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话语”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专题教学的路径研究 |
周春晓
|
《大学(思政教研)》
|
2024 |
0 |
|
2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新解释——一个现象学视角 |
陈伟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3
|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范畴探析 |
罗青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全面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结构解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视角 |
刘习根
|
《前沿》
|
2017 |
2
|
|
5
|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环节 |
韩英丽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7 |
2
|
|
6
|
抗疫素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案例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学为例 |
曾丹凤
|
《大学教育》
|
2021 |
1
|
|
7
|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生成与传播 |
张家冀
唐棣宣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2021 |
0 |
|
8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村高质量发展探析:以肇庆市农村为例 |
黄洁欣
|
《山西农经》
|
2025 |
0 |
|
9
|
德勒兹分析资本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立场 |
植秀佳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0
|
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应用及发展 |
徐燕兰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
曹和修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2
|
论马克思主义“四化”与“四性” |
韩英丽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叙事中的美好生活 |
韩英丽
|
《领导科学论坛》
|
2022 |
0 |
|
14
|
论马克思实践理性的三重维度及其旨归 |
周春晓
高金岭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5
|
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思想来源探析 |
黎燕
李洋洋
|
《大学(思政教研)》
|
2023 |
1
|
|
16
|
论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的来源、演变与发展 |
周春晓
|
《学理论》
|
2021 |
0 |
|
17
|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及其新时代启示 |
刘向辉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 |
黄玉霞
曹和修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基于党建引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陈春燕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5 |
0 |
|
20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对接 |
陈春燕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