的惯性,建立新型产学合作关系,为群雁齐飞营造良好环境。一、处理好学科逻辑与产业逻辑的关系学科发展到产业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连续谱,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是以学科发展的需求还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为逻辑起点,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如果倾向于培养胜任学术职业的知识生产者,培养体系可能更多考虑学科逻辑;如果更注重培养胜任工程职业的技术创新者和工程管理者,培养体系则要更多考虑产业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培养体系 连续谱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管理者 学科逻辑 人才培养目标 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创新工程教育——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为例
7
作者 柯宇亘 徐立辉 《世界教育信息》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世界正在发生持续且迅速的变化,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危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等多方面挑战。工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应对上述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工程教育也须顺应上述变化和挑战,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 世界正在发生持续且迅速的变化,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危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等多方面挑战。工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应对上述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工程教育也须顺应上述变化和挑战,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解决实践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工程人才。文章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为例,探讨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实践嵌入式学习模式。该模式通过在工作环境中为学生赋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双向知识流动,有效促进了专业知识在应用科学领域的生成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实践嵌入式学习模式 本土化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美国工程教育“戈登奖”获奖项目的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符杰 钟周 乔伟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6,共10页
本研究梳理戈登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至2023年全部20项获奖项目概况与特征,发现了这些项目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培养方式、优先领域、范式推广五方面的特征,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工程领导者;采取开放多元的跨学... 本研究梳理戈登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至2023年全部20项获奖项目概况与特征,发现了这些项目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培养方式、优先领域、范式推广五方面的特征,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工程领导者;采取开放多元的跨学科跨院校等跨界合作组织形式;实施基于项目、有工程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关注前沿领域的教育改革与技术创新,鼓励通过技术创业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效显著,通过成立国际组织、发起全球倡议多种方式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创新“跨界”型工程人才培养,开拓“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注重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能力培养,打造“三创”工程教育生态系统;设立国家工程教育专项教学成果奖,提升工程师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工程领导力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戈登奖 教学成果创新奖 美国
原文传递
工科本科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制造类专业的fsQCA组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陶金虎 郄海霞 王世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高水平数字能力是工程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以自我决定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指导,基于fsQCA模型分析了1801名学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结果显示,高水平数字能力包括“角色压力-个体参与、工作要求-资源支持、复合条件协同、自... 高水平数字能力是工程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以自我决定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指导,基于fsQCA模型分析了1801名学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结果显示,高水平数字能力包括“角色压力-个体参与、工作要求-资源支持、复合条件协同、自我诱发驱动”四条生成路径,低水平数字能力包括“压力回避-自我冲突、压力束缚-资源抑制、感知脱敏-被动适应”三条生成路径。工具资源或教师要求投入是数字能力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内外部关键因素失调致使数字能力低水平发展,多元组态构型催发类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数字能力动态转向的核心是“扬长补短”。未来要依据个体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确保核心要素供给,平衡内外部关键因素建设,切实提供多元化发展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生成 研究型大学 制造类专业
原文传递
世界一流工科大学跨学科性探析:基于Web of Science近50年数据的研究
10
作者 符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共13页
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基础。然而,评估测量大学的跨学科性一直是个难题。选取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五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 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基础。然而,评估测量大学的跨学科性一直是个难题。选取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五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尝试改进了一种基于Web of Science学科分类的大学跨学科性测量方法,基于近50年的数据测量分析五所大学的学科广度、学科分布与跨学科性及其变化趋势,并用可视化方式呈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工科大学学科生态日趋复杂,学科分布同中有异,其分布的异同表明当前世界科学发展的多样性,也体现各个大学的学科发展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差异与其跨学科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建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根据自身所处学科建设发展阶段,制定学科建设战略目标,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跨学科发展战略,打造良好的跨学科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工科大学 工程教育 跨学科 学科建设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高校与内地合作办学的实践审思及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杨无敌 《港澳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8-35,94,共9页
“一国两制”奠定了澳门地区与内地合作办学的独特地位,尤其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两地合作办学逐步向纵深发展。澳门地区与内地合作办学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但也同样面临一些协同困境:相关政策法规设计难以贴近两... “一国两制”奠定了澳门地区与内地合作办学的独特地位,尤其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两地合作办学逐步向纵深发展。澳门地区与内地合作办学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但也同样面临一些协同困境:相关政策法规设计难以贴近两地合作办学的协同需求,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制度与学科资源的约束,有形资产与无形资源相对不足。为此,澳门高校应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澳门高校的特色与实力,探讨两地合作办学发展的方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鲜明的合作办学特色;结合内地办学实际,推动大湾区合作办学资源协同共生;丰富合作办学层次,坚持分类错位协同发展;规范制度建设,探索协同发展机制;获取外部资源支持,完善合作办学协同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地区与内地 高校 合作办学 实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专业认证改革 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认证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郭哲 王玉佳 王孙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198,共3页
2021年4月22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评估认证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教育部高等... 2021年4月22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评估认证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范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教授、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星臣教授、住建部人事司副司长何志方,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十多家高校和单位的相关专家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工程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副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 朱高峰 人事司
原文传递
提示工程师:概念、胜任力与成长路径
13
作者 符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提示工程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提示工程师专注于设计与优化用以引导大语言模型的提示(prompt),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首先梳理提示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自然语言处理、大...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提示工程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提示工程师专注于设计与优化用以引导大语言模型的提示(prompt),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首先梳理提示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提示等。然后细致阐述提示工程师的工作流程等,如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提示设计、优化等。进一步,总结提示工程师的核心胜任力,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如深入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掌握提示技术、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等,同时介绍提示工程师的几种常见工作场景及其应用实例。更进一步,论述提示工程师的成长路径。最后,讨论高等教育应当如何支持提示工程师的培养,包括建立面向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课程体系;创新“AI+”教育模式,加强跨学科、实践导向的教学;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终身学习资源,加强职业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示工程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 胜任力 ChatGPT 大语言模型(LLM)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中国在线教育的选择动因及学习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会民 田慧君 王孙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教育形态,将逐渐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对计算机微专业在线学习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卓越国... 信息技术正重塑传统教育形态,将逐渐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对计算机微专业在线学习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和卓越国际化在线教育平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大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受访者通过该项目在线学习,提升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形成了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与中国的情感联结。中国工程教育应依托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科在线学习项目,对接发展中国家工程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线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微专业 在线学习 动因与效果
原文传递
本科专业认证:扣紧提高质量这个生命线 被引量:9
15
作者 瞿振元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共1页
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历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涉及21个工科专业类,既有机械、化工、... 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历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涉及21个工科专业类,既有机械、化工、土木等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传统专业,也有信息、材料、环境、生物等新兴专业。此前,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正式通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并公布了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105所高校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 普通高等学校 医学教育 工科专业 提高质量 教学评估 本科专业
原文传递
让理事会真正“理事儿”——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佳 吕旭峰 翁默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高校理事会制度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理事会建设仍存在组织运行较松散、成员结构较庞杂、主体职能较虚化等现象。立足本土情境,借鉴美国大学董事会运行经验,可以尝试"党委领导下的参与决策型... 高校理事会制度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理事会建设仍存在组织运行较松散、成员结构较庞杂、主体职能较虚化等现象。立足本土情境,借鉴美国大学董事会运行经验,可以尝试"党委领导下的参与决策型理事会"治理模式,提升高校理事会合法性地位,逐步实现理事会从参与型到参与决策型的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董)事会 治理模式 党委领导 参与决策型理事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