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水栓塞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少慰 罗巧明 +3 位作者 梁储财 陈裕章 梁少姬 陈连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血液样本及切除的子宫标本,对血液涂片、组织及血液提取物沉渣石蜡包埋,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及Giasma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在HE染色的子宫壁静脉...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血液样本及切除的子宫标本,对血液涂片、组织及血液提取物沉渣石蜡包埋,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及Giasma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在HE染色的子宫壁静脉内找到羊水成分,免疫组化标记角化上皮CK及CK14阳性,CD31阴性;血液标本经离心沉渣包埋切片,可见血液上层有角化上皮及黏液样物质,Giasma染色角化上皮胞质呈粉红色,黏液样物质呈紫蓝色。结论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应先取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或切除子宫,查找是否存在羊水成分,对可疑线索以HE切片形态学为基础,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作为辅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子宫 血液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特殊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巧明 邵少慰 +1 位作者 梁少姬 郑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081-3082,3085,共3页
目的探讨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8例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STUMP患者肿瘤直径为5.5~11.0cm,镜下肿瘤细胞梭形,核分裂象(2... 目的探讨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8例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STUMP患者肿瘤直径为5.5~11.0cm,镜下肿瘤细胞梭形,核分裂象(2~10)个/10HPF。3例可见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无或轻度不典型性;5例细胞核弥漫性中到重度不典型性,未见凝固性坏死。8例p16呈局灶阳性、PR呈弥漫强阳性,1例p53弥漫强阳性。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STUMP的组织病理学介于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之间,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辅助诊断或预后评估可能有帮助.STUMP具有复发或转移风险,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诊断 预后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梁储财 邵少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7-30,36,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91例浆膜腔积液均制作细胞蜡块,细胞蜡块切片中发现非典型细胞、可疑恶性肿瘤细胞或典型恶性肿瘤细胞的,将进一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别细胞良恶性、识...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91例浆膜腔积液均制作细胞蜡块,细胞蜡块切片中发现非典型细胞、可疑恶性肿瘤细胞或典型恶性肿瘤细胞的,将进一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别细胞良恶性、识别病变细胞的组织来源,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测,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结果1191例浆膜腔积液中,检出恶性肿瘤356例,肿瘤原发灶来源以肺癌为主,占56.18%(200/356);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6.80%(309/356)。细胞蜡块切片诊断为Ⅰ级者710例,Ⅱ级者131例,Ⅲ级者210例,Ⅳ级者140例,特异度为91.01%,敏感度为96.89%。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诊断为Ⅰ级者125例,Ⅱ级及Ⅲ级者均为0,Ⅳ级者356例,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总准确率为100%(481/481),高于细胞蜡块切片的总准确率95.13%(1133/119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46例肺腺癌及15例乳腺癌行分子病理检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2.6%(15/46),ALK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0.8%(5/46),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40%(6/15)。结论细胞蜡块是鉴别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判断肿瘤细胞组织来源及病理类型的有效载体,同时亦可作为分子病理检材,对后续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细胞蜡块 HE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分子病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癌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巧明 王慧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2-413,F0003,共3页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发生于盆腔和腹腔上皮。女性盆腔及下腹腔腹膜与女性苗勒管上皮发生来源相同,都来自体腔上皮及其邻近的间充质,具有向苗勒上皮及其间充质分化的潜能,这部分腹膜苗勒管上皮及间充质称...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发生于盆腔和腹腔上皮。女性盆腔及下腹腔腹膜与女性苗勒管上皮发生来源相同,都来自体腔上皮及其邻近的间充质,具有向苗勒上皮及其间充质分化的潜能,这部分腹膜苗勒管上皮及间充质称为第二苗勒系统。任何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均可原发于腹膜。而原发于腹膜的肿瘤发病率低,约占同期卵巢癌的7%~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癌 病理学分析 carcinoma 女性生殖系统 苗勒上皮 临床 女性盆腔 苗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以郎 甄逸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的特点,分析肿瘤不同的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1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17例经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卵巢交界性性囊腺瘤中有...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的特点,分析肿瘤不同的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年1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17例经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卵巢交界性性囊腺瘤中有2例为黏液性,15例为浆液性。浆液性囊腺瘤中10例生长于卵巢囊内及表面,未出现种植;5例出现腹膜种植,其中1例为浸润性种植,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于术后2年复发,分别于术后2年复发1例,术后4年复发2例。所有患者随访3~7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预后一般情况下较好,但是生长在卵巢表面的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常常伴有腹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交界性 浆液性 囊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陈裕章 梁储财 +1 位作者 梁少姬 李文成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8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者,根据宫颈腺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进行评分,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初诊结果为评分前结果,应用评分标准辅助判读后的结... 