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质、献血次数及循环血量人群对机采血小板后献血反应风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伟英 陈存意 +2 位作者 梁丽华 赖建分 盘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5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体质、献血次数及循环血量人群对机采血小板后献血反应风险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站进行机采血小板献血的1200名献血者纳入研究,通过对所有研究对象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不同体重(45~50.kg,5... 目的:观察不同体质、献血次数及循环血量人群对机采血小板后献血反应风险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站进行机采血小板献血的1200名献血者纳入研究,通过对所有研究对象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不同体重(45~50.kg,51~60.kg,61~70.kg,>70.kg)、不同献血次数(首次献血、多次献血)及不同循环血量(<2500.mL,2500~3500.mL,>3500.mL)条件下机采血小板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45~50.kg组献血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93%,明显高于51~60.kg组(11.97%)、61~70.kg组(10.30%)以及>7.kg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kg组、61~70.kg组及>70.kg组献血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献血组献血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47%,明显高于多次献血组的6.69%(P<0.05)。>3500.mL组献血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8%,明显高于2500~3500.mL组(15.42%)、<2500.mL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献血者、体重45~50.kg献血者以及循环血量>3500.mL献血者献血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风险较高,血站针对此类献血者制定合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献血效率与安全性,保证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风险反应 献血次数 体质 循环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