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置鼻空肠管对减少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意义
1
作者 明志红 郭宓嫣 +3 位作者 陈勇华 梁衍胜 召杰 高瑞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40-42,46,共4页
目的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卧床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行留置鼻空肠管... 目的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卧床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行留置鼻空肠管的为观察组(40例),行鼻胃管留置的为对照组(40例)。分析留置鼻空肠管对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老年卧床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第7、14、21天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2.50%、20.00%、15.00%;观察组老年卧床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第7、14、21天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4.507、5.165,P<0.05)。两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有助于减少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鼻空肠管 长期卧床 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分析
2
作者 明志红 陈勇华 +1 位作者 高瑞雪 晏静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5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参与研究,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参与研究,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疗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药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基础上给药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中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针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增强其免疫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肠溶片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慢性结肠炎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护理管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兰 吴玉玲 洪莉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流程管理组,每组112例,常规护理组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流程管理组,每组112例,常规护理组干预采用压力性皮肤损伤标准化流程进行护理,护理流程管理组在常规压力性皮肤损伤标准化流程上结合护理流程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压疮愈合量表(PUSH)评分、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压疮持续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护理流程管理组2期、3期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2.039,P=0.040、0.044);问卷结果显示护理流程管理组护理技术、基础知识、护理记录、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2.872、5.380、5.175,P=0.001、0.004、0.000、0.000);护理流程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112)少于常规护理组8.9%(10/112),且压疮痊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P=0.019)。结论实行护理流程管理助力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能够减轻压疮严重程度,缩短压疮持续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流程管理 压疮 护理效果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冼丽梅 李明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5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43例)和恶化/死亡组(7例);另选取50例老年人非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43例)和恶化/死亡组(7例);另选取50例老年人非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年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男性、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隐性误吸、长期卧床、留置胃管、胃食管返流病史、低蛋白血症、牙周疾病、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103.73±7.82)分、白细胞计数(12.81±0.48)×10^(9)/L及C反应蛋白(56.19±9.81)mg/L均低于恶化/死亡组的(131.85±13.74)分、(15.71±1.05)×10^(9)/L、(82.38±8.62)mg/L,血清白蛋白(26.19±3.86)g/L高于恶化/死亡组的(22.38±2.1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吸入性肺炎可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男性、存在意识或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隐性误吸、存在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留置胃管等,而其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PSI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 误吸 危险因素 预后情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老年脑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承升 冯锴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0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血脂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血脂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与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洛他唑治疗),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血管内介入治疗前3~5 d服用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延长,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脂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变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血脂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冼丽梅 《北方药学》 2021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平,Barthel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和奥拉西坦疗法相比,奥拉西坦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可以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康复效果,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奥拉西坦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