目的探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者,根据宫颈腺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进行评分,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初诊结果为评分前结果,应用评分标准辅助判读后的结果为评分后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分前和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3%、82.86%、86.00%,分别高于评分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3.33%、54.29%、60.00%。评分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真阳性11例、漏诊4例,9例患者组织学类型诊断准确,阳性患者中诊断准确度为60.00%(9/15)。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真阳性14例、漏诊1例,10例患者组织学类型诊断准确,阳性患者中诊断准确度为66.67%(10/15)。结论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应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可提高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腺上皮病变 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一种罕见皮肤T细胞淋巴瘤类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艳辉 庄恒国 +3 位作者 李楠 陈广峰 骆新兰 罗东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及皮下组织 ,弹性纤维消失。免疫组化显示小淋巴细胞呈CD3+、CD4 +、CD4 5RO +、CD8-、CD15 -、CD2 0 -、CD30 -、CD5 6 -、TIA 1-和GranzymeB - ;多核巨细胞及单核细胞呈lysozyme +、CD6 8+和Mac387- ;S 10 0蛋白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分子生物学检查示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EBER1/ 2原位杂交呈阴性反应。结论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是CD4 +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的罕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罕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对肺小细胞癌确诊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少慰 唐铁鑫 张学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93-2496,共4页
目的:纤支镜小标本活检易出现取材不满意而导致诊断困难,本文探讨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对肺小细胞癌(SCLC)组织活检之外的补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纤支镜直视下钳取活检小标本及取得刷检物,经联合活检、刷检液基细胞学以... 目的:纤支镜小标本活检易出现取材不满意而导致诊断困难,本文探讨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对肺小细胞癌(SCLC)组织活检之外的补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纤支镜直视下钳取活检小标本及取得刷检物,经联合活检、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测CK-pan、TTF-1、CD56、NSE、Syn、Cg A,最终确诊的SCLC 69例。并设置对照组51例非肺小细胞癌(NSCLC)。结果:SCLC组69例,NSCLC组51例,两组的同步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阳性结果分别对应为62例和45例,刷检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活检的统计学差异为(P=0.022和0.042);CK-pan、TTF-1、CD56在SCL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1.8%,86.7%,100.0%;而CK-pan在NSCLC组(鳞癌、腺癌)均为100.0%;TTF-1在NSCLC组的鳞癌为5.0%,腺癌为66.7%;CD56在NSCLC组的鳞癌为0%,腺癌为3.0%;NSE、Cg A、Syn在SCLC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0%,95.2%,48.4%,而NSCLC组(鳞癌、腺癌)均为0.0%。结论:SCLC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与组织活检有较高一致性,但其诊断的敏感性差于组织学活检。在纤支镜活检取材不满意,组织形态难以辨别的情况下,刷检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组化联合应用,可作为SCLC确诊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纤支镜刷检 液基细胞检查 组织活检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细胞块制作方法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少慰 梁少姬 +4 位作者 李文成 罗巧明 梁储财 陈裕章 陈连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6-697,共2页
当前,脱落细胞块技术是细胞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即将采集于自然管腔、器官表面或黏膜面,自然或人为脱落的细胞经离心,将细胞和微小组织块高度浓缩后用固定剂凝聚,再经脱水、石蜡包埋、染色等步骤制成切片,进一步观察诊断。本文用子... 当前,脱落细胞块技术是细胞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即将采集于自然管腔、器官表面或黏膜面,自然或人为脱落的细胞经离心,将细胞和微小组织块高度浓缩后用固定剂凝聚,再经脱水、石蜡包埋、染色等步骤制成切片,进一步观察诊断。本文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样本,应用细胞块技术制成HE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筛查 细胞块 石蜡切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植中敬 陈慕维 +3 位作者 吕建广 邵少慰 沓世念 谭飞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EMR治疗的32例LST患者为EMR组,术后对所有标本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全瘤评估。同时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 目的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EMR治疗的32例LST患者为EMR组,术后对所有标本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全瘤评估。同时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采用传统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及外科手术治疗的90例LST患者为传统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12个月行肠镜随访,评价E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并获得随访。EMR组3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病理标本,病理提示管状腺瘤18例,绒毛状管状腺瘤9例,绒毛状瘤3例,2例黏液癌。2例黏液癌病例中,1例术后病理标本显示切缘2 mm无病变残留,无须追加外科手术;另1例提示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率为96.9%。术中未发生穿孔,3例患者出现出血,均镜下止血成功。传统治疗组仅15例患者获得完整标本,均为手术病例,病理结果均提示为腺瘤,其中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瘤4例;2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均成功止血,无二次开腹手术病例。EMR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比较(0.00%vs.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6.25%vs.28.90%,9.40%vs.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R能处理绝大部分临床内镜下发现的LST,与传统治疗方式比较,具有疗效确切、创伤性小、复发率低、标本完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法 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植中敬 江志远 +3 位作者 陈慕维 邵少慰 沓世念 吴登东 《微创医学》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次日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次日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以纳米碳黑染淋巴结为指导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以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纳米碳示踪剂黑染淋巴结预测阳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及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共检出淋巴结750枚,经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患者12例,阳性淋巴结61枚,总检出率8.13%(61/750)。观察组共检出淋巴结869枚,淋巴结阳性患者17例,阳性淋巴结96枚,总检出率为11.05%(96/869)。两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6枚病检阳性淋巴结中被纳米碳黑染的有48枚,黑染率为50.0%(48/96)。纳米碳示踪剂标记黑染淋巴结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74.2%。结论术前纳米碳示踪剂标记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对术中淋巴结清扫具有指导意义,能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纳米碳 黏膜下注射 示踪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少慰 罗巧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细胞DNA倍体分析法是一项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新技术,该技术将Feulgen染色法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Feulgen染色对显示细胞核DNA含量既精确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原理是利用硫堇等染料对细胞核DNA产生特异性着色;细胞核着色的... 细胞DNA倍体分析法是一项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新技术,该技术将Feulgen染色法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Feulgen染色对显示细胞核DNA含量既精确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原理是利用硫堇等染料对细胞核DNA产生特异性着色;细胞核着色的深浅代表DNA含量的多少,将着色强弱不等的细胞核通过自动扫描显微镜转化为光密度值(IOD),通过计算机及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 图像分析 FEULGEN染色 宫颈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少慰 梁储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患者男性,6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外院CT示膀胱右外侧壁见一大小4 cm×3.8 cm×3.6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并向内生长形成不规则突起。考虑膀胱黏膜下肿瘤。超声检查:膀胱右侧壁不连续,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团... 患者男性,6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外院CT示膀胱右外侧壁见一大小4 cm×3.8 cm×3.6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并向内生长形成不规则突起。考虑膀胱黏膜下肿瘤。超声检查:膀胱右侧壁不连续,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团贯通膀胱内外,6.2 cm×3.1 cm大小,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欠均匀。考虑膀胱实性占位性病变。全麻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肉瘤样癌 膀胱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细胞学诊断100例结果分析
14
作者 陈广峰 陈连红 《肇庆医药》 1998年第3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恒温冰冻切片机 快速细胞学诊断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辅助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巧明 邵少慰 梁少姬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块辅助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制片后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apsin A、TTF-1、p40、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结果43例肺癌中腺癌22例,鳞状细胞癌15例,... 目的探讨细胞块辅助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制片后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apsin A、TTF-1、p40、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结果43例肺癌中腺癌22例,鳞状细胞癌15例,小细胞癌6例。Napsin A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100%;TTF-1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和75.0%;p40诊断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TTF-1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48.6%;CD56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1.9%。结论利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选择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抗体进行标记,可提高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液基细胞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巧明 邵少慰 +3 位作者 陈亚宽 梁少姬 张海清 李世闻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支气管刷检标本做液基细胞学检测,剩余标本制作成细胞块切片。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5%、94.3%、91.4%,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0.4%。细胞... 目的:探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支气管刷检标本做液基细胞学检测,剩余标本制作成细胞块切片。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5%、94.3%、91.4%,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0.4%。细胞块切片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1%、100%、97.4%,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4.6%。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高,大部分肺癌能准确分型,与细胞块切片合用有互补作用,液基细胞学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细胞块切片 支气管刷检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协助鉴别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巧明 江鹤灵 张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一组鉴别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抗体。方法:对31例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制备细胞蜡块切片作TTF-1、CA125、CK7、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这些病例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肺腺癌15例、卵巢腺癌10例、胃肠癌6例。... 目的:探讨一组鉴别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抗体。方法:对31例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制备细胞蜡块切片作TTF-1、CA125、CK7、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这些病例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肺腺癌15例、卵巢腺癌10例、胃肠癌6例。结果:肺腺癌的阳性表达分别是TTF-1(73.3%)、CA125(26.7%)、CK7(73.3%)、CK20(0%),卵巢腺癌的阳性表达分别是TTF-1(0%)、CA125(70.0%)、CK7(100.0%)、CK20(0%),胃肠腺癌的阳性表达分别是TTF-1(0%)、CA125(16.7%)、CK7(0%)、CK20(100.0%)。TTF-1在肺腺癌的表达具有高度敏感性(73.3%)及特异性(100%),CA125在卵巢腺癌的表达也有较高的敏感性(70.0%),CK7(-)/CK20(+)在胃肠腺癌的表达100%。结论:联合检测TTF-1、CA125、CK7、CK20能有效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来自肺、卵巢、胃肠道的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转移性腺癌 浆膜腔积液 细胞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蜡块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储财 邵少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采用细胞蜡块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部分病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重排检测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其细...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采用细胞蜡块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部分病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重排检测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其细胞学诊断和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细胞学特征,包括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1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细胞学HE染色镜下见肿瘤细胞成分单一,为弥漫性不成熟淋巴样细胞,细胞黏附性差,易见核分裂象、核碎裂及凋亡小体。13例中10例行分子检测,有7例采用细胞蜡块行分子检测,其中2例染色体核型检测见3、7、17号染色体扩增,p16基因缺失,4例染色体核型检测阴性,1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阳性;3例行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其中1例符合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提示有异常B淋巴细胞。13例细胞学诊断与活检组织学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提高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检出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浆膜腔积液 细胞蜡块 免疫细胞化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制片法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储财 邵少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 采用细胞蜡块制片法对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做细胞学诊断,分析该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收集355例子宫内膜脱落细胞样本,先行液基细胞学涂片,剩余标本提取其沉渣作细胞蜡块HE制片,并以双盲法分别... 目的 采用细胞蜡块制片法对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做细胞学诊断,分析该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收集355例子宫内膜脱落细胞样本,先行液基细胞学涂片,剩余标本提取其沉渣作细胞蜡块HE制片,并以双盲法分别评估两种制片方法的满意率,两种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对有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的病例,追踪其子宫内膜组织活检诊断结果,并将3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对象355例,细胞蜡块制片满意率为89.30%(317/355),高于液基细胞学制片满意率[81.12%(28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05)。355例病例中,143例有对应的组织活检结果,细胞蜡块和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7.2%(139/143)和89.5%(12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和88%、96.6%和99.1%、77.8%和95.7%、91.2%和97.5%。细胞蜡块和液基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准确率分别为88%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1)。结论 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制片法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高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准确率,尤其在检出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方面优于液基细胞学制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蜡块 液基细胞学 子宫内膜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Ki67和P53表达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罗琼 邵少慰 +2 位作者 刘曙光 雷斌 申洪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3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定量探讨Ki67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的表达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检测11例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Ⅰ10例,CINⅡ6例,CINⅢ11例)及7例... 目的定量探讨Ki67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的表达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检测11例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Ⅰ10例,CINⅡ6例,CINⅢ11例)及7例子宫颈慢性炎症(CC-itis)的石蜡标本中Ki67和P53表达的阳性单位。结果 Ki67和P53在SCC、CIN及CC-itis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PU)差异具有显著性(F=26.447,F=9.564,P均<0.001),SCC、CIN病变中Ki67和P53表达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C-itis,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01)。CIN病变中Ki67的阳性单位具有随CIN分级增高而增大的趋势(单侧检验P<0.05)。CINⅢ组中Ki67表达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53的阳性单位在CIN不同级别的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INⅡ组中P53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宫颈病变需手术组的Ki67和P53的阳性单位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Ki67和P53的表达强度与宫颈慢性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有关,两者在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对于区分宫颈炎性病变和上皮内瘤变,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CINⅠ和CINⅡ的区分,以及对于治疗方案的拟定均具有重要价值;此外Ki67表达的阳性单位有助于CIN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炎 KI67